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传统下的华语音乐剧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广场每年春天举行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今年首次邀请了台湾音乐剧加入,分别是广艺基金会的《天天想你》以及人力飞行剧团的《向左走 向右走》,特别是《向左走 向右走》市场火爆,热烈的反应让剧院加场加座。然而我周遭亲朋好友褒贬不一。面对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该如何理解各自有理的批评跟赞赏的观点呢?
  对此剧无法忍受的友人过去在音乐剧发达的伦敦求学。伦敦西区跟纽约百老汇其实是双城一体,虽处大西洋两岸,却是全球音乐剧文化工业的连体心脏。一条线整合的生产链,两地的音乐剧已经成熟得就像是好莱坞电影,有一整套的标准生产操作流程,确保产品出厂时有一个消费者熟悉的模样套式。美英音乐剧的特点大致上可以总结如下:悦耳动听的音乐(最好是听完马上可以哼唱),华丽壮观的舞台,令人叹为观止的舞蹈,更重要的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历史上来说,20世纪的美英音乐剧承袭了欧洲资产阶级18世纪的感伤(歌)剧(sentimental drama/opera)以及19世纪的通俗剧(melodrama)的传统。歌舞视觉的享宴,是为了透过感官刺激来触动观众的情感,而情感涌现最后目的,要的是肯定某种中产阶级的道德观以及世界观。所以美英音乐剧所有的视觉听觉元素,最后都是要服膺于故事叙事结构,如何“合歌舞演故事”,把故事背后的伦理价值观有效体现才是目的。
  从这个观点来看,这位友人的不耐完全可以理解。从《天天想你》到《向左走 向右走》,我们都听见了音乐,却看不见戏剧,更遑论舞蹈。几次从剧院走出,同行朋友们都戏称这像是去听一场小众不插电音乐会,或是大家一起上KTV跟着熟悉的张雨生歌曲,哼哼唱唱了一晚。
  而大家直觉的反应说明了台湾音乐剧引发出来的重要文化议题。
  我想起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台北,当时我正在大学里主修戏剧,有一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教起了尼采评瓦格纳歌剧的重要文章,说着说着我们就谈起了当时在台北正热火朝天的本土音乐剧风潮。有个同学每年夏天必到纽约朝圣,他说起百老汇如何成熟,果陀剧场的《吻我吧!娜娜》如何东施效颦。的确,台湾音乐剧的开始与当时白领中产阶级的兴起息息相关。这批新富阶层开始在世界各地旅游,也加入到了全球音乐剧的消费行列里。台湾音乐剧的开端可以看作是当地市场对全球音乐剧文化工业的一个反应。
  在开始的时候,台湾音乐剧的市场取向便十分明显,在没有成熟商业剧场工业支撑的情况下,为了把小资白领观众吸引进入剧院,他们便向已经相对成熟的流行音乐工业寻找资源。我们看到台湾音乐剧的开始,便有很多流行音乐工业的大腕介入,张雨生、蔡琴、陈乐融等等。这次广艺基金会的《天天想你》可以算是典型台式音乐剧的面貌,流行歌曲文化工业附加价值的再利用,看完的感觉就像是跟一群旷男怨女在忙碌的一周后,在周末午夜的KTV唱完歌,愈唱愈寂寞。
  而人力飞行剧团的《向左走 向右走》走的是台式音乐剧的另一个路线: 小清新文艺腔。这个路线从一开始就没有“学习”百老汇的意图。反之,他们取径台湾小剧场的实验美学,音乐走的是现代诗民歌调,叙事不是重点,而是透过视觉符号、音乐文字的弦外之音来创造一种氛围,而氛围创造的背后是某一种存在哲学或是诗化情感的取向。如果要从西方的剧场界来寻找对照点的话,这一路的台式音乐剧比较接近的是罗伯·威尔逊以降的意象剧场,不以叙事为主而以诗化氛围的创造为目的。
  这一脉音乐剧的开端便是陈建骐与魏瑛娟在“创作社”合作的《KIKI漫游世界》。此剧的基调非常投当时台北文艺青年的口味。而这种口味迎合的就是当时正在兴起的“诚品现象”文艺生活:旅游与漂泊,城市里的孤寂要伴着远方来的明信片,陈绮贞、雷光夏小清新风格的感伤音乐,低调奢华性冷淡文青打扮搭配无印良品旅行箱,一本书一杯咖啡,一张到纽约或是巴黎的机票,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还有,旅行箱里要有一本几米的画册。
