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摩演教图》线条的魅力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bestsolut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维摩演教图》高34.6厘米、长207.5厘米,一说为李公麟真本;一说是元人王振德临摹金人马云卿,亦有画作可证;还有一说则是宋时佚名画家的作品。总而言之,无论绘者是谁,其都代表着早期白描人物画的最高成就当是无可争议的。我们权且以李公麟之作进而赏析,浅谈其中的线条艺术特征及对后人绘画的影响。此画全幅只用墨线勾勒,不施一笔色彩,结构处略用淡墨分染,人物众多,层次井然有序。画面处理精湛至极,线条处理亦是登峰造极。李公麟注重于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精神刻画,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变化,写实而又不失文人画的雅趣。
  关键词:《维摩演教图》;李公麟;白描艺术;造型;工笔人物画
  一、以物观我、格调高古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是艺术传承的基础,失去继承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发展则必然是建立在继承之上的发展。魏晋时代是人物画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高古游丝描”,这种看似柔和,含蓄如春蚕吐丝、流水行地的线条却不失分量,形成了线条与中国画的紧密联系。到隋唐时期,人物画进入繁盛时代,吴道子吸收狂草的笔法,将书法用笔的点、曳、斫、拂入画,突出了线条的流畅性,体现了线条刚健、圆转的力度与节奏,用笔也由描走向写,画面富有动感和节奏,同时把画家的主观审美情绪贯穿于其中,甚至影响了当时的绘画手法。吴道子的作品被后人称为“吴带当风”,将人物画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至北宋李公麟时期,人物画手法已臻完善而向更缜密、精湛处发展。一切线条皆为刻画物象服务,所有转折、提按皆隐于线条之中。士大夫式的文人线描人物画,甚至不用淡墨分染,清净明洁、格调高古的样式在《维摩演教图》(图1)中也得以充分展现。画中完全抛弃了顾恺之与吴道子的色彩,而是将单纯的线作为画面造型和表现的唯一元素。线条既不像顾恺之的繁密而单一,也不似吴道子的苍劲泼辣、锋芒毕露。提按、转折、轻重使白描的用笔实现了一种独立存在的价值。其线条朴素、内敛、简练而饱含气韵。线条存在于画面中,具有超越表现对象的特殊美感。李公麟丰富的学养使得线条表现出浓厚的文人气质,线条的朴素和优美已无须任何色彩的依托便可承载画面全部的表现力。
  二、内敛沉静、缜密精湛处的收放自如
  中国传统线描画中很少以复线修正,更不能依靠填充色彩的方式进行弥补和完善,所以,勾线往往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必须十分精确,不容一丝疏忽。
  《维摩演教图》作为工笔的白描经典作品,对于物象的色彩感觉的表现,是完全依靠线来完成的。这种线充满变化而又安静、含蓄,呈现出奇巧婉约的趣味。画中几乎无一笔多余,每一笔都注重起、收、转的微妙变化,细密处如游丝般虚无,粗放处又如行云流水般潇洒飘逸,提按、轻重把握得恰到好处。比如衣服内肢体结构的精准及材料质地的柔软,包括衣带和裙边的翻转,是依靠流畅遒劲的线条表现出来的。家具及饰物烦琐、细密的花纹运用了严谨缜密的线条布局、一丝不苟的描绘、恰到好处的收笔处理,虽然笔笔断开,却笔笔相生、气韵相通。从中也可见画家对整体画面的强大控制力。这样内敛含蓄、藏头护尾的线条,虽有失恣肆挥洒、纵横笔墨之势,但线条中已然饱含着勃勃的内在生机。线条被赋予了“我”的色彩与“文”的因素,这恰恰是北宋后期绘画白描技法的转变与新生。
  在线条的疏密上,也经过精心安排。如同运笔的速度可以形成画面的节奏一样,疏密布局之间形成的黑、白、灰关系也自然在画面中形成韵律。
  三、淡毫轻墨、恬静儒雅的画面气息
  《维摩演教图》在成功地刻画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的同时,干净灵动的线条笔法也与佛教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教义相吻合。如画面正中繁缛富丽的胡床之上,维摩诘端坐其上(图2),袒露前胸,衣着宽大散落,薄帽长须、神态自若。衣纹、帽子皆用浓墨描绘,线体或粗壮有力或婉转飘逸,转折之处尽显立体质感。眉毛、胡须处则用淡墨浅入浅出,细挺有力,宛如肉中生长出来,飘然下垂。而颧骨、眼睛则依结构转折点轻浅描绘,勾勒出一位眼神半闭、面部略带病容而精神矍铄的名士形象。左侧对面须弥座上的文殊菩萨(图3)脚踏莲花,双手合十,神态恬淡恭敬,静听维摩诘说法释道,心悦诚服。发髻间的装饰物及两侧的坠饰,用简短肯定的线条细致勾画,面部线条圆润饱满、舒展簡洁,与饰物的细密紧致形成鲜明的对比。衣带袍袖线条如行云流水、舒展流畅,给人一种飘逸、轻盈的气息。脚边的神兽用线则比较粗壮有力,传神地刻画出锋利、坚硬的质感。低头拂花的舍利弗(图4)向粘着花瓣的身侧倾斜,锁骨的线条流利肯定。右手高高地抬起强化了动作的力度,服饰纹路处的线条生动地表现出衣袖飘动之感,同时也强调出了两个手臂抖动的方向。虽然只是静止的画面,却完美地表达出舍利弗因急切而做出的连续、迅速的动作。这种动态和情绪的捕捉,趣味横生,也成功地衬托出维摩诘的从容高深和众菩萨、罗汉的信服之状,体现了画家对线的娴熟掌控力及巧妙的故事情节设计能力。
  整幅画在缓慢的节奏中有局部的高潮迭起,用笔讲究,变化更为丰富、细腻、沉着。每一条线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给人一种安静、平和、恬静的文人气息。
  四、结论
