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环节。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地使用词汇,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语境对语言交际具有限定作用,语境影响交际者选择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另外,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现象普遍存在,不在具体的语境中很难确定其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词汇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境知识,在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英语词汇,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词汇。正是由于语境对词语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将语境理论应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把握词语的意义以提高学生用词和选词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英语学习中对于单词的讲授遵循三个原则:音、形、义,其中义也仅仅停留在单词本身的字面意义上。而对于课文的讲授则过分强调语言规则,即一个个的单词是如何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句子以及某些单词和短语在这个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另外,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考核也仅仅停留在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前词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孤立地传授知识。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把词汇教学弄成词典搬家,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例句,却无力在听、说、读、写中消化和吸收。
  2 接触少,重复少,吸收少。英语教材单词密度较大,每个词的平均重现率较低,这要求在教法上注意弥补。然而并非所有英语教师都重视这一点,由于有计划、有目的地综合词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不够,而导致词汇重复少,吸收少;反过来,词汇量小又导致听、说、读、写难以大量进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英语教学步履蹒跚,大量学生英语难过关。
  3 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英语词汇中有常用词、基本词、根词,这部分词只占英语总词量的极小一部分,然而却比其他词的作用大。另外,就常用词来说,也并非全部词义和搭配都是常用的,也不是所有的词汇都属于积极词汇。这就要求英语词汇教学对教材和课外读物中出现的生词不要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学生音、形、义、用法全掌握,听、说、读、写都会用。但在实际中却很少有人注意这一点,其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没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未在词汇的教和学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4 系统性不够强,边学习边遗忘。词汇虽自成系统,有内部规律性,但教材不可能按词汇系统编排。体现词汇的系统性、规律性要靠教学方法,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直至现在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领域。
  
  二、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语境是言语行为过程中对话双方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或推导、分析理解话语含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因素,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是言语行为的条件,对语言的使用有制约作用。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因为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 语境有助于确定词义。词汇意义是南语境及上下文决定的。一个词语只有与其他词语同时出现,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这个单词的意义才能够被准确地理解。一词多义是英语的一个突出特点。现行教材上的词汇表通常列出词汇的多个词性、多个中文意思供学生记忆,使学生对于该词的多词性、多词义的用法摸不着头脑,学习负担加重。因而在词汇教学中,要向学生呈现语境,使学生确切了解词汇的用法。
  2 语境有助于记忆词汇。词汇意义是由语境及上下文决定的。而一词多义是英语的一个突出特点。现行英语教材上的词汇表给出了同一词汇的多个词性和多个中文意思,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对于该词的多词性、多词义用法的理解范围。因而在词汇教学中,要向学生呈现语境,使学生确切了解词汇的用法。针对词汇的运用和记忆,由篇章构成的语境包含的内容把篇章中的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从他们的心理词汇中提取词汇,有利于词汇的记忆。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境策略。教学中输入语境后,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语境的功能、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或词汇所反映的特殊的语境。教师可以结合语境、语用方面的研究理论与教学实例来介绍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境的策略(如结合上下文猜词)从词汇来判断社会文化背景、对话情境等。
  4 呈现词汇,现行教材呈现词汇时虽然提供了语境,但多是一个词义的语境,很少呈现词汇的引申意义,呈现的语境不够充分,词汇的呈现频率不高,有些语境不是自然语境,缺乏真实性与生动性。在词汇教学中多种语境的输入,如输入词语所在的句子或上下文,或介绍社会背景,或文化内涵等可以呈现多种语义并增加词汇的浮现率。
  5 理解语义。语义的确定要靠语境来实现。语义是受语境制约与影响的。学生往往记忆词语的某个含义,在接触呈现其他意义的语境时会错误地理解语义。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介绍语境与语义的关系,通过呈现生动的语境来培养学生的语境感。引导学生分析语境,通过上下文理解来猜测语义、选择语义、消除歧义。
  6 巩固词汇。测试和练习是巩固词汇的常用方式。教材提供的巩固词汇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巩固回忆词形和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练习中的一些例子提供了生动的语境,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与关注的对象,这时学生不是机械巩固词汇的用法,而是在分析理解语境后选择和运用词汇。巩固词汇环节需要教师选取课外材料和设置语言产出任务。在课堂任务设置中,教师可以创造词汇使用的情境,让学生在进行任务时运用目标词汇,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几个语义关联的词语,让学生去创造情境将词汇展现出来。
  
  三、运用语境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1 真实性原则。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应尽量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学习使用语言,在使用中真正掌握语言。要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素材,尽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材料,取代人为制造出来的文字材料,帮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词义和识记词汇,达到记忆和运用的目的。
  2 重点处理积极词汇原则。词汇教学内容丰富,不可能对每个词都作细致的处理,因此,在需要掌握的词汇中有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之分。积极词汇通常指使学生既能理解又能根据不同情境、不同需要正确并熟练进行口笔头表达的活用词汇,这类词汇主要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所需要的。学习这类词,要达到以下要求:会读;会拼写;能说出词义;能知道该词的语法属性;能正确运用该词的搭配;能指出该词所传达的感情色彩。
  3 趣味性原则。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长时间保持是决定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运用语境理论进行词汇教学一定要以兴趣为先导,注意讲解要生动活泼,举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兴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相关图式知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4 循序渐进原则。语境词汇教学适用于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语境的设置不能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师在解释新词的意义时应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词汇,所选用的句子应避免复杂、过长,尽量言简意赅,适合学生的水平。
  5 文化原则。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所属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词汇教学不能忽略文化内涵的教学。外语中概念意义与母语意义相同的两个词很可能在文化意义上相差很大,这就要求在外语教学中对一些词汇从文化角度进行特殊处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词汇所反映的一些特定的文化内涵。
  
  四、运用语境理论进行词汇教学的途径
  
  1 利用构词法教单词。英语单词的来源很多,构成方法也灵活多样,但都是由数量不等的各种语素构成的。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经济的日新月异,英语词汇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當代英语词汇发展的主要途径便是运用各种构词法构成大量新词。英语最常见的构词方法有派生法、复合法和转化法。
  2 在句子中教词汇。学习词汇时为学习者提供有关目标词的典型例句。除了形式和意义之外,这种方式还可以提供部分语法、搭配和功能方面的信息。这种语料是脱离语言使用的语言系统中的材料,所提供的语言语境并不完整,有关目标词的信息也比较有限,所以只是一种部分语境化的词汇学习方式。
  3 创造情境教单词。情境化的词汇教学即以所学的词汇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交谈,尽可能地把词汇教学与听、说等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情境化的词汇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记忆,能激起学生交谈的兴致,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次接触词汇时,词汇就在他们头脑里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多边断层(polygonal fault)是指主要发育于海相细粒沉积物中、具层控特征、平面上走向多方位且常相互交叉成多边形的小型伸展正断层,又称层内变形断层,一般认为属非构造成因。与
在围海造陆等工程的建设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淤泥来填充地基,但是该工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排水材料土工织物的性能不佳,常常会造成土壤在织物表面的淤堵,无法顺利排水。
本文将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从PEER数据库中选用一组水平地震波和竖向地震波,然后基于Geo-Studio的等效线性模型,研究水平地震荷载和耦合地震荷载下边坡动力响应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建
201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等5部门联合公布《关于印发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施
本文对近十年的一些超早强水泥基灌浆料的试验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了超早强水泥基灌浆料的不同研究成果,提出了超早强水泥基灌浆料存在的一些缺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