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低效现状,以历史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课堂教学,探讨高中历史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策略,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10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根据课前的预设,通过与学生的教学互动,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力求在45分钟内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互动过程,教师单纯的个人表演并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预习好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但由于历史科在学生思想中副科观念太深以及中学生学习科目较多,笔者观察到学生很少在课前进行预习。孔子在教育上强调“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强调备课须备学生,目的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备课的依据,上课能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上有所侧重。正如外国教育专家来中国听公开课所说的:“既然学生能流利地回答问题,那还用老师讲什么?”但教育领域流行的是教师在想象中备学生,属于闭门造车,空有教材而无学生。既然目中无人,又怎能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保证学生课堂积极有效的参与。
避免课堂秩序混乱或者学生注意力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始终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积极参与是个情感问题。学生如果在情感上愿意参与学习,就会避免课堂“开小差”、“打瞌睡”等现象。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更大保证,这种状态下的学习结果无疑是最佳的。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实现课堂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
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通过学生兴趣的调动,达到课堂积极有效参与的目的。第一, 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周围,生活中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如,教师在讲到西方工业革命内容时,就可以联系我们今天的“五一”、“十一”长假中,人们外出旅行乘坐的交通工具及来历。这样,学生感到教师讲的不是遥远的事情,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从而引起思想的共鸣,产生对教学内容探究的兴趣。第二,重视历史知识在现实和社会上的应用。又如,在学习“一国两制”内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古代史上台湾和祖国的联系以及二战中通过的有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国际法等内容,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热点透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高中生在身心发展上已成为一个热血青年,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强的关注欲望。但由于学生学习紧,信息闭塞,资料缺乏,对外界热点无法及时获得。因此,教师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时事热点,既使课堂充满现代气息,又可以巧妙激起学生兴趣。最后,选用历史材料,讲历史故事(学生喜闻乐见,对历史上重要人物、事件有浓厚兴趣),可以使沉寂、远古的历史变得鲜活,学生不再认为历史是一门无用而老掉牙的课。
2.优化历史教学方式、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历史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新课标,灵活、多样的处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虽然课前备课时历史教师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进行了预设,但真正的课堂教学毕竟不能和课前预设完全一致,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去机智的处理每堂课所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也要机智灵活的适时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要求历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不同的历史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相同的课,不同的学生,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历史教师选用的历史教学方式必须是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运用一种教学方式,要多种方式结合,取长补短,灵活设计教学过程。
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多样化。历史教师应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灵活的加以处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更易接受和消化,当然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必拘泥于教材,领会精神,开放处理,大胆的取舍,重要的是历史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要总怕讲不到的内容学生就不会,不要总是课堂上面面俱到地去讲解或是去展示,相信学生的实力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也要相信自己。
3.优化课堂教学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力求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去学习、思考。如《洋务运动》一节,其重点有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如对曾国藩、李鸿章等的评价,热点是中国军事、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问题。教师要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多样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立足学生的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一是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将以上三者有机结合,使有效的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二是参与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评价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主张把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教学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评价当中。这对于学生团体意识的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三是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不考虑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将这两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既能考查学生成绩的优劣,同时又兼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状况。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入。要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改革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在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积极、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使我们的工作充满快乐,得到深刻的内心满足,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施良方、崔允廓.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10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根据课前的预设,通过与学生的教学互动,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力求在45分钟内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互动过程,教师单纯的个人表演并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预习好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但由于历史科在学生思想中副科观念太深以及中学生学习科目较多,笔者观察到学生很少在课前进行预习。孔子在教育上强调“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强调备课须备学生,目的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作为备课的依据,上课能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上有所侧重。正如外国教育专家来中国听公开课所说的:“既然学生能流利地回答问题,那还用老师讲什么?”但教育领域流行的是教师在想象中备学生,属于闭门造车,空有教材而无学生。既然目中无人,又怎能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1.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保证学生课堂积极有效的参与。
避免课堂秩序混乱或者学生注意力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始终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积极参与是个情感问题。学生如果在情感上愿意参与学习,就会避免课堂“开小差”、“打瞌睡”等现象。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更大保证,这种状态下的学习结果无疑是最佳的。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实现课堂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
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学生参与的热情、动力皆源于兴趣。所以,教师要重视通过学生兴趣的调动,达到课堂积极有效参与的目的。第一, 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让历史走进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历史就在我们周围,生活中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如,教师在讲到西方工业革命内容时,就可以联系我们今天的“五一”、“十一”长假中,人们外出旅行乘坐的交通工具及来历。这样,学生感到教师讲的不是遥远的事情,而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从而引起思想的共鸣,产生对教学内容探究的兴趣。第二,重视历史知识在现实和社会上的应用。又如,在学习“一国两制”内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古代史上台湾和祖国的联系以及二战中通过的有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国际法等内容,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热点透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高中生在身心发展上已成为一个热血青年,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强的关注欲望。但由于学生学习紧,信息闭塞,资料缺乏,对外界热点无法及时获得。因此,教师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时事热点,既使课堂充满现代气息,又可以巧妙激起学生兴趣。最后,选用历史材料,讲历史故事(学生喜闻乐见,对历史上重要人物、事件有浓厚兴趣),可以使沉寂、远古的历史变得鲜活,学生不再认为历史是一门无用而老掉牙的课。
2.优化历史教学方式、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历史教师要根据高中历史新课标,灵活、多样的处理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虽然课前备课时历史教师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进行了预设,但真正的课堂教学毕竟不能和课前预设完全一致,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去机智的处理每堂课所出现的突发事件,同时也要机智灵活的适时改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要求历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不同的历史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相同的课,不同的学生,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历史教师选用的历史教学方式必须是适合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历史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运用一种教学方式,要多种方式结合,取长补短,灵活设计教学过程。
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多样化。历史教师应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灵活的加以处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现实,使学生更易接受和消化,当然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必拘泥于教材,领会精神,开放处理,大胆的取舍,重要的是历史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要总怕讲不到的内容学生就不会,不要总是课堂上面面俱到地去讲解或是去展示,相信学生的实力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也要相信自己。
3.优化课堂教学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力求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去学习、思考。如《洋务运动》一节,其重点有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和失败原因,难点是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如对曾国藩、李鸿章等的评价,热点是中国军事、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的近代化问题。教师要围绕这些问题认真设计,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多样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立足学生的发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一是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开始时对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评价,旨在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将以上三者有机结合,使有效的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二是参与评价,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评价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主张把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就教学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课堂评价当中。这对于学生团体意识的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三是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不考虑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与之相对应,绝对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试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将这两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既能考查学生成绩的优劣,同时又兼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状况。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入。要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改革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在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积极、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使我们的工作充满快乐,得到深刻的内心满足,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施良方、崔允廓.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