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将至,备考迫在眉睫,然古诗鉴赏,总令人生畏。6-11分的分值,实不敢懈怠。本文试从平时教学和考前复习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飨高三师生。
一、务读解
所有古诗词阅读鉴赏题的解答,都建立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之上。一首古诗(词),第一步就是务必要读懂,读不懂,鉴赏根本无从谈起,我所谓的“读懂”,就是心里明了后,更关键的是还能用语言文字“解”(即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我概括为“明诗意”、“知诗情”。
1.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对每一首古诗词,明了每个字的字面含义,通过调整某些字的顺序,填补一些省略、跳跃的空白点,能够通畅地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或者说能够用恰当甚至有文采的语句来描述这首诗的意境。当然对诗词里面所用的典故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2.知诗情。
在大体明了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必须弄清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简而言之就是喜怒哀乐,具体有贬谪的苦闷、送别的愁绪、客居的思归、闲居的幽雅、见景的欣喜等等,不一而足。
怎样来“明诗意”、“知诗情”,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一些作家的风格,一些题材的特点之外,掌握一些规律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题目、作者、注释、末句等,首先就是解诗的关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2004年江苏卷唐人柳中庸的《征人怨》,要求学生结合诗句说明它为什么是一首边塞诗。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提到“征人”,都与边关作战有关,而边塞诗大多反映的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现实,同时也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此诗题目写征人,且“怨”,这便是边塞诗的一个重要依据。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戴复古的爱国等。有的考题提供了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告诉你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向你透露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如2010年全国I卷,注释介绍了作者刘孝绰“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的经历,与题干“这首诗有什么含意”紧密相联(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答案中“仕途起起伏伏”与注释“仕途数起数伏”意思完全相同)。
二、重积累
要准确解读古代诗歌,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材料的积累。
把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明晰鉴赏对象的所属类别。如是咏物诗还是咏史诗,是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征战诗,是羁旅行役诗还是赠友送别诗,是闲适隐逸诗还是谈禅说理诗,等等。因为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寄情山水,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怀才不遇,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羁旅诗的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送别诗的依依不舍、苦苦思念与劝勉等等。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弄清与古诗词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象,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点与面,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手法,等等,以避免赏析时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说外行话。
2.文化知识的积累。
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熟知一些诗人的经历遭遇和理想志趣,一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我们只有尽可能多地熟悉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特定经历,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其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态度和思想情感。
如2010年北京卷李白的《古风》第九、十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鵷鸾”写出“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这一现象,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积累理解到此句写的是“对黑白颠倒、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故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积累,看似不经意,其实点滴皆成海。
三、练表达
要轻松拿下诗歌鉴赏的分数,自然是要操练的,只是训练要得法,力求做到举一反三。
1.审题干。
明确问题指向,考究意图,突出要点。每一个题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考查方向,在审读题干时,就要摸清该题的命题意图。不要着急答题,而是看看这道题让我们答什么,知道了命题者意图,再进一步答题就容易答到点子上。
如2010年浙江卷王安石的《定林》第2问是“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明确指向“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这个考点,从情感入手,侧重点却在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此题设计颇为巧妙。要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扣住一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本意,“悲虫”、“好音”关键是听者的心情,从全诗看,是大自然的景物让诗人“息烦襟”,成为诗人的感情寄托,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快乐。当然更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把握住注解中的“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的重要提示。
2.答规范。
明确要求,规范整合,突出表达效果。阅卷老师看的是答案是否答到点子上,是否符合答题规则。我们要学会的是说“行话”,在拟写答案时,尽可能采用一些答题专用的术语。如考查意境的术语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考查表现手法的术语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等;考查语言风格的术语有“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等;考查思想感情的术语有“杀敌报国的豪情(边塞诗)、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田园诗)、思乡之苦(思乡诗)、依依惜别之情(送别诗)、对丈夫的思慕之情(闺怨诗)、对历史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怀古诗)……当然术语也不能生搬硬套,需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从高考命题的形式来看,有的着眼于整首诗歌,如“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等;有的着眼于诗作中的某个句子,如“指出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某句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何处”等。无论着眼全篇还是某个句子,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法是怎样运用的,最后指出这种技法怎样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深刻凸显诗作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根据分值的多少灵活掌握。
