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保险作为对未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在信息化的时代下,随着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消费者开始习惯网上购物等消费形式,各大保险公司开始将自己少部分产品的信息发布在第三方平台,自然而然的推动了“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本文将就此着重探讨互联网保险的定义、兴起、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保险市场;风险控制
保险作为现代大金融学科下的一个分支,是将现有财富进行整合投资而对未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但原始的保险观念并不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在人类有抵御各类风险的需求时就产生了。无风险不保险,例如古巴比伦时期,就有国王命令各级官员收集款项以防未来之火灾风险;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重视以家庭为单位,养儿防老等观念根深蒂固,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作是用现在的资产来为老年生活进行保障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丧葬嫁娶的份子钱还是家族意识,我们用现有的财富对朋友亲戚投资,换取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自己有一定困难时别人同样的援手,因而这些无疑都是对未来风险的一种预测和规避。保险承着传统的保险理念在16、17世纪真正成为一个产业。
历史大浪淘沙,从始至终一直留下来的必然是我们所需的,但在不变中寻求变化,在已有的成就中选择创新也是其经久不衰的缘故。在现下,互联网普及化、便捷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速度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金融行业借着互联网的平台,运用不断发展的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络提供着不一样的金融服务,保险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当然也不例外,也有着自身和保险行业的结合。
一、如何定义互聯网保险
如果仅仅把互联网保险定义为:依靠互联网平台去销售保险产品,那么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向天猫淘宝等网购平台、像各大航空公司网上购票服务等所衍生出来新险种的产品,以及相对于现实世界的互联网虚拟世界行为的保险产品创新也应当属于互联网保险的范畴;同时,保险人通过网络为投保人提供的一系列的咨询服务、运用互联网进行核保以及理赔服务应当都属于互联网保险的概念。因此整合起来于此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依靠互联网为渠道进行保险产品的销售、投保、核保、理赔等,这是传统模式上效率的提高;第二层:互联网所在的虚拟世界行为所衍生的保险服务,这属于互联网思维上的创新;第三层:互联网+人工智能、UBI、区块链等科技创新在互联网保险的应用,这是改变保险行业的技术革命。
二、互联网保险的兴起
所谓金融,是跨时空的资源配置活动。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互联网保险也具有配置资源获得收益的价值。其之所以大热,除了对更多场景下的风险进行了保障,备受热捧的还有寿险主打的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
由于保险产品的一大特点是:资金的流动性差,投资的回收周期长。保单现金价值在短期内较低,而保险公司一般会收取较高退保手续费,因此保险产品在短期内的收益率较低,让很多人不敢购买投资型的保险产品。
因此,互联网保险公司在刚开始占领市场的时候,为扩大自己的市场,针对寿险这一块,推出高现金价值产品,即使退保也不收取手续费或低比例的手续费,收益率高达6%左右,远超银行存款和一些债券的收益率,并且由于寿险牵涉到民生领域,公众普遍认为寿险公司有国家最后一道保护,鲜有破产,安全性高,而产品具有一年后退保即超越本金收益的诱惑,所以在一年后退保已经成为惯常做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短线投资。这种互联网的理财产品成为互联网寿险的中坚,陡然剧增的结算利率,使得互联网保险成为金融界的“理财网红”,极大的提升社会对互联网保险的关注度。
三、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优劣势
(1)原有保险业市场巨大且长期稳定
随着人们财富的积累、可支配的收入不断增加、保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对保险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全年保费总额不断增长,且大多时候呈现出了两位数的增长率。现在的互联网保险业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产品创新以及售后等渐趋成熟,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人们相对于资产投资和增值,可能更倾向于资产保值,为自己的财产购买相应的保险是其保值的一个途径。
(2)缩短产品定价周期
以往产品的定价需要五六年的数据进行评估才能得到一个保险产品的价格,是固化的,需要时间沉淀的周期。而如今海量的客户通过大量的购进产品、参与网上问卷调研,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参考其他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库等,此时的数据是动态的、关联性的,如此可减少产品定价的周期,同时加快了保险产品的创新。
(3)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机器人还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例如直接提供证件扫描的功能,对人脸进行识别,直接解答客户针对某项条款的问题等等。不但差错少,服务态度也很好,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改善了传统保险公司的客服或营销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状况。
