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网络版特色浅析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范围内,广播一向被视作四大媒体中的弱势媒体。但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新信息革命,广播业自觉、及时投身其中,在新世纪初重新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和生机。据统计,到1999年初为止,世界各国建起网络广播电台1500多家。据英国BBC报道,以美国为例,12岁以上的全部美国人中有22%,即5000万美国人曾经访问过一个广播电台的网站;在广播网站的访问者中,46%的人停留长达20分钟以上。
  BBC网络版目前是全英国最热门的网站之一,每月大约有2500万人次浏览该网站。BBC网络版的成功原因不仅是在于其母体权威,更得益于其网站设计丰富合理。
  
  回眸:BBC网络版创办背景
  
  BBC首次进军网络世界始于1994年,早期的站点主要是节目介绍或者专门领域。目前,BBC的网站包括非商业性的网上公共服务BBCi(www.bbc.co.uk)和与他人合资的商业网站beeb.com(www.beeb.com)。据英国发行量审计局(the UK 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公布的数字,1999年3月,BBC Oline(BBCi的前身)向300万用户提供了8000万网页;beeb.com向40万用户提供了870万网页。
  早在1991年,BBC研究人员就在因特网上注册了BBC域名www.bbc.co.uk。1994年BBC建立了以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为主要任务的多媒体中心。早期的站点主要是节目介绍或者专门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BBC发展了一系列的网上服务,但当时BBC的发展战略重点仍在传统广播电视而并不在网络传播上。高层管理人员考虑到公司收入性质与水平,决定在新媒体领域都依靠商业收入。1996年初,BBC与ICL公司签订了三年协议,正式推出beeb.com商业网站。1998年,经政府正式批准,BBC Oline上线,从而结束了各部门网页内耗的局面,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率。1999年,BBC Oline的站点发展到200多个,访问量突破300万,很快成为欧洲访问率最高的网站。
  现在BBCi已成为集新闻信息、数字广播电视、咨询服务与网络工具于一身的综合平台,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与好评。BBC的网站负责人公开表示,要把BBC online网站发展成电视电台以外的第三个广播频道。它们分三阶段上网,继新闻之后又推出娱乐和资讯服务,尤其是其消费资讯已成为英国最忙碌的网站之一。
  
  立足当下:BBC网络版简明生动
  
  BBCi网站已多次获得网络新闻协会颁发的网络新闻综合表现奖。浏览BBCi网站,用户可以看到其总体风格朴实大方、简洁而不花哨,符合BBC作为全球最受尊敬媒体之一客观、中立、严谨的风格。主页页面以淡蓝色为基调。细长的横式深灰色导航条设有主页、新闻、体育、广播、电视、天气、语言7个主要频道。相比一般网络媒体,BBC栏目分类要简单得多,读者不必花太多时间考虑如何选择栏目。
  主体页面简洁地分为左、中、右三大块。左侧纵栏Browse,自上而下列出各种供浏览的栏目,其内容除导航栏中的频道大标题外,细化了频道所含的部分子栏目。同时,增加了其他附属频道和可按字母查找的数据库,提供儿童、健康、历史、社会与文化等信息,丰富版面内容,方便访问者查找。中部和右侧颜色统一为淡蓝色,除了头版新闻外,突出BBC母体的广播与电视节目,并强化网面服务性、国际性特点。方便来访者快速查找最新的BBC节目内容、体育和天气咨询,追踪热点事件并实现相关节目的在线收看。还可以了解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情况,并在33种语言间进行自由转换。让你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事。
  在网页的最下方,是BBC的服务专区:除提供最新突发事件,进行电邮沟通外,BBC还专门推出最新的播客服务,供来访者将BBC节目下载为MP3格式,随时自由收听。但就是这个平常的外表,却隐藏着“全欧洲最大网站”——BBC网站。BBC网站主要特点如下:
  配合母体推广,注重信息含量。BBC主页设有BBC完整的近期各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时间表,BBC的历史与现状,以及BBC的各种文件及BBC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有关BBC的新闻,很好地配合了BBC的节目宣传。
  不仅如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在BBCi网站上可以读到丰富的文字报道,并为每条新闻配发至少一张相关照片。BBCi还十分重视资讯的完整性,每条新闻几乎都配发“相关报道”(Related News)条目,提供其他有关媒体和新闻机构的网站链接,方便网民更全面了解事件真相。同时将每篇文章篇幅限制在1000字以内,配合电子媒体的传播特点,其报道质量完全不逊于平面媒体。
  实时报道新闻,快速传递信息。BBC将新闻的时效性定义为“在需要时收看新闻”(News When You Want It),也就是向受众提供全天候的新闻服务。BBC电视台每天下午1点、6点及晚上9点播出新闻时,网民可以在网上同步收看到这些节目。同时,BBC网站还实现了网上直播。2001年3月,BBC首次通过网络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网上直播采访。网民们可以在BBC网站上浏览到采访的全部内容,包括采访时提的每一个问题和普京总统的所有讲话。通过网上直播,全世界公众都获得了向普京总统提问的机会。这次网上直播,BBC网站收到了多达24000件关于此次采访的E-mail提问和评论,且来自世界各地。
  坚持受众至上,开办网上社区。BBCi网络服务(原名BBC在线)包含了新闻和节目档案。用户不仅可以及时选择收听当日最新节目,还能通过相关链接和庞大数据库搜索到以往节目,自由下载收看收听,弥补了传统电子媒体稍纵即逝的缺点。
  为避免使网络版成为母体新闻与信息服务的一个翻版,BBC网站注重打造自身的独特亮点,吸引更多的稳定访问者。在这方面,BBC把教育内容作为它的一个突破口。OpenUniversity和LearningZone等教育节目一直在BBC的电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在观众中具有了广泛影响。同时,教育又正好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主要受益者。因此,BBC利用自身强项结合网络技术的长处,推出了BBC庞大的教育站点——Learning Station。无论是中小学生、教师、家长,或是那些希望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成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软件,利用交互式方法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等进行交流。
  网上社区是BBC网站重要的一部分,BBC设法扮演一个其中的组织者角色,让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在BBC的帮助下就一些热门话题发表不同意见,进行自由的及时交流与沟通。这既显示了BBC客观公正的立场,又在设置热门话题时不知不觉地引导网民的关注点,充分利用了媒介“议程设置”的作用。另外,BBCNEWS.COM在现场采访和事件报道中积极地运作公告栏和在线聊天窗口,使BBC成为网络新闻的权威。BBC还十分注重细节上的服务意识,在每条新闻结束后都跟有BBC搜索选项,供网民查找所需信息。
  