  是的,几米画册也是从90年代末在台北兴起的小清新文艺生活风不可或缺的一环。画册温馨的画风给在都会生活的寂寞男女一个温暖的慰藉。画册说的是台北生活,但是台北的具体现实被抽空了,取而代之的是典型的西化现代都会的无个性景观。而就在这些冰冷冷的都会地景之中,几米给了我们一丝暖意,他用童话故事般的色调,温情脉脉的视觉符号——比方说童年的玩具兔、春天里的飞花、情侣相遇的喷水池、旋转木马、热气球、咖啡店等等——搭配疗愈系的诗句,幻化出一个又一个安慰人心的成人都市童话。
  有趣的是从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台湾小剧场,其美学语汇竟然跟几米画册里的文艺腔不谋而合。人力飞行剧团的团长黎焕雄是台湾第一代小剧场“河左岸”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星之暗涌》走的就是反叙事的意象象征风格,以反写实美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抗议。这个路径跟中国大陆从80年代兴起的先锋戏剧颇像,先锋戏剧里让人出奇不意的美学手法,到了90年代以后成为都会文青的消费对象,孟京辉在市场上的成功也就是这个历史路径下的结果。我们不妨把黎焕雄小剧场式的“文青”音乐剧,看成是先锋美学市场化的结果。在直观下我们看见了许多主流小资文化的符号,但是仔细分析结构与风格,却又与全球资产阶级熟悉的百老汇音乐剧相去甚远。
  我回想起那堂欧洲歌剧的课,最后老师要我们回去思索中国的戏曲传统,那是中国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出来的市井商业戏剧“合歌舞以演故事”的传统。而这个传统到了今日可以如何帮我们思考当代华语音乐剧的走向?绚丽的舞台机关,流水线从剧本到演出的生产模式,这些美英音乐剧拥有的工业优势是建立在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的下层建筑上的。在这个条件付之阙如的状况下,华语音乐剧该如何找到文化的立基点?我想起中国的抒情传统,还有《向左走 向右走》里那一首又一首诗一般的歌曲,王若琳的爵士沧桑感,搭配几米画风在空间上巧妙地运用,还有那诗歌歌词背后传递出来的近乎存在主义式的孤寂感。或许正是这种抒情传统在召唤着当代华语都会的中产主体一次又一次走进剧院,听寂寞在歌唱。
其他文献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麦克白》聚焦个人欲望导致的命运悲剧,主人公的名字一直被称为麦克白,这部剧还原了英文的发音,称为麦克白斯,舞台上打出了中英文剧名字样时,心里还稍觉疑虑,思忖导演为何有意改掉了约定俗成、广为人知的人物名字。不过随着剧情的展开,之前的疑惑逐渐消散。在剧本台词中,无论是女巫揶揄、挑衅、嘲笑地呼喊,还是麦克白斯夫人或深情或焦虑地感喟,抑或是主人公自己向上苍发出忿忿不平地呼吁时,“麦克白斯
期刊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2017年10月20日至11月19日举行,将展演45台剧目,其中境外25台、境内20台。翻开今年艺术节的节目单,顿时眼前一亮,戏剧板块令人振奋,国际大师名作云集,传统戏曲好戏频出,更有中国青年戏剧人的最新力作,那么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本届艺术节戏剧板块的诸多亮点。  戏剧大师聚申城  话剧《关于无的演讲》,将于 10月21、22日上演于上海大剧院中剧场。这可是被誉为“实验
期刊
有些抉择,或许就会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一生,《摆渡人》(The Ferryman)中的每個人,几乎都要面对这所有的抉择。  Quinn Carney曾经是爱尔兰共和军(IRA)的成员,现在他和妻子Mary Carney一起在阿马郡经营他们的农场并育有六个子女。他的弟弟Seamus追随自己的脚步也进了爱尔兰共和军,却于十年前神秘失踪,生死未卜。因此,弟妹Caitlin和弟妹的儿子Oisin不得不
期刊
