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于90年代,小时候一直自诩是个好读书的人。在我眼里,读书最大的乐趣和作用不在于有意义地消磨掉无聊的时间,而是让人的生命更富层次,深入体会到更多情感。隔壁和我同龄的王小二天天满地疯跑,也不过是从一号楼跑到二十号楼,见识到的不过是清晨街头的煎饼摊和傍晚巷尾的包子铺。而我呢,通过读书,心早就飞到巴黎公社时期的法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伦敦和殖民时期的美国,在精神上真正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
后来我眼看着互联网如同生命力旺盛的嫩芽,在人们的生活中破土而出,然后迅速地枝繁叶茂,它由生活的点缀反客为主,成了人们生活的主宰和必需之物,它的载体也越来越小,只需一部手机,人人都能一头扎进互联网的世界。
全民都在使用互联网,全民都在阅读,以前是你找文字,新媒体时代,换成文字找你,名曰:“推送”。这种形势下,阅读几乎成了所有人消磨打发时间的方式,等车的时候,开大会无聊的时候,排队结账的时候,大家都打开手机一目十行地阅读。摆在收银台的绿箭口香糖无人问津,销量直线下降。这也算是新媒体开花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吧。
最近,我母亲在家休养,她总是跟我抱怨,虽然不上班但时间丝毫没有显得富裕。
“吃完早饭仰在沙发上刷会儿手机,结果一抬头就该吃午饭了。可你说我看了点什么吧,我也没有任何印象了。”她的阅读习惯和困境十分具有代表性:明明一直在阅读,可有用的信息并不多,阅读成了吞噬时间的黑洞,如同当年人人喊打的网络游戏。
可我们明知道如此阅读无法吸取营养,依然难以自持。
我從去年年初开始阅读二月河先生的“落霞三部曲”,按照以前的速度,一年的时间读完康雍乾三位帝王的史诗应该不是问题,但直到年末骤闻老先生仙逝,我连《康熙王朝》都还差一截没读完。
在此期间我曾翻开过《百年孤独》《1984》等名篇,但也读了一半便不知不觉搁浅了。
我明白“爱读书”这个令我引以为傲的兴趣也偏离了正轨,我也陷入了无脑无心的碎片阅读之中,我喜欢上明星八卦、情感问答,各种教人快速掌握理财、面试、谈判等知识的干货文,吃惯了送到嘴边,花花绿绿、香精味十足的快餐,已经忘记了如何静下心细品一杯清雅淡香的茗茶。
我想过许多办法让自己静下心阅读,比如随身携带一本书。心想上班路上是个不错的阅读时间,但在地铁中背着沉重的电脑包,和拥挤的人群作对抗已经令我筋疲力尽,实在抽不出手再拿一本书。后来买了电子书,它又静静躺在我的包里,在我的遗忘中自然旧去了。
直到现在,我发现保持写作也许是让自己安心阅读的一个最好方式。以前,我是欣赏作品;现在,我是剖析作品。我需要认真感受作家寄予在文字中的情绪和情感,在精彩的描述和叙事中不断学习其中的精髓,我要揣摩、要推敲,才能让自己的故事变得精彩。
因为有了写作的需求,我选择阅读时也变得挑剔,我选择性无视了曾经吸引我眼球的快餐式推文,而是重新添加了许多会推送经典佳作、名家名作和反映社会各阶层真实生活故事的公众号。
自从我严格选择新媒体后,终于在碎片的时间阅读到沉甸甸的文字,曾经被我视为“老朋友”的名家作者又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在我动笔写下本文的前一个小时,我在《北京文学》的公众号中读到了王蒙先生(我读中学时十分喜爱的作家)的非虚构作品《邮事》,那充满年代感,但依旧散发着魅力和蓬勃生机的字字句句,令我沉浸其中,读罢在心中大呼过瘾。
我想,我其实是形式上利用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便捷,实际上依然沿袭了传统的阅读习惯。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我再也不用书荒的时候到处搜集好书信息,只需找到优秀的、专业的新媒体团队,他们就可以帮我筛选出来最好的文字了。这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现在,我找回了曾经读书时候的乐趣,闲暇时间开始变得充盈,一度贫瘠的精神世界仿佛下了场春雨,有种子开始萌芽。
