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5126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乳腺癌肝转移(BCLM)的常规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联合手术、靶向、内分泌等综合治疗,预后较差,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是转移性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目前BCLM转移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有关BCLM在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内分泌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风险及获益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的验证。随着对BCLM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为BCLM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成为未来BCLM治疗的突破口。
其他文献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PHTN)是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病死率较高。PPHTN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流高动力循环、血管活性介质失调、遗传变异、高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但其具体直接致病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针对PPHTN的特异性扩血管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对于轻度PPHTN患者,临床上多单独或联合应用扩血管药物改善患者症状;而对于中、重度PPHTN患者,特异性扩血管药物联合肝移植治疗是否是最佳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未来,更多致病通路的发现将为PPHTN的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PLA)指细菌经多种途径感染肝脏,导致肝内发生炎症、液化、坏死、脓液积聚,从而形成化脓性病灶。近年来因肝脓肿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的改变,其对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提出了新挑战。随着分子诊断技术及免疫学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PLA早期的发现率及临床诊断率不断提高。同时因介入治疗的发展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PLA的临床诊治也出现了新变化。虽然大部分PLA可通过介入治疗达到痊愈,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其治愈率上升,费用下降。因此,腹腔镜技术对PLA的诊治有着广阔的前景,未来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