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及其经济绩效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i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居民消费由简单的量的增加转变为质与量并驾齐驱,消费结构逐渐向更高层次转变,从而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文章以江苏省为例,从城乡、区域、年龄层次多个角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而分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最后以2000~2015年江苏省13市的数据对居民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杂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支出中八个子项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城乡之间、消费支出类型之间对经济的贡献度存在差异。因此,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增长应当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做出改进。
  关键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绩效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的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换。但是,受二元经济的影响,我国城镇的消费结构与农村的消费结构演变过程有着很大的不同,江苏省也不例外。并且,江苏省内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当前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期,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更应该做好经济增长的转型工作。因此,深入了解江苏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不仅对江苏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很有必要,而且对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构建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具有示范与带动作用。
  二、江苏省居民消费结构演变
  1. 从城乡角度看江苏消费结构演变
  在江苏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政府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了24.4m2。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城镇居民的交通出行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在交通方面的支出达到了2624元,比1978年增长了两百多倍。在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公交车是居民主流的交通工具。进入九十年代后,摩托车、助力车受到人们的欢迎。进入到新千年之后,购买家用汽车成为江苏居民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汽车产业爆发,网络约车和打的成为居民出行的普遍方式。江苏省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发展迅猛,加快了城市通勤与城际交流的步伐。
  在房地产改革之后,江苏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1997年我国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到2015年人均居住花费达到了5645元,比1997年人均385.75元增长了14倍。人均住房面积由1997年的10.86平方米增长为2015年的39.6m2,增长了近3倍新建小区统一规划,并由物业进行现代化管理,居住环境得到很大的提高。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因此每年花费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就越来越多。2015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1594元,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比重达到了6.39%。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伴随着收入的不断上涨也随之提档升级。在1978年,食品、衣著、家庭设备及服务、居住四大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62.3%、12.5%、8.1%、7.8%。而2015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已下降至31.6%,而消费支出顺序也变为食品、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由此可见,江苏农村的消费结构不断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民以食为天,吃在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占有重要比重。在收入水平低下时,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往往很大,1978年,江苏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62.3%,农民生活水平基本都处在贫困阶段。到2015年,江苏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1.7%,与1978年相比,下降了30.6%。收入的提高使农村居民的衣着支出也随之增加。现在,各种颜色艳丽款式新颖的衣服迅速涌入农村市场,给农村居民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收入的大幅增加使得农民迫切希望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住房由过去的草屋土屋过渡到砖瓦房,居住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改善。到20世纪90年代,农村住房向更高质量的楼房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修改建造,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已经焕然一新。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住支出增长了240多倍,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的9.7m2增长到现在54.95m2。在相对富裕的苏南地区,放眼望去,全都是一排排的别墅式样的小楼,条件相对较差的苏北地区也盖起了楼房,农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对大件耐用商品的需求也随着增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购买商品的档次逐渐提高。第二,家庭耐用商品的普及率不断提高。第三,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使得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提升了农村居民对知识的追求。农村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不断加大 。除了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之外,还越来越重视自身教育的发展,利用网络等一系列远程教育方式提升自己。对网络的需求又刺激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通信消费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从区域差异角度来看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
  由于地理因素、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江苏区域发展的梯度特征非常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还体现在居民消费结构上存在差异。首先,从恩格尔系数来看,苏南地区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率先在2005年双双讲至40%以下,达到富裕水平。而苏中地区则比苏南地区晚了一年。苏北地区城镇恩格尔系数在2005年降至39.7%,农村地区则在2006年才达到富裕水平。得益于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南地区食品支出比重要小于苏中、苏北地区,并且苏南地区的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不同种类的食品消费相对较高,膳食结构比其他两地更为均衡。作为同样属于生活必需品消费的衣着支出水平,其变化过程也与食品支出类似。   其次,江苏省内居民的居住水平也存在着南高北低的现象。从2003年到2015年,苏南城镇地区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17.9m2增长到42.5m2,居住支出由原来的538元增长到6080元;苏中地区人均住房面积由20.2增加到46.9m2,人均居住支出由468元增至4806元。而苏北地区的人均住房面积由18.3增至43.2m2,而人均居住支出由276元增长到2993元,增长基数最低,增速最慢。由于农村自建房的存在,所以农村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均大于城镇居民,但人均居住支出也是按苏南、苏中、苏北的次序递减。
