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小城镇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在物质充足的状况下,人民对于环境质量的重视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重视与小城镇目前环境质量的现状就成为了主要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则依赖于小城镇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所以,小城镇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其真正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优势
1、依托农村接近自然
小城镇具有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形成了小城镇独特的城乡二元复合的自然因素和外在形态。小城镇依托于广大的农村,绿树农田将其环绕,田园风光近在咫尺,与大、中城市相比更加接近自然,受污染程度相对也较轻,山青、水美、绿树、天蓝和阡陌纵横的田野更有利于创造优美、舒适、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园林景观。
2、受益于现代农业发展多
小城镇接近于广阔的农村,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必将促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建设又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指导思想
1、融于环境
小城镇所处环境不同于城市,它拥有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自然风景优美,这都为创造健康舒适、绿色自然的园林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整个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从思想层面确立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自然环境中原有的山水草木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这是第一位的。对于自然景观的破坏要降到最低,并注意保持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景观,在它的基础上可以人工造景,人工景观力求自然,不突兀,保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小城镇园林的景观规划要与周围的农村自然景观相融合,更大程度地营造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2、以人为本
无论怎样的景观设计,首先都要考虑人的感受,将以人为本作为第一原则。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要建立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人的身体和情感需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要将人的舒适性作为指导准则。一方面,规划和设计出的建筑形式、风格和尺度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对居住者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小城镇中居住的人口年龄层次多样,所以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各层次人群的需求,着力加强对老人和儿童的关怀,要满足其精神和情感追求,创造出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精神家园。
3、营造特色
小城镇良好形象的建立需要突显当地的特色。小城镇占地面积小,不能够满足特色园林所需的景观要素。这就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有敏锐的环境观察力和巧妙的景观构筑。这些素质的具备,一定要建立在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使得所设计的园林景观能够与原有的地方建筑相融合,并反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营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
三、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布局
1、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各个城镇的土地使用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和设计时要区别对待。就我国整体而言,目前的耕地有限,因此对于园林景观用地的选择一定要综合考虑,尽可能地不用那些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田地,要充分利用荒地、贫瘠地块。
2、均衡分布,比例合理
小城镇不同于大中型城市,其城市化规模小,居民没有统一居住的社区或者小区,这就使得大型公共绿地的开辟比较困难,但是居民对于休闲、游览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所以,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一定要均衡分布。
3、面状景观
面状景观具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平面能给人以空旷、延伸、平和的特征,曲面则显示流动、引导、暗示、自由、活泼的性格。曲面在地面的铺装以及墙面的造型、台阶、路灯、设施的排列上都得到广泛的运用。对小城镇中的公园、广场、院落以及道路两侧了进行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使整个绿化形成系统。如有湖面等中心水景,可选择荷花、睡莲等浮水植物建造水面景观,使景观系统更加丰富,达到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4、立体景观
立体景观是以点、线、面的多重组合构成形态空间。对于景观点、线、面上有形景观的尺度、造型、竖向、标高等进行合理设计。如雕塑、喷泉、假山等应以整个周围的空间以及功能、视觉艺术的需要来确定其尺度。历史文化街区路灯尽可能采用传统造型的庭院灯。在景观设计时,为了达到空间的分隔、渗透或延伸等空间变化的艺术效果,往往借助台阶、坡地构成不同标高的处理手法,起伏的绿地也远比平坦的草地更加自然、更为动人。在利用植物立体造景时,将与地面垂直的线与面进行绿化,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之不足,丰富绿化层次,拓展綠化空间、增加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高城镇的整体绿化水平。一般选择藤蔓植物对棚架、绿廊、凉亭、墙面、篱垣、假山置石、立柱、阳台、屋顶等进行造景,形成各种立体景观。另外,对于灯柱、廊柱等粗大的柱形物体,可选用缠绕类或吸附类攀援植物盘绕或包裹柱形物体,形成绿柱或花柱。
