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城镇化过程与区域气候的关系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西南山区城市化起步晚、发展慢,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西南山区特殊的地形和生态条件,城市化发展对区域气候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绵阳市1985—2014年城镇化与区域气候(气温、降水、干燥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绵阳的气候要素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温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干燥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降水变化不大。城镇化发展对气温产生的影响较大,随着城镇化率的升高,区域温度也会升高,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气温将增加0.048 ℃;而城镇化率对降水量和干燥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西南山区;城镇化;区域气候;绵阳市
  中图分类号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8-0226-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Regional Climate in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s—A Case Study of Mianyang City,Sichuan Province
  YUAN Qi,HOU Langong*,ZHANG Ying(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 62100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west China is late,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low.Because of the special terrain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regional climate.This paper use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climat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dryness)in Mianyang City from 1985 to 2014.Research shows the climatic factors in Mianyang have different trends,where the temperature appears a clear upward trend,there is a decline in the degree of dryness,precipitation change is not.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n air temperature is great,with the increase of urbanization rate,regional temperature will also increase.Urbanization rate increases by one percentage point,the average temperature will increase by 0.048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rate on precipitation and dryness is relatively small.
  Key words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s;Urbanization;Regional climate;Mianyang City
  進入工业社会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环境将会产生较大变化,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人口快速集中,我国进入了快速城镇化阶段,随之而来的高强度的区域开发对区域气候产生的影响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之一[6-10]。我国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对水资源和气候的影响方面,从地域上说主要集中在西北干旱区城镇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中。关于西南山区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方面,而对城镇化与区域气候的关系研究比较少。通过统计分析和对区域气候与城镇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来探讨四川省绵阳市城镇化和区域气候之间的关系。
  1绵阳市城镇化概况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1985年撤销绵阳地区,升为地级市[11-12],市域辖涪城区、游仙区、安县(2015年撤县改为安州区)、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三台县、梓潼县、盐亭县、平武县,总面积20 249 km2。绵阳市的城镇化率从1985年的11.30%上升到2014年的45.00%(图1),1996年绵阳市城镇化率首次超过30.00%,进入了快速城镇化的阶段,1985—2014年年均增长率达1.15%。
  2绵阳市气候变化分析
  2.1气温变化根据绵阳市气象站多年(1985—2014年)气温资料,绵阳市30年来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波动性升高(图2),平均增温幅度为3.50%,这与全球气温升高是相一致的。
  2.3干燥度变化   干燥度由蒸散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获得。通过对干燥度计算结果的分析可得,绵阳市的干燥度变化幅度大,但是没有明显的上升、下降趋势,当年的降水量对干燥度的影响比较大,降水最多的年份也是干燥度最小的年份,如1988、1990年。
  3绵阳市城镇化与区域气候之间关系
  3.1城镇化和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绵阳市城镇化与区域气温的相关系数r=0.644,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显示城镇化水平与当地平均气温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城镇化率的提高会使区域气温升高;绵阳市城镇化与区域降水
  量的相关系数r=0.111,未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绵阳市城镇化与区域干燥度的相关系数r=-0.107,未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它们之间相关性很弱[13-15]。
  3.2城镇化与区域气温的回归性分析
  由于城镇化与区域气温通过了相关显著性检验,所以对城镇化与区域气温进行回归分析。通过SPSS得到气温和城镇化率的回归直线,回归方程:气温=15.226+0.048×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气温平均增加0.048 ℃。可以预计如果城镇率达60%,年平均气温会增长到18.106 ℃。
  4结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绵阳市进入到快速城镇化的阶段。1985—2014年,绵阳市的气候要素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温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干燥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降水变化不大。城镇化发展必然会对区域环境产生影响,随着城镇化率的升高,区域温度也会升高,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气温平均增加0.048 ℃;城镇化率的升高与降水量和干燥度的相关性小。全球变暖和城镇化率是同步发生的,为了缓解全球变暖,把城镇化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学锋,周德丽,杨鹏武.近48年来城市化对昆明地区气温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2):145-150.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 冯维波.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内在逻辑[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92-94.
