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采雅集)成立于2010年5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图书策划、营销推广和发行代理的民营图书企业,注册资金500万元,年出版图书品种80种以上。
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博采雅集始终坚持自己的出版方向,并逐渐站稳了脚跟。从涉足图书行业之初的每年10个品种的出书量,到2011年的近100个品种,博采雅集正以一种新兴企业特有的朝气在迅速成长。作为一家中小民营出版公司,博采雅集如何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稳定前行?从博采雅集总经理李银凤的口中,我们或许可以一窥它的发展之道。
从工作室到企业
“我是80后。”当笔者疑惑于一家企业的领头人居然在电话一端有着如此年轻清脆的嗓音的时候,李银凤爽朗地说。在进入图书出版行业之前,李银凤先后涉足建筑业和广告圈,但最终,她选择了图书出版。“这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喜好,我一直很喜欢书。”或许是想要实现一直以来埋在心中的梦想,她投入到了图书行业。“我在这行的经验不多,是在2009年的时候自己投资成立了这家公司。”最初,公司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在运作的。“当时引导我进这一行的一些人,他们习惯了最早的工作室的模式。但是实际操作了一年后,对这个行业逐渐熟悉了,我们发现行业状况跟前几年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工作室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我们需要换一种模式。”于是,2010年,公司进行了结构改组,并以“博采雅集”的名字重新注册成立了公司。
经过改组后的公司成立了较完善的企业架构,部门设置包括编辑部、营销部、发行部以及兼管行政人事事务的财务部。“原先工作室的局限比较多,而现在建立起基础框架之后,每个部门有相对应的工作内容,这样相互配合,工作就会顺手很多。”改组使公司逐渐走上了正轨,而逐渐深入市场后,李银凤也体会到了从事图书行业的艰辛。“渐渐地我意识到自己是在经营一个企业,单单依靠个人喜好或兴趣是做不好的。我们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来做这件事情。”经过运营初期的摸爬滚打,李银凤将紧扣市场需求作为公司运营的重要原则。
市场需求和图书质量“两手抓”
博采雅集坚持出版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图书,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李银凤认为,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做一件事情,关键要看是谁来操作,怎样去操作。”李银凤用心集结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在操作着各种图书的出版事务。据李银凤介绍,在确立选题之前,公司的编辑会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上什么种类的书是比较受欢迎的。“我们要先把握读者的心理,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再去做什么”。
在李银凤看来,选题是一切生产力的源泉,因此,博采雅集对选题有着极高的要求。每周五的选题会是公司雷打不动的惯例,编辑部、发行部、营销部共同参与选题的讨论,内容涉及选题的潜在读者、市场需求以及可能引起的社会效应。“我们对选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如果是稿子写得不好的话,还有修改的可能;可是选题本身如果有缺陷的话,后期就很难弥补了。”
确立了选题之后,博采雅集的编辑与作者再共同把控书稿的质量。“从作者写作提纲的罗列开始,我们的编辑就会保持跟进,随时掌握作者写作的内容以及情节走向。”李银凤介绍说,“我的观点是,书要想卖得好,内容一定要非常好,因为书卖的就是内容。一篇文稿出来后会经过初审、复审、终审,各级都会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比如社科的东西写得是不是实用,是不是对读者有益;小说类的写得是不是引人入胜。这是编辑和作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我们会不断修改,直到把书稿做到满意为止。”
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乐趣
博采雅集将自己的品牌理念定义为“还原阅读本质”。在被问及这个多少有点抽象的理念内涵时,李银凤说出了自己的简单却实在的理解:“每个人对阅读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吧。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方面,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自我,另一方面,是为了娱乐。读一本书,我们自身得到了提高,或是获得了娱乐的效果,我觉得阅读的目的就达到了。”博采雅集出版的图书,也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在博采雅集出版的图书中,原创小说类占到了80%,其余20%则包括实用社科类以及心灵励志类。“我们做产品的方向和我们的品牌理念是一致的,一是娱乐性,比如原创小说中的言情或是悬疑小说,读者从中能得到乐趣;另外就是实用社科和心灵励志类,这类型的图书能够帮助读者增长知识、提高自我修养。”
