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雨燕,曾是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谁也没有想到,陪伴北京城千百年的雨燕会在短短几十年内数量锐减,濒临消失
从老北京口中的“楼燕儿”,到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福娃“妮妮”,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北京雨燕,曾是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然而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北京雨燕的栖息地一再被挤压,数量一再减少。近年来,随着生态理念的大力弘扬、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雨燕又再度翱翔于北京的天际,栖息于市井的檐壁,数量开始回升。
燕子,从来都是与人亲近的自然风物,也凝聚着文化韵味。从“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看出,燕子既是风景的点缀,也是情感的慰藉。北京雨燕的意义,也不只是城市的风景,更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体现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伴城而栖的燕子
北京一共有多少只雨燕?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雨燕仅存3000只左右。
然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个问题还很难回答,漫天飞舞的雨燕与古老的北京城“血脉相融”,难分彼此。1965年6月,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沿着紫禁城的护城河骑车慢行,一路发现了近400只雨燕。1966年,北京师范大学鸟类专家赵欣如还在西四北四条读小学,他清楚地记得,校舍周围生活着数百只雨燕,不时就会错飞进教室。在老北京的记忆中,从天坛到太庙,从故宫到雍和宫,從北京的城楼、箭楼到颐和园的八方亭、东宫门,雨燕成群结队围绕着建筑飞翔,形成鲜活的古都风貌。
“与能在地面啄食的家燕相比,北京雨燕属于天空。”兼任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的张正旺告诉记者,北京雨燕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空中度过。北京雨燕与家燕相比体型更大,翅膀窄而长,飞行时向后弯曲形似镰刀,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公里。
“雨燕属于攀禽,它的四个趾都朝前长着,适合在悬崖峭壁、石洞上攀爬。”赵欣如介绍,这种特殊的结构,致使北京雨燕无法抓取树枝栖息或是在地面站立行走,只能依附于山体裸岩的缝隙和洞穴边缘,从高处向下俯冲的同时扇动翅膀才能升空。“正是这种独特的肢体结构与生存方式,让雨燕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北京。”
古老的北京城,在明成祖迁都后,先后建成了紫禁城、十王府、钟鼓楼、天坛等皇家建筑和数十座城楼、箭楼。这些高大建筑中的梁、檩、椽交错形成了一个挨一个的人造洞穴,不仅比野外的裸岩更加安全、舒适,而且有利于雨燕的集群繁殖。
1870年,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一只雨燕标本,将其拉丁学名命名为Apusapus pekinensis,意为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北京雨燕”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直是北京中轴线上活着的文化,居住在高大的皇城中,用飞翔的视角见证着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消失的燕子
谁也没有想到,陪伴北京城千百年的雨燕会在短短几十年内数量锐减,濒临消失。
赵欣如说:“在长期的演化中,北京雨燕逐渐成为一种伴人的鸟,习惯于在人造的建筑物上造窝繁衍。”城市的发展变化成为影响北京雨燕生存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的城楼、庙宇、古塔等建筑所剩无几,原有巢址的消失,意味着长途跋涉、急需安顿的雨燕面临无处可去的境地。
“北京雨燕无法找到适宜的巢址,是其数量锐减的深刻原因。”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徐基良指出,出于文物保护目的,防止麻雀等鸟类的粪便腐蚀漆面和木材,许多古建筑都在斗拱的空隙前安装了防雀网,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北京雨燕的生存空间。
“人们很难在野外找到雨燕的巢穴,城市是它们生命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闻丞表示,依托于城市繁衍生活的北京雨燕不同于其他野生动物,“并不是说城市占据了雨燕的生活空间,它们就可以退到深山老林里,它们退无可退。”
食物资源的匮乏同样加速了北京雨燕数量的减少。过去的园林绿化多是以人的审美为中心,将许多原生的乔木灌木和草被,换成了四季常青的外来园林植物,铺上了单一草种的草坪,这种过于单一的园林绿化很难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此外,城市快速的变化让北京雨燕有些措手不及,大量的景观照明影响和破坏了雨燕的夜间休息。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刘博直言:“亮度过高的光源会混淆雨燕的夜间视觉能力,致使其飞出巢穴无法回巢。”
重获关注的燕子
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雨燕每天能捕食近万只昆虫,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这群机智的生物,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今年7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馆联手启动了北京雨燕科学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地区7月初雨燕数量约4000只。
