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根据最优化理论,重视绪论课、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学习兴趣,运用数学思想及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电工基础》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教学最优化”是指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在最佳组合教学过程诸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去获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与学的和谐活动。如何优化职业学校的《电工基础》教学呢?我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针对《电工基础》教材体系和职中学生学习特点,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重视绪论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课俗称“开场白”,良好的“开场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所讲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绪论课上,为了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神秘感,我联系电力、电子工业高速发展的历史,从国防、医疗、科技到家用电器,使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电,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如不掌握一些基本的电气知识,将会成为“电盲”,就会寸步难行,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二、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开展演示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规律,巩固所学知识,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运用演示实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运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新课前的演示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对所授新知识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好奇心,为导入新课奠定基础。例如:在讲解直线电流的磁场时我让学生观察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得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改变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随之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在此基础上讲解右手螺旋法则,引入新课。
2.运用演示实验,形成概念。
《电工基础》的概念很多,而且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运用演示实验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形成。例如:在讲解磁导率这个物理量时,我通过实验演示铁心线圈和无铁心线圈在相同的电流下的磁效应强弱不同,从而引出磁导率概念。
3.运用演示实验导出规律。
《电工基础》的规律都有各自的实验基础,可以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使学生在直观的教学中理解并掌握其基本规律。如在讲解电容器的充放电时,可以利用实验电路中电流表的变化说明电流的变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表明电路中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和规律。
4.运用演示实验验证规律。
《电工基础》中的一些规律,虽是经理论推导得出,但学生往往会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时,学生对“空间彼此相差120°的三个线圈中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时,就能够产生与电流相同角速度的旋转磁场”这一规律半信半疑。这时可用三相交流电的旋转磁场仪加以验证。当三只线圈中通入直流电时,磁场中静止的铝框并不转动,而当三只线圈中通入三相交流电时,就可以看到铝框转动起来。这表明,三相交流电的确产生了旋转磁场,使学生疑虑顿消。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指导学生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我认为,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方法上的指导时,充分发挥文化课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中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学习本课程是教改的一个突破口,可采用以下策略优化教学。
1.运用数学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进行电路的等效变换。
转化与化归是数学重要思想之一,《电工基础》中电阻连接方式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及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都反映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思想方法,教学中的许多难点就可分步到位,迎刃而解。
2.运用对照类比的思想方法,推理出电学的概念。
已有知识是新知识的支撑点,教学中经常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进行比较,弄清异同点,不仅可以增强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同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如电场与磁场,电力线与磁力线,电流强度与磁通,电动势与磁动势,电阻率与磁导率等概念,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样进行对照类比,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如能运用此方法指导本专业的学习,定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品质,有利于形成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3.运用归纳的思想,引导启迪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归纳的思想方法即从特殊到一般,一般中蕴涵特殊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启迪学生去思考去预测。如“正弦交流电路”的内容中,在分别讨论了纯电阻电路中的有功功率、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基础上,讨论一般的RLC串联电路中的功率,并引入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概念。这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从事物的特殊性到一般性的研究过程,同时三种纯元件电路又可看作是RLC串联电路的特例,这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性到特殊性的研究过程。
另外,归纳小结也是重要的方法,教师应对重要内容进行点拨归纳,从中指出特点、规律,启迪学生智慧,也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
四、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交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不喜欢以教师讲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乐意接受“教师启发,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较多地注意问题的结论或结果,留给学生对过程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从某种意义讲,这抑制了学生在思维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于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实践表明,这种多向交流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和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畅所欲言的气氛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使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个“共同体”。正是这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彼此相互作用,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获得、素质的提高得到较好完成。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不断增强,“潜在的发现能力”得到发挥,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创新思路更加宽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得以体现。
教学要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育活动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思考,而非被动地机械接受。例如,在学完直流电路后进入正弦交流电路学习,由于这两种类型电路采用的分析计算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所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使知识起到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
总之,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应特别重视教学过程,双边活动的配合,实行“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优化阅读指导,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安排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其知识面,有的是对教材的拓宽,有的是对难点的注解,有的是实际的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其涵盖的内容和教育教学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巩固双基知识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惠芹.教师的语言艺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3]孔晓华.数学思想方法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4.5.
[4]吴惠民.结合学生实际 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7.
