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3
摘 要 随着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体育生作为学校升学率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和训练情况的不足,研究和分析高中阶段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相关人士对高中体育训练的重视。
关键词 训练 高中阶段 体育教育
一、前言
本人通过访谈、调查研究,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同学在耐力性、柔韧性、爆发力、身体协调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差距较大,特别是不同省份同学之间的差距,除了在考虑自身素质之外,其进校时的基础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高中训练模式的不同,导致了同学之间在技能目标达成性的不一致,其结果是在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后出现这种差距。大学和高中的教学不应该出现断层,而应该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于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这个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进入体育教育专业过后,能更快的、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少走弯路,在同学竞争中占有优势。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应届高三或者往届体育生,即是参加2011年体育高考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检索以及有关著作和论文等资料的收集,了解贵州省体育生培养的资料,总结前人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并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编写了《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五个学校共发放117份问卷,回收问卷117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100%,有效问卷中,男生96人,女生21人。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关于当前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高中阶段训练的研究如下:
(一)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人群的特点
对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省人群特点的分析,从性别民族、年龄结构、城乡、是否应届生、所读中学是否重点等方面来分析和了解。
从表2可以看出,在体育生人群中,男性占了很大的比重,少数民族也有很高的比例,且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比较偏远而经济也比较落后的地方,在应届体育生中,占的比例为63%,说明体育生竞争也很大,无论是在文化成绩还是专业素质都面临很大竞争。 在所抽查的学校中,有37.6%的学生属于重点中学,可以看出;重点中学自身的优势和生源的质量都是取决定性作用的。
(二)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训练的目的和动机
学校高中体育考生的训练是以升学为目的,但是在这大背景下,又各有所不同,表现在文化成绩太差,别无选择;热爱体育,丰富业余生活;给自己弄个双保险,多一个选择;增强体质,参加一些比赛和其他等方面来理解和分析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训练的目的。
从表3可以看出,“文化成绩太差,别无选择”是男生和女生选择的主要因素,几乎是占到了53.8%,为了能升学,进入大学学习,是学生选择成为体育生的最主要因素。
(三)影响当前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训练的主要因素
1.场地设施的落后和不足
在对于学校场地设施和场地满意度的调查中,从图1可以看出,只有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可以看出,贵州省黔东南州学校场地和设施是比较差的。
2.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体育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习和训练压力,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都不能松懈,否则会进入一个好的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甚至是失去这个机会,对于他们其心理负荷可想而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繁重的学习和训练压力下,其心理负荷是很大的,其中在“压力非常大”选项中,男、女生都超过了60%。在把握体育技能和文化知识成绩好坏的基础上,学生制定目标层次的不同,也是能解释“压力非常大”的比例高的原因。
3.体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从表5可以看出,在“体育老师技能水平”和“体育老师训练方法”这两个选项中,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最高,都超过了60%,其次在“体育老师责任心”和“体育老师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满意度中,不满意度也都超过了40%,可以表明对于体育老师整体素质的不满。
4.体育理论知识的缺乏
通过走访调查以及自己的经历,发现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都注重在技术技能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涉及较少,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服从教练在训练方面的指挥,更缺少主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对动作技术原理和运动训练规律不能很好地理解。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高中学校资源不能满足学生训练需求
(1)学校场地和设施有限
由于受当地教育部门的财政情况的影响以及领导重视程度的制约,中学阶段的场地器材相对缺乏,客观上影响了训练手段的实施。
(2)高中体育老师水平较低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大学毕业以后,培训和进修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导致体育教师普遍与现有的科学理论相隔较远,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上一辈体育教师相对较差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不利于学生的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
(3)缺乏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师注重在技术技能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涉及较少,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服从教练在训练方面的指挥,更缺少主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对动作技术原理和运动训练规律不能很好地理解。
2.学生心理压力大
高中体育生必须一边学习一边训练,时间和精力上的有限性,加之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这也使训练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3.省体育考试项目设置的不合理
省体育考试政策的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到体育生平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同时还会影响到的选拔和招生的质量,所以说省考试的政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当前贵州省体育考试的政策其综合性、系统性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这也间接的影响到体育生在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质量。
(二)建议
1.建立高中教练员的培养体制
教育部门要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相关的体育部门应该建立高中教练员的培养和进修制度,并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以提高教练员的科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给学生们适当的减压
教练员和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训练的同时或课下时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并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重视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的发展
有意识地在训练过程中安排提高学生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训练内容,以此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能力。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应该设计不同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的练习内容及相应的训练负荷。
4.加大宣传体育教育知识
高中学校体育老师可以适当的在平时训练和学习中加大宣传体育教育知识和课程结构,甚至举办关于“认识体育教育”为主题的展览或讲座,使体育生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体育教育。
5.实施科学的、综合的考试政策
可以适当的借鉴其他省份的考试政策,在结合本省的情况,制定一个完善的、合理的、科学的、综合的招生政策,如能在素质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专业项目,能包括身体爆发力性项目、耐力性项目、协调性项目、柔韧性项目以及球类项目等等。并在全省中小学体育课堂积极推广和普及这些体育项目,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6.
[2] 梁剑,杨继宏,梁浩等.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个性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3.
[3] 王丹,王国良.关于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的再探讨[J].同仁师范学院学报.2006.09.
[4] 黄松.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J].体育师友.2009.06.
