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应向“贫困大学生”倾斜

来源 :百姓生活·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n1990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近日南京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组织225名团干部,组成89个走访小组,花了一周时间走村入户,对该市高淳、溧水、六合区、浦口区等地区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的主要心理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即回报父母高期望造成的焦虑感以及未来就业困惑造成的抑郁感。
  贫困大学生,在我国属于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也是我国当代社会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来自农村、边远山区等贫困家庭。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但正是这种特殊的自卑心理积蓄了他们的精神势能,从而激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大学”这一圣殿。
  从默默无闻甚至被人歧视,到被人尊重和重视的“天之骄子”。虽然他们头戴闪亮的光环,但仍然一直背负着一个重重的壳——一个等待着他们去“救援”的贫困家庭。他们就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蜗牛姿态,担负着家庭的重任,肩负着国家未来的使命,行走在当代社会。他们有着来自多方面心理压力是必然的。
  由于贫困大学生家长,一生均奋斗在农村、山区等相对落后的环境下,深知其中之苦,所以不希望自身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于是,他们从小就叨念着要孩子努力学习,争取出人头地,潜意识地把孩子当成了家庭的希望之星。可是,当贫困大学生即将毕业时,发现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不但“拯救”不了贫困的家庭,而且自身难保。因此,产生焦虑心理是必然的。
  另外,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他们只能占有极少量的社会资源。大学校园为他们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享受这一特殊社会资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城里人”或者富人家孩子共同生活的机会。看着自己的同学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通过关系安排工作,而自己只能凭着机遇到社会上闯荡,难免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也也容易产生自卑感。”
  如果有效释放这些心理压力,必然要先找到造成这些心理压力的根源。俗话说要“治本”,就得先“清源”。
  笔者认为,如果说前二者是暂时或阶段性的。那么最致命的应该是第二个问题,即未来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恐慌感。假如能为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那么以上两大心理压力便可迎刃而解。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仍然是杯水车薪。笔者认为,国家除了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外,还要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行倾斜政策。因为“贫困大学生”一旦失业,就标志着失去了生活来源。这个特殊的的群体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例如我的一位校友,毕业后到深圳两个多月未找到工作,花去了带去的所有盘缠。最后受老乡怂恿合伙盗窃摩托车被抓判刑。
  应该教育“贫困大学生”,在建立自立自强信念的前提下,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仍然停留在“专业对口”、“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栋房”的就业观念。实际上,“谋生就业”也就一条出路,另外也不一定专业对口。先安身立命,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慢慢积累经验,以便再“择业”。
  如果“贫困大学生”能够 “曲线就业”,先谋得一份糊口的差事,这也不失为缓解自身心理压力的良方上策。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又可能产生新的心理问题,认为自己是在“贱卖劳动力”、“浪费青春”。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切忌急功近利。当拥有一定的经济储备后,再考虑“对口”性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不迟。在美国、日本的餐厅和酒店随处可见洗盘子、洗马桶的中国及外国留学生,难道他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吗?
