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考克赛兹的设计探险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6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万物皆有缝隙,因此光成为了可以穿透一切的利器。而在擅长灯饰设计的英国工业设计师保罗·考克赛兹(Paul C0cksedge)这里,光成为了传送情感的纽带。伴随灯光点亮的,还有人们平静的内心。尽管今年只有32岁,保罗对于光与影的营造已经相当娴熟。影,就像光的第二面,也是光的建筑,保罗知道怎样赋予它们神秘与融洽。
  翻看灯饰设计的最新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人与光影的互动,或者说人的参与性已经成为最显著的趋势之一。今天的人们已经不适应纯粹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而更热衷充满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方式。年轻的保罗显然深谙这一原则,同时他也具有这样的创造力。他的设计总是以比较日常的形式出现,如果只看外观,也许人们不会感觉新奇或惊艳;但灯光亮起的那一刻,一切都会改变——他的设计就像一个游戏或一个故事。这正是他独特的设计魅力所在,也是他受到艺术界、评论界乃至公众喜爱的原因。
  作为与使用者唯一的互动,大多数灯饰在开启的一刹那便完成了这一使命。保罗却将这种互动延续下来,因此,无数人都陶醉在他营造的光影世界里。人与光线在保罗的设计里,关系亦疏亦密。似乎人们总是喜欢苛刻地寻求一件产品是否达到了艺术与实用的平衡,但是置身于保罗的设计之中时,光影中带来的幻想也许让你无暇去思考这个问题。让人们瞬间着迷于其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感受,也许便是保罗成功的秘密。
  在今年的伦敦设计节上,保罗展出了他的两件装置作品:“坠落”和“风之客”。对于他而言,这的确是对其设计才华的一种肯定。 “坠落”是为“尺度与物质”设计的装置艺术,这是伦敦设计节中传统的常规项目,前两年分别由英国知名设计师马克-纽森与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坂茂主持设计。对于年轻的保罗来说,机会大于挑战。他与英国建筑设计师大卫,谢菲尔德共同完成了“坠落”,独立设计了“风之客”。两件作品都将他一贯融合技术与美学、突出互动性的设计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保罗的设计才华为他赢得了更开阔的施展空间,近几年里,他在装置艺术和公共空间设计领域屡见佳作。一如他对设计的好奇,人们也对他与他的设计有着无限的疑问:是什么成就了他,以及他那令人着迷的作品?从他的作品发展之中,也许便能寻找到答案。
  
  始手好奇的设计实验
  
  保罗于1978年生于伦敦,大学时期他在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学习工业设计专业。随后,他回到伦敦,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产品设计研究专业。在这里的学习经历对他后来的设计工作影响深远。
  事实的确如此。还在读书期间,保罗就因过人的设计才华,被引荐给三宅一生和英格奠勒,这两位设计师都对他的设计充满兴趣并高度评价,并且都展示过他的早期作品。莫勒还邀请保罗参加自己在2003年米兰设计周的展览,并介绍了他的“苯乙烯”、 “霓虹”和“生命之光”的初稿作品。也正是在那一年,“霓虹”赢得了全球最大的年度玻璃制品奖,他和同样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的乔安娜菲奥(Joana Pinho)在伦敦附近成立了与保罗同名的工作室,乔安娜主要负责工作室的运营和商业管理。自2002年毕业后,他已经成为英国最多产的年轻设计师之一。
  “我想在我的作品中呈现美,并同时进行技术上的实验。”保罗在采访中这样说。他对技术的迷恋与他大学时代的学习也许不无关系。作为伴随计算机和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他也很清楚技术对设计至关重要。因此,他敢于并且一直努力在材料、外观和技术上进行全新的尝试。同时,他也深知好的展示对一个设计的作用。 “有些想法如果没有适当的表达方式是很难被理解的 这也许是一个视频光盘或动画展示,能够告诉别人这个设计到底是什么。”他这样解释。我们在惊叹保罗作品梦幻的同时,很难想到他竟然在科技与材料上做出了如此多的研究与探索。
  不过更重要的是他对一切好奇的天性。天性使然,让保罗的作品具有令人难以捉摸的“魔幻力”。保罗说: “我喜欢技术,它激发我的灵感。我梦想的项目是运用最新技术的实验,展示它们的不同角度、新的应用和它的美丽。”他因此赢得了“科学和美的灯光魔术师”的称号。
  2009年,保罗为著名灯具品牌“FLOS”设计了“生命之光”花瓶灯,这是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魔术”之一。同样为FLOS设计的“皮肤”则产生于设计师重新定义“灯”的愿望。保罗采用领先的点状发光二极管光源,将雕塑感的外观与功能性的高科技解决方案融合,展现了具有未来感的室内照明设计。
  
