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调查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进行有效且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自信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徐国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交流日益深入且广泛的今天,外语教学更应准确把握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内涵,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大力培养有独立文化人格、能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在以往的英语教学和实践中,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和习得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和实现,可这不足以培养学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只强调目标语的文化而忽略母语文化必然会导致“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不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指英语学习者用恰当的、符合英语国家人民表达习惯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兰军,2010)。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且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交流的自信心,同时更好地学习、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测试、访谈、分析及改进几个步骤逐步展开,以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主要测试对象。测试试卷涉及对文化教学的认知态度以及中国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主要的哲学思潮、宗教、政治制度、文学名著,名胜古迹、节日、食品等,由30个选择题、30个词汇翻译以及作文组成;访谈主要以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将它融入英语学习中的认知态度为主,同时结合英语专业教师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师生对于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视程度及认知情况,如何完善不足之处以实现更有效的英语专业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次测试卷共发放70份,收到有效卷64份 (个别学生因觉得很多内容不会就直接放弃测试了),访谈学生10位,专业教师2位。
从有效卷的学生测试卷面分析: 首先,学生对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96.3%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92.1%的学生认为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80.4%的学生表示可以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相关的中国文化课程。其次,目前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比较弱,在词汇翻译上,平均的正确率只有32.6%;写作模块里主要要求学生介绍中国的情人节相关情况,从卷面文章可以看出学生的语法表达基本正确,结构安排基本合理,但是很明显在语言表达上,由于受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对于传统节日中涉及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词汇并不知晓或不能正确表达,使得文章不能清楚表达,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使用拼音代替。
通过访谈,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不能用英语正确地清楚地熟练地表达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同时也表示在和外国人交流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因为没有掌握中国文化相关词汇而导致交流无法深入进行,也无法很好地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较为模糊,没有经过系统地认真地学习,二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相关词汇掌握几乎为零,唯一的渠道是在初高中的课文中出现过的一些词。此外,两位教师均表示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持积极态度,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尤其应该担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认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对自己的文化了解且自信,并能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才能在交流中达到平衡或是占有优势。同时,两位教师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从教材、课程设置、日常教学及评估等方面也提到了导致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缺乏的原因。
四、结语
Hymes提出“交际能力”是指“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系统、正确地解释文化的能力”,而语言能力应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和识别”。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发现,我们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较弱,而且已经影响了学生的文化交际自信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材,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仍然比较偏重目的语文化,使用原汁原味的语篇势必带着源语言的文化意识形态,而涉及中国文化或者是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或教材少之又少。二是课程设置,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鲜少有关于中国文化的相关英语课堂。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有设置相关课程即中国文化概论,但很多学校即使开设了这门文化课程,也都是以汉语授课的方式,使用汉语教材,因此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是割裂的,三是教师教学和评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教师要适时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实际需求,全面统筹英语教学。教师不仅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不能再是对教材的照本宣科,单纯的语言教学,而应当使语言习得承担起全球化背景下全面交流的使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增加课堂内外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并将这部分内容纳入测试和评价体系中,不斷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作者简介】徐国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交流日益深入且广泛的今天,外语教学更应准确把握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内涵,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大力培养有独立文化人格、能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在以往的英语教学和实践中,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和习得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重视和实现,可这不足以培养学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只强调目标语的文化而忽略母语文化必然会导致“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产生,不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指英语学习者用恰当的、符合英语国家人民表达习惯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兰军,2010)。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重视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且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交流的自信心,同时更好地学习、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测试、访谈、分析及改进几个步骤逐步展开,以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主要测试对象。测试试卷涉及对文化教学的认知态度以及中国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主要的哲学思潮、宗教、政治制度、文学名著,名胜古迹、节日、食品等,由30个选择题、30个词汇翻译以及作文组成;访谈主要以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将它融入英语学习中的认知态度为主,同时结合英语专业教师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现状,师生对于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视程度及认知情况,如何完善不足之处以实现更有效的英语专业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次测试卷共发放70份,收到有效卷64份 (个别学生因觉得很多内容不会就直接放弃测试了),访谈学生10位,专业教师2位。
从有效卷的学生测试卷面分析: 首先,学生对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持积极肯定的态度,96.3%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92.1%的学生认为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80.4%的学生表示可以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相关的中国文化课程。其次,目前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比较弱,在词汇翻译上,平均的正确率只有32.6%;写作模块里主要要求学生介绍中国的情人节相关情况,从卷面文章可以看出学生的语法表达基本正确,结构安排基本合理,但是很明显在语言表达上,由于受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对于传统节日中涉及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词汇并不知晓或不能正确表达,使得文章不能清楚表达,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使用拼音代替。
通过访谈,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不能用英语正确地清楚地熟练地表达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同时也表示在和外国人交流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因为没有掌握中国文化相关词汇而导致交流无法深入进行,也无法很好地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较为模糊,没有经过系统地认真地学习,二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相关词汇掌握几乎为零,唯一的渠道是在初高中的课文中出现过的一些词。此外,两位教师均表示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持积极态度,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尤其应该担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认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对自己的文化了解且自信,并能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才能在交流中达到平衡或是占有优势。同时,两位教师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从教材、课程设置、日常教学及评估等方面也提到了导致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缺乏的原因。
四、结语
Hymes提出“交际能力”是指“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系统、正确地解释文化的能力”,而语言能力应包括“对文化的理解和识别”。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发现,我们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较弱,而且已经影响了学生的文化交际自信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材,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仍然比较偏重目的语文化,使用原汁原味的语篇势必带着源语言的文化意识形态,而涉及中国文化或者是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或教材少之又少。二是课程设置,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鲜少有关于中国文化的相关英语课堂。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有设置相关课程即中国文化概论,但很多学校即使开设了这门文化课程,也都是以汉语授课的方式,使用汉语教材,因此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是割裂的,三是教师教学和评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中,英语教师要适时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实际需求,全面统筹英语教学。教师不仅应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不能再是对教材的照本宣科,单纯的语言教学,而应当使语言习得承担起全球化背景下全面交流的使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增加课堂内外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并将这部分内容纳入测试和评价体系中,不斷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