5、色彩利用
色彩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造型中是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设计要素,可以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色彩在景观设计中起着整体统一、局部点缀的作用,“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利用红、绿的补色关系,以大片的绿色衬托出局部的红点,使其更加鲜明突出。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处理,关键在于对色彩有序而生动的应用,同时必须注意不同色彩和色调之间的过渡和协调关系。大片的色彩不宜采用纯色,而应以过渡色为主,而且其中应以绿色和灰色为主色调。在植物设计配置方面,充分利用植物观赏的色彩组合,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以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
6、点式景观
点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单位,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它在特定的环境烘托下,背景环境的高度、坡度及其构成关系的变化也使点的特性产生不同的情态;点通过组群变化也能作为独立的景点,通过排列、组合也可划分空间,起到界定领域的作用。在小城镇具有标志性的景观点规划设计中,它主要包括小城镇入口绿地、道路节点、街头绿地以及历史文化古迹等景点的布置,使其体现标志性、识别性、生活性和历史性。
7、线状景观
线是点的不断延伸组合而成的,有长短粗细之分。线在空间环境中非常活跃,在景观中可以形成直线、曲线、折线、自由线等多重风格。线在景观环境中的运用需要根据空间环境的功能特点,明确表达意图,否则也会造成视觉环境的纷乱。在园林设计中可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可构成多种线状景观,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此外,小城镇的景观线还包括道路、水系(河、溪)休闲景观带、防护林带以及街道、历史文化街巷等,使其在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有序的线状景观体系。
8、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
我国疆域辽阔,小城镇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等都千差万别,导致各城镇的绿化率、规划安排、土地使用情况等差异较大。这就需要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特点,区别对待。切忌将一个模式应用到各个情况中,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结束语: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长远而又深刻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韵树田.小城镇园林的景观规划和设计[J].现代园艺,2014,08:94.
[2]汪海,夏超.浅析小城镇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J]. 2014,09:38-39.
[3]王佳.小城镇景观设计规划与设计浅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优势
1、依托农村接近自然
小城镇具有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形成了小城镇独特的城乡二元复合的自然因素和外在形态。小城镇依托于广大的农村,绿树农田将其环绕,田园风光近在咫尺,与大、中城市相比更加接近自然,受污染程度相对也较轻,山青、水美、绿树、天蓝和阡陌纵横的田野更有利于创造优美、舒适、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园林景观。
2、受益于现代农业发展多
小城镇接近于广阔的农村,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必将促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的建设又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指导思想
1、融于环境
小城镇所处环境不同于城市,它拥有蓝天、白云、碧水、青山,自然风景优美,这都为创造健康舒适、绿色自然的园林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整个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要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从思想层面确立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自然环境中原有的山水草木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这是第一位的。对于自然景观的破坏要降到最低,并注意保持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景观,在它的基础上可以人工造景,人工景观力求自然,不突兀,保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小城镇园林的景观规划要与周围的农村自然景观相融合,更大程度地营造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2、以人为本
无论怎样的景观设计,首先都要考虑人的感受,将以人为本作为第一原则。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要建立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人的身体和情感需求,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要将人的舒适性作为指导准则。一方面,规划和设计出的建筑形式、风格和尺度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对居住者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小城镇中居住的人口年龄层次多样,所以园林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各层次人群的需求,着力加强对老人和儿童的关怀,要满足其精神和情感追求,创造出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精神家园。
