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广场每年春天举行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今年首次邀请了台湾音乐剧加入,分别是广艺基金会的《天天想你》以及人力飞行剧团的《向左走 向右走》,特别是《向左走 向右走》市场火爆,热烈的反应让剧院加场加座。然而我周遭亲朋好友褒贬不一。面对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该如何理解各自有理的批评跟赞赏的观点呢?
对此剧无法忍受的友人过去在音乐剧发达的伦敦求学。伦敦西区跟纽约百老汇其实是双城一体,虽处大西洋两岸,却是全球音乐剧文化工业的连体心脏。一条线整合的生产链,两地的音乐剧已经成熟得就像是好莱坞电影,有一整套的标准生产操作流程,确保产品出厂时有一个消费者熟悉的模样套式。美英音乐剧的特点大致上可以总结如下:悦耳动听的音乐(最好是听完马上可以哼唱),华丽壮观的舞台,令人叹为观止的舞蹈,更重要的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历史上来说,20世纪的美英音乐剧承袭了欧洲资产阶级18世纪的感伤(歌)剧(sentimental drama/opera)以及19世纪的通俗剧(melodrama)的传统。歌舞视觉的享宴,是为了透过感官刺激来触动观众的情感,而情感涌现最后目的,要的是肯定某种中产阶级的道德观以及世界观。所以美英音乐剧所有的视觉听觉元素,最后都是要服膺于故事叙事结构,如何“合歌舞演故事”,把故事背后的伦理价值观有效体现才是目的。
从这个观点来看,这位友人的不耐完全可以理解。从《天天想你》到《向左走 向右走》,我们都听见了音乐,却看不见戏剧,更遑论舞蹈。几次从剧院走出,同行朋友们都戏称这像是去听一场小众不插电音乐会,或是大家一起上KTV跟着熟悉的张雨生歌曲,哼哼唱唱了一晚。
而大家直觉的反应说明了台湾音乐剧引发出来的重要文化议题。
我想起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台北,当时我正在大学里主修戏剧,有一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教起了尼采评瓦格纳歌剧的重要文章,说着说着我们就谈起了当时在台北正热火朝天的本土音乐剧风潮。有个同学每年夏天必到纽约朝圣,他说起百老汇如何成熟,果陀剧场的《吻我吧!娜娜》如何东施效颦。的确,台湾音乐剧的开始与当时白领中产阶级的兴起息息相关。这批新富阶层开始在世界各地旅游,也加入到了全球音乐剧的消费行列里。台湾音乐剧的开端可以看作是当地市场对全球音乐剧文化工业的一个反应。
在开始的时候,台湾音乐剧的市场取向便十分明显,在没有成熟商业剧场工业支撑的情况下,为了把小资白领观众吸引进入剧院,他们便向已经相对成熟的流行音乐工业寻找资源。我们看到台湾音乐剧的开始,便有很多流行音乐工业的大腕介入,张雨生、蔡琴、陈乐融等等。这次广艺基金会的《天天想你》可以算是典型台式音乐剧的面貌,流行歌曲文化工业附加价值的再利用,看完的感觉就像是跟一群旷男怨女在忙碌的一周后,在周末午夜的KTV唱完歌,愈唱愈寂寞。
而人力飞行剧团的《向左走 向右走》走的是台式音乐剧的另一个路线: 小清新文艺腔。这个路线从一开始就没有“学习”百老汇的意图。反之,他们取径台湾小剧场的实验美学,音乐走的是现代诗民歌调,叙事不是重点,而是透过视觉符号、音乐文字的弦外之音来创造一种氛围,而氛围创造的背后是某一种存在哲学或是诗化情感的取向。如果要从西方的剧场界来寻找对照点的话,这一路的台式音乐剧比较接近的是罗伯·威尔逊以降的意象剧场,不以叙事为主而以诗化氛围的创造为目的。
这一脉音乐剧的开端便是陈建骐与魏瑛娟在“创作社”合作的《KIKI漫游世界》。此剧的基调非常投当时台北文艺青年的口味。而这种口味迎合的就是当时正在兴起的“诚品现象”文艺生活:旅游与漂泊,城市里的孤寂要伴着远方来的明信片,陈绮贞、雷光夏小清新风格的感伤音乐,低调奢华性冷淡文青打扮搭配无印良品旅行箱,一本书一杯咖啡,一张到纽约或是巴黎的机票,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还有,旅行箱里要有一本几米的画册。
