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古文教学中常常出现一种情况: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时,坐在下面的学生却昏昏欲睡。今天,我们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那么,大胆解放思想,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充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质疑能力、自读能力的培养,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古文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古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背景
古文的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的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地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教学古文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紧密结合历史知识,提起学生的兴趣。
《马说》是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句式变化很多,背景知识中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以及很多历史知识,其中有很多是学生早就熟知的,比如“伯乐相马”的故事是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的了。于是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决定在教学模式上作一些突破。
二、问题的出现
常规的教学(即由教师主讲学生听讲)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更容易为老师和学生接受。可是,按照这样的方式上课,会出现两个明显问题:一是如果一节课都由教师来讲学生势必会产生听觉疲劳,因为根据心理学专家分析一般孩子的注意力仅为十五到二十分鐘;二是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还很不容易对所学课文产生兴趣,学生兴趣的激发成为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时还很容易出现教师费力不讨好的情况(即大量的准备了相关的课内外知识、趣闻,发现学生不太注意听就甩出一个“包袱”。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一定领情,教师自己却疲于奔命。)
三、问题的分析
仔细分析以上问题后,我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2.教学设计缺少悬念和情景;3.对教材使用灵活度不够,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的教学设计;4.中考要求学生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而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不够。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热烈的学习氛围使师生对所教、所学的知识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具有竞争氛围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很好地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学方法作了新的尝试,在之前的一节课上我宣布《马说》这一课采用自学加老师点拨的学法,将全班50人分为8组进行自学对抗赛。课上,学生按最近的座位将六张桌子对在一起,相对而坐,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主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
首先,我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文章大意,并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词“之、其、如、为、也”的所有句子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
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问答。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的具体含义,共同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没有放掉老师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讨,肯定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
然后,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
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朗读。不同的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进而品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每段最后一个“也”字的妙用。让学生知道古代“之、乎、者、也”的味道。
五、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高兴地说着,热情地讨论着,愉快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还有几个在做梦”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坐在了一起,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的可喜局面。
六、结语
很久以来我一直不明白,我们的语文为什么变得枯燥无趣了?现在我明白了,事实上,是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当我们把提高学生兴趣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之前时,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只是这一点要得到广大学生、老师、家长的理解还不容易,毕竟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家长对“学习兴趣会使人最终取得成功”还缺少长远的眼光,这就需要我们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一、背景
古文的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的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地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教学古文时更需要教师灵活应用教材,紧密结合历史知识,提起学生的兴趣。
《马说》是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句式变化很多,背景知识中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以及很多历史知识,其中有很多是学生早就熟知的,比如“伯乐相马”的故事是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的了。于是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决定在教学模式上作一些突破。
二、问题的出现
常规的教学(即由教师主讲学生听讲)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更容易为老师和学生接受。可是,按照这样的方式上课,会出现两个明显问题:一是如果一节课都由教师来讲学生势必会产生听觉疲劳,因为根据心理学专家分析一般孩子的注意力仅为十五到二十分鐘;二是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还很不容易对所学课文产生兴趣,学生兴趣的激发成为教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时还很容易出现教师费力不讨好的情况(即大量的准备了相关的课内外知识、趣闻,发现学生不太注意听就甩出一个“包袱”。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一定领情,教师自己却疲于奔命。)
三、问题的分析
仔细分析以上问题后,我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机会,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2.教学设计缺少悬念和情景;3.对教材使用灵活度不够,缺乏培养学生自学精神的教学设计;4.中考要求学生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而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不够。
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相反,热烈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的激发。热烈的学习氛围使师生对所教、所学的知识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这一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具有竞争氛围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活课堂气氛,很好地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学方法作了新的尝试,在之前的一节课上我宣布《马说》这一课采用自学加老师点拨的学法,将全班50人分为8组进行自学对抗赛。课上,学生按最近的座位将六张桌子对在一起,相对而坐,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主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
首先,我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自读文章大意,并将本课中包含文言文常用虚词“之、其、如、为、也”的所有句子找出来,分类整理在笔记本上。
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问答。学生畅所欲言,共同讨论这几个文言虚词在不同句子的具体含义,共同讨论这篇文章的内容。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这几个词和整篇文章的意思热烈地进行讨论。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没有放掉老师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讨,肯定正确的,改正错误的。在这期间,我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
然后,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解答大家共同提出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达成共识。
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朗读。不同的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进而品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每段最后一个“也”字的妙用。让学生知道古代“之、乎、者、也”的味道。
五、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高兴地说着,热情地讨论着,愉快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还有几个在做梦”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坐在了一起,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的可喜局面。
六、结语
很久以来我一直不明白,我们的语文为什么变得枯燥无趣了?现在我明白了,事实上,是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当我们把提高学生兴趣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之前时,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只是这一点要得到广大学生、老师、家长的理解还不容易,毕竟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家长对“学习兴趣会使人最终取得成功”还缺少长远的眼光,这就需要我们有坚持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