  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代表享受型消费的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消费支出也存在区域差异。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就重视子女的教育,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教育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教育支出比例就越来越大。由于苏中、苏北地区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贫困,并且思想认识浅薄,没有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一開始也不重视教育,教育支出一直处在较低水平。随着苏北经济的振兴,越来越多的苏北居民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得益于苏南、苏中地区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各种硬件设施相对比较齐全,因此在苏南、苏中地区居民人居交通通信支出水平较高。受制于软硬件的限制,苏北地区交通通信水平发展缓慢,但近年来,苏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苏北地区的交通通信支出开始大幅度上升,从2009年的421元猛增到2015年的1745元,翻了4倍。在医疗保健方面,苏南、苏中地区也走在前列。由于苏南、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富裕的生活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因此,苏南家庭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远高于苏北地区。在2015年,苏南地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到了1479元,苏中地区达到了1362元,略逊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只有950元,不及苏南地区的三分之二。综上所述,在江苏省内,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总体来说,苏南地区的消费结构要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中地区的消费结构要优于苏北地区。
  3. 从年龄层次看江苏居民消费结构改变
  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除了“棘轮效应”之外,他还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示范效应。因此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在消费中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儿童尤其是婴儿和老人在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比远高于其他年龄层次的人。这是因为儿童和老人长时间呆在家中生活,其他生活方面的消费活动较少,因而食品支出比重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衣着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先扩大,再缩小。这是因为,年轻人会为了追求时尚,追求品牌而增加在衣着上的消费,当到了一定年纪,衣着消费观念转变,开始追求实用性,衣着消费占比下降。青年人由于受到上学、住校等因素的影响,交通通讯支出在上大学之前比重不高。在进入大学进入社会之后,交通通讯支出迅速增加。当年纪进一步增长步入老年之后,外出减少,交通通讯支出也随之下降。在0岁和6岁时,居住支出有明显的增加。当新生儿出生和儿童入学会增加家庭对住房面积以及区位等方面的需求,并进而带动居住和装修等方面的支出。在此之后,居住支出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并保持相对稳定。在小时候,人体免疫力较弱,容易生病,家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加大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身体抵抗机制不断增强并且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医疗保健支出的比例开始缩小。但是进入到老年之后,人体各项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医疗保健支出开始增加,比重不断上升。文教娱乐支出走势与医疗保健支出相反,在年轻时,文教。娱乐支出占比很大,到老年之后,比重逐渐减小,并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综上所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消费结构有很大的不同:青少年教育、文化娱乐和衣着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高;成年人在家庭设备和服务、交通通讯以及居住方面的支出水平较高;而老年人在食品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水平则高于青少年和成年人。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2000~2015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居民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别考察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其他杂项支出这八类支出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减少数据波动的影响,将所有数据取对数之后带入具体模型表达式:
  LNGDPit=Cit+αLNXit+βLNCZit+γLNJYit+εit
  其中,GDP为国民生产总值,X是指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每一个子项,CZ代表政府一般预算支出,JY为高效在校生人数,C为常数项,ε为随机误差项。下标i代表江苏13个地级市,t代表时间,为2000~2015年。α、β、γ为待估参数。
  (二)计量结果与分析
  由城镇居民人居消费支出回归结果可得,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食品支出的可决系数R2为0.994,这表明模型拟合很好。并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回归系数大于零,这说明居民消费中食品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当食品支出增加一个单位时,GDP也增加0.55个单位。财政支出也在1%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也表明经济会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模型中,教育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带动经济的增长。在模型中,衣着支出与财政支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教育没有通过检验。一单位的衣着支出会带动0.246单位的GDP增长。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人均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交通通讯支出以及其他杂项支出的增加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也会随之增加0.072、0.102、0.174、0.112个单位。在这四个模型中,财政支出和教育也是促进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教娱乐的模型中,除教育外,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和政府一般财政预算支出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文教娱乐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GDP也会增加0.168个单位。在医疗保健模型中,医疗保健支出与政府财政支出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而教育支出在5%的置信区间内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医疗保健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GDP 随之增加0.149个单位。   与城镇类似,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同城镇类似。除文教娱乐外,其他几个子项的模型均通过1%的置信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而在文教娱乐的模型中,仅教育水平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文教娱乐支出和政府财政支出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当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杂项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时,GDP分别会增加0.352、0.177、0.065、0.127、0.151、0.125、0.173、0.119个单位。这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正向相关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从实证检验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八项支出都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关系,每一個子项的消费支出增加都会不同程度的促进经济增长。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模型中的每个消费支出子项的回归系数都为正,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是正向相关的。但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这五项支出对GDP 的带动程度是大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程度。而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其他杂项支出对经济的推动程度则是农村大于城市。因此我们在考虑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时就要适当考虑城镇与农村的区别,有针对性的刺激消费。另外,在当前阶段,以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为代表的生存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较大,以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为主的发展享受型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相对较小。而模型中的另外两个控制变量也表明,除部分模型外,一般财政预算支出与教育程度也与经济成正相关关系,政府财政支出越多以及当地教育水平越高,经济发展就越迅速。因此要不断地拓宽居民收入渠道,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环境。根据城镇与农村不同的消费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小玫,焦阳.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消费经济,2016(02).