  所以说,“贫困大学生”如果要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乐观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每一天。因为,思路决定出路,心境决定境界。
其他文献
提起妈妈的爱,我总会情不自禁地视线模糊。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一般,今生今世妈妈就要为我付出。  因为我的残疾,妈妈比别的母亲要多承受千倍万倍的辛苦。妈妈每天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给我洗脸涮牙梳头喂饭,二十多年,她已被我累得青丝变白,腰杆变弯,体染顽疾,华年远去。  童年,妈妈背我四处求医问药,为的是让她的女儿和别的孩子一样可以跑跳欢唱;少年,妈妈教我识字读书,为的是让无法进入校园却又极度渴望学习的女儿同样
期刊
前些日子,楼下新开了一家大型超市,隔三差五,有特价商品。每天下班,我总能看见超市门口的走廊上挤满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儿女要上班,孙辈要上学,排队购买特价商品,是老人们乐此不疲,哪怕只为家庭节省几元钱。我除了敬佩还是敬佩。这敬佩,源于一份爱的坚守,好几回我晨起出差,发现他们早已站在那里;这敬佩,源于一份爱的力量,面对旁人鄙夷不屑的目光,他们熟视无睹;这敬佩,源于一份爱的执着
期刊
那天,因生活上的琐事,我和妻子狠狠地“干”了一仗。接连几天,我闷在房里生怨气,妻子则满脸挂霜,彼此间互不搭理。同一屋檐下,竟成陌路人。  女儿乖巧伶俐,见“战事”余波未了,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晚上做完功课后,她悄悄地“潜”入我的“书房”,说:“老爸,你是男人,大度些,主动向妈认个错吧!”我头一扭,拿出男子汉的傲气说:“不。瞧你妈那张嘴,像刀子,把人的心都割烂了。”  女儿眼睛一转,冒出个新点子:“
期刊
母亲喜读报。那些年,家里经济再难,家务活再多,教学工作再累,每天,雷打不动地,母亲都要读报。家里的报纸,母亲不仅读,还经常剪贴。长年累月,她已累积了十几个剪贴本,整整齐齐地码在床头。  小时候最爱听母亲讲故事。故事很多来自于她的剪贴本。那些本本,在我们眼里,曾是那样的神秘而有趣。有时候,等不及母亲忙完,我们就会捧着她的大本本,跟屁虫似地跟前跟后,让干活的母亲给我们讲那些永远也听不厌的故事。  上学
期刊
冬季,每逢艳阳高照的天气,北京军区联勤部职工小区大院里,人们总能看到及凤英搀扶老爸晒太阳、聊天。及老汉逢人就夸:“没曾想晚年能受到女儿的精心照料。这真是天赐大福啊!”  不太了解内情的人,怀着疑惑的心情说:“听说他家乡有儿子,为何八十几岁的老头总住闺女家?”殊不知,对老爸的赡养权,还是及凤英从兄弟和嫂子们那儿“争”来的呢!  及凤英和丈夫张凤利,都是北京军区联勤部原装具厂职工。及凤英她娘17年前病
期刊
母亲是个热心肠,可母亲做事极啰嗦,与父亲简洁明快的做事风格相差甚远。  我家一个亲戚住在市里。小时候母亲领我去亲戚家,几个小时的旅途奔波后,下了长途汽车,再改坐公交车。公交车十分拥挤,谁也顾不上多看谁一眼。刚上公交车,屁股还没暖热座,母亲就急急地拉着我走下去。以为到亲戚家了,我满心欢喜。一路赶来,又累又饿,心想,终于结束旅途之苦啦。谁知,母亲在路边停下来,说还要再乘一会儿公交车。我满脸疑惑。母亲告
期刊
元旦、春节临近,各种各样的送温暖活动多了起来。在一些困难群众家里,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嘘寒问暖,送慰问品、帮困金……   每逢佳节送温暖,这似乎成了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单位、部门的惯例。送温暖活动的确给困难群众解决了很多燃眉之急。但在有些地方,送温暖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少数干部急功近利、求立竿见影之效,甚至制造“泡沫政绩”,使送温暖活动变了味、走了调。  去年元旦、春节的送温暖活
期刊
远方的一位充满美好生活憧憬、素不相识的人,在她37岁花样年龄即将枯萎时,像战场上的勇士,勇敢的挺起了胸膛,毅然以无言的大爱——殷殷鲜血、滴滴浇灌着年轻的生命。从此,她的生命焕发活力,两个生命血脉相连。  那么,骨髓的捐献者是谁呢?他来自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大庆油田钻探钻井二公司钻前分公司安装二队的共产党员、班长王颜涛。    满载祝愿启程    2009年4月20日8时,在铁人王进喜曾经带领过的队
期刊
1989年10月的一天,像往日一样,听到下班的铃声,我迅速骑上自行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往婆婆家飞奔。  儿子10个月大了,由于工作单位附近找不到合适照顾孩子的人,只好把孩子放在几十里外的婆婆家。就这样,我每天风雨无阻,上下班都飞奔在路上。  那天进到院子里,没有像往日一样看到婆婆在院子里抱着孩子等我,心中有些纳闷。支好自行车,我一边叫着妈一边往屋里走,没想到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大姑姐,孩子在她怀里抱
期刊
半夜的时候,老婆醒来,觉得床前有人在晃动,顿时毛骨悚然,不由叫了起来。我赶紧亮了灯,发现母亲穿着单薄的睡衣,颤颤巍巍地站在床前。  我问母亲:“您半夜三更不睡觉,来这里干什么?”母亲一脸的内疚,焦急地向我们解释:“怕小孙子着凉,过来看看风扇有没有关。”  其实,这样的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每当刮风下雨,母亲总会摸黑过来检查一下窗户有没有关好。偶尔小孙子半夜咳几声,母亲也会忍不住摸过来瞅瞅。这一次吓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