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置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并且该专业的生源比较充足,师资力量较强大,市场实际需求量较大,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然而从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学校未能够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没有给学生提高更多的实训机会等。为此,笔者查找相关资料,从简述我国各大院校设置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重点分析该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0.引言
我国各大院校设置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在于,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才、办公文秘以及会计人才等。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较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
1.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等,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其一,实践课程体系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期间,对专业整体的考虑力度不足。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课程重复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有一定的脱节。这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等方面并不吻合,无法培养实践型人才,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二,实践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能力不足。要想达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对学生就业以及市场人才需求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學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避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组织好教学内容,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满足各类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学生能够胜任该岗位。
就目前情况而言,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时,依旧存在注重课程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教学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力度不足,模拟运用以及教学情境的设计偏少,学生的独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学生未能够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不强,无法对专业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偏低等。
其三,教师缺乏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教师作为主力军,实践教学和教师自身的能力以及经验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对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而言,在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该专业的教师多是在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各大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活动,虽然自身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然而缺乏实践教学能力。这要求教师根据工学结合要求,增长实践教学的磨合期;而学校应对教师资料进行合理地调整,优化教师结构,合理设置课程,并要求该专业的主讲教师到会计事务所或企业进行定岗实践,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我国财政部门以及教学部门组织的实践操作或技能培训等,从而提高该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其四,学校和企业这两者的实训相脱节,学校未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以及实训平台等。虽然我国多数院校已经设置了会计电算化、物流模拟软件、手工操作、办公自动化、物流基礎、以及管理EPR等实训室。但是实训模块比较单一,实训内容比较简单,各种经济业务并不完善,无法满足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例如:手工模拟类实训室所设计的实训模块只是就普通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未能够针对制造型企业进行实训模块设计;未能够设计完善的企业会计类模拟实训板块;限制了电子类实践训练软件模块的使用;收税实训内容以及财务管理实训内容并没有开发出来。
3.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考
其一,对实训课程的思考。在改专业教学前期,应加强模块化教学以及技能包教学,对实训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利用n个项目案件,构建完成的项目群,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强调教学项目的完整性、实用性与趣味性,同时也要注重实训项目的驱动性与任务性;注重课程设计的总体性与层次性,明确每个实践教学阶段的总体目标,明确实训的具体内容,明确实训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际流程等;将所有实训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而该专业学生按照模拟实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二,实训教学材料的思考。因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有的实训教学材料无法符合实际要求。所以应结合年限合理更换实训教学材料,强调教学材料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在更换实训教学材料的过程中,应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行业协会的相关技能或初级职称对教学材料进行鉴定,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制定教学实训要求以及该专业的课程考核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其三,实训场所的思考。通过对各大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应高度高度人工会计实训室、文秘实训室以及企业ERP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对各个实训室加强建设,从全局性战略角度出发,整合鬼狐实训室,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
其四,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考。学校应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企业定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学校应注重课堂和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加强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到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因为并不具备较强的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实习期间,对相关业务并不熟悉,增加了学生实习所在部门的工作强度。这使得企业并不愿意接收学生来本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应加强和企业的交流沟通,坚持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校外实训。
4.结语
学校对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管理能力、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应用技能,以此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合理设置课程,注重校外实训以及校内实训相结合,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更换教学材料,以此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胜任各类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岗位。
参考文献:
[1]朱永永.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1:134-136+145.
[2]尹铁岩,王珏辉.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1459-1461.
[3]易行健,张金艳. 高校经济类专业多元化模块培养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整体优化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05:56-59.
[4]朱芸,张伟,金镝.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思考[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6:34-36.
[5]苏亚日勒,那仁满达,滕英霞. 关于经济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以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4:68-69.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0.引言
我国各大院校设置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在于,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等,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人才、办公文秘以及会计人才等。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该专业毕业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较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
1.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等,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其一,实践课程体系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期间,对专业整体的考虑力度不足。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过程中,课程重复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有一定的脱节。这和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等方面并不吻合,无法培养实践型人才,无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二,实践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能力不足。要想达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对学生就业以及市场人才需求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學生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避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组织好教学内容,引进先进的技术,加强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得学生能够满足各类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得学生能够胜任该岗位。
就目前情况而言,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时,依旧存在注重课程理论教学,忽视实际教学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力度不足,模拟运用以及教学情境的设计偏少,学生的独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学生未能够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不强,无法对专业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偏低等。
其三,教师缺乏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教师作为主力军,实践教学和教师自身的能力以及经验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对于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而言,在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该专业的教师多是在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各大院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活动,虽然自身具备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然而缺乏实践教学能力。这要求教师根据工学结合要求,增长实践教学的磨合期;而学校应对教师资料进行合理地调整,优化教师结构,合理设置课程,并要求该专业的主讲教师到会计事务所或企业进行定岗实践,以此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我国财政部门以及教学部门组织的实践操作或技能培训等,从而提高该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其四,学校和企业这两者的实训相脱节,学校未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以及实训平台等。虽然我国多数院校已经设置了会计电算化、物流模拟软件、手工操作、办公自动化、物流基礎、以及管理EPR等实训室。但是实训模块比较单一,实训内容比较简单,各种经济业务并不完善,无法满足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例如:手工模拟类实训室所设计的实训模块只是就普通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未能够针对制造型企业进行实训模块设计;未能够设计完善的企业会计类模拟实训板块;限制了电子类实践训练软件模块的使用;收税实训内容以及财务管理实训内容并没有开发出来。
3.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考
其一,对实训课程的思考。在改专业教学前期,应加强模块化教学以及技能包教学,对实训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利用n个项目案件,构建完成的项目群,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强调教学项目的完整性、实用性与趣味性,同时也要注重实训项目的驱动性与任务性;注重课程设计的总体性与层次性,明确每个实践教学阶段的总体目标,明确实训的具体内容,明确实训的具体要求以及实际流程等;将所有实训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而该专业学生按照模拟实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二,实训教学材料的思考。因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有的实训教学材料无法符合实际要求。所以应结合年限合理更换实训教学材料,强调教学材料的系统性以及综合性。在更换实训教学材料的过程中,应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行业协会的相关技能或初级职称对教学材料进行鉴定,结合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制定教学实训要求以及该专业的课程考核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其三,实训场所的思考。通过对各大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应高度高度人工会计实训室、文秘实训室以及企业ERP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对各个实训室加强建设,从全局性战略角度出发,整合鬼狐实训室,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
其四,校外实训基地的思考。学校应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企业定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学校应注重课堂和实习基地的一体化,加强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到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实践,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因为并不具备较强的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实习期间,对相关业务并不熟悉,增加了学生实习所在部门的工作强度。这使得企业并不愿意接收学生来本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就无法得到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应加强和企业的交流沟通,坚持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校外实训。
4.结语
学校对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管理能力、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应用技能,以此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合理设置课程,注重校外实训以及校内实训相结合,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更换教学材料,以此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能够胜任各类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岗位。
参考文献:
[1]朱永永.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1:134-136+145.
[2]尹铁岩,王珏辉.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1459-1461.
[3]易行健,张金艳. 高校经济类专业多元化模块培养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整体优化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05:56-59.
[4]朱芸,张伟,金镝.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思考[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6:34-36.
[5]苏亚日勒,那仁满达,滕英霞. 关于经济学原理教学的几点思考——以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为例[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