摘 要 随着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体育生作为学校升学率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和训练情况的不足,研究和分析高中阶段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引起相关人士对高中体育训练的重视。
关键词 训练 高中阶段 体育教育
一、前言
本人通过访谈、调查研究,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同学在耐力性、柔韧性、爆发力、身体协调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差距较大,特别是不同省份同学之间的差距,除了在考虑自身素质之外,其进校时的基础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高中训练模式的不同,导致了同学之间在技能目标达成性的不一致,其结果是在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后出现这种差距。大学和高中的教学不应该出现断层,而应该紧密联系起来(特别是对于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这个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进入体育教育专业过后,能更快的、更好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少走弯路,在同学竞争中占有优势。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贵州省黔东南州应届高三或者往届体育生,即是参加2011年体育高考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检索以及有关著作和论文等资料的收集,了解贵州省体育生培养的资料,总结前人已有的经验和成果,并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编写了《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的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五个学校共发放117份问卷,回收问卷117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100%,有效问卷中,男生96人,女生21人。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关于当前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高中阶段训练的研究如下:
(一)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人群的特点
对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省人群特点的分析,从性别民族、年龄结构、城乡、是否应届生、所读中学是否重点等方面来分析和了解。
从表2可以看出,在体育生人群中,男性占了很大的比重,少数民族也有很高的比例,且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比较偏远而经济也比较落后的地方,在应届体育生中,占的比例为63%,说明体育生竞争也很大,无论是在文化成绩还是专业素质都面临很大竞争。 在所抽查的学校中,有37.6%的学生属于重点中学,可以看出;重点中学自身的优势和生源的质量都是取决定性作用的。
(二)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训练的目的和动机
学校高中体育考生的训练是以升学为目的,但是在这大背景下,又各有所不同,表现在文化成绩太差,别无选择;热爱体育,丰富业余生活;给自己弄个双保险,多一个选择;增强体质,参加一些比赛和其他等方面来理解和分析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训练的目的。
从表3可以看出,“文化成绩太差,别无选择”是男生和女生选择的主要因素,几乎是占到了53.8%,为了能升学,进入大学学习,是学生选择成为体育生的最主要因素。
(三)影响当前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生训练的主要因素
1.场地设施的落后和不足
在对于学校场地设施和场地满意度的调查中,从图1可以看出,只有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可以看出,贵州省黔东南州学校场地和设施是比较差的。
2.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体育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习和训练压力,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都不能松懈,否则会进入一个好的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甚至是失去这个机会,对于他们其心理负荷可想而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繁重的学习和训练压力下,其心理负荷是很大的,其中在“压力非常大”选项中,男、女生都超过了60%。在把握体育技能和文化知识成绩好坏的基础上,学生制定目标层次的不同,也是能解释“压力非常大”的比例高的原因。
3.体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从表5可以看出,在“体育老师技能水平”和“体育老师训练方法”这两个选项中,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最高,都超过了60%,其次在“体育老师责任心”和“体育老师交流和沟通能力”的满意度中,不满意度也都超过了40%,可以表明对于体育老师整体素质的不满。
4.体育理论知识的缺乏
通过走访调查以及自己的经历,发现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体育教师都注重在技术技能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涉及较少,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服从教练在训练方面的指挥,更缺少主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对动作技术原理和运动训练规律不能很好地理解。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高中学校资源不能满足学生训练需求
(1)学校场地和设施有限
由于受当地教育部门的财政情况的影响以及领导重视程度的制约,中学阶段的场地器材相对缺乏,客观上影响了训练手段的实施。
(2)高中体育老师水平较低
高中的体育教师在大学毕业以后,培训和进修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导致体育教师普遍与现有的科学理论相隔较远,很多教师还是沿用上一辈体育教师相对较差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不利于学生的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
(3)缺乏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师注重在技术技能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涉及较少,学生大多是被动地服从教练在训练方面的指挥,更缺少主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对动作技术原理和运动训练规律不能很好地理解。
2.学生心理压力大
高中体育生必须一边学习一边训练,时间和精力上的有限性,加之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这也使训练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3.省体育考试项目设置的不合理
省体育考试政策的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到体育生平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同时还会影响到的选拔和招生的质量,所以说省考试的政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是当前贵州省体育考试的政策其综合性、系统性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这也间接的影响到体育生在进入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的质量。
(二)建议
1.建立高中教练员的培养体制
教育部门要重视体育运动的发展,相关的体育部门应该建立高中教练员的培养和进修制度,并定期举办教练员培训,以提高教练员的科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给学生们适当的减压
教练员和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训练的同时或课下时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并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重视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的发展
有意识地在训练过程中安排提高学生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训练内容,以此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能力。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应该设计不同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的练习内容及相应的训练负荷。
4.加大宣传体育教育知识
高中学校体育老师可以适当的在平时训练和学习中加大宣传体育教育知识和课程结构,甚至举办关于“认识体育教育”为主题的展览或讲座,使体育生能初步了解和认识体育教育。
5.实施科学的、综合的考试政策
可以适当的借鉴其他省份的考试政策,在结合本省的情况,制定一个完善的、合理的、科学的、综合的招生政策,如能在素质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专业项目,能包括身体爆发力性项目、耐力性项目、协调性项目、柔韧性项目以及球类项目等等。并在全省中小学体育课堂积极推广和普及这些体育项目,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6.
[2] 梁剑,杨继宏,梁浩等.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个性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03.
[3] 王丹,王国良.关于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问题的再探讨[J].同仁师范学院学报.2006.09.
[4] 黄松.论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J].体育师友.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