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突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兴趣的浓与淡,学习积极性的高与低,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对某门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这门学科的强烈欲望,充分体现了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趣
我国古代教育大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切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言论都强调“激其情,引其趣”,历史学科具有久远性和过去性的特点,记录的都是学生所未经历过的历史事件。受教材篇幅和教学课时的限制,教材所引的史实一般比较简短,学生要认识、理解那些时代久远的历史知识相对困难。加之部分学生、家长对历史学科的歧视,导致学生不愿学、不想学,历史课教学难上加难。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将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展现于学生面前,即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激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分散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清楚地提出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点明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同时注重情感性,激发情趣,搅动学生的情感波澜,形成情趣交融的教学氛围。新课的导入应因文而异、不拘一格,应力求制造悬念,切记平淡、死板、冗长。导语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运用谈话来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汉之后东汉建立的史实。在东汉,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姓曹名操,字孟德。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其中两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脍炙人口。其实,处于东汉末年的曹操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那么,东汉末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让我们来进入今天的新课内容。
二、利用艺术语言创设情境激趣
语言是人们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语言在不同人听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艺术,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把学生带进你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与愿望。如果教师上课仅仅照本宣科,将历史教材简单读一遍,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学生会讥讽说:“这些字我们都会读。”没有具体生动的叙述、引导,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历史课教学要讲究语言艺术,想尽办法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语言,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求知欲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趣
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和具体性。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一般是概述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叙事简洁,议论精当,但缺少生动、具体、形象的描绘;教材中虽配有一些插图,但数量少,色彩单调,缺乏立体感。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能运用幻灯、视频就可以较多地再现历史画面。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敦煌飞天图》、秦陵兵马俑、《黄海海战》、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等图片、场面和人物再现于屏幕上,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强烈的光感、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再配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讲述,做到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表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又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新奇感,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如在教学《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时,必然会涉及这一问题:解放军为什么将转入战略反攻的方向选在中原地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既是用形象的语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还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但如果将其制作一个Flash动画,用动画模拟三大主力开展品字形战略反攻的实况,形象直观,动态感强,容易理解,印象深刻。又如,我在教学“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使用Visual Basic软件,根据教材内容把“公元纪年”,“主要朝代”制作了显示图标,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要朝代和其先后顺序。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主要朝代,在屏幕中设置离散的、无序的各个朝代,然后使用动画技术,让“朝代”沿不同路径出现在相应的位置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得到升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插趣味故事、诗词对联、歌谣创设情境激趣
利用故事、诗词对联、歌谣创设教学情境。课堂中插入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它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故事的结果产生探知心理。在教学中用一些故事情境来参与课堂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情境法就是教师所授的内容用一些故事把它穿插进去,使课堂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在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诗词对联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时,就可以引用毛泽东1935年10月写给彭德怀的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既加深了学生对彭大将军的印象,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英国殖民者一步一步地强占我国香港”时,要表达对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颂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就可用《七子歌.香港》的歌词:“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抗击外侮、兴我中华的强烈爱国热情,又能让学生感知历史内涵,给学生一份认知的惊喜。
总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生“情商”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参考文献:
[1] 刘淑芬.如何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J].学苑教育.2011年13期
[2] 刘波.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2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激趣
我国古代教育大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切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言论都强调“激其情,引其趣”,历史学科具有久远性和过去性的特点,记录的都是学生所未经历过的历史事件。受教材篇幅和教学课时的限制,教材所引的史实一般比较简短,学生要认识、理解那些时代久远的历史知识相对困难。加之部分学生、家长对历史学科的歧视,导致学生不愿学、不想学,历史课教学难上加难。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将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展现于学生面前,即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激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分散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清楚地提出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点明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同时注重情感性,激发情趣,搅动学生的情感波澜,形成情趣交融的教学氛围。新课的导入应因文而异、不拘一格,应力求制造悬念,切记平淡、死板、冗长。导语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教学《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运用谈话来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西汉之后东汉建立的史实。在东汉,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姓曹名操,字孟德。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其中两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脍炙人口。其实,处于东汉末年的曹操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那么,东汉末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让我们来进入今天的新课内容。
二、利用艺术语言创设情境激趣
语言是人们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语言在不同人听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艺术,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把学生带进你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与愿望。如果教师上课仅仅照本宣科,将历史教材简单读一遍,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有学生会讥讽说:“这些字我们都会读。”没有具体生动的叙述、引导,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历史课教学要讲究语言艺术,想尽办法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语言,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求知欲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趣
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和具体性。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一般是概述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叙事简洁,议论精当,但缺少生动、具体、形象的描绘;教材中虽配有一些插图,但数量少,色彩单调,缺乏立体感。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能运用幻灯、视频就可以较多地再现历史画面。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敦煌飞天图》、秦陵兵马俑、《黄海海战》、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等图片、场面和人物再现于屏幕上,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强烈的光感、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再配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讲述,做到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表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又能给学生以新鲜感、新奇感,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如在教学《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时,必然会涉及这一问题:解放军为什么将转入战略反攻的方向选在中原地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既是用形象的语言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还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但如果将其制作一个Flash动画,用动画模拟三大主力开展品字形战略反攻的实况,形象直观,动态感强,容易理解,印象深刻。又如,我在教学“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使用Visual Basic软件,根据教材内容把“公元纪年”,“主要朝代”制作了显示图标,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要朝代和其先后顺序。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主要朝代,在屏幕中设置离散的、无序的各个朝代,然后使用动画技术,让“朝代”沿不同路径出现在相应的位置上,学生的求知欲迅速得到升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插趣味故事、诗词对联、歌谣创设情境激趣
利用故事、诗词对联、歌谣创设教学情境。课堂中插入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它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故事的结果产生探知心理。在教学中用一些故事情境来参与课堂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情境法就是教师所授的内容用一些故事把它穿插进去,使课堂生动活泼,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在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诗词对联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时,就可以引用毛泽东1935年10月写给彭德怀的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既加深了学生对彭大将军的印象,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英国殖民者一步一步地强占我国香港”时,要表达对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颂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就可用《七子歌.香港》的歌词:“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抗击外侮、兴我中华的强烈爱国热情,又能让学生感知历史内涵,给学生一份认知的惊喜。
总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学生“情商”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参考文献:
[1] 刘淑芬.如何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J].学苑教育.2011年13期
[2] 刘波.浅谈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