同时,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保险产品的资料的获得所需的成本几乎为零,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减少了保险公司随意定价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利于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4)公司运行效率有效提高
在运行过程中,投保、承保、核保、理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减少了开设网点的所需要的租金,减少了聘用线下销售人员的成本。
四、互联网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特有风险: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黑客攻击系统盗取资料,以及内部人员以用户资料获取非法收入,因而频频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电子诈骗事件数量大幅增长。
(2)金融征信体系现状:传统的金融机构各自为营,相互割裂。
传统金融机构依靠信用卡信用记录,而互联网金融依靠网上消费记录,社交平台记录来做出判断,二者间未做到资源共享,导致互联网金融呆账坏账的增加,但消费者却可以通过履约式保险将风险转嫁给互联网保险公司,让其赔付自身欠款。
(3)传统下,财险和寿险都是分开经营,其最主要原因是其时间期限的不同,财险以短期保险为主,寿险的时间周期较长可能长达几十年;其负债的情况不同,投资方向也因时间周期产生相应的区别;当寿险为吸引客户大规模开展短期保险,将增加短期负债,若是投资回报率高倒是无妨;但若短期投资失误,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偿付,可能发生挪用长期寿险保费来填补短期漏洞的行为;此方面不但容易造成公司财务的不稳定,长期寿险到期无法赔付。但投资型保险的监管逐渐加强,互联网保险在产品结构上进行着转型。
(4)新保险产品的风险
互联网保险产品除了以前常见的一些财产险、寿险、责任险之外,还有以爱情为标的、以各类考试通过作为标的、针对各个职业各类风险的险种。而这些险种度呈现出相对于传统保险的明显特点:小额且购买量巨大。据我观察,仅支付宝一个平台的单一产品的平均销售量都在五六千份,一些热门保险销量高达十几万份。这样庞大的销售量必然要求监管部门及时的设计相应的监管条例和政策措施,以应对庞大客户群的投诉,合理的维护投保人的权益。因此保险公司在销量激增时需要处理的理赔更加繁多,虽然保险智能化的趋势增强,但普及程度还较低,因此大部分工作还需由人力完成。因此在此方面所需要的人力和管理资本也会相应增加,有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利润率下降。
虽然现在互联网保险保费较发展之初已增长几十倍,但目前大约只占保险市场的10%左右,市场还远未饱和。互联网保险融资规模远不及互联网金融其他服务,未来的前景依然较好。
参考文献
[1]李慧泽.传统保险与互联网保险融合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
[2]周慧.五年期保险 一年后回报骤降[EB/OL].(2014-11-18).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1118/13285801_0.shtml
[3]高丽萍.我国寿险公司营销渠道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杨宇明.寿险个人营销渠道的优化升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作者信息:丁奕丹(1998-),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本科生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保险市场;风险控制
保险作为现代大金融学科下的一个分支,是将现有财富进行整合投资而对未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但原始的保险观念并不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在人类有抵御各类风险的需求时就产生了。无风险不保险,例如古巴比伦时期,就有国王命令各级官员收集款项以防未来之火灾风险;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重视以家庭为单位,养儿防老等观念根深蒂固,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作是用现在的资产来为老年生活进行保障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丧葬嫁娶的份子钱还是家族意识,我们用现有的财富对朋友亲戚投资,换取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自己有一定困难时别人同样的援手,因而这些无疑都是对未来风险的一种预测和规避。保险承着传统的保险理念在16、17世纪真正成为一个产业。
历史大浪淘沙,从始至终一直留下来的必然是我们所需的,但在不变中寻求变化,在已有的成就中选择创新也是其经久不衰的缘故。在现下,互联网普及化、便捷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速度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金融行业借着互联网的平台,运用不断发展的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络提供着不一样的金融服务,保险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当然也不例外,也有着自身和保险行业的结合。
一、如何定义互聯网保险
如果仅仅把互联网保险定义为:依靠互联网平台去销售保险产品,那么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向天猫淘宝等网购平台、像各大航空公司网上购票服务等所衍生出来新险种的产品,以及相对于现实世界的互联网虚拟世界行为的保险产品创新也应当属于互联网保险的范畴;同时,保险人通过网络为投保人提供的一系列的咨询服务、运用互联网进行核保以及理赔服务应当都属于互联网保险的概念。因此整合起来于此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依靠互联网为渠道进行保险产品的销售、投保、核保、理赔等,这是传统模式上效率的提高;第二层:互联网所在的虚拟世界行为所衍生的保险服务,这属于互联网思维上的创新;第三层:互联网+人工智能、UBI、区块链等科技创新在互联网保险的应用,这是改变保险行业的技术革命。
二、互联网保险的兴起