3、营造特色
小城镇良好形象的建立需要突显当地的特色。小城镇占地面积小,不能够满足特色园林所需的景观要素。这就需要在规划和设计中有敏锐的环境观察力和巧妙的景观构筑。这些素质的具备,一定要建立在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使得所设计的园林景观能够与原有的地方建筑相融合,并反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营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
三、小城镇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布局
1、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各个城镇的土地使用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规划和设计时要区别对待。就我国整体而言,目前的耕地有限,因此对于园林景观用地的选择一定要综合考虑,尽可能地不用那些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田地,要充分利用荒地、贫瘠地块。
2、均衡分布,比例合理
小城镇不同于大中型城市,其城市化规模小,居民没有统一居住的社区或者小区,这就使得大型公共绿地的开辟比较困难,但是居民对于休闲、游览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所以,小城镇的园林景观规划一定要均衡分布。
3、面状景观
面状景观具有自身的性格特点,平面能给人以空旷、延伸、平和的特征,曲面则显示流动、引导、暗示、自由、活泼的性格。曲面在地面的铺装以及墙面的造型、台阶、路灯、设施的排列上都得到广泛的运用。对小城镇中的公园、广场、院落以及道路两侧了进行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三大绿化空间的纽带,使整个绿化形成系统。如有湖面等中心水景,可选择荷花、睡莲等浮水植物建造水面景观,使景观系统更加丰富,达到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4、立体景观
立体景观是以点、线、面的多重组合构成形态空间。对于景观点、线、面上有形景观的尺度、造型、竖向、标高等进行合理设计。如雕塑、喷泉、假山等应以整个周围的空间以及功能、视觉艺术的需要来确定其尺度。历史文化街区路灯尽可能采用传统造型的庭院灯。在景观设计时,为了达到空间的分隔、渗透或延伸等空间变化的艺术效果,往往借助台阶、坡地构成不同标高的处理手法,起伏的绿地也远比平坦的草地更加自然、更为动人。在利用植物立体造景时,将与地面垂直的线与面进行绿化,不仅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之不足,丰富绿化层次,拓展綠化空间、增加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高城镇的整体绿化水平。一般选择藤蔓植物对棚架、绿廊、凉亭、墙面、篱垣、假山置石、立柱、阳台、屋顶等进行造景,形成各种立体景观。另外,对于灯柱、廊柱等粗大的柱形物体,可选用缠绕类或吸附类攀援植物盘绕或包裹柱形物体,形成绿柱或花柱。
5、色彩利用
色彩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造型中是最容易让人感动的设计要素,可以增加表现力和感染力。色彩在景观设计中起着整体统一、局部点缀的作用,“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利用红、绿的补色关系,以大片的绿色衬托出局部的红点,使其更加鲜明突出。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处理,关键在于对色彩有序而生动的应用,同时必须注意不同色彩和色调之间的过渡和协调关系。大片的色彩不宜采用纯色,而应以过渡色为主,而且其中应以绿色和灰色为主色调。在植物设计配置方面,充分利用植物观赏的色彩组合,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以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
6、点式景观
点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单位,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它在特定的环境烘托下,背景环境的高度、坡度及其构成关系的变化也使点的特性产生不同的情态;点通过组群变化也能作为独立的景点,通过排列、组合也可划分空间,起到界定领域的作用。在小城镇具有标志性的景观点规划设计中,它主要包括小城镇入口绿地、道路节点、街头绿地以及历史文化古迹等景点的布置,使其体现标志性、识别性、生活性和历史性。
7、线状景观
线是点的不断延伸组合而成的,有长短粗细之分。线在空间环境中非常活跃,在景观中可以形成直线、曲线、折线、自由线等多重风格。线在景观环境中的运用需要根据空间环境的功能特点,明确表达意图,否则也会造成视觉环境的纷乱。在园林设计中可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可构成多种线状景观,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此外,小城镇的景观线还包括道路、水系(河、溪)休闲景观带、防护林带以及街道、历史文化街巷等,使其在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有序的线状景观体系。
8、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
我国疆域辽阔,小城镇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等都千差万别,导致各城镇的绿化率、规划安排、土地使用情况等差异较大。这就需要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特点,区别对待。切忌将一个模式应用到各个情况中,一定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结束语: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长远而又深刻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韵树田.小城镇园林的景观规划和设计[J].现代园艺,2014,08:94.
[2]汪海,夏超.浅析小城镇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J]. 2014,09:38-39.
[3]王佳.小城镇景观设计规划与设计浅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