  将光髟设计移至室外
  
  如果说灯饰设计让保罗闻名于设计领域,那么他的装置艺术则是使他让更多普通人群所接受并喜爱的设计。与他的灯饰设计一样,强烈的互动性是保罗装置艺术成功的关键。
  2009年,保罗为灯光装置设计展览创作的项目“亲吻”,是一个需要参与者来完成的作品。该项目在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中心广场上空安置了一个巨大的液晶圆顶,同时还有一个大型的吊檐篷。当一对朋友或爱人走进这个区域亲吻时,他们会激活这个液晶天蓬和圆顶,呈现强度不同的光亮。所有的吻会被计数,赞助商为每一个吻捐献一欧元,去帮助北乌干达的饥民。
  保罗为英国最大的公益信托“请你信任(Welcome Trust)”创作的手臂展灯看上去就是一幅普通的巨型照片,但是打开开关,手臂里面像血管一样分布的氖管,却神奇地亮了起来。这件作品采用特殊电子照明材料、所以氖管和灯光可以透过照片展现出来。这座大厦最近成为探索医学、生活、艺术和历史之间的关系的公共场所,这个展品正是为这座大楼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构思的。
  无论是灯饰设计还是装置艺术,保罗都将个人风格友好地辐射至与使用者的交流中。跻身于英国著名的设计师,绝不是保罗的最终目标,下一个成就保罗的领域会在哪里呢?
  
  DESIGN:你在过去几年中多次获奖,获胜的秘诀是什么?
  保罗:在一家支持你、并且能保证创作自由的公司工作。
  
  DESIGN:你的设计如此独特和令人难以置信,设让灵感是什么?设计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旱什么?
  保罗:那些我此前从未见过的东西会激发我的灵感,一个简介、一个新的过程,或一个新的想法所蕴含的可能性都让我兴奋不已。
  
  DESIGN:你的设计始终围绕特别的光源和字间,你想通过目己的设计表达什么?
  保罗:光线和空间是我们需要去掌握的材料,就像木材和金属一样。我的作品试图去探索光,并且我希望通过非常规的方式与光进行互动。我想在我的作品中呈现美,并同时进行技术上的实验。
  
  DESIGN:哪位设计设、艺术家或富有创造力的人是你所敬仰给予或给圣盥启迪的人?谁是你设计生涯中的关键人物?
  保罗:我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读书时,那里的老师们是鼓舞我的力量。在阿拉德与英格·莫勒和三宅一生相识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关键点之一。
  
  DESIGN:想象一下5年后你的设计工作室会是什么样子?
  保罗:我们会设计令人兴奋的项目,工作室会更繁忙,但仍然拥有充满创意和友好的气氛。
  
  DESIGN:你梦想的设计项目是怎样的?
  保罗:我喜欢技术,它激发我的灵感。我梦想的项目会是运用最新技术的实验,不过是去展示它们的不同角度,比如新的应用,技术的美丽。
  
  DESIGN:那些商店售卖你的设计作品?你的作品有多少已经量产?
  保罗:我们有一条面向私人客户的室内家居产品线,他们可以直接到我们的工作室购买。我们也为一些制造商设计产品,如为Flos品牌设计的“生命之光”和“皮肤”,为Established&Sons设计的“波利”,为Yamagiwa设计的“膨胀”等。
  