所谓金融,是跨时空的资源配置活动。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互联网保险也具有配置资源获得收益的价值。其之所以大热,除了对更多场景下的风险进行了保障,备受热捧的还有寿险主打的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的销售规模扩大。
由于保险产品的一大特点是:资金的流动性差,投资的回收周期长。保单现金价值在短期内较低,而保险公司一般会收取较高退保手续费,因此保险产品在短期内的收益率较低,让很多人不敢购买投资型的保险产品。
因此,互联网保险公司在刚开始占领市场的时候,为扩大自己的市场,针对寿险这一块,推出高现金价值产品,即使退保也不收取手续费或低比例的手续费,收益率高达6%左右,远超银行存款和一些债券的收益率,并且由于寿险牵涉到民生领域,公众普遍认为寿险公司有国家最后一道保护,鲜有破产,安全性高,而产品具有一年后退保即超越本金收益的诱惑,所以在一年后退保已经成为惯常做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短线投资。这种互联网的理财产品成为互联网寿险的中坚,陡然剧增的结算利率,使得互联网保险成为金融界的“理财网红”,极大的提升社会对互联网保险的关注度。
三、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优劣势
(1)原有保险业市场巨大且长期稳定
随着人们财富的积累、可支配的收入不断增加、保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对保险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全年保费总额不断增长,且大多时候呈现出了两位数的增长率。现在的互联网保险业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产品创新以及售后等渐趋成熟,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人们相对于资产投资和增值,可能更倾向于资产保值,为自己的财产购买相应的保险是其保值的一个途径。
(2)缩短产品定价周期
以往产品的定价需要五六年的数据进行评估才能得到一个保险产品的价格,是固化的,需要时间沉淀的周期。而如今海量的客户通过大量的购进产品、参与网上问卷调研,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参考其他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库等,此时的数据是动态的、关联性的,如此可减少产品定价的周期,同时加快了保险产品的创新。
(3)提升用户体验
智能机器人还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例如直接提供证件扫描的功能,对人脸进行识别,直接解答客户针对某项条款的问题等等。不但差错少,服务态度也很好,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改善了传统保险公司的客服或营销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状况。
同时,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保险产品的资料的获得所需的成本几乎为零,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减少了保险公司随意定价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利于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4)公司运行效率有效提高
在运行过程中,投保、承保、核保、理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减少了开设网点的所需要的租金,减少了聘用线下销售人员的成本。
四、互联网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互联网特有风险: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黑客攻击系统盗取资料,以及内部人员以用户资料获取非法收入,因而频频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电子诈骗事件数量大幅增长。
(2)金融征信体系现状:传统的金融机构各自为营,相互割裂。
传统金融机构依靠信用卡信用记录,而互联网金融依靠网上消费记录,社交平台记录来做出判断,二者间未做到资源共享,导致互联网金融呆账坏账的增加,但消费者却可以通过履约式保险将风险转嫁给互联网保险公司,让其赔付自身欠款。
(3)传统下,财险和寿险都是分开经营,其最主要原因是其时间期限的不同,财险以短期保险为主,寿险的时间周期较长可能长达几十年;其负债的情况不同,投资方向也因时间周期产生相应的区别;当寿险为吸引客户大规模开展短期保险,将增加短期负债,若是投资回报率高倒是无妨;但若短期投资失误,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偿付,可能发生挪用长期寿险保费来填补短期漏洞的行为;此方面不但容易造成公司财务的不稳定,长期寿险到期无法赔付。但投资型保险的监管逐渐加强,互联网保险在产品结构上进行着转型。
(4)新保险产品的风险
互联网保险产品除了以前常见的一些财产险、寿险、责任险之外,还有以爱情为标的、以各类考试通过作为标的、针对各个职业各类风险的险种。而这些险种度呈现出相对于传统保险的明显特点:小额且购买量巨大。据我观察,仅支付宝一个平台的单一产品的平均销售量都在五六千份,一些热门保险销量高达十几万份。这样庞大的销售量必然要求监管部门及时的设计相应的监管条例和政策措施,以应对庞大客户群的投诉,合理的维护投保人的权益。因此保险公司在销量激增时需要处理的理赔更加繁多,虽然保险智能化的趋势增强,但普及程度还较低,因此大部分工作还需由人力完成。因此在此方面所需要的人力和管理资本也会相应增加,有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利润率下降。
虽然现在互联网保险保费较发展之初已增长几十倍,但目前大约只占保险市场的10%左右,市场还远未饱和。互联网保险融资规模远不及互联网金融其他服务,未来的前景依然较好。
参考文献
[1]李慧泽.传统保险与互联网保险融合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
[2]周慧.五年期保险 一年后回报骤降[EB/OL].(2014-11-18).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1118/13285801_0.shtml
[3]高丽萍.我国寿险公司营销渠道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4.
[4]杨宇明.寿险个人营销渠道的优化升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作者信息:丁奕丹(1998-),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