目前,正阳门、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历代帝王庙等地是为数不多几处可供雨燕繁殖的古建筑。雨燕也对这座古城难舍难分,开始在北京的新式建筑中拓展生存空间。近年来,人们惊喜地发现,从天宁寺桥、国贸桥的桥洞缝隙,到北京师范大学的主楼、北京大学的仿古屋顶,雨燕上下翻飞的矫捷身影再次出现。
“每年我们都会在颐和园八方亭捕捉雨燕,详细测量、记录每只雨燕的体重、体长、喙长、翼长,随后戴上国际通用的、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特制的金属鸟环。”中国观鸟会志愿者于方介绍,通过金属鸟环的不断回收,可以了解到雨燕的迁徙路线、生长状况和寿命,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保护措施。
7月11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奥丹接到求助电话,有热心市民捡到了坠地的雨燕。“将雨燕接回后,我们发现这还是只雏鸟,每两个小时就要喂食一次,几乎离不开人。”奥丹就和其他四位同事轮流值班,昼夜不停地照顾这只雨燕。7月25日,小雨燕的体重和羽毛都达到了健康标准,被重新放归蓝天。
“北京适合雨燕生存的建筑基本饱和,如果想发展其种群,就一定要给它们更多繁殖的场所。”张正旺建议,在公园湿地建设科学设计的雨燕塔,在现代化建筑外设置巢箱,进行人工招引,为北京雨燕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座城与一群燕子的“血脉相融”
北京雨燕命运的转折,展示的是环境理念的转变。我们对城市的认知,一度是摩天大厦、通衢广陌构成的水泥森林,该彰显出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如今则不然,城市,当是人类与自然风物共处的空间,该体现出生态意蕴。城市的美丽绝不只是水泥,更是自然界的一切有灵之物。
今天我们常能读到这样的新闻:某地修路,一棵古树挡在中间,工程为之绕道而行;某工地成候鸟栖息地,工程为之停工,直至候鸟离去……如果只从经济利益考量,这么做当然是不划算的。然而今天我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已经不容许我们只算一本经济账,更要算一本生态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不能只是委屈自然为人类的工程让步,让市民得以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诗意地栖居,这才是城市建设的意义所在。
北京雨燕得到善待,这对其他地方也是一个启发。一个城市的符号,为什么只能是摩天大楼、城市广场?是否那些别具特色的动植物,那些供人赏玩不尽的城市生态风貌,也可以占有一席之地?有人专门以罗马的鸽子、京都的猫为主题,写成了一本本妙趣横生的游记、散文,这些动物本身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自然生态的各个部分,都应当纳入城市规划的视野。
说到底,城市也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应当隔绝于自然生态之外。城市,应当既是人们生活的空间,也是自然风物安顿的地方,更是人们精神世界能够诗意伸展的一片天地。(资料来源:《光明日报》)
从老北京口中的“楼燕儿”,到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福娃“妮妮”,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类,北京雨燕,曾是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然而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北京雨燕的栖息地一再被挤压,数量一再减少。近年来,随着生态理念的大力弘扬、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雨燕又再度翱翔于北京的天际,栖息于市井的檐壁,数量开始回升。
燕子,从来都是与人亲近的自然风物,也凝聚着文化韵味。从“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看出,燕子既是风景的点缀,也是情感的慰藉。北京雨燕的意义,也不只是城市的风景,更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体现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伴城而栖的燕子
北京一共有多少只雨燕?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的雨燕仅存3000只左右。
然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个问题还很难回答,漫天飞舞的雨燕与古老的北京城“血脉相融”,难分彼此。1965年6月,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沿着紫禁城的护城河骑车慢行,一路发现了近400只雨燕。1966年,北京师范大学鸟类专家赵欣如还在西四北四条读小学,他清楚地记得,校舍周围生活着数百只雨燕,不时就会错飞进教室。在老北京的记忆中,从天坛到太庙,从故宫到雍和宫,從北京的城楼、箭楼到颐和园的八方亭、东宫门,雨燕成群结队围绕着建筑飞翔,形成鲜活的古都风貌。
“与能在地面啄食的家燕相比,北京雨燕属于天空。”兼任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的张正旺告诉记者,北京雨燕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空中度过。北京雨燕与家燕相比体型更大,翅膀窄而长,飞行时向后弯曲形似镰刀,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公里。
“雨燕属于攀禽,它的四个趾都朝前长着,适合在悬崖峭壁、石洞上攀爬。”赵欣如介绍,这种特殊的结构,致使北京雨燕无法抓取树枝栖息或是在地面站立行走,只能依附于山体裸岩的缝隙和洞穴边缘,从高处向下俯冲的同时扇动翅膀才能升空。“正是这种独特的肢体结构与生存方式,让雨燕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北京。”