是的,几米画册也是从90年代末在台北兴起的小清新文艺生活风不可或缺的一环。画册温馨的画风给在都会生活的寂寞男女一个温暖的慰藉。画册说的是台北生活,但是台北的具体现实被抽空了,取而代之的是典型的西化现代都会的无个性景观。而就在这些冰冷冷的都会地景之中,几米给了我们一丝暖意,他用童话故事般的色调,温情脉脉的视觉符号——比方说童年的玩具兔、春天里的飞花、情侣相遇的喷水池、旋转木马、热气球、咖啡店等等——搭配疗愈系的诗句,幻化出一个又一个安慰人心的成人都市童话。
有趣的是从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台湾小剧场,其美学语汇竟然跟几米画册里的文艺腔不谋而合。人力飞行剧团的团长黎焕雄是台湾第一代小剧场“河左岸”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星之暗涌》走的就是反叙事的意象象征风格,以反写实美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抗议。这个路径跟中国大陆从80年代兴起的先锋戏剧颇像,先锋戏剧里让人出奇不意的美学手法,到了90年代以后成为都会文青的消费对象,孟京辉在市场上的成功也就是这个历史路径下的结果。我们不妨把黎焕雄小剧场式的“文青”音乐剧,看成是先锋美学市场化的结果。在直观下我们看见了许多主流小资文化的符号,但是仔细分析结构与风格,却又与全球资产阶级熟悉的百老汇音乐剧相去甚远。
我回想起那堂欧洲歌剧的课,最后老师要我们回去思索中国的戏曲传统,那是中国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出来的市井商业戏剧“合歌舞以演故事”的传统。而这个传统到了今日可以如何帮我们思考当代华语音乐剧的走向?绚丽的舞台机关,流水线从剧本到演出的生产模式,这些美英音乐剧拥有的工业优势是建立在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的下层建筑上的。在这个条件付之阙如的状况下,华语音乐剧该如何找到文化的立基点?我想起中国的抒情传统,还有《向左走 向右走》里那一首又一首诗一般的歌曲,王若琳的爵士沧桑感,搭配几米画风在空间上巧妙地运用,还有那诗歌歌词背后传递出来的近乎存在主义式的孤寂感。或许正是这种抒情传统在召唤着当代华语都会的中产主体一次又一次走进剧院,听寂寞在歌唱。
对此剧无法忍受的友人过去在音乐剧发达的伦敦求学。伦敦西区跟纽约百老汇其实是双城一体,虽处大西洋两岸,却是全球音乐剧文化工业的连体心脏。一条线整合的生产链,两地的音乐剧已经成熟得就像是好莱坞电影,有一整套的标准生产操作流程,确保产品出厂时有一个消费者熟悉的模样套式。美英音乐剧的特点大致上可以总结如下:悦耳动听的音乐(最好是听完马上可以哼唱),华丽壮观的舞台,令人叹为观止的舞蹈,更重要的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历史上来说,20世纪的美英音乐剧承袭了欧洲资产阶级18世纪的感伤(歌)剧(sentimental drama/opera)以及19世纪的通俗剧(melodrama)的传统。歌舞视觉的享宴,是为了透过感官刺激来触动观众的情感,而情感涌现最后目的,要的是肯定某种中产阶级的道德观以及世界观。所以美英音乐剧所有的视觉听觉元素,最后都是要服膺于故事叙事结构,如何“合歌舞演故事”,把故事背后的伦理价值观有效体现才是目的。
从这个观点来看,这位友人的不耐完全可以理解。从《天天想你》到《向左走 向右走》,我们都听见了音乐,却看不见戏剧,更遑论舞蹈。几次从剧院走出,同行朋友们都戏称这像是去听一场小众不插电音乐会,或是大家一起上KTV跟着熟悉的张雨生歌曲,哼哼唱唱了一晚。
而大家直觉的反应说明了台湾音乐剧引发出来的重要文化议题。
我想起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台北,当时我正在大学里主修戏剧,有一天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教起了尼采评瓦格纳歌剧的重要文章,说着说着我们就谈起了当时在台北正热火朝天的本土音乐剧风潮。有个同学每年夏天必到纽约朝圣,他说起百老汇如何成熟,果陀剧场的《吻我吧!娜娜》如何东施效颦。的确,台湾音乐剧的开始与当时白领中产阶级的兴起息息相关。这批新富阶层开始在世界各地旅游,也加入到了全球音乐剧的消费行列里。台湾音乐剧的开端可以看作是当地市场对全球音乐剧文化工业的一个反应。