在原创类型上,博采雅集近年来推出了“倾城记”系列和“惊魂记”系列。“倾城记”恋爱言情系列相继推出了《对不起,爱上你》、《如果爱情可以转弯》、《爱你到时光尽头》、《只为命中与你相遇》、《读心卡:时光尽头的秘密》等情节动人、互动性强、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品。“惊魂记”系列则以悬疑惊悚作品为主题,出版了诸如《407绝密档案》、《致命搜索》、《短信——我身边的恐怖故事》、《云贵高原诡事录》、《39区——神秘的青藏高原》、《刑警手记》等逻辑性强、丝丝入扣的作品。这两个系列都紧扣着阅读的“娱乐性”这一内涵。
而“每天变好一点点”系列丛书则是博采雅集针对阅读的“实用性”推出的书系。这一书系将心理学经典理论与引人思辨的美文结合,是博采雅集推出的首个经典心灵学书系,先后出版的图书包括《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心似一朵莲花开》等。“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人都会觉得内心也越来越浮躁,很多读者希望从书里得到心灵的慰藉。因此这类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稳定的市场需求量,并且又能帮助读者修身养性,这也符合我们做书的理念。”
除了系列丛书之外,博采雅集出版的不少单品图书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规则》销量超过五万册,《当年华未曾老去》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连续两个月销量排名前十位,《世上没有懒孩子》在广州日报、北京晨报等多家报纸连载推荐,一个月内加印三次,《官场红颜》加印五次,上市四个月销量即超六万册……明确的市场定位,让这家公司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主动引导市场
满足大众市场需求,是博采雅集从事图书出版的金科玉律。但在迎合读者阅读需要的同时,公司也不忘主动引导读者市场。为签约作者提供全程服务,就是公司在这方面做出的主要努力。据李银凤介绍,这一项工作主要集中在图书的营销方面。“现在市场上图书种类繁多,读者的选择面也广了很多,如何让他们选择我们的书?在这里,营销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目前业内做得比较成功的公司,在这方面一般都会做得很好。”认识到了营销的重要性,博采雅集在新书一出来时就展开全面的营销工作,其中涉及的环节繁多而琐碎,但李银凤认为,这样的付出很值得。“如果说我们做选题之前进行的市场调查是反向推导选题的话,那这种营销就算是从正面方向去引导读者市场。经过推广,我们让一本书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让大家去关注它,去阅读它。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但做得好的话,取得的效果会非常惊人。”
博采雅集的日常运营包括图书策划、营销推广、发行代理三个环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三者良好的互动和配合,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图书策划就是先生产出一个好的产品,之后就需要营销推广部门进行宣传,之后需要有畅通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的每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环相对弱一点,可能就会相互制约。所以这些环节越流畅,就越有助于公司的运营。”
“做好手上的工作”
虽然是一家刚成立不久、正处于上升期的新兴企业,但博采雅集也必须面对来自市场的强大压力和挑战,其中就包括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数字出版。兴许是因为这几年在图书行业也经历了一些风浪,李银凤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有着一种淡定和本分。“我觉得,有些人喜欢阅读数字出版品,但总有一些人还是会选择去书店购买图书。所以最根本的,还是把自己的东西做好,把内容做扎实。”李银凤认为,面对数字出版,大量开发数字平台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这对于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是难以承担的。当然,尝试着多方面发展版权、影视业务,有助于企业的立体式发展,但是“最根本的是要把手上的工作做好,做好了就自然有人会去看。”
作为一家年轻的出版企业,博采雅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期公司还需要继续完善内部的框架结构。“组织架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支持和团队结构。目前我们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仍然需要在这个框架的内部再填充更多的血肉,来支撑整个结构的运转。”
