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才女张爱玲曾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无骨,三恨《红楼梦》未完,高鹗乱续,庸俗化、附骨之疽、死有余辜!对于红楼如此激烈的言辞我想是来自对文化经典的敬畏和尊崇。因为懂得,所以认知。
而今打开电视上热播的新版红楼,当黛肥钗瘦“惊艳”出场,大段旁白的话外、呆板的表情,只给人大大的惊诧;这还不算,当黛玉裸死的镜头一出,导演居然振振有词地说“是为了表现洁来还洁去”,我不得不为一场经典的颠覆而扼腕。我没有达到张爱玲的理解程度,所以对高鹗没有如她之恨,顶多算“恶”,今天这耗资过亿炒作数年终于闪亮登场的经典却也让我感到了“附骨之疽”的恨。
并非是反对翻拍经典,毕竟时代发展,高科技的制作更利于表现原著的场景。有人说是时代的发展,观众观赏品位的提高,还有经典剧目“先入为主”的优势,导致翻拍的失败。试问观众眼光高了,为什么导演、编剧、演员反而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了?
对艺术的执着,更应该有一种敬畏。撇开编导,我更惊诧于那些鼎鼎大名的红学专家的集体“失语”。某红楼访谈节目,相互吹嘘之词溢溢。冯其庸说:“我个人感觉呢,新版《红楼梦》在《红楼梦》的影视史上又一次的成功,又一次的涌现了高峰,可以跟原先的87版的《红楼梦》并称。”李希凡说:“这新版当然它也有它的特点,这新版应该说是豪华版,良辰美景大观园,也表现得非常真实深刻,更加动人,和人物的性格也结合得很密切,我觉得这点导演是下了很大工夫。”想想都好笑,说您不懂红学,鬼都不信,可这毫无论据只有结论的话说出来,您自己相信吗?我们认字不多,毛皮一点地觉得黛玉该是弱柳扶风、宝钗则丰泽莹润,这新红楼中黛肥钗瘦的形象可是导演下了大工夫的?还有小家碧玉的宝玉、鬼魅幽灵的袭人,该不是您们被吓着了才说了胡话吧?
倒是刘心武一句良心话:“把120回作为原著,把贾家官复原职拍出来,把它变成了一出喜剧,这样的结局是我不能接受的。”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我想,不是咱们的电视荧屏出了问题,也不是亿万观众眼睛出了问题。当粉饰太平、相互吹嘘的言语尽情泛滥时,请问心底是否还有一分对于经典的敬畏?
而今打开电视上热播的新版红楼,当黛肥钗瘦“惊艳”出场,大段旁白的话外、呆板的表情,只给人大大的惊诧;这还不算,当黛玉裸死的镜头一出,导演居然振振有词地说“是为了表现洁来还洁去”,我不得不为一场经典的颠覆而扼腕。我没有达到张爱玲的理解程度,所以对高鹗没有如她之恨,顶多算“恶”,今天这耗资过亿炒作数年终于闪亮登场的经典却也让我感到了“附骨之疽”的恨。
并非是反对翻拍经典,毕竟时代发展,高科技的制作更利于表现原著的场景。有人说是时代的发展,观众观赏品位的提高,还有经典剧目“先入为主”的优势,导致翻拍的失败。试问观众眼光高了,为什么导演、编剧、演员反而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了?
对艺术的执着,更应该有一种敬畏。撇开编导,我更惊诧于那些鼎鼎大名的红学专家的集体“失语”。某红楼访谈节目,相互吹嘘之词溢溢。冯其庸说:“我个人感觉呢,新版《红楼梦》在《红楼梦》的影视史上又一次的成功,又一次的涌现了高峰,可以跟原先的87版的《红楼梦》并称。”李希凡说:“这新版当然它也有它的特点,这新版应该说是豪华版,良辰美景大观园,也表现得非常真实深刻,更加动人,和人物的性格也结合得很密切,我觉得这点导演是下了很大工夫。”想想都好笑,说您不懂红学,鬼都不信,可这毫无论据只有结论的话说出来,您自己相信吗?我们认字不多,毛皮一点地觉得黛玉该是弱柳扶风、宝钗则丰泽莹润,这新红楼中黛肥钗瘦的形象可是导演下了大工夫的?还有小家碧玉的宝玉、鬼魅幽灵的袭人,该不是您们被吓着了才说了胡话吧?
倒是刘心武一句良心话:“把120回作为原著,把贾家官复原职拍出来,把它变成了一出喜剧,这样的结局是我不能接受的。”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我想,不是咱们的电视荧屏出了问题,也不是亿万观众眼睛出了问题。当粉饰太平、相互吹嘘的言语尽情泛滥时,请问心底是否还有一分对于经典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