在开始的时候,台湾音乐剧的市场取向便十分明显,在没有成熟商业剧场工业支撑的情况下,为了把小资白领观众吸引进入剧院,他们便向已经相对成熟的流行音乐工业寻找资源。我们看到台湾音乐剧的开始,便有很多流行音乐工业的大腕介入,张雨生、蔡琴、陈乐融等等。这次广艺基金会的《天天想你》可以算是典型台式音乐剧的面貌,流行歌曲文化工业附加价值的再利用,看完的感觉就像是跟一群旷男怨女在忙碌的一周后,在周末午夜的KTV唱完歌,愈唱愈寂寞。
而人力飞行剧团的《向左走 向右走》走的是台式音乐剧的另一个路线: 小清新文艺腔。这个路线从一开始就没有“学习”百老汇的意图。反之,他们取径台湾小剧场的实验美学,音乐走的是现代诗民歌调,叙事不是重点,而是透过视觉符号、音乐文字的弦外之音来创造一种氛围,而氛围创造的背后是某一种存在哲学或是诗化情感的取向。如果要从西方的剧场界来寻找对照点的话,这一路的台式音乐剧比较接近的是罗伯·威尔逊以降的意象剧场,不以叙事为主而以诗化氛围的创造为目的。
这一脉音乐剧的开端便是陈建骐与魏瑛娟在“创作社”合作的《KIKI漫游世界》。此剧的基调非常投当时台北文艺青年的口味。而这种口味迎合的就是当时正在兴起的“诚品现象”文艺生活:旅游与漂泊,城市里的孤寂要伴着远方来的明信片,陈绮贞、雷光夏小清新风格的感伤音乐,低调奢华性冷淡文青打扮搭配无印良品旅行箱,一本书一杯咖啡,一张到纽约或是巴黎的机票,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还有,旅行箱里要有一本几米的画册。
是的,几米画册也是从90年代末在台北兴起的小清新文艺生活风不可或缺的一环。画册温馨的画风给在都会生活的寂寞男女一个温暖的慰藉。画册说的是台北生活,但是台北的具体现实被抽空了,取而代之的是典型的西化现代都会的无个性景观。而就在这些冰冷冷的都会地景之中,几米给了我们一丝暖意,他用童话故事般的色调,温情脉脉的视觉符号——比方说童年的玩具兔、春天里的飞花、情侣相遇的喷水池、旋转木马、热气球、咖啡店等等——搭配疗愈系的诗句,幻化出一个又一个安慰人心的成人都市童话。
有趣的是从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台湾小剧场,其美学语汇竟然跟几米画册里的文艺腔不谋而合。人力飞行剧团的团长黎焕雄是台湾第一代小剧场“河左岸”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星之暗涌》走的就是反叙事的意象象征风格,以反写实美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抗议。这个路径跟中国大陆从80年代兴起的先锋戏剧颇像,先锋戏剧里让人出奇不意的美学手法,到了90年代以后成为都会文青的消费对象,孟京辉在市场上的成功也就是这个历史路径下的结果。我们不妨把黎焕雄小剧场式的“文青”音乐剧,看成是先锋美学市场化的结果。在直观下我们看见了许多主流小资文化的符号,但是仔细分析结构与风格,却又与全球资产阶级熟悉的百老汇音乐剧相去甚远。
我回想起那堂欧洲歌剧的课,最后老师要我们回去思索中国的戏曲传统,那是中国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出来的市井商业戏剧“合歌舞以演故事”的传统。而这个传统到了今日可以如何帮我们思考当代华语音乐剧的走向?绚丽的舞台机关,流水线从剧本到演出的生产模式,这些美英音乐剧拥有的工业优势是建立在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的下层建筑上的。在这个条件付之阙如的状况下,华语音乐剧该如何找到文化的立基点?我想起中国的抒情传统,还有《向左走 向右走》里那一首又一首诗一般的歌曲,王若琳的爵士沧桑感,搭配几米画风在空间上巧妙地运用,还有那诗歌歌词背后传递出来的近乎存在主义式的孤寂感。或许正是这种抒情传统在召唤着当代华语都会的中产主体一次又一次走进剧院,听寂寞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