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国家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运动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然而运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运动伤患,运动康复产业由此应运而生。一个新兴产业的火热,势必带来产业发展的不规范,诸如企业质量参差不齐、标准残缺等问题频频出现,扰乱市场秩序,甚至于阻碍更多的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运动康复市场标准化程度的探究,结合国家政策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 运动康复;标准;标准体系
前言:
国家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但运动损伤问题随之涌现。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参与者开展运动风险评估、运动能力测试、科学健身方法指导、运动伤害防护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根据走访调研已有的康复机构,对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运动康复是借助器械或徒手等方法进行康复治愈的康复手段,现阶段我国的运动康复产业参差不齐,总体产业呈现小而散的特点。目前,运动康复产业整体标准呈现一个空窗期,相关标准活动开展较少。市场无秩序规范、流程不完善、责任不明确依然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鉴于标准引领行业发展的特性,运动康复产业标准的需求将会持续加大。
运动康复训练过程是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训练者掌握一定的身体练习的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抵抗和治疗疾病、恢復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2]。运动康复有着自己的训练原则体系[3],在开展运动康复的过程中不应违反相应的原则,而标准能很好的将原则内容固化下来。
通过我们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几方面问题:(1)康复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伤势评估是重点环节,缺乏专业仪器检测会加大错误康复的风险。(2)与客户的沟通环节不足。运动康复是一个需要患者和康复师积极交换信息,及时更近伤势情况的过程。(3)后续机体恢复疗程欠缺。此环节作为增强患者整体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4)从业人员资历参差不齐。
导致现阶段行业发展问题主要原因还是:(1)资本投入有限。现阶段运动康复机构的规模有限,资本投入量低。个体的器械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加之人员的资历参差不齐,导致了小众的一些结构专业化水平不高。(2)群众接受度不高。运动康复产业在我国兴起的较晚,群众接受度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客户在正式接受治疗时不免造成了与康复师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3)国家无相关规范政策出台,行业无自我标准的建设。国家仅是出台了一些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在宏观的层面上没有一定的保障规范的措施;行业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缺乏主动性。(4)人才建设方向不明确,康复机构不普及。现今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有25所左右,数量上而言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但人才的建设上,没有进行一定的引导,且市场之中的康复机构的不普及,导致大量的专业毕业生并没有流入运动康复产业。
为运动康复产业能有序规范,市场运行能有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进行指导。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规范流程,建立标准。在运动康复过程中对于患者病理初评估、康复计划的制定等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结合运动康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流程规范化,形成标准的文件,是保证后续运动康复高效、完整的进行。现在的机构都有人才培养的计划,运动康复流程的标准文件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学习,在标准的基础上丰富康复内容,无论是进行教学还是作为原则都是可取的。在标准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现实机构的接受情况,因受限于资本,有的规模较小的机构可能无法达到高的一个康复水准,过高的标准可能会导致其无法生存。
(2)运动康复计划制定科学,实施到位。在康复师为患者制定计划时,在与患者沟通之后,根据受损环节,科学的制定康复计划,切实关注到患者的需求。
运动康复训练过程由病人、指导员、康复目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频率、运动环境、反馈信息等诸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运动康复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做好数据记录,及时得到患者的反馈,有效成功的实施。
(3)可建立产业标准体系。运动康复产业标准栏为空白,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建立完整的标准的体系。运动康复产业标准体系可由行业内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实质上是标准的逻辑组合,体系内各个标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功能形成的,而非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最终形成的标准体系可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方针目标及标准化工作计划、规划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我们认为运动康复产业的标准体系构建可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一、运动康复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二、运动康复治疗手段标准体系;三、运动康复康复器材标准体系;四、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传武,刘向辉.关于运动康复训练过程的思考[A].邵阳学院报,2007.
[2] 张新华.试论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体系[A].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
作者简介:吴华,男,1997年4月出生,,汉族,浙江省台州市人,中国计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标准化工程专业。
关键词: 运动康复;标准;标准体系
前言:
国家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但运动损伤问题随之涌现。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对参与者开展运动风险评估、运动能力测试、科学健身方法指导、运动伤害防护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根据走访调研已有的康复机构,对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运动康复是借助器械或徒手等方法进行康复治愈的康复手段,现阶段我国的运动康复产业参差不齐,总体产业呈现小而散的特点。目前,运动康复产业整体标准呈现一个空窗期,相关标准活动开展较少。市场无秩序规范、流程不完善、责任不明确依然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鉴于标准引领行业发展的特性,运动康复产业标准的需求将会持续加大。
运动康复训练过程是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训练者掌握一定的身体练习的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抵抗和治疗疾病、恢復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2]。运动康复有着自己的训练原则体系[3],在开展运动康复的过程中不应违反相应的原则,而标准能很好的将原则内容固化下来。
通过我们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几方面问题:(1)康复机构专业化程度不够。伤势评估是重点环节,缺乏专业仪器检测会加大错误康复的风险。(2)与客户的沟通环节不足。运动康复是一个需要患者和康复师积极交换信息,及时更近伤势情况的过程。(3)后续机体恢复疗程欠缺。此环节作为增强患者整体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4)从业人员资历参差不齐。
导致现阶段行业发展问题主要原因还是:(1)资本投入有限。现阶段运动康复机构的规模有限,资本投入量低。个体的器械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加之人员的资历参差不齐,导致了小众的一些结构专业化水平不高。(2)群众接受度不高。运动康复产业在我国兴起的较晚,群众接受度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客户在正式接受治疗时不免造成了与康复师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3)国家无相关规范政策出台,行业无自我标准的建设。国家仅是出台了一些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在宏观的层面上没有一定的保障规范的措施;行业在制定行业标准方面缺乏主动性。(4)人才建设方向不明确,康复机构不普及。现今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有25所左右,数量上而言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但人才的建设上,没有进行一定的引导,且市场之中的康复机构的不普及,导致大量的专业毕业生并没有流入运动康复产业。
为运动康复产业能有序规范,市场运行能有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进行指导。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规范流程,建立标准。在运动康复过程中对于患者病理初评估、康复计划的制定等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结合运动康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流程规范化,形成标准的文件,是保证后续运动康复高效、完整的进行。现在的机构都有人才培养的计划,运动康复流程的标准文件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学习,在标准的基础上丰富康复内容,无论是进行教学还是作为原则都是可取的。在标准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现实机构的接受情况,因受限于资本,有的规模较小的机构可能无法达到高的一个康复水准,过高的标准可能会导致其无法生存。
(2)运动康复计划制定科学,实施到位。在康复师为患者制定计划时,在与患者沟通之后,根据受损环节,科学的制定康复计划,切实关注到患者的需求。
运动康复训练过程由病人、指导员、康复目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频率、运动环境、反馈信息等诸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运动康复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做好数据记录,及时得到患者的反馈,有效成功的实施。
(3)可建立产业标准体系。运动康复产业标准栏为空白,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建立完整的标准的体系。运动康复产业标准体系可由行业内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实质上是标准的逻辑组合,体系内各个标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功能形成的,而非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最终形成的标准体系可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方针目标及标准化工作计划、规划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我们认为运动康复产业的标准体系构建可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一、运动康复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二、运动康复治疗手段标准体系;三、运动康复康复器材标准体系;四、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传武,刘向辉.关于运动康复训练过程的思考[A].邵阳学院报,2007.
[2] 张新华.试论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体系[A].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
作者简介:吴华,男,1997年4月出生,,汉族,浙江省台州市人,中国计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标准化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