关键词: 《电工基础》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教学最优化”是指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在最佳组合教学过程诸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去获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与学的和谐活动。如何优化职业学校的《电工基础》教学呢?我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针对《电工基础》教材体系和职中学生学习特点,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重视绪论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绪论课俗称“开场白”,良好的“开场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所讲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绪论课上,为了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神秘感,我联系电力、电子工业高速发展的历史,从国防、医疗、科技到家用电器,使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电,我们生活在电的世界里,如不掌握一些基本的电气知识,将会成为“电盲”,就会寸步难行,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
二、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开展演示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规律,巩固所学知识,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运用演示实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运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新课前的演示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对所授新知识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好奇心,为导入新课奠定基础。例如:在讲解直线电流的磁场时我让学生观察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得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改变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随之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在此基础上讲解右手螺旋法则,引入新课。
2.运用演示实验,形成概念。
《电工基础》的概念很多,而且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运用演示实验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形成。例如:在讲解磁导率这个物理量时,我通过实验演示铁心线圈和无铁心线圈在相同的电流下的磁效应强弱不同,从而引出磁导率概念。
3.运用演示实验导出规律。
《电工基础》的规律都有各自的实验基础,可以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使学生在直观的教学中理解并掌握其基本规律。如在讲解电容器的充放电时,可以利用实验电路中电流表的变化说明电流的变化,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表明电路中电容器两端电压的变化,从而得出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和规律。
4.运用演示实验验证规律。
《电工基础》中的一些规律,虽是经理论推导得出,但学生往往会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时,学生对“空间彼此相差120°的三个线圈中通入对称三相交流电时,就能够产生与电流相同角速度的旋转磁场”这一规律半信半疑。这时可用三相交流电的旋转磁场仪加以验证。当三只线圈中通入直流电时,磁场中静止的铝框并不转动,而当三只线圈中通入三相交流电时,就可以看到铝框转动起来。这表明,三相交流电的确产生了旋转磁场,使学生疑虑顿消。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指导学生学习,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我认为,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方法上的指导时,充分发挥文化课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中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学习本课程是教改的一个突破口,可采用以下策略优化教学。
1.运用数学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进行电路的等效变换。
转化与化归是数学重要思想之一,《电工基础》中电阻连接方式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及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都反映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思想方法,教学中的许多难点就可分步到位,迎刃而解。
2.运用对照类比的思想方法,推理出电学的概念。
已有知识是新知识的支撑点,教学中经常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有意识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进行比较,弄清异同点,不仅可以增强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同时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如电场与磁场,电力线与磁力线,电流强度与磁通,电动势与磁动势,电阻率与磁导率等概念,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样进行对照类比,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如能运用此方法指导本专业的学习,定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思维品质,有利于形成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3.运用归纳的思想,引导启迪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归纳的思想方法即从特殊到一般,一般中蕴涵特殊的思想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和启迪学生去思考去预测。如“正弦交流电路”的内容中,在分别讨论了纯电阻电路中的有功功率、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基础上,讨论一般的RLC串联电路中的功率,并引入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概念。这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从事物的特殊性到一般性的研究过程,同时三种纯元件电路又可看作是RLC串联电路的特例,这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性到特殊性的研究过程。
另外,归纳小结也是重要的方法,教师应对重要内容进行点拨归纳,从中指出特点、规律,启迪学生智慧,也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
四、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交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不喜欢以教师讲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乐意接受“教师启发,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较多地注意问题的结论或结果,留给学生对过程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从某种意义讲,这抑制了学生在思维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于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实践表明,这种多向交流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和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畅所欲言的气氛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使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个“共同体”。正是这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及彼此相互作用,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获得、素质的提高得到较好完成。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不断增强,“潜在的发现能力”得到发挥,创新意识更加强烈、创新思路更加宽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得以体现。
教学要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育活动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思考,而非被动地机械接受。例如,在学完直流电路后进入正弦交流电路学习,由于这两种类型电路采用的分析计算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所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使知识起到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
总之,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应特别重视教学过程,双边活动的配合,实行“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优化阅读指导,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安排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其知识面,有的是对教材的拓宽,有的是对难点的注解,有的是实际的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其涵盖的内容和教育教学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巩固双基知识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和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惠芹.教师的语言艺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3]孔晓华.数学思想方法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4.5.
[4]吴惠民.结合学生实际 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