  [4] 徐小黎.区域城市化及其对环境影响机制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5] 张新乐,张树文,李颖,等.辽中南城市化水平评价与区域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4):24-30.
  [6] 白杨,王晓云,姜海梅,等.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厦门:中国气象学会,2011.
  [7] 刘淑丽,卢軍,陈静.将城市热岛效应分析融入GIS中应用于城市规划[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28(4):48-50.
  [8] 黄大田.全球变暖、热岛效应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2,26(9):77-79.
  [9] 任超,袁超,何正军,等.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及其规划应用[J].城市规划学刊,2014(3):52-60..
  [10] 卢军,赵炎.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措施的实验分析[C]//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节能大会.北京: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8.
  [11] 吴敏,黄炳康.绵阳市域城镇现状特点分析[J].国土经济,1995(4):36-40.
  [12] 绵阳市统计局.绵阳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3] 李鸣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4]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30(S1):32-35.
  [15] 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09,29(1):19-24.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我国林业现实特点,客观分析林业保险重要性,结合当前我国林业保险现状,对林业保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阻碍展开科学客观的分析,最终从制度根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目的在于解决林业保险最深层的法律制度问题,健全林业保险制度,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集体林权;林业保险;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57
期刊
摘要 分析了安徽省滁州市土地流转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提高土地流转经营成效的对策建议:提升经营者管理能力,倡导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抗灾抗变能力,创新规模经营方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土地流转;经营成效;滁州市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15-03  Abstract The st
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提高食品毒理学的实验教学效果,分析了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设计现状,从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技能训练等体系进行了节约环保型食品毒理学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开发实验动物使用价值,采用视频教学法和模拟仿真实验室教学,增加探索性实验设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综合性;设计型;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分析了现阶段鲁西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农村人力资源流动不合理,农村人才资源流失,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存在偏差。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对策措施,为鲁西南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35-02  Abstract The problems e
期刊
摘要 食源性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朊病毒和原虫,它们在生产加工及储运环节污染食物,同时不断分泌包含毒素在内的各种成分到细胞外直至自身死亡和裂解,其中一些病原菌及其毒素能耐受复杂的食物加工,直至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生理过程并引发疾病。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组”学(包括蛋白质组、肽组、代谢组和食品组学)技术检测和寻找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标志物,深入了解其产毒机理、毒力和致病机理,及对胁迫的适应能力
期刊
摘要 针对宿迁市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介绍了宿迁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现状与成效。对培养路径进行创新,提出分层分类培养、搭建合作平台、深化互动交流、狠抓组织管理等多项对策,以期为相关机构培养农村电商实用人才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农村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5-0250-03  Abstract R
期刊
摘要 “1+5”畜牧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是由“政府+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6方构成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该模式对县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再集中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到精准“滴灌”。把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贫困群众的现有资源资本化、产业化,创新推广股份合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兜底、二次分红等产业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发展中的辐射带
期刊
摘要讨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及原则,以美国黄石公园为例,阐述了黄石公园现状及管理目标,分析在建设过程中运用的生态系统管理原则,总结黄石公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生物多样性;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中图分类号S18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08-0064-02  The Principles of E
期刊
摘要踏板房是一种分布于甘肃陇南的传统特色民居建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建筑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为保护这种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通过实地测绘、房屋图纸绘制、构建建筑模型的方法保留这种建筑的历史资料,并在保留原建筑文化要素的基础上,设计新的踏板房建筑,力图保护、继承发扬这种建筑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保护;民居文化;踏板房  中图分类号S731.7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以桃浦工业区楔形绿地的景观设计为例,分析了设计原则、理念、总体结构和功能、设计手法及道路广场等内容,并对该设计涉及的水元素、地景元素和驳岸等景观小品进行阐述,提出老工业区楔形绿地更新规划时注重生态防护和遵从自然的新理念。该楔形绿地设计旨在给桃浦老工业区带来无限生机,以期为其他老工业区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工业区;楔形绿地;景观设计;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73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