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学团队的涵义和类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动因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要建设什么样的教学团队、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和怎样建设教学团队,提出了高职院校应有意识地在学校教学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教育工作小组,打造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11-02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制定了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专职教师素质提升、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优化等五大工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旨在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计划目标实现的程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团队的涵义和类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动因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弄清高职院校要建设什么样的教学团队、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和怎样建设教学团队,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1 教学团队的涵义和类型
建设教学团队,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哪些类型。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群体。由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是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研室、实训室、实习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群)为建设平台,由一定数量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互补、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搭配合理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育工作群体。教学团队建设主要是通过自我管理的教育工作小组形式进行,每个教育工作小组由一组专兼职教师组成,负责一个完整的教育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教育工作。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就是有意识地在学校教学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教育工作小组。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制定了如下目标:实施“五大工程”,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造就一批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终极目的,就是打造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那么,高职院校要打造哪些教学团队呢?笔者以为: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高职院校在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要以课程教学团队、实训教学团队为基础,倾力打造优秀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包括公共课程教学团队、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它以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群为建设平台,以教研室、实训室为建设单位,以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为主要任务;实训教学团队包括认知实习教学团队、生产性实践教学团队和顶岗实习教学团队,它以实习实训环节为建设平台,以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建设单位,以规范实习实训环节管理、提高实习实训教学效果为主要任务;一个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是由若干个优秀的课程教学团队和实训教学团队组成的,它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建设平台,以专业教研室或学科为建设单位,以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专业教育教学、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
2 教学团队建设的动因
2.1 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受尊重需求,还有最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教师在一个教学团队中工作,由于多人共事,比起个人单干更有利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2.2 满足教师协调沟通的需要
教师的工作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集体性,教师工作目标的实现,既有赖于自身的努力,也有赖于多方的协作。建设教学团队,可以为团队内教师提供协调沟通的平台,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猜疑和摩擦,增进成员相互间伙伴式的协作、支持和信赖。
2.3 满足高职教育创新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需要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是由具有不同知识技能、拥有不同信息的人才所组成的,汇聚了完成团队任务所涉及领域的专家,使得各个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团队内部的知识管理工作,有利于知识共享,有利于避免工作重复,因而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加快创新的速度。
3 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
3.1 确立明确的团队目标
确立团队目标是团队建设的前提。有效的团队必须具有一个全体成员都渴望追求且具有意义的目标,它是全体成员奋斗的方向和动力,也是感召全体成员精诚合作的一面旗帜。教学团队的目标来自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在制定团队目标时,首先需要明确本团队目前的实际情况,如团队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团队成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什么帮助等等。其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与学校建设任务相统一,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以专业(群)、课程(群)建设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团队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专业和课程建设的重点与方向,在既定的时间内把专业和课程建设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教学团队的目标制定后,还要根据团队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传递,即分解为能够进行绩效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各工作组目标、各成员个人目标等。确立了明确的团队总体目标及其目标体系后,要让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认同团队目标,使之成为团队信念,牵引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不折不挠地奋斗。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11-02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中制定了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专职教师素质提升、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优化等五大工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旨在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计划目标实现的程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团队的涵义和类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动因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弄清高职院校要建设什么样的教学团队、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和怎样建设教学团队,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的实施,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1 教学团队的涵义和类型
建设教学团队,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哪些类型。
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群体。由此,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是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研室、实训室、实习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群)为建设平台,由一定数量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互补、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搭配合理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育工作群体。教学团队建设主要是通过自我管理的教育工作小组形式进行,每个教育工作小组由一组专兼职教师组成,负责一个完整的教育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教育工作。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就是有意识地在学校教学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教育工作小组。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制定了如下目标:实施“五大工程”,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造就一批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终极目的,就是打造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那么,高职院校要打造哪些教学团队呢?笔者以为: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高职院校在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中,要以课程教学团队、实训教学团队为基础,倾力打造优秀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包括公共课程教学团队、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团队和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团队,它以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课程群为建设平台,以教研室、实训室为建设单位,以课程开发、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为主要任务;实训教学团队包括认知实习教学团队、生产性实践教学团队和顶岗实习教学团队,它以实习实训环节为建设平台,以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建设单位,以规范实习实训环节管理、提高实习实训教学效果为主要任务;一个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是由若干个优秀的课程教学团队和实训教学团队组成的,它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建设平台,以专业教研室或学科为建设单位,以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专业教育教学、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
2 教学团队建设的动因
2.1 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受尊重需求,还有最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教师在一个教学团队中工作,由于多人共事,比起个人单干更有利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2.2 满足教师协调沟通的需要
教师的工作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集体性,教师工作目标的实现,既有赖于自身的努力,也有赖于多方的协作。建设教学团队,可以为团队内教师提供协调沟通的平台,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猜疑和摩擦,增进成员相互间伙伴式的协作、支持和信赖。
2.3 满足高职教育创新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需要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是由具有不同知识技能、拥有不同信息的人才所组成的,汇聚了完成团队任务所涉及领域的专家,使得各个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团队内部的知识管理工作,有利于知识共享,有利于避免工作重复,因而能够快速解决问题,加快创新的速度。
3 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
3.1 确立明确的团队目标
确立团队目标是团队建设的前提。有效的团队必须具有一个全体成员都渴望追求且具有意义的目标,它是全体成员奋斗的方向和动力,也是感召全体成员精诚合作的一面旗帜。教学团队的目标来自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团队成员的共同追求。在制定团队目标时,首先需要明确本团队目前的实际情况,如团队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团队成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什么帮助等等。其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与学校建设任务相统一,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以专业(群)、课程(群)建设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作平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团队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专业和课程建设的重点与方向,在既定的时间内把专业和课程建设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教学团队的目标制定后,还要根据团队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传递,即分解为能够进行绩效评价的阶段性目标、各工作组目标、各成员个人目标等。确立了明确的团队总体目标及其目标体系后,要让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认同团队目标,使之成为团队信念,牵引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目标而不折不挠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