  [2]梅倩倩,武新乾,田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03).
  [3]茅锐,徐建炜.人口转型、消费结构差异和产业发展[J].人口研究,2014(03).
  [4]刘艺容,蔡伟.中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消费经济,2014(03).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分享经济盛行一时并逐渐普及,传统的社交电商营销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同行业的平台电商甚至出现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的饱和状态,文章以云集微店为例,从该电商的营销理念、销售模式的创新、社会意义以及近几年的发展现状着手,对社交电商的创新型发展作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分享经济;社交电商;创新;云集微店  一、引言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经济模式,
期刊
摘要:专业满意度又称为专业认同度,主要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或学习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文章以贵阳市7所高校为例,分析了高中及大学阶段对专业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及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专业满意度;影响因素;建议  一、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此时,不仅要重视专业教育的“量”,同时,也不能忽视专业教育的“质”,本文所选取的大
期刊
摘要: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广东省仁化县张屋村为例,在综述国内古村落发展模式基础上,调研分析张屋村利益相关者现状与矛盾,提出古村落保护性开发的“河长制”激励机制,为古村落保护性开发提供实操方案。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激励机制;利益相关者;张屋村;广东省仁化县  作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空间载体,古村落的价
期刊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自主集成和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并由此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文章对徐州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知识管理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互动关系进行阐述,提出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企业应如何重视和运用知识管理,来推进和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徐州地区;自主创新;知识管理;互动关系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有效运用企业内外的各种创新
期刊
摘要: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即公私合营模式下的项目,该种合作模式不仅降低了政府地方债务的比重,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而且节约社会资本,实现投建营一体化。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是公私合营模式产生的最终目标,而实现目标的前提则是要兼顾项目多方参与者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作为社会资本方,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首要目标。文章以PPP项目的长期性作为切入点,详尽的阐述
期刊
摘要:文章选取上海市1993~2015年的各研究变量数据为样本,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了养老金支出等因素对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存在资产替代效应。养老保险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都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Granger原因。此外,居民储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上海应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健
期刊
摘要:弗里德里克·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基于经济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历史性框架、经济生产符号、以及马克思主义最终目标等基本问题给予了创新性解读。  关键词:詹明信;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  一、历史性框架建立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具有生发性和连贯性  (一)历史性框架的问题生发性  詹明信继承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重要性的研究思路,始终恪守“没有什么不是历史的”的箴言。他认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调查A省进城落户农民工宅基地使用权处置情况,分析目前进城落户农民工宅基地使用权处置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进城落户农民工宅基地使用权处置做初步研究。  关键词:进城落户;农民工;宅基地;处置  一、A省宅基地退出情况  在A省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发现,农民工举家迁移的趋势比较明显,过半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城务工,调查显示60%以上的农民工实际上是举家迁移、务工。子女随父母外
期刊
摘要:“村社一体”是新时代振兴乡村集体经济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贵州近年推广该模式,借助“精准扶贫脱贫”政策、“三变”改革,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再造”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将村集体经济收益以分红方式分配给农户(扶贫),取得较好效果。但是,这一发展模式會导致集体资产“三权”不明晰、村支两委和合作社主要成员的工作量繁杂、分配过程缺乏监督等问题。  关键词:村社一体;集体经济;创造;分配  2
期刊
摘要:武漢纺织大学铁人班作为高校探索内部管理模式的排头兵和急先锋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对传统开放式大学自由管理的学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变革尝试。文章试以铁人班为案例,基于X理论假设对铁人班的管理运作模式进行执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期许为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变革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校内部管理;X理论假设;案例分析  自大学扩招肇始,中国高校学生基数剧增,教育存量不断增大,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