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界有一句名言:北京学戏,天津唱红。天津俗称“戏窝子”,京剧的票友特别多。天津票友有自己的“家”——天津市京剧票友戏迷协会,会长是刘增。这位76岁的会长的人生命运挺有意思。如果说人这一辈子,从牙牙学语到垂垂老矣,是画了一个“句号”,那么,他人生的起笔和落笔处都是京剧。
刘增 家里全是戏迷,上小学时,他又遇到一个戏迷老师,放学了师生二人一个拉琴一个唱,连教带练。中学时代,他是天津工商附中京剧团的骨干,老生戏唱得有板有眼,神形兼备……
戏外,他是热血青年,1950年入党参军,被安排到天津市河西区团委。1978年他在天津市团市委任副书记,1985年至1995年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从1985年至1998年,他当了13年市政协常委,期间,还当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个偶然的原因,使他把搁置多年的京剧爱好恢复起来。一次,在接待一位香港企业家的时候,他无意间聊到京剧,客人马上双眼放光。顿时,席间气氛十分热烈……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国粹京剧太神奇了!它是流淌在中国人血管里的特殊的“黏合剂”,结交票友成为一种很好的联络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方式。经他倡导,1990年天津京剧国际票房成立,这是海外联谊会所属的一个高级票友组织。
国际票房成立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众多票友来到天津,包括张学良的胞弟张学森、香港企业家金如新、钱江,美国民主党华裔参议员李竞生等。1992年,天津市京剧票友戏迷协会成立了,下有80多个会员票房,拥有票友戏迷数千人,刘增 被推选为会长。
走进刘增 的书房,墙上挂满了水墨画,他最喜画京剧人物:张君秋饰的秦香莲、邓沐玮扮的曹操、阎虹羽演的杨八姐……每一幅画都活灵活现。其中,还有一幅他的自画像,是他着戏装饰演诸葛亮时的神采展现。他说,这都是画着玩儿的,也不装裱,就是挂在墙上自娱自乐。
京剧还让刘增 的晚年充实而快乐。票友多、朋友多、乐趣多。每周一次票友演唱,有时是彩装的全套文武场,唱起来,那叫一个爽快!还有一些票友觉得一周一次不过瘾,就搞小聚会,更有瘾大的朋友,比如原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陈荣悌,打电话说:老刘呀,你在家啦,等我一会儿啊,上你那儿唱几口儿去……他乐颠颠地大老远跑来,唱美了,又兴冲冲地回去。
最让他难忘的是兄弟5人重温青少年时光,办了一次“京剧大聚会”。有操琴的,有唱戏的,兄弟们个个抖擞精神,当时大哥已经80多岁,仍然声音洪亮,气力十足。
京剧堪称养生之道,刘增 有切身体会。初次见面的朋友绝少能猜出他已经年过七旬,因为他吃饭香、睡眠好、精神足、显得年轻。他每天坚持步行锻炼,身上带着“计步器”,累计要走一万步,时常还能超额完成任务。刘增 还是一个快乐网民,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关注有关京剧的动态、看演出视频,给票友们发电子邮件,谈论京剧艺术。他对京剧理论颇有兴趣,曾参加南开大学京剧研究会的活动,他说,能与这些高水平的票友做朋友,长见识、长学问。中华京剧奥妙无穷,深入其间其乐无穷……
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样子、体会他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愉悦,这就是一位老票友挥洒自如的梨园情。
(责编:孙展)
刘增 家里全是戏迷,上小学时,他又遇到一个戏迷老师,放学了师生二人一个拉琴一个唱,连教带练。中学时代,他是天津工商附中京剧团的骨干,老生戏唱得有板有眼,神形兼备……
戏外,他是热血青年,1950年入党参军,被安排到天津市河西区团委。1978年他在天津市团市委任副书记,1985年至1995年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从1985年至1998年,他当了13年市政协常委,期间,还当过两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个偶然的原因,使他把搁置多年的京剧爱好恢复起来。一次,在接待一位香港企业家的时候,他无意间聊到京剧,客人马上双眼放光。顿时,席间气氛十分热烈……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国粹京剧太神奇了!它是流淌在中国人血管里的特殊的“黏合剂”,结交票友成为一种很好的联络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方式。经他倡导,1990年天津京剧国际票房成立,这是海外联谊会所属的一个高级票友组织。
国际票房成立的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众多票友来到天津,包括张学良的胞弟张学森、香港企业家金如新、钱江,美国民主党华裔参议员李竞生等。1992年,天津市京剧票友戏迷协会成立了,下有80多个会员票房,拥有票友戏迷数千人,刘增 被推选为会长。
走进刘增 的书房,墙上挂满了水墨画,他最喜画京剧人物:张君秋饰的秦香莲、邓沐玮扮的曹操、阎虹羽演的杨八姐……每一幅画都活灵活现。其中,还有一幅他的自画像,是他着戏装饰演诸葛亮时的神采展现。他说,这都是画着玩儿的,也不装裱,就是挂在墙上自娱自乐。
京剧还让刘增 的晚年充实而快乐。票友多、朋友多、乐趣多。每周一次票友演唱,有时是彩装的全套文武场,唱起来,那叫一个爽快!还有一些票友觉得一周一次不过瘾,就搞小聚会,更有瘾大的朋友,比如原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陈荣悌,打电话说:老刘呀,你在家啦,等我一会儿啊,上你那儿唱几口儿去……他乐颠颠地大老远跑来,唱美了,又兴冲冲地回去。
最让他难忘的是兄弟5人重温青少年时光,办了一次“京剧大聚会”。有操琴的,有唱戏的,兄弟们个个抖擞精神,当时大哥已经80多岁,仍然声音洪亮,气力十足。
京剧堪称养生之道,刘增 有切身体会。初次见面的朋友绝少能猜出他已经年过七旬,因为他吃饭香、睡眠好、精神足、显得年轻。他每天坚持步行锻炼,身上带着“计步器”,累计要走一万步,时常还能超额完成任务。刘增 还是一个快乐网民,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关注有关京剧的动态、看演出视频,给票友们发电子邮件,谈论京剧艺术。他对京剧理论颇有兴趣,曾参加南开大学京剧研究会的活动,他说,能与这些高水平的票友做朋友,长见识、长学问。中华京剧奥妙无穷,深入其间其乐无穷……
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样子、体会他人老心不老的精神愉悦,这就是一位老票友挥洒自如的梨园情。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