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全程体验化就业力教育范式构建探索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针对当前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过硬、可迁移能力缺乏、个人素质不高、就业能动力不强的现状,提出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课堂”的全程化实践教育教学范式,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学习、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体验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关键词】大学生 全程体验式 就业力 教育范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76-03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加之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招聘单位的需求,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研究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基本内涵
  就业力就是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发现、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是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结构。它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及自我管理技能等三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第一,获得工作岗位的能力;第二,适应具体工作的能力;第三,职业发展的能力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力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力,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分析
  (一)职业理想不具体明确,就业能动力不足。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上大学就是为了今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什么工作才是好的工作?自己认为好的工作究竟适不适合自己?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些问题很少有学生进行过深入的思考。由于职业理想不具体明确,他们不知道在大学期间应该侧重学习哪些知识,应该重点掌握哪些技能,应该精通哪些能力,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具体的规划。这导致很多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心态和习惯,导致大学毕业时面对大量的招聘信息,不会主动和招聘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够,根源在于职业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理想。
  (二)专业技术能力不扎实,就业硬实力不强。专业技术能力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要素,更是大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当今社会互联网得到普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大学的教科书更新比较慢,加之有些老师没有与时俱进的学习习惯,不懂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充实知识,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用同一本教案给学生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之中影响了大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造成他们专业知识与时代相脱节。再者,有些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专业技能的培养,造成许多大学生不仅理论知识陈旧,而且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欠缺,导致他们在毕业应聘工作单位时处于被动的劣势。
  (三)通用技能缺少且不硬,就业可迁移力差。通用技能又叫可迁移技能,主要包括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做好一份工作的前提,不管在公务员招考还是在企事业单位应聘中,都被录入考察内容之一。可迁移技能是后天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慢慢积累而成的。但是,在大学期间有些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宿舍、教室和图书馆埋头苦读;有些学生变成了“宅男宅女”,没课的时候就在宿舍里上网玩游戏或睡觉,不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各项比赛。此外,由于部分高校存在功利性的因素,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相对忽視能力的培养,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缺少通用技能,工作能力不强,就业力低下。
  (四)自我管理能力不够强,就业软实力不硬。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体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是自我管理及自我约束的一种方式。如守时、有责任心、善良、灵活、可靠、自立等。自我管理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指的是一个人的情商。据调查得知: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情商的因素占了80%。有较好情商的大学生懂得克制自己的惰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知识,会千方百计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善于在和别人的交流和沟通中培养人脉、寻找就业的机会。而有些大学生脱离高中的紧张生活,远离父母的约束后,在大学中迷失了自己,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睡觉或玩手机,课后宅在宿舍要么玩游戏或者睡觉,不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对于挂科、违规毫不放在心。去应聘工作时,迟到习以为常,穿着随意,不带简历毫不在乎,对招聘单位的提问答非所问,这些都是自我管理能力差的体现。
  三、构建大学生全程体验化就业力教育范式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教育部从2007年起就要求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但是,历年来由于该课程的师资力量匮乏,基本上都是学工处的老师、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学工队伍成员在授课;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就业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针对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类的认知规律,可以构建大学生全程体验化就业力教育范式,通过体验教育和全程教育相结合,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所谓大学生全程体验化就业力教育范式就是指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初到毕业的整个学习阶段,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依据大学生就业力教育目标、内容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适应的虚拟情景(仿真操作),或引领大学生亲身实践教学内容,以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模式,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领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就业能动力;在专业学习中充实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强化就业硬实力;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大学生的可迁移技能,提高就业适应力;在校园文化的体验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构建起教育范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领悟,在实践中深化”。   (一)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领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就业能动力。大学生通过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职业理想后,就会依据职业目标去了解自己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规划自己的学习,制订学习方案,为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而积极准备,可见,规划职业生涯是大学生提升就业力的前提。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首先,要教导大学生理解职业理想的意义和重要性,以此激发他们目标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个性、气质和爱好以及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就业方向,在了解自己和专业及专业所对应的行业的基础上树立人职匹配的职业理想,使得职业目标符合他们自身条件和内在需求。最后,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结合“我想做什么?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我能为社会做什么?”思考自己的未来职业,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相结合,然后树立崇高的理想。当一个人有着人职匹配的远大理想,他们自身的潜能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对追求理想的动力就会持久有力,动力十足。