在采访中,这位80后的企业家不断强调“人”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可能对于任何企业都是一样的,一个具有良好能力、工作勤快的团队,如果又能较好地把握住机遇,那么这个团队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
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博采雅集始终坚持自己的出版方向,并逐渐站稳了脚跟。从涉足图书行业之初的每年10个品种的出书量,到2011年的近100个品种,博采雅集正以一种新兴企业特有的朝气在迅速成长。作为一家中小民营出版公司,博采雅集如何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稳定前行?从博采雅集总经理李银凤的口中,我们或许可以一窥它的发展之道。
从工作室到企业
“我是80后。”当笔者疑惑于一家企业的领头人居然在电话一端有着如此年轻清脆的嗓音的时候,李银凤爽朗地说。在进入图书出版行业之前,李银凤先后涉足建筑业和广告圈,但最终,她选择了图书出版。“这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喜好,我一直很喜欢书。”或许是想要实现一直以来埋在心中的梦想,她投入到了图书行业。“我在这行的经验不多,是在2009年的时候自己投资成立了这家公司。”最初,公司是以工作室的形式在运作的。“当时引导我进这一行的一些人,他们习惯了最早的工作室的模式。但是实际操作了一年后,对这个行业逐渐熟悉了,我们发现行业状况跟前几年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工作室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我们需要换一种模式。”于是,2010年,公司进行了结构改组,并以“博采雅集”的名字重新注册成立了公司。
经过改组后的公司成立了较完善的企业架构,部门设置包括编辑部、营销部、发行部以及兼管行政人事事务的财务部。“原先工作室的局限比较多,而现在建立起基础框架之后,每个部门有相对应的工作内容,这样相互配合,工作就会顺手很多。”改组使公司逐渐走上了正轨,而逐渐深入市场后,李银凤也体会到了从事图书行业的艰辛。“渐渐地我意识到自己是在经营一个企业,单单依靠个人喜好或兴趣是做不好的。我们需要从市场的角度来做这件事情。”经过运营初期的摸爬滚打,李银凤将紧扣市场需求作为公司运营的重要原则。
市场需求和图书质量“两手抓”
博采雅集坚持出版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图书,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李银凤认为,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做一件事情,关键要看是谁来操作,怎样去操作。”李银凤用心集结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在操作着各种图书的出版事务。据李银凤介绍,在确立选题之前,公司的编辑会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上什么种类的书是比较受欢迎的。“我们要先把握读者的心理,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再去做什么”。
在李银凤看来,选题是一切生产力的源泉,因此,博采雅集对选题有着极高的要求。每周五的选题会是公司雷打不动的惯例,编辑部、发行部、营销部共同参与选题的讨论,内容涉及选题的潜在读者、市场需求以及可能引起的社会效应。“我们对选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如果是稿子写得不好的话,还有修改的可能;可是选题本身如果有缺陷的话,后期就很难弥补了。”
确立了选题之后,博采雅集的编辑与作者再共同把控书稿的质量。“从作者写作提纲的罗列开始,我们的编辑就会保持跟进,随时掌握作者写作的内容以及情节走向。”李银凤介绍说,“我的观点是,书要想卖得好,内容一定要非常好,因为书卖的就是内容。一篇文稿出来后会经过初审、复审、终审,各级都会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比如社科的东西写得是不是实用,是不是对读者有益;小说类的写得是不是引人入胜。这是编辑和作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我们会不断修改,直到把书稿做到满意为止。”
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乐趣
博采雅集将自己的品牌理念定义为“还原阅读本质”。在被问及这个多少有点抽象的理念内涵时,李银凤说出了自己的简单却实在的理解:“每个人对阅读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吧。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方面,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自我,另一方面,是为了娱乐。读一本书,我们自身得到了提高,或是获得了娱乐的效果,我觉得阅读的目的就达到了。”博采雅集出版的图书,也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在博采雅集出版的图书中,原创小说类占到了80%,其余20%则包括实用社科类以及心灵励志类。“我们做产品的方向和我们的品牌理念是一致的,一是娱乐性,比如原创小说中的言情或是悬疑小说,读者从中能得到乐趣;另外就是实用社科和心灵励志类,这类型的图书能够帮助读者增长知识、提高自我修养。”
