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171-02
读过一则故事《放下身架的社长夫人》,故事讲述了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社长松下幸之助的妻子不计利益、热情周到款待远道而来的经销商和个体客户的故事。20世纪20年代初,凡是到松下公司总部的客户都会被松下的妻子梅野热情地邀请到家里住。每次,梅野都会亲自站在家门口迎接他们,并为他们放好洗澡的热水,体贴地说:“你们远道而来,实在是太辛苦了,请先洗个热水澡吧!”她还会亲自下厨为他们做饭,并尽量和丈夫一起陪着他们吃饭,无论吃住多少天都不收取一分钱的费用。让客户们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从温暖的床上起来后,会发现房门口的篮子里整齐地放着自己换下的外套、内衣、袜子、鞋垫、手套——它们被螦酶筛删痪唬俚靡坏泷拗宥济挥校恍┛训牡胤交贡环觳购昧恕J艿嚼裼龅目突欠浅8卸嵌及颜夥荻髑樯畈卦谛睦铩?0年后,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松下电器遭到了重创,产品大量滞销。好在松下的不少客户并没有放弃松下,而是坚持与松下合作。最终,松下电器渡过难关。客户动情地说:“我们这样做,是为对得起社长夫人对我们的那份情谊!”
这个故事在令人感动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它很好地阐述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一、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非善非恶,利己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又同时具有利他的社会属性。在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方向进化的过程中,不得不选择以利他为前提的分工协作的合作方式,这是人类根据各自不同的特长和优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向不同的职业方向发展,从而再通过相互配合,形成巨大的群众力量,以获得更大的共同利益,从而使每个成员获得更多的利益。人类就是在不断的分工协作中向智慧方向进化,最终形成了真正利他的人类社会。利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特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利他是为了更好的利己而产生的,利己是利他的根本,利他是利己的延伸,利他实际上是更高形式的利己方式,利他是手段,利己是目的,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利他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利他为基础的人类道德。《放下身架的社长夫人》中梅野的所为就是很好的例证。人类道德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了善与恶、荣与耻、正与邪的鉴别标准,并通过形成的意识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人们已经清醒地懂得“帮助今天的别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奉献社会这些道德品质的本质是利他,利他的实质是利己,利他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还会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带来精神利己,即精神的愉悦、价值的肯定。
在人类社会中,完全利己最终会被排斥出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之外。正如一个美国牧师在忏悔中所说的“当纳粹对犹太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犹太人,我没有吭声;当麦卡锡对左派人士实施迫害时,我不是左派人士,我没有吭声;当种族主义对黑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黑人,我没有吭声;当他们把迫害的目标转向我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二、市场经济下的利己与利他
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利己主义是理性利己主义,在市场上的哄骗、欺诈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失去意义,这是因为经营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采取利他手段来树立自己的道德形象和商业信誉。所以现代市场经济呼唤的是与之相适应的崇高的利他精神。
互惠性的利他是现代经济的道德基础,。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依靠市场和价格来分配资源和收入的,市场交换遵循的是等价交换和自愿原则,这就要求经济行为主体必须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与交换另一方的利益结合起来,否则自身的愿望和利益很难实现。也就是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经济主体都有利他性,都受到对方利益的约束。
仍以松下公司为例,松下幸之助说过,“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盈利”,同时他还说过,“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赚钱与贡献社会这一矛盾在他那里得到了统一。他把自己的企业和事业纳入整个社会发展中,才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盈利,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的贡献。基于对人和人生的认识,松下认为:一个小公司其存在虽不能裨益于社会,但最少不能危害社会,这是它被允许存在的最基本理由。拥有数百名或数千名员工的企业,不但不能危害社会,还应该在某方面受到社会的喜爱和欢迎,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经营方针。公司大到几万名职工,它的举手投足都可能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它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有很大的贡献。松下还指出,贡献社会不仅应该是经营的理想,也应该是理想的经营方法,具有灵魂的经营方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生产目的、运行机制和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利他性和服务属性凸显出来,将其服务对象指向广大人民群众,,并在实现利他的过程中,实现经营主体自身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从而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每个经济主体都有自己的物资利益,但都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大目标,就像分蛋糕原理一样,蛋糕的大小决定着每个人所分量的多少,而蛋糕的大小是大家来做的。