  (二)在专业学习中充实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强化就业硬实力。专业技术能力是大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必备能力,是最直接的就业竞争力之一。专业技术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课堂中的理论学习、实训中的模拟操作和实践中的实战积累。因此,高校首先要开展专业介绍会,教导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具体行业的要求,指引他们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行业需要的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就业和工作。其次,开展校本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师们经常学习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分享彼此教学经验,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地传授给学生最前沿的专业技术能力。再次,开设实训课,特别是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在虚拟情境或模拟操作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理解、消化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与动手操作能力。然后举行专业基本功大赛,以赛促练,赛练结合,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接着可以结合专业组织各种活动,例如结合数学教育专业开展数学文化艺术节,结合汉语专业开展话剧节,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思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把握及运用专业技术能力。最后,组织学生参加见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组织学生进行零距离的实战锻炼,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
  (三)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大学生的可迁移技能,提高就业适应力。通用技能是一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依靠的技能,它的获得更多依靠实践的锻炼和生活阅历的积累。因此,高校首先要教导大学生识别并评价自己的通用技能,引导他们掌握通用技能的提高方法。其次,组织大学生参加班级、系部和校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有目的地锻炼各项通用技能。例如:通过开展演讲与朗诵比赛或辩论赛,提高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如,通过组织学生担任班干、系干、校干或班主任助理,锻炼提升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最后,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三下乡”活动或“追寻红色文化活动”;或者通过周末进行社会兼职、志愿服务等,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提升就业实力。
  (四)在校园文化的体验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就业软实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指个人素质,包括自信、自立、责任心、诚信、时间管理、主动、勤奋等;它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前提。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很难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好的成就。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其中的“德”其实就包含个人素质,即自我管理能力。高校可以通过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使得学生在校园文化的体验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首先,通过课堂讲述、百度搜索和讨论交流组织学生了解个人的素质概念、内涵和特征及意义;引导他们制订提高个人素质的方案和实施计划。其次,构建制度文化。通过建章立制,在宿约、班规和校纪的指引下,培养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等。再次,建立物质文化。通过宿舍、教室和校园的墙上张贴各种规章制度或名言警句或相关故事,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得到熏陶,受到感染,一举一动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后,营造精神文化。通过校广播播放优美健康的歌曲或好人好事;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传播正能量,弘扬“八荣八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正面的引导、积极的舆论导向。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觉和触觉体验积极、健康、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无形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就业软实力。
  总之,就业力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就业和就业质量,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識”循环往复的认识论和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人类认知规律,通过探索、构建和实施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课堂”的全程化实践教育教学范式,可以以此有效充实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及个人素质,进而提升他们的就业力。
  【参考文献】
  [1]文炯.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与就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5)
  [2]张玉娟.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分析[J].赤子,2015(9)
  [3]王玉宝.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4)
  [4]李良虎.大学生全程体验式日常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4(5)
  [5]陈冬梅,杨腾皓,巩凤,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的教育模式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基于立德树人视野下的职业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全程体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B088)
  【作者简介】李良虎(1973— ),男,广西陆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责编 黎 原)
其他文献
本刊讯 1月8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我区西乡塘区等17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会在南宁召开。会议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林仕梁主持召开,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对课外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并进行了科学总结。他认为,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有益补充,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了用
静态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把教学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为主的过程,把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单纯地讲与听、写与抄、译与背的关系,它使学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出口创汇、创利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纺织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纺织
通过对比不同环氧树脂掺量的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坍落度、7 d与28 d的力学性能及28 d龄期抗渗性能,分析环氧树脂掺量与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环氧树脂
本文论述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水育文化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的基本步骤,对水育文化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构建进行思考,以构建更加完善的水育文化校本课程评价体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极限、微积分、数形结合、归纳比较这四种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求解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数学思想 知识迁移  【中圖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53-02  物理习题偏向于逻辑分析,而且这种逻辑分析是建立在数学关系之上的。“物理离不开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离不
过去,我们把教科书看作是基础知识的浓缩和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绝对权威。现在,课标新理念则把教材内容看作是引导学生认识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是学生认识、分析
学风建设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优良的学风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研究生学风建设显得更加迫切重要,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
形同弓弩,金属质地,巴掌大小,功能和真正的弓弩相仿,稍有不同的是此弩所发射的“箭”是牙签。最近,一种名叫“牙签弩”的玩具在中小學风靡,网上一则家长的“紧急提醒”流传甚广:“这个危险玩具正在校园扩散,一定别让孩子玩。”(6月20日 《三湘都市报》)  【点评】如此危险的玩具盛行于校园,暴露的是有关部门的监管漏洞。对此,除了学校要加强管理,制止危险玩具进校园外,更重要的还是相关部门要从源头抓起,加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