总之,每阅读一首诗,都要力求读懂每一个词,并了解这首诗的意象、意境、主题、手法、风格流派和作者常识;做题时,要注重每道题背后蕴含的命题思路、该诗需要积累运用的语言材料、文化知识、情感体验;答题时,要规范要点,选用术语,分清主次先后顺序,全面思考整合考点。在正确解读诗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技巧方法,答出既符合题目要求又显现文学功底的诗歌鉴赏来。■
一、务读解
所有古诗词阅读鉴赏题的解答,都建立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之上。一首古诗(词),第一步就是务必要读懂,读不懂,鉴赏根本无从谈起,我所谓的“读懂”,就是心里明了后,更关键的是还能用语言文字“解”(即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我概括为“明诗意”、“知诗情”。
1.明诗意。
明诗意,就是对每一首古诗词,明了每个字的字面含义,通过调整某些字的顺序,填补一些省略、跳跃的空白点,能够通畅地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或者说能够用恰当甚至有文采的语句来描述这首诗的意境。当然对诗词里面所用的典故也需有一定的了解。
2.知诗情。
在大体明了诗句意思的前提下,必须弄清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简而言之就是喜怒哀乐,具体有贬谪的苦闷、送别的愁绪、客居的思归、闲居的幽雅、见景的欣喜等等,不一而足。
怎样来“明诗意”、“知诗情”,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一些作家的风格,一些题材的特点之外,掌握一些规律技巧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题目、作者、注释、末句等,首先就是解诗的关键。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2004年江苏卷唐人柳中庸的《征人怨》,要求学生结合诗句说明它为什么是一首边塞诗。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提到“征人”,都与边关作战有关,而边塞诗大多反映的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现实,同时也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此诗题目写征人,且“怨”,这便是边塞诗的一个重要依据。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戴复古的爱国等。有的考题提供了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告诉你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向你透露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如2010年全国I卷,注释介绍了作者刘孝绰“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的经历,与题干“这首诗有什么含意”紧密相联(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答案中“仕途起起伏伏”与注释“仕途数起数伏”意思完全相同)。
二、重积累
要准确解读古代诗歌,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材料的积累。
把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明晰鉴赏对象的所属类别。如是咏物诗还是咏史诗,是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征战诗,是羁旅行役诗还是赠友送别诗,是闲适隐逸诗还是谈禅说理诗,等等。因为不同类别的诗词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寄情山水,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怀才不遇,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羁旅诗的绵绵乡愁、抑郁不得志,送别诗的依依不舍、苦苦思念与劝勉等等。
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弄清与古诗词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象,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正面与侧面,虚与实,动与静,点与面,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手法,等等,以避免赏析时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说外行话。
2.文化知识的积累。
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熟知一些诗人的经历遭遇和理想志趣,一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我们只有尽可能多地熟悉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特定经历,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其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态度和思想情感。
如2010年北京卷李白的《古风》第九、十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鵷鸾”写出“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这一现象,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积累理解到此句写的是“对黑白颠倒、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故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积累,看似不经意,其实点滴皆成海。
三、练表达
要轻松拿下诗歌鉴赏的分数,自然是要操练的,只是训练要得法,力求做到举一反三。
1.审题干。
明确问题指向,考究意图,突出要点。每一个题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考查方向,在审读题干时,就要摸清该题的命题意图。不要着急答题,而是看看这道题让我们答什么,知道了命题者意图,再进一步答题就容易答到点子上。
如2010年浙江卷王安石的《定林》第2问是“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明确指向“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这个考点,从情感入手,侧重点却在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此题设计颇为巧妙。要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扣住一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本意,“悲虫”、“好音”关键是听者的心情,从全诗看,是大自然的景物让诗人“息烦襟”,成为诗人的感情寄托,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快乐。当然更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把握住注解中的“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的重要提示。
2.答规范。
明确要求,规范整合,突出表达效果。阅卷老师看的是答案是否答到点子上,是否符合答题规则。我们要学会的是说“行话”,在拟写答案时,尽可能采用一些答题专用的术语。如考查意境的术语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考查表现手法的术语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等;考查语言风格的术语有“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等;考查思想感情的术语有“杀敌报国的豪情(边塞诗)、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田园诗)、思乡之苦(思乡诗)、依依惜别之情(送别诗)、对丈夫的思慕之情(闺怨诗)、对历史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怀古诗)……当然术语也不能生搬硬套,需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从高考命题的形式来看,有的着眼于整首诗歌,如“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等;有的着眼于诗作中的某个句子,如“指出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某句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何处”等。无论着眼全篇还是某个句子,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法是怎样运用的,最后指出这种技法怎样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深刻凸显诗作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根据分值的多少灵活掌握。
总之,每阅读一首诗,都要力求读懂每一个词,并了解这首诗的意象、意境、主题、手法、风格流派和作者常识;做题时,要注重每道题背后蕴含的命题思路、该诗需要积累运用的语言材料、文化知识、情感体验;答题时,要规范要点,选用术语,分清主次先后顺序,全面思考整合考点。在正确解读诗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技巧方法,答出既符合题目要求又显现文学功底的诗歌鉴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