现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发展还不完善,社会整体诚信缺失,民族信仰缺乏,道德滑坡,人们的利己心理还很重,使得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病垢,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利己和利他的经济行为,努力构建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在法律制度化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利己与利他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互利原则
互利原则是经济原则,又是伦理原则,是指经济利益关系的双方或多方在实质平等的关系下,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原则。
在生产经济活动中 经营主体遵循的是等价交换原则,通过公平等价交易,使各方均获得利益。经营主体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必须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结合起来,不但要关心自己的付出应得的回报,同时还必须关心其他人付出所应得的相应回报。即经营主体要想通过市场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就必须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树立互利原则,能保证各经营主体的自利追求,又能对他加以限制,要求他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制约,反对一切用不正当手段、非互利方式追求的自身利益。互利原则能够使各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正当手段、公平竞争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对方利益,使之均能受惠获益,达到公平、和谐、互助、共进的目的。因此,树立互利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
人与人的平等是机会平等,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虽然社会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均等机会,但是结果却不尽相同。这种在竞争机制下的优胜劣汰,这样的不平等是合理的,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平等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但是绝对的平等公平是不存在的。
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人们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对勤劳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能理解接受,但对于分配不公、不诚信经营、贪污奢靡的现象,心理会极度反感和不满,甚至会产生仇富心理。现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地建立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反贪监管力度等等,为缩小贫富差距努力着。只有我国经济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缩小两极分化,因此,现阶段我国出现的贫富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必定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三)提倡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居位尽其职”、“爱国不顾身”“舍身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捐躯为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弘扬奉献精神,把市场经济中以利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与奉献精神中以义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义利结合的新型价值观,把以奉献精神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灌输在人们实现利益的追求中,使人们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更加自觉的把竞争和协作、自主经营和接受监督、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允许先富和带动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见利思义、以义统利、利益并重、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实现利己与利他的有效统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让这个“利”成为“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体,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个公民的心里,照耀着我们广袤的中华大地!希冀我们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迈进,我们的全面发展更加和谐、温馨、稳健!
读过一则故事《放下身架的社长夫人》,故事讲述了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社长松下幸之助的妻子不计利益、热情周到款待远道而来的经销商和个体客户的故事。20世纪20年代初,凡是到松下公司总部的客户都会被松下的妻子梅野热情地邀请到家里住。每次,梅野都会亲自站在家门口迎接他们,并为他们放好洗澡的热水,体贴地说:“你们远道而来,实在是太辛苦了,请先洗个热水澡吧!”她还会亲自下厨为他们做饭,并尽量和丈夫一起陪着他们吃饭,无论吃住多少天都不收取一分钱的费用。让客户们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从温暖的床上起来后,会发现房门口的篮子里整齐地放着自己换下的外套、内衣、袜子、鞋垫、手套——它们被螦酶筛删痪唬俚靡坏泷拗宥济挥校恍┛训牡胤交贡环觳购昧恕J艿嚼裼龅目突欠浅8卸嵌及颜夥荻髑樯畈卦谛睦铩?0年后,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松下电器遭到了重创,产品大量滞销。好在松下的不少客户并没有放弃松下,而是坚持与松下合作。最终,松下电器渡过难关。客户动情地说:“我们这样做,是为对得起社长夫人对我们的那份情谊!”