如何将莎剧这样的西方经典改编成中国艺苑中的另类表演形式——木偶剧?当莎士比亚的经典与中国的传统相结合时怎样才能各自取长补短呢?在观看完由上戏木偶班师生创作的木偶剧《哈姆雷特》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木偶剧《哈姆雷特》只是节选了几段剧情加以演绎,表演形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个卫士在城楼上的对话,这段表演使用了杖头木偶,表演者的身体完全隐藏在城堡后面。第二段,哈姆雷特回国奔丧,这时演出加入了
期刊
近日,一个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又一次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上演。不过,这一次的故事,却和以往不太一样。作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戏有戏”莎剧演出季中唯一的原创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几个世纪之后的舞台上,讲述着与莎翁有关,却截然不同的故事。  女孩出生在保守的“没落贵族”家庭,靠未婚夫的资助来维持生计,父亲和未婚夫把他们住的房间租给拍摄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组,女孩瞒着父亲去剧
期刊
哈罗德·品特曾经在不同的回忆文字里,多次讲述自己作品的观众反应。一次,品特前去剧院看自己的作品《生日晚会》,迟到了的他决定直接去二楼观众席,却被票务员拦下。原来因为观众太少,二楼的观众席是关闭的。在得知这位观众就是编剧本人后,票务员露出了怜悯的表情放了品特进去,品特发现不仅二楼观众席只有自己,楼下也只有六名观众,这场演出的票房收入是两英镑六先令。还有一次,品特带领剧团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首演《看门人》
期刊
记得《上海戏剧》在2013年开辟了一个专栏“名为青话”,用了十二期连续刊出。我们作为青话的演员感受到久违的关怀。这也让我们似乎有一种从梦中醒来的感觉,静心地追忆梦里发生的影像,并且理性地解解梦。  青话值得怀念和惋惜的是她多年创造形成的演出艺术风格,这是她经过建团38年来艺术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我们想到这个题目时,有人提出质疑:是的,青话让人留恋,更让人惋惜,可是她已经离去二十多年了,再追忆她的
期刊
将莎士比亚作品改编为戏曲并不鲜见,《驯悍记》的戏曲改编也不算少,它早在民国初便由吴我尊与汉调戏班合作带上舞台,40年代初又有马师曾改编的《刁蛮公主憨驸马》,进入本世纪,陆续有2002年台北京剧版,2013年武汉汉剧版和2014年香港的粤剧版。  此次上戏创作的京剧版《驯悍记》,关注点在坚持京剧本身艺术特性基础上激活传统,着意于京剧艺术本身的自我突破。戏曲改编外国作品,策略之一为中国化,即将其移植到
期刊
早先有媒体报道,在此次波兰导演陆帕将史铁生的中篇小说《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以下简称《戏剧之设想》或原著)搬上舞台前,林兆华导演就曾有将其搬上舞台的打算。但正如史铁生在《戏剧之设想》的第十四章“后记”中所言:“我相信,这东西不大可能实际排演和拍摄,所以它最好甘于寂寞在小说里。难于排演、拍摄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资金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而林兆华也曾说:“小说里有戏,有电影,非常丰富,
期刊
时隔多年,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再度来到上海。这个诞生于1980年的新编戏一经创排就引起剧坛注目,先后出现了豫剧、潮剧、秦腔、越剧多个移植版本,改编的电影同样取得巨大成功。三十多年来,京剧《徐九经升官记》久演不衰,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次湖北省京剧院的《徐九经升官记》巡演,北京、上海观众还看到了新一代“徐九经”谈元与原版“徐九经”朱世慧同台共演。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取材于民间故事,剧中人物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