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资源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 高中 信息技术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57-0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了五点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即提升信息素养;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等。目前的课程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本文认为,基于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上进行信息技术的作品创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应用和生成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选修部分有五个模块,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因此,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以计算机技术训练为目的的初级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阶段。关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外,我国对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比较权威的主要是钟志贤教授的研究。钟志贤教授对于高阶思维能力及其培养做了系统、完整的论述[1]。他认为,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它主要是指发生在高层次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指的是诸如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能力。高阶能力则是完成复杂任务、解决劣构问题的重要能力。它主要指“适应信息知识时代和个人发展需求所偏重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維、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他认为高阶思维能力主要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些能力构成。因此,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通过鼓励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作品,生成一系列学习资源,通过学生对资源的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应用探索
1.将生成性学习资源支撑合作、探究。
高阶学习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分别为主动的(积极/自觉)、建构的(阐释/反思)、有意图的(反思/调节)、真实的(复杂/情境化)、合作的(协作/交流)。这五个特性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如图 1所示[2]。要想有效支撑学生的高阶学习,就应该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复杂情境,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其资源的生成,促使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表述思想,进行反思,将生成性问题有效地处理和解决,从而进行意义的建构,达到有效的学习。例如,学生利用结合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制作《我们一起低碳》的主题网页。在网页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录一系列生成性资源,包括:(1)对低碳的认知过程。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的低碳现象进行记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关注社会和自然、过程和成果的意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低碳的要求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健康、鲜明的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促进其良好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态度与方法的形成。(2)要求学生对生活耗能作比较,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整个过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成开展,该部分重点体现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学习的过程与成果。(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让学生记录一系列低碳生活的金点子,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从小事、实事做起的思想和作风。(4)用视频短片、照片、音频和文字记录身边人或社区群从实行低碳的点点滴滴,生成一系列素材资源。该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的凡人琐事中发现闪光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5)我们与社区居委一起行动。以多种媒体结合的形式,记录我们与社区居委一起的行动,发出我们的倡议,形成我们的认识与结论。该部分重点培养学生与世界和谐、友好共处和关爱他人的道德修养。整个研究学习活动过程,学生们生成的系列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支撑合作、探究的,便于学生们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进行高阶学习,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
2.将探索资源转化为创作作品,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们基于研究性学习,所生成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需要利用所习得的技术工具来进行作品的创作,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高阶水平要求是一致的,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的高阶水平要求[3]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要经历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包括工具的选择,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作品的发布等等。由于研究性学习内容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展开,体现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向高位发展,达成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例如,基于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网页创作。网页是由信息节点、信息链和信息网构成的非线性超文本数字化信息载体。在开放的探究式学习课堂中,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有关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并分别运用有关多媒体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将生成的学习资源,围绕各自的主题构想进行设计创作。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制作过程,如首页的新颖性,构图的合理性、结构的清晰性、界面的友好性、资源的共享性、音乐的感染性……。又如,基于蒙太奇的电脑多媒体动画创作。基于蒙太奇的电脑多媒体动画创作,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集文学创作、绘画艺术及视听觉艺术为一体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技术,构思生活中的完整故事情节,结合计算机绘制出来的人物、场景等生成性资源,使用电影语言的蒙太奇技术进行故事的叙述、动感镜头的连接和多媒体的效果渲染,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作品。
3.共享作品成果资源,在交流中发展学生能力。
每个作品完成阶段,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搭建平台,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共享交流。首先依托专题网站,将全班同学的成果资源进行开放共享。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个作品向全班展示介绍,促进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展示介绍的过程中,同学通过自我分析,找出各自的差距,并捕捉创意等。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的“闪光点”捕捉,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学生利用所习得的技术工具来进行作品创作, 是促使学生将探索资源转化为创作作品成果,并作为主体来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结合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展开的,一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技术而进行了照葫芦画瓢的局限性,促进了学生利用资源学习发展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了系列原创的或经过学生改造的学习资源,包括:从学习实践中反映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资源;从生活实践中关心身边人与事的资源;从社会实践中关心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资源等等,突出了学生的实践创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高阶思维,从而培养起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四、小结
高阶思维超越了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关注学生系列能力的发展。贯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需要我们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将自己的精神风貌和聪明才智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记录等方式,将生成的资源以电脑创作作品等形式进行呈现,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褚丹.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03.