这个故事在令人感动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它很好地阐述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一、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人的本性是利己的,非善非恶,利己是人的自然属性。
人又同时具有利他的社会属性。在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方向进化的过程中,不得不选择以利他为前提的分工协作的合作方式,这是人类根据各自不同的特长和优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向不同的职业方向发展,从而再通过相互配合,形成巨大的群众力量,以获得更大的共同利益,从而使每个成员获得更多的利益。人类就是在不断的分工协作中向智慧方向进化,最终形成了真正利他的人类社会。利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特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利他是为了更好的利己而产生的,利己是利他的根本,利他是利己的延伸,利他实际上是更高形式的利己方式,利他是手段,利己是目的,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利他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利他为基础的人类道德。《放下身架的社长夫人》中梅野的所为就是很好的例证。人类道德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了善与恶、荣与耻、正与邪的鉴别标准,并通过形成的意识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人们已经清醒地懂得“帮助今天的别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奉献社会这些道德品质的本质是利他,利他的实质是利己,利他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还会直接或间接地给我们带来精神利己,即精神的愉悦、价值的肯定。
在人类社会中,完全利己最终会被排斥出社会关系的综合体之外。正如一个美国牧师在忏悔中所说的“当纳粹对犹太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犹太人,我没有吭声;当麦卡锡对左派人士实施迫害时,我不是左派人士,我没有吭声;当种族主义对黑人实施迫害时,我不是黑人,我没有吭声;当他们把迫害的目标转向我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二、市场经济下的利己与利他
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利己主义是理性利己主义,在市场上的哄骗、欺诈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失去意义,这是因为经营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采取利他手段来树立自己的道德形象和商业信誉。所以现代市场经济呼唤的是与之相适应的崇高的利他精神。
互惠性的利他是现代经济的道德基础,。因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依靠市场和价格来分配资源和收入的,市场交换遵循的是等价交换和自愿原则,这就要求经济行为主体必须把追求自身利益的愿望与交换另一方的利益结合起来,否则自身的愿望和利益很难实现。也就是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经济主体都有利他性,都受到对方利益的约束。
仍以松下公司为例,松下幸之助说过,“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盈利”,同时他还说过,“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赚钱与贡献社会这一矛盾在他那里得到了统一。他把自己的企业和事业纳入整个社会发展中,才不折不扣地强调赚钱盈利,只有这样才是对社会的贡献。基于对人和人生的认识,松下认为:一个小公司其存在虽不能裨益于社会,但最少不能危害社会,这是它被允许存在的最基本理由。拥有数百名或数千名员工的企业,不但不能危害社会,还应该在某方面受到社会的喜爱和欢迎,这是企业最基本的经营方针。公司大到几万名职工,它的举手投足都可能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它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有很大的贡献。松下还指出,贡献社会不仅应该是经营的理想,也应该是理想的经营方法,具有灵魂的经营方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生产目的、运行机制和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利他性和服务属性凸显出来,将其服务对象指向广大人民群众,,并在实现利他的过程中,实现经营主体自身利益与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从而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每个经济主体都有自己的物资利益,但都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大目标,就像分蛋糕原理一样,蛋糕的大小决定着每个人所分量的多少,而蛋糕的大小是大家来做的。
现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发展还不完善,社会整体诚信缺失,民族信仰缺乏,道德滑坡,人们的利己心理还很重,使得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病垢,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利己和利他的经济行为,努力构建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在法律制度化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利己与利他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互利原则
互利原则是经济原则,又是伦理原则,是指经济利益关系的双方或多方在实质平等的关系下,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的原则。
在生产经济活动中 经营主体遵循的是等价交换原则,通过公平等价交易,使各方均获得利益。经营主体要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必须与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结合起来,不但要关心自己的付出应得的回报,同时还必须关心其他人付出所应得的相应回报。即经营主体要想通过市场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就必须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树立互利原则,能保证各经营主体的自利追求,又能对他加以限制,要求他接受社会理性的引导,重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制约,反对一切用不正当手段、非互利方式追求的自身利益。互利原则能够使各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正当手段、公平竞争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对方利益,使之均能受惠获益,达到公平、和谐、互助、共进的目的。因此,树立互利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
人与人的平等是机会平等,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虽然社会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和均等机会,但是结果却不尽相同。这种在竞争机制下的优胜劣汰,这样的不平等是合理的,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平等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但是绝对的平等公平是不存在的。
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人们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对勤劳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能理解接受,但对于分配不公、不诚信经营、贪污奢靡的现象,心理会极度反感和不满,甚至会产生仇富心理。现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地建立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反贪监管力度等等,为缩小贫富差距努力着。只有我国经济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缩小两极分化,因此,现阶段我国出现的贫富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必定会经历的一个阶段。
(三)提倡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居位尽其职”、“爱国不顾身”“舍身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捐躯为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弘扬奉献精神,把市场经济中以利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与奉献精神中以义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义利结合的新型价值观,把以奉献精神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灌输在人们实现利益的追求中,使人们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更加自觉的把竞争和协作、自主经营和接受监督、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允许先富和带动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见利思义、以义统利、利益并重、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实现利己与利他的有效统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让这个“利”成为“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体,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信念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个公民的心里,照耀着我们广袤的中华大地!希冀我们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迈进,我们的全面发展更加和谐、温馨、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