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而精深,里面蕴藏着很多精神宝藏供后人挖掘。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与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因此,语文教育必须扎根于文化土壤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更厚实,更有底蕴。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语文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寻根的过程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寻根活动,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为此,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借助教材引导学生发掘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例如,审视教材中的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我们会发现其表现了尖锐的婆媳矛盾。作品中,焦母的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等,都表现了焦母执意要赶走媳妇刘兰芝。从焦母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婆媳之间的矛盾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刘兰芝的行为举止不符合封建礼教衡量妇女道德标准的“三从四德”观。比如,“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就是焦母认为刘兰芝“妇德”不佳。但是,综观全诗,我们会发现刘兰芝其实是一个“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女子。显然,焦母的那番话是以“三从四德”为幌子编造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深究文本,我们会发现真正让焦母不满刘兰芝的是她与儿子“共事二三年”却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这里面深藏的文化根源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观念。我国古代,有关休妻的规定——“七出”中就有“无子出”一条。显然,刘兰芝就是这一规定的牺牲品。由此可见,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只有引导学生冷静、客观地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根源,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封建礼教”才是这场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并形象具体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语文教育只有浸润在文化土壤中,才能为祖国的未来孕育出健壮、艳丽的花朵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肩负起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所以,语文教育只有以文化为根基,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正是基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指出:“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例如,课文《内蒙访古》中提到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因为他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教学中,如果教师不给学生讲清楚有关的文化背景,学生就不会认同赵武灵王是英雄,也不会认识到他实施的改革的开拓性。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衣冠、车马、房宅、器具等都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左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穿戴的服饰。在孔子或传统的儒家学说看来,穿上异族的服饰,就意味着亡族灭种,是华夏文明的沦落。课堂上,教师只有讲清楚这一文化背景,学生才会理解赵武灵王颁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是在向保守思想和传统习惯宣战。事实上,赵武灵王倡导的骑射也确实对此后的战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礼记》记载,春秋前古人不骑马,马只用于驾车。赵武灵王推行骑射,标志着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骑战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寻找到赵武灵王颁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学生才会认同赵武灵王的确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才会认识到他在推动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才会认识到古人身上那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习惯的勇气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进而使学生的精神品格得到熏陶。
再如,朱光潜先生在《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提出:“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文章中,他还以孔子“在陈绝粮”“在匡遇险”为例进行了论证。毋庸置疑,朱光潜先生的确是深受儒学影响的奋斗者。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源流,我们会发现其一直回响在历史的天空:《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离骚》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于无数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更是无一不体现了与命运抗争的意志与力量。然而,如果仅仅处在文化的维度上解读本文,恐怕还是不够全面。因为,儒家文化是刚性文化,鼓励人们冲锋陷阵;可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前进,到头来很可能是身心俱疲,满身伤痕。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本文时,必须引导学生对“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作出辩证的认识。是不是一定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才有意义呢?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举庄子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显然,在庄子看来,“命”既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那就不必受其纷扰,更没有必要为其痛苦。这就是庄子的“安命”说。它要求人们对“命”带来的厄运、灾难等要安之若素,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逆境中超脱出来,调和内心的矛盾,达到人生的另一种大境界。进是一种勇气,退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其实,儒道互补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当环境不利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时,就应该像庄子一样,去追求“退一步海闊天空”。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中只有全面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使他们面对挫折时能够作出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语文教育过程应该是一个文化寻根的过程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开展文化寻根活动,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使命。为此,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借助教材引导学生发掘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
例如,审视教材中的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我们会发现其表现了尖锐的婆媳矛盾。作品中,焦母的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便可速遣之,遣之慎莫留”等,都表现了焦母执意要赶走媳妇刘兰芝。从焦母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婆媳之间的矛盾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刘兰芝的行为举止不符合封建礼教衡量妇女道德标准的“三从四德”观。比如,“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就是焦母认为刘兰芝“妇德”不佳。但是,综观全诗,我们会发现刘兰芝其实是一个“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女子。显然,焦母的那番话是以“三从四德”为幌子编造出的堂而皇之的理由。深究文本,我们会发现真正让焦母不满刘兰芝的是她与儿子“共事二三年”却没有为焦家生下一男半女。这里面深藏的文化根源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观念。我国古代,有关休妻的规定——“七出”中就有“无子出”一条。显然,刘兰芝就是这一规定的牺牲品。由此可见,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只有引导学生冷静、客观地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根源,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封建礼教”才是这场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并形象具体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语文教育只有浸润在文化土壤中,才能为祖国的未来孕育出健壮、艳丽的花朵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肩负起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所以,语文教育只有以文化为根基,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正是基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指出:“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例如,课文《内蒙访古》中提到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因为他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教学中,如果教师不给学生讲清楚有关的文化背景,学生就不会认同赵武灵王是英雄,也不会认识到他实施的改革的开拓性。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衣冠、车马、房宅、器具等都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左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穿戴的服饰。在孔子或传统的儒家学说看来,穿上异族的服饰,就意味着亡族灭种,是华夏文明的沦落。课堂上,教师只有讲清楚这一文化背景,学生才会理解赵武灵王颁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是在向保守思想和传统习惯宣战。事实上,赵武灵王倡导的骑射也确实对此后的战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礼记》记载,春秋前古人不骑马,马只用于驾车。赵武灵王推行骑射,标志着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骑战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寻找到赵武灵王颁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学生才会认同赵武灵王的确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才会认识到他在推动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才会认识到古人身上那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习惯的勇气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进而使学生的精神品格得到熏陶。
再如,朱光潜先生在《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中提出:“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文章中,他还以孔子“在陈绝粮”“在匡遇险”为例进行了论证。毋庸置疑,朱光潜先生的确是深受儒学影响的奋斗者。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源流,我们会发现其一直回响在历史的天空:《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离骚》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于无数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更是无一不体现了与命运抗争的意志与力量。然而,如果仅仅处在文化的维度上解读本文,恐怕还是不够全面。因为,儒家文化是刚性文化,鼓励人们冲锋陷阵;可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前进,到头来很可能是身心俱疲,满身伤痕。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本文时,必须引导学生对“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作出辩证的认识。是不是一定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生命才有意义呢?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举庄子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显然,在庄子看来,“命”既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那就不必受其纷扰,更没有必要为其痛苦。这就是庄子的“安命”说。它要求人们对“命”带来的厄运、灾难等要安之若素,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逆境中超脱出来,调和内心的矛盾,达到人生的另一种大境界。进是一种勇气,退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呢?其实,儒道互补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当环境不利于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时,就应该像庄子一样,去追求“退一步海闊天空”。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中只有全面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使他们面对挫折时能够作出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