  纵观历史,历代线描人物画中线条表现形式不断改变,原因多种多样,但主导这些改变的实际上是画家的内心情感,艺术面貌就是人内心感受的外化。李公麟以其深厚的学养,以画为心声,名利不萦于心,故画作格调高雅,不染尘俗。他的白描线条在《维摩演教图》中得以充分展现,同时将工笔白描人物画的线描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一直影响着后世乃至当代的绘画创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取向。画家追求萧条淡泊、淡毫轻墨的文人画风格,观之让人心生幽幽诗情,一扫胸中浮躁之气,正所谓:“画有尽而境界无尽。”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清代是书法“书道中兴”的时代,清代碑学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法代替的。清代有关“碑学”“帖学”的斗争此消彼长,从未断绝。碑学的产生本身就具有批判性,而其批判的对象正是帖学。它冲破传统帖学的理论体系,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帖学。  关键词:帖学;碑学;碑帖融合  一、碑学入书的审美前提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本身是为书写服务的。因此,宋至清代中叶,帖学因书写方便、使用范围广、利于
内容提要:清初画家王原祁在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画学龙脉说。他借鉴程朱理学的理气框架,建构了以气韵为体、气势为用的南宗画学理论体系。其中,宋元画学经典被视为气韵的具体化,而气韵之仁通过开合、起伏等法则生发为气势,形成画面的理性秩序,生成万物的形态情势。画学龙脉图像特征主要有:一是气韵本体之仁的生发性具体化为画面的气穴;二是气势之用在开合起伏中形成气脉走向,呈现为画面的条理脉络;三是画面
宫廷绘画是以封建帝王生活、工作为题材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为创作主体,也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宫廷绘画主要继承宋代画院画法
期刊
张廷波Zhang Tingbo  张廷波,1984年生于山东日照莒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画院签约画家,广东省青年画院画家,广州画院当代美术研究中心特聘画家。  在中国美术史学演进与绘画形态发
拾荒老人嗅着海的气息从内陆来到这座滨海小城时,发现这里无荒可拾。他身穿北方的夹袄,头戴西部的狐皮帽子,裹着南方的绑腿,古铜色的脸上收集了七十年的尘土和阳光。小城刚下过一场春雨,房屋和街道被洗得发亮,树枝上挂着新鲜的水滴。老人背着打满补丁的行囊,沿街走去,四处张望,看见不少废纸、塑料和瓶瓶罐罐,还看见一个比自己更年迈的同行在低头忙碌着。他感到亲切,便从裤腰带里拽出一只麻袋,跟在那人后面捡了起来。他越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入,产业链调整正在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是国家向着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因素.而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的培养重任,所以要重视工匠
内容提要:写意花鸟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造化自然、生命境界的呈现是花鸟画创作的精神旨归。笔墨图式是内涵的形式,是一种水墨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笔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其幽微的艺术境界与哲学境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自我革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史上震古烁今的璀璨明珠。  关键词:笔墨;意胜;意趣;造化;写意  中国画笔墨是传
傅振余Fu Zhenyu  傅振余,又署傅振羽,1978年出生于安徽灵璧。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导师杨涛教授。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浙江大学马世晓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民网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我关注书家傅振羽,始于一段佳话。话说他某天写了一幅字,甚是不满,随手扔于角隅。一书友串门,云该作出色,他坚称乃写坏之物。书友将此作珍藏,半年之后
内容提要:梁诗正书法深受雍正、乾隆两位帝王赏识,故当时内府书画多见他的题跋,《月曼清游图册》题跋就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一件。通过此书迹,我们可以管窥梁诗正书法的风貌,从而感受宫廷书法所流露出的富贵、典雅气息。  关键词:《月曼清游图册》;梁诗正;梁同书  一、御用书家梁诗正  梁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雍正庚戌科进士,殿试一甲三名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大学士
编者按: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刊登了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法帖的部分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现前三辑已介绍完毕,从2020年第八期開始,本刊继续刊登该书系第四辑和第五辑的内容,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敦煌古籍零拾》由二十二件大小不等的敦煌遗书写本残页装裱成十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