古老的北京城,在明成祖迁都后,先后建成了紫禁城、十王府、钟鼓楼、天坛等皇家建筑和数十座城楼、箭楼。这些高大建筑中的梁、檩、椽交错形成了一个挨一个的人造洞穴,不仅比野外的裸岩更加安全、舒适,而且有利于雨燕的集群繁殖。
1870年,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一只雨燕标本,将其拉丁学名命名为Apusapus pekinensis,意为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北京雨燕”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直是北京中轴线上活着的文化,居住在高大的皇城中,用飞翔的视角见证着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消失的燕子
谁也没有想到,陪伴北京城千百年的雨燕会在短短几十年内数量锐减,濒临消失。
赵欣如说:“在长期的演化中,北京雨燕逐渐成为一种伴人的鸟,习惯于在人造的建筑物上造窝繁衍。”城市的发展变化成为影响北京雨燕生存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的城楼、庙宇、古塔等建筑所剩无几,原有巢址的消失,意味着长途跋涉、急需安顿的雨燕面临无处可去的境地。
“北京雨燕无法找到适宜的巢址,是其数量锐减的深刻原因。”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徐基良指出,出于文物保护目的,防止麻雀等鸟类的粪便腐蚀漆面和木材,许多古建筑都在斗拱的空隙前安装了防雀网,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北京雨燕的生存空间。
“人们很难在野外找到雨燕的巢穴,城市是它们生命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闻丞表示,依托于城市繁衍生活的北京雨燕不同于其他野生动物,“并不是说城市占据了雨燕的生活空间,它们就可以退到深山老林里,它们退无可退。”
食物资源的匮乏同样加速了北京雨燕数量的减少。过去的园林绿化多是以人的审美为中心,将许多原生的乔木灌木和草被,换成了四季常青的外来园林植物,铺上了单一草种的草坪,这种过于单一的园林绿化很难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此外,城市快速的变化让北京雨燕有些措手不及,大量的景观照明影响和破坏了雨燕的夜间休息。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刘博直言:“亮度过高的光源会混淆雨燕的夜间视觉能力,致使其飞出巢穴无法回巢。”
重获关注的燕子
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雨燕每天能捕食近万只昆虫,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这群机智的生物,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今年7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技馆联手启动了北京雨燕科学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显示,北京地区7月初雨燕数量约4000只。
目前,正阳门、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历代帝王庙等地是为数不多几处可供雨燕繁殖的古建筑。雨燕也对这座古城难舍难分,开始在北京的新式建筑中拓展生存空间。近年来,人们惊喜地发现,从天宁寺桥、国贸桥的桥洞缝隙,到北京师范大学的主楼、北京大学的仿古屋顶,雨燕上下翻飞的矫捷身影再次出现。
“每年我们都会在颐和园八方亭捕捉雨燕,详细测量、记录每只雨燕的体重、体长、喙长、翼长,随后戴上国际通用的、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特制的金属鸟环。”中国观鸟会志愿者于方介绍,通过金属鸟环的不断回收,可以了解到雨燕的迁徙路线、生长状况和寿命,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保护措施。
7月11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奥丹接到求助电话,有热心市民捡到了坠地的雨燕。“将雨燕接回后,我们发现这还是只雏鸟,每两个小时就要喂食一次,几乎离不开人。”奥丹就和其他四位同事轮流值班,昼夜不停地照顾这只雨燕。7月25日,小雨燕的体重和羽毛都达到了健康标准,被重新放归蓝天。
“北京适合雨燕生存的建筑基本饱和,如果想发展其种群,就一定要给它们更多繁殖的场所。”张正旺建议,在公园湿地建设科学设计的雨燕塔,在现代化建筑外设置巢箱,进行人工招引,为北京雨燕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座城与一群燕子的“血脉相融”
北京雨燕命运的转折,展示的是环境理念的转变。我们对城市的认知,一度是摩天大厦、通衢广陌构成的水泥森林,该彰显出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如今则不然,城市,当是人类与自然风物共处的空间,该体现出生态意蕴。城市的美丽绝不只是水泥,更是自然界的一切有灵之物。
今天我们常能读到这样的新闻:某地修路,一棵古树挡在中间,工程为之绕道而行;某工地成候鸟栖息地,工程为之停工,直至候鸟离去……如果只从经济利益考量,这么做当然是不划算的。然而今天我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已经不容许我们只算一本经济账,更要算一本生态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不能只是委屈自然为人类的工程让步,让市民得以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诗意地栖居,这才是城市建设的意义所在。
北京雨燕得到善待,这对其他地方也是一个启发。一个城市的符号,为什么只能是摩天大楼、城市广场?是否那些别具特色的动植物,那些供人赏玩不尽的城市生态风貌,也可以占有一席之地?有人专门以罗马的鸽子、京都的猫为主题,写成了一本本妙趣横生的游记、散文,这些动物本身也是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自然生态的各个部分,都应当纳入城市规划的视野。
说到底,城市也是地球的一部分,它不应当隔绝于自然生态之外。城市,应当既是人们生活的空间,也是自然风物安顿的地方,更是人们精神世界能够诗意伸展的一片天地。(资料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