在原创类型上,博采雅集近年来推出了“倾城记”系列和“惊魂记”系列。“倾城记”恋爱言情系列相继推出了《对不起,爱上你》、《如果爱情可以转弯》、《爱你到时光尽头》、《只为命中与你相遇》、《读心卡:时光尽头的秘密》等情节动人、互动性强、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品。“惊魂记”系列则以悬疑惊悚作品为主题,出版了诸如《407绝密档案》、《致命搜索》、《短信——我身边的恐怖故事》、《云贵高原诡事录》、《39区——神秘的青藏高原》、《刑警手记》等逻辑性强、丝丝入扣的作品。这两个系列都紧扣着阅读的“娱乐性”这一内涵。
而“每天变好一点点”系列丛书则是博采雅集针对阅读的“实用性”推出的书系。这一书系将心理学经典理论与引人思辨的美文结合,是博采雅集推出的首个经典心灵学书系,先后出版的图书包括《通往幸福的五个阶梯》、《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心似一朵莲花开》等。“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少人都会觉得内心也越来越浮躁,很多读者希望从书里得到心灵的慰藉。因此这类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有稳定的市场需求量,并且又能帮助读者修身养性,这也符合我们做书的理念。”
除了系列丛书之外,博采雅集出版的不少单品图书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规则》销量超过五万册,《当年华未曾老去》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连续两个月销量排名前十位,《世上没有懒孩子》在广州日报、北京晨报等多家报纸连载推荐,一个月内加印三次,《官场红颜》加印五次,上市四个月销量即超六万册……明确的市场定位,让这家公司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主动引导市场
满足大众市场需求,是博采雅集从事图书出版的金科玉律。但在迎合读者阅读需要的同时,公司也不忘主动引导读者市场。为签约作者提供全程服务,就是公司在这方面做出的主要努力。据李银凤介绍,这一项工作主要集中在图书的营销方面。“现在市场上图书种类繁多,读者的选择面也广了很多,如何让他们选择我们的书?在这里,营销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目前业内做得比较成功的公司,在这方面一般都会做得很好。”认识到了营销的重要性,博采雅集在新书一出来时就展开全面的营销工作,其中涉及的环节繁多而琐碎,但李银凤认为,这样的付出很值得。“如果说我们做选题之前进行的市场调查是反向推导选题的话,那这种营销就算是从正面方向去引导读者市场。经过推广,我们让一本书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让大家去关注它,去阅读它。这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但做得好的话,取得的效果会非常惊人。”
博采雅集的日常运营包括图书策划、营销推广、发行代理三个环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三者良好的互动和配合,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图书策划就是先生产出一个好的产品,之后就需要营销推广部门进行宣传,之后需要有畅通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能够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的每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环相对弱一点,可能就会相互制约。所以这些环节越流畅,就越有助于公司的运营。”
“做好手上的工作”
虽然是一家刚成立不久、正处于上升期的新兴企业,但博采雅集也必须面对来自市场的强大压力和挑战,其中就包括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数字出版。兴许是因为这几年在图书行业也经历了一些风浪,李银凤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有着一种淡定和本分。“我觉得,有些人喜欢阅读数字出版品,但总有一些人还是会选择去书店购买图书。所以最根本的,还是把自己的东西做好,把内容做扎实。”李银凤认为,面对数字出版,大量开发数字平台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这对于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是难以承担的。当然,尝试着多方面发展版权、影视业务,有助于企业的立体式发展,但是“最根本的是要把手上的工作做好,做好了就自然有人会去看。”
作为一家年轻的出版企业,博采雅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期公司还需要继续完善内部的框架结构。“组织架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支持和团队结构。目前我们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仍然需要在这个框架的内部再填充更多的血肉,来支撑整个结构的运转。”
在采访中,这位80后的企业家不断强调“人”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可能对于任何企业都是一样的,一个具有良好能力、工作勤快的团队,如果又能较好地把握住机遇,那么这个团队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