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14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实验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自尊、心境及其交互作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自尊与心境共同作用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处于积极心境下的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受自尊水平的影响比消极心境下的大学生明显;而自尊心高的大学生受心境的影响比自尊心低的大学生明显。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境;自尊;亲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030-02
大学生亲社会化是大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目标、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积极的社会化过程。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考察自尊、心境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一、研究假设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心境确实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积极心境容易推动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消极心境则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自尊是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人格因素。本研究考察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不同心境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干预和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实践依据。
本研究的假设:(1)亲社会行为与自尊相关。(2)自尊与心境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心境与自尊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与问卷的方法进行。
(一)实验设计
依据研究目的,采用2×2双因素实验设计
(二)参与者选择
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为大学本科一至三年级共140名学生。通过活动将参与者划分为消极心境组和积极心境组,剔除心境控制不成功的参与者,最后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参与者130人(n积极=63,n消极=67)。依据自尊量表的得分,在处于积极心境的参与者中抽取高自尊(n=10)和低自尊(n=10),在处于消极心境的参与者中抽取高自尊(n=10)和低自尊(n=10),四组参与者一共40人参加结果分析。
(三)实验过程
1.心境的操纵与测量
采用竞技比赛来控制参与者的不同心境。研究假设,获得比赛胜利的大学生处于积极心境,比赛失败的大学生处于消极心境。比赛一结束,参与的大学生马上填写一份心境问卷,通过该问卷了解他们在这次比赛中的感受。
2.自尊水平的测查
采用自尊量表(RSES)测查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3.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采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PTM)测查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三、实验结果
(一)心境、自尊以及心境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由表2结果显示,心境和自尊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F=4.508,P=0.041<0.05),表明心境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与自尊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关,而自尊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也与心境有一定关系,它们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对主效应的检验结果说明自尊对亲社会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F=34.456,P<0.001),亲社会行为分数在自尊的两个水平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别。而对心境的主效应检验表明亲社会行为分数在心境的两个水平上没有明显的差别(F=0.390,P>0.05)。虽然对心境的主效应检验不显著,但这并不表明心境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没有影响,由表2可以看到,心境因素对交互作用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交互作用显著本身就表明两个因素(心境与自尊)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同样重要。
(二)不同心境条件下,高自尊大学生与低自尊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差异
t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积极心境下,高自尊大学生与低自尊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1),这也说明心境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积极心境的条件下比在消极心境的条件下明显。
(三)不同自尊水平下,积极心境的大学生与消极心境的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差异
t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积极心境与消极心境下,不管自尊水平的高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与方差分析中对心境主效应检验,P值不显著所表明的意义是一样的。但这并不说明心境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没有影响。虽然高自尊大学生在两种心境水平下的差异不明显,低自尊参与者在两种心境水平下的差异也不明显,但是两种差异之间的差异却是显著的,即高自尊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受心境的影响比低自尊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受自尊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
四、分析与讨论
在本研究中,消极心境下的参与者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明显少于处于积极心境下的参与者,但这也不能绝对地说,参与者在积极心境下产生的亲社会行为一定比他处于消极心境时多。消极心境有时可能增加亲社会行为,有时却减少了亲社会行为,这说明消极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过程远比积极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复杂。此外,通过本研究发现,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高自尊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明显,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高自尊的大学生亲社会除了受到自身自尊水平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心境)。在积极心境下,高自尊的参与者比低自尊的参与者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自尊水平高的个体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且有价值的,因此对自己有着积极的情感和评价,会通过一些亲社会行为来获取他人的认可,而助人、谦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在家庭或学校环境中通常都是被给予赞扬和认可的,积极评价强化了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进而促使其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低自尊的参与者却较少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受到他人的关注,对社会赞许的需求较之高自尊的参与者来得弱,在对他人提供帮助的行为上则没有高自尊的参与者积极。大学生有可能在经历一些可以体验成功的一些活动或事情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尊,相对的,他们对他人不幸经历的感受和对他人不幸施予帮助的知觉也加强了,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助人动机,并在某个适当机会转化为行动。自尊水平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关,但它绝不是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唯一影响因素,自尊水平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不可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往往会和其他一些因素共同作用来决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昊昊,申璐,郑秋林,等.大学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及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65-67.