  未来:BBC网络版倚重公共服务
  
  面对iPod等产品领导的数字时代,BBC总裁汤普森(MarkThompson)在2005年的爱丁堡国际电视节上就曾宣布,作为集团网上销售战略的一部分,BBC将把其听众作为目标客户,在其网页上销售音乐。2005年7月的统计数字表明,有超过1000万的听众要求下载BBC广播节目,而要求下载BBC电视节目的人数也超过了6000万。BBC还暗示,公司可能考虑与一些私人机构合作展开此次网络销售,以打开新的市场领域。
   事实上,网络在为BBC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其原有机制带来了不小冲击。BBC网络承包人在价格、质量和编辑方针上的不确定,以及网络信息发布快速与便捷特点,都使得BBC网络文化和公共服务媒体的责任面临挑战,传统的“命令和控制”的等级化制度受到的冲击。同时,网络上提供的免费视频、音频节目也同BBC正在推行的商业化数字广播电视形成一定矛盾。令BBC公共服务与其商业活动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另外,网络也破坏了BBC收视许可费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据统计,仅“新闻在线”网站的访问者而言,就有大约1/3的用户居住在美国。虽然就BBC一直推行的“高到达率”来说,BBC有责任提供网络服务,以保持其公共服务媒体的性质,然而来自各方的批评仍不可避免。毕竟网络让全球各地的人们不用付任何费用,就可以享受到BBC网站高质量的内容,而建立这些网站所依靠的却是英国纳税人的收入。
  面对这些挑战,采取了强有力应对措施。公司正在重新建立各领域之间的界限,尤其是公共领域和商业动作间的界限;同时努力建立新的堡垒,并严加保护。例如在“BBC在线”与beeb.com之间进行了内容分化与重新分配,1999年的结构重组把Beeb.com的重心从内容转向更加商业化的模式,使之最终变成为BBC品牌有关的商品提供网上购物与交易的大平台。目前beeb.com的内容主要分为,风格也更为轻松活泼。而BBC的原创内容则转移到了“BBC在线”这个公共服务站点,保留了作为BBC公共服务业务中心--新闻、最新事件和教育,从而将自己的重心放在公共服务节目上。
  70多年前BBC率先在英国成立广播电台之举,是今天BBC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此刻BBC在Internet上的苦心经营,似乎也是为了抢占这一新型媒介上的有利地形,以图在下一轮媒介大战中再创佳绩。
  目前,尽管面临同行的强大竞争压力,加上BBC网站新模式尚待健全,但在日益商业化的网络环境下,BBC始终保持着一片没有广告的净土,犹如掠过网络世界的一缕清风,人们有理由相信,BBC网络版会办得更好,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任编辑杨春兰
其他文献
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为党报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机遇与空间,但是当前一个严酷事实是,不少党报蜂拥到网上“圈地”、“抢滩”之后,发现“第四媒体”并不是想象中的“金矿”。受各种因素制约,一些网站开通后往往广告效益不佳,很快陷于一种勉强维持的窘境,很多只是报纸的翻版。尤其是地方党报网站,论实力、论资源,根本无法与人民日报网络版等中央级新闻媒体网站或那些财大气粗的商业网站相比,生存和发展问题尤为现实和迫切。如
期刊
自从1609年世界上第一份印刷版报纸《关系报:总汇消息 》(Relations:Aller Furnmmen)在德国的斯特拉斯堡诞生后,报业的发展已持续了将近400年。有些诞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报纸,随着历史的车轮逐渐远去。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读卖新闻》等百年老报,却紧跟历史发展的步伐,在一次次变革中发展壮大,赢得了一代代读者的信任,并仍然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它们的影响力。它们的历史,就
期刊
盘点总量  据北京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广告监测数据库,2005年家居家装广告行业在平面媒体的投放量为21.2亿元人民币,与2004年相比,增长率为21.06%。而2005年全国房地产业的增长率为19.07%,家居家装行业高于房地产业3个百分点,说明家居家装行业在房地产业的推动下,已经获得了更高的增长速度。    盘点城市  家居家装行业的发展能透视出一个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全国各城
期刊