   DESIGN:在你看来,对一个设计设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如何做到这一点?
  保罗:客户。我一直有幸与一些出色的客户合作,他们拥有共同的愿景,与我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找到令他们满意的解决办法,对设计师而言是巨大的激励。
其他文献
“在这里,新锐设计团队不断涌现。有些设计师坚持做独特的设计,也有些设计师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1981年出生的Esra Sonmez Islek如此描述当下伊斯坦布尔的设计现状。她和1980年出生的Gurkan Islek看到了伊斯坦布尔设计发展中的机会,组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lab::Istanbul,开始创造属于他们的设计天地:“如今伊斯坦布尔设计领域的发展给了我们希望,我们不再仅仅是观望设
期刊
A u t o ban设计团队是近年来伊斯坦布尔新生代设计师里最受关注的一对,由设计师Seyhan Özdemir和SeferÇalar于2003年创办。成立没多久,他们便获得《W a l l p a p e r 》杂志颁发的2 0 0 4年度新锐设计师奖,200 5年在伦敦百分百设计展上又获得了B l u e p r i n t award最佳新人的称号。其设计的Muze
期刊
9月25日,西班牙摄影师阿尔贝托加西亚一阿历克斯(Aiberto Garcia-Alix)的个人摄影作品展“来自不归路”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我收集的生活,是眼睛的回声。”这是传奇摄影师阿尔贝托,加西亚一阿历克斯的自述性文字。在阐明了摄影作为一种人们观察事物和社会的方式的同时,也为人们对于摄影师作品的呈现提供了一种线索式的总领。  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通道展厅中,摄影师近30年的系列作品
期刊
理查德,斯威尼(Richard Sweeney)出生于英国啥德斯菲尔德,从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创作的天赋。他很喜欢观察身边所有细微的东西,并将他们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他开始受教育的那段时间里,他发现自己更适合继续作为一个钟爱创作的人,进行艺术方面的深造学习。最终,理查德不顾家庭的反对,成为了巴特利艺术设计学院的一名学生。理查德原本打算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后来却发现自己了在空间创作上的天分。凭借着
期刊
香港设计中心近期举办的主题展“更好的八月(ABetter August)”共展示28位香港年轻平面、产品及空间设计师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活跃于平面、产品及空间的年轻设计师是如何运用设计技巧和创意思维的。他们透过与不同企业的合作,将设计提升到更高的应用层面,让设计达到推动品牌,甚至推动城市生活发展的重要层面。  香港拥有高度的信息传播自由以及多样化的信息流通平台,这令平面设计领域得以蓬勃发展,赋予年
期刊
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米舍尔和特拉克(Mischer’TraIer),自大学开始就相互影响地去共同开发和设计产品、家居以及展览等。尽管第一眼看到他们的作品,也许会摸不到头脑,但是二人的作品始终代表着其强烈的创作态度。他们往往侧重于实验和概念性的设计,同时,他们也会重视周围人们的生活习惯,并在得出自己的结论后提出新的问题。比起设计出的新产品,他们更注重设计的整体观念。  在2010年柏林国际设计节的维也
期刊
“在这里当一名插画师很难。”伊斯坦布尔的本土插画师Mehmet Kizilay说,“设计领域需要插画,可这里并没有哪个专业的插画师机构能够让我们加入。”自然,也不会有某个机构来组织插画师们参加世界设计赛事。伊斯坦布尔的插画设计不如其他设计领域发展得快,更不像设计和建筑领域那般受世界关注,“既要以此为生,又要尝试做些新鲜美好的东西,总之,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职业。”Mehmet Kizilay的个人
期刊
“滨湖静居”获得了住宅设计类杰出奖,设计者是美国新英格兰缅因州的理查森事务所。这一项目选址在一个具有独特景观并且人迹罕至的湖边,周围景观完全保持了野生状态。设计者声称其灵感源于远古时代的营地,其设计也一再强调这种野性的原始精神,充分利用岩石建造各种生活设施,生活区域尽可能贴近自然的声色。这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封闭环境给都市人提供了一处体憩、独处和静思的所在。
期刊
在今年第八届jF中国设计大赛上,德国和中国专家组成的评比委员会从16个类别的设计中共颁出了118个奖项。这项由德国iF(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汉诺威国际论坛设计有限公司主办、有着50年悠久历史的设计竞赛,伴随着“德国制造”在世界赢得的信誉,影响力扩展至全世界的众多企业,在设计师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参加评比的产品的16个大类别,包括通讯和娱乐、计算机、办公和商
期刊
观念艺术家刘韡针对奥迪R8 车型“发动机的艺术”这一理念,用陶瓷、水泥及多媒体相结合的表现形式,营造出车型动感、科技,并带有未来主义色彩的艺术效果。创新的艺术创作手法,与造型优雅、线条流畅的奥迪车完美结合,完成了一次力与美、人与车、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对话。相信随着“奥迪艺术与设计大奖”的启动,中国最具潜力的新生代艺术设计先锋将引领艺术设计的发展潮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