[4]蒙太奇.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9065.htm.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 高中 信息技术 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57-0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了五点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即提升信息素养;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等。目前的课程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本文认为,基于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上进行信息技术的作品创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应用和生成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选修部分有五个模块,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模块内容设计既注重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适度反映前沿进展,又关注技术文化与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因此,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以计算机技术训练为目的的初级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阶段。关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外,我国对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于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比较权威的主要是钟志贤教授的研究。钟志贤教授对于高阶思维能力及其培养做了系统、完整的论述[1]。他认为,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它主要是指发生在高层次认知水平上的心智活动。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指的是诸如分析、综合、评价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能力。高阶能力则是完成复杂任务、解决劣构问题的重要能力。它主要指“适应信息知识时代和个人发展需求所偏重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維、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他认为高阶思维能力主要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些能力构成。因此,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通过鼓励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作品,生成一系列学习资源,通过学生对资源的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二、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应用探索
1.将生成性学习资源支撑合作、探究。
高阶学习具有五方面的特性,分别为主动的(积极/自觉)、建构的(阐释/反思)、有意图的(反思/调节)、真实的(复杂/情境化)、合作的(协作/交流)。这五个特性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如图 1所示[2]。要想有效支撑学生的高阶学习,就应该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复杂情境,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会自然生成许多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其资源的生成,促使学生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表述思想,进行反思,将生成性问题有效地处理和解决,从而进行意义的建构,达到有效的学习。例如,学生利用结合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制作《我们一起低碳》的主题网页。在网页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录一系列生成性资源,包括:(1)对低碳的认知过程。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的低碳现象进行记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运用信息技术关注社会和自然、过程和成果的意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低碳的要求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健康、鲜明的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促进其良好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态度与方法的形成。(2)要求学生对生活耗能作比较,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整个过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成开展,该部分重点体现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学习的过程与成果。(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让学生记录一系列低碳生活的金点子,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从小事、实事做起的思想和作风。(4)用视频短片、照片、音频和文字记录身边人或社区群从实行低碳的点点滴滴,生成一系列素材资源。该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善于从身边的凡人琐事中发现闪光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5)我们与社区居委一起行动。以多种媒体结合的形式,记录我们与社区居委一起的行动,发出我们的倡议,形成我们的认识与结论。该部分重点培养学生与世界和谐、友好共处和关爱他人的道德修养。整个研究学习活动过程,学生们生成的系列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支撑合作、探究的,便于学生们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来进行高阶学习,培养其高阶思维能力。
2.将探索资源转化为创作作品,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们基于研究性学习,所生成的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需要利用所习得的技术工具来进行作品的创作,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高阶水平要求是一致的,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及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的高阶水平要求[3]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要经历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包括工具的选择,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作品的发布等等。由于研究性学习内容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展开,体现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向高位发展,达成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例如,基于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网页创作。网页是由信息节点、信息链和信息网构成的非线性超文本数字化信息载体。在开放的探究式学习课堂中,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有关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并分别运用有关多媒体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将生成的学习资源,围绕各自的主题构想进行设计创作。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制作过程,如首页的新颖性,构图的合理性、结构的清晰性、界面的友好性、资源的共享性、音乐的感染性……。又如,基于蒙太奇的电脑多媒体动画创作。基于蒙太奇的电脑多媒体动画创作,是利用计算机创作的集文学创作、绘画艺术及视听觉艺术为一体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技术,构思生活中的完整故事情节,结合计算机绘制出来的人物、场景等生成性资源,使用电影语言的蒙太奇技术进行故事的叙述、动感镜头的连接和多媒体的效果渲染,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作品。
3.共享作品成果资源,在交流中发展学生能力。
每个作品完成阶段,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搭建平台,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共享交流。首先依托专题网站,将全班同学的成果资源进行开放共享。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荐一个作品向全班展示介绍,促进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展示介绍的过程中,同学通过自我分析,找出各自的差距,并捕捉创意等。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的“闪光点”捕捉,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通过学生利用所习得的技术工具来进行作品创作, 是促使学生将探索资源转化为创作作品成果,并作为主体来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结合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展开的,一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技术而进行了照葫芦画瓢的局限性,促进了学生利用资源学习发展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形成了系列原创的或经过学生改造的学习资源,包括:从学习实践中反映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资源;从生活实践中关心身边人与事的资源;从社会实践中关心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资源等等,突出了学生的实践创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高阶思维,从而培养起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四、小结
高阶思维超越了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关注学生系列能力的发展。贯彻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需要我们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将自己的精神风貌和聪明才智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记录等方式,将生成的资源以电脑创作作品等形式进行呈现,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褚丹.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003.
[4]蒙太奇.百度百科[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9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