上个十年,中国报业集团主要解决了总量扩大、规模扩张、占领阵地等“硬指标”问题,尚属以行政手段促进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接下来几年里,需要花更多精力在做优做精,提高竞争力、渗透率等“软指标”上下功夫,按照市场规律和竞争机制,实现内涵式集约化发展。  我国第一家联合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成立已近8年,从组建初的十几家报刊、固定资产17.4亿元,发展到今天拥有11报、6刊和1家出版社,日均报刊发行
期刊
在这次报业竞争力年会的“固本培源论坛”上,天津今晚报集团的刘凤山副总编讲到,作为一份地方报纸,所要固的“本”就是新闻内容,所要培的“源”就是读者的忠诚度。他还讲到晚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新闻的采编能力、对新闻独特的理解力、判断力、加工力,是对本土文化的生动再现和全力张扬的能力,是对新闻读者需求的准确把握力。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与思考。因为,不管我们把竞争力研究到什么程度,也不管竞争力的万花筒多么丰盈多姿
期刊
经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同意,本刊在这里选发了《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回顾与前瞻》部分内容,报告全文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的报纸出版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统领全局,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取得了引人瞩目的
期刊
许多报业集团都是由报刊社转变来的,带有“翻牌公司”的痕迹。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事业性质)成立于2002年12月,同时还成立了企业性质的南京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政府授权集团公司经营集团全部国有资产。集团辖六报一刊,原南京日报社已拥有六报,后来将原宣传部机关刊物《金陵了望》杂志变为市委机关刊物划给报社,就成立了集团。  我们不想做“翻牌公司”,我们努力让集团发挥解放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但由于集团的组建
期刊
网络媒体进入Web2.0时代最为风光的先行军莫过于博客了。它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志,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是一种个人思想在互联网上的共享,也是点对点(P2P)传播时代最能体现草根精神的传播方式。博客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生存危机,与传统新闻的选择和发布权在编辑手中不同,现在质量较好的博客也能够拥有大量的读者。媒体和公众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博客传播的平等与广泛性是点
期刊
高朋满座 观点交锋 思想碰撞 共谋发展    3月25日至26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的“首届传媒创新年会”论坛会场上,百余位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传媒界高端人士和千余人次与会者在这里济济一堂,共享创新思维带来的清新气息。  三场论坛,场场爆满,论坛嘉宾各种观点和思想激烈交锋、不断碰撞,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创新”思想贯穿始终:传统媒体如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等等,在媒体战国时代续写新的传
期刊
综合性传媒集团发展计划    计划目标:推动党报集团进一步深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壮大规模实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安全的投融资渠道,向跨地区发展、跨媒体经营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形成一批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巩固加强宣传舆论主阵地。  计划概要: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济南、沈阳、西安、武汉、郑州、成都、南宁等城市为报业发展资源集聚中心,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