[3]田俊美,刘丹丹,卢富荣.道德情绪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12):714-721.
編辑 薛直艳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境;自尊;亲社会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030-02
大学生亲社会化是大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目标、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积极的社会化过程。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考察自尊、心境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一、研究假设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心境确实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积极心境容易推动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消极心境则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自尊是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人格因素。本研究考察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不同心境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为干预和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实践依据。
本研究的假设:(1)亲社会行为与自尊相关。(2)自尊与心境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心境与自尊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与问卷的方法进行。
(一)实验设计
依据研究目的,采用2×2双因素实验设计
(二)参与者选择
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为大学本科一至三年级共140名学生。通过活动将参与者划分为消极心境组和积极心境组,剔除心境控制不成功的参与者,最后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参与者130人(n积极=63,n消极=67)。依据自尊量表的得分,在处于积极心境的参与者中抽取高自尊(n=10)和低自尊(n=10),在处于消极心境的参与者中抽取高自尊(n=10)和低自尊(n=10),四组参与者一共40人参加结果分析。
(三)实验过程
1.心境的操纵与测量
采用竞技比赛来控制参与者的不同心境。研究假设,获得比赛胜利的大学生处于积极心境,比赛失败的大学生处于消极心境。比赛一结束,参与的大学生马上填写一份心境问卷,通过该问卷了解他们在这次比赛中的感受。
2.自尊水平的测查
采用自尊量表(RSES)测查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3.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采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PTM)测查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三、实验结果
(一)心境、自尊以及心境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由表2结果显示,心境和自尊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F=4.508,P=0.041<0.05),表明心境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与自尊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关,而自尊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也与心境有一定关系,它们共同推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对主效应的检验结果说明自尊对亲社会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F=34.456,P<0.001),亲社会行为分数在自尊的两个水平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别。而对心境的主效应检验表明亲社会行为分数在心境的两个水平上没有明显的差别(F=0.390,P>0.05)。虽然对心境的主效应检验不显著,但这并不表明心境对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没有影响,由表2可以看到,心境因素对交互作用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交互作用显著本身就表明两个因素(心境与自尊)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同样重要。
(二)不同心境条件下,高自尊大学生与低自尊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差异
t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积极心境下,高自尊大学生与低自尊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1),这也说明心境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积极心境的条件下比在消极心境的条件下明显。
(三)不同自尊水平下,积极心境的大学生与消极心境的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差异
t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积极心境与消极心境下,不管自尊水平的高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都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与方差分析中对心境主效应检验,P值不显著所表明的意义是一样的。但这并不说明心境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没有影响。虽然高自尊大学生在两种心境水平下的差异不明显,低自尊参与者在两种心境水平下的差异也不明显,但是两种差异之间的差异却是显著的,即高自尊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受心境的影响比低自尊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受自尊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
四、分析与讨论
在本研究中,消极心境下的参与者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明显少于处于积极心境下的参与者,但这也不能绝对地说,参与者在积极心境下产生的亲社会行为一定比他处于消极心境时多。消极心境有时可能增加亲社会行为,有时却减少了亲社会行为,这说明消极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过程远比积极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复杂。此外,通过本研究发现,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高自尊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明显,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高自尊的大学生亲社会除了受到自身自尊水平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心境)。在积极心境下,高自尊的参与者比低自尊的参与者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自尊水平高的个体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且有价值的,因此对自己有着积极的情感和评价,会通过一些亲社会行为来获取他人的认可,而助人、谦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在家庭或学校环境中通常都是被给予赞扬和认可的,积极评价强化了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进而促使其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低自尊的参与者却较少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受到他人的关注,对社会赞许的需求较之高自尊的参与者来得弱,在对他人提供帮助的行为上则没有高自尊的参与者积极。大学生有可能在经历一些可以体验成功的一些活动或事情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尊,相对的,他们对他人不幸经历的感受和对他人不幸施予帮助的知觉也加强了,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助人动机,并在某个适当机会转化为行动。自尊水平与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有关,但它绝不是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唯一影响因素,自尊水平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之间不可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往往会和其他一些因素共同作用来决定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赵昊昊,申璐,郑秋林,等.大学生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及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9):65-67.
[3]田俊美,刘丹丹,卢富荣.道德情绪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12):714-721.
編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