无论世间的阅读载体变成什么样子,都是人类对知识求索的开拓、引领和延展;即便造成“碎片化时代”的“信息爆炸”,深阅读和浅阅读的相结合可以说是最好的“解读”方式。
后来我眼看着互联网如同生命力旺盛的嫩芽,在人们的生活中破土而出,然后迅速地枝繁叶茂,它由生活的点缀反客为主,成了人们生活的主宰和必需之物,它的载体也越来越小,只需一部手机,人人都能一头扎进互联网的世界。
全民都在使用互联网,全民都在阅读,以前是你找文字,新媒体时代,换成文字找你,名曰:“推送”。这种形势下,阅读几乎成了所有人消磨打发时间的方式,等车的时候,开大会无聊的时候,排队结账的时候,大家都打开手机一目十行地阅读。摆在收银台的绿箭口香糖无人问津,销量直线下降。这也算是新媒体开花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吧。
最近,我母亲在家休养,她总是跟我抱怨,虽然不上班但时间丝毫没有显得富裕。
“吃完早饭仰在沙发上刷会儿手机,结果一抬头就该吃午饭了。可你说我看了点什么吧,我也没有任何印象了。”她的阅读习惯和困境十分具有代表性:明明一直在阅读,可有用的信息并不多,阅读成了吞噬时间的黑洞,如同当年人人喊打的网络游戏。
可我们明知道如此阅读无法吸取营养,依然难以自持。
我從去年年初开始阅读二月河先生的“落霞三部曲”,按照以前的速度,一年的时间读完康雍乾三位帝王的史诗应该不是问题,但直到年末骤闻老先生仙逝,我连《康熙王朝》都还差一截没读完。
在此期间我曾翻开过《百年孤独》《1984》等名篇,但也读了一半便不知不觉搁浅了。
我明白“爱读书”这个令我引以为傲的兴趣也偏离了正轨,我也陷入了无脑无心的碎片阅读之中,我喜欢上明星八卦、情感问答,各种教人快速掌握理财、面试、谈判等知识的干货文,吃惯了送到嘴边,花花绿绿、香精味十足的快餐,已经忘记了如何静下心细品一杯清雅淡香的茗茶。
我想过许多办法让自己静下心阅读,比如随身携带一本书。心想上班路上是个不错的阅读时间,但在地铁中背着沉重的电脑包,和拥挤的人群作对抗已经令我筋疲力尽,实在抽不出手再拿一本书。后来买了电子书,它又静静躺在我的包里,在我的遗忘中自然旧去了。
直到现在,我发现保持写作也许是让自己安心阅读的一个最好方式。以前,我是欣赏作品;现在,我是剖析作品。我需要认真感受作家寄予在文字中的情绪和情感,在精彩的描述和叙事中不断学习其中的精髓,我要揣摩、要推敲,才能让自己的故事变得精彩。
因为有了写作的需求,我选择阅读时也变得挑剔,我选择性无视了曾经吸引我眼球的快餐式推文,而是重新添加了许多会推送经典佳作、名家名作和反映社会各阶层真实生活故事的公众号。
自从我严格选择新媒体后,终于在碎片的时间阅读到沉甸甸的文字,曾经被我视为“老朋友”的名家作者又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在我动笔写下本文的前一个小时,我在《北京文学》的公众号中读到了王蒙先生(我读中学时十分喜爱的作家)的非虚构作品《邮事》,那充满年代感,但依旧散发着魅力和蓬勃生机的字字句句,令我沉浸其中,读罢在心中大呼过瘾。
我想,我其实是形式上利用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便捷,实际上依然沿袭了传统的阅读习惯。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我再也不用书荒的时候到处搜集好书信息,只需找到优秀的、专业的新媒体团队,他们就可以帮我筛选出来最好的文字了。这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现在,我找回了曾经读书时候的乐趣,闲暇时间开始变得充盈,一度贫瘠的精神世界仿佛下了场春雨,有种子开始萌芽。
无论世间的阅读载体变成什么样子,都是人类对知识求索的开拓、引领和延展;即便造成“碎片化时代”的“信息爆炸”,深阅读和浅阅读的相结合可以说是最好的“解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