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重叠性的知识联盟演化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y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知识联盟理论、生态学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知识联盟演化机理问题。认为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构成知识联盟生态位重叠性的两个维度,构建基于生态位重叠性的知识联盟演化机理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博弈模型,认为在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共同作用下,生态位重叠性出现四种状态。随着四种状态的变化,知识联盟向更高级演化。
  关键词:知识联盟 生态位重叠性 知识状态 知识开放性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而知识联盟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也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发展模式[1]。Maura[2]认为知识联盟表示企业与其他企业或组织之间通过结盟方式,从对方获取知识或与对方一起共同创造知识的一种组织形式。Phelps[3]则强调知识联盟体现了实体间的动态关系,这些实体具有共同的关注,且嵌入在知识存量创造与共享的动态工作环境系统中。根据以上观点,从静态视角,知识联盟是一种组织形式;从动态视角,知识联盟是知识的创造与共享过程,并且相对于其作为“组织结构”的静态属性,知识联盟作为“工作环境系统”的动态属性则更为重要。
  目前对知识联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运行过程、价值溢出以及生态位等方面。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知识联盟的运行过程进行阐述。从活动方式上看,知识联盟的运行过程涉及到知识从显性到隐性的转化过程、知识的分享与转移等过程[4];在结构模式方面[5],研究表明知识联盟的联结模式、知识分布关联度等都将会对联盟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联盟内在能力形成;从发展过程上看,Lavie等[6]将知识联盟的发展分为离散、收敛和重构三个阶段。
  在知识联盟的价值溢出性方面,Greve等[7]把知识联盟作为价值网络的亚范畴,该价值网络是通过群体、组织之间复杂的、动态的交易活动而产生经济价值的网络组织;Yang等[8]从创新投入和成本关系角度,认为联盟成员企业通过创新活动联结在一起,使知识模仿变得更加容易,从而降低了知识成本。而知识成本的降低会加大对知识创新的继续投入,这种投入既包括引进吸收新的知识,也包括需要加大联盟治理投入,防止“市场失效”。
  生态学理论认为,知识联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当原知识在互动、竞争中产生的能量累计到一定的阀值时,就会发生变异,使知识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知识联盟生态系统的演进[9];Micheal和Battiston[9]从生态位角度,认为在知识联盟所组成的创新网络中,不同成员居于各自的生态位,当多个成员利用同一知识资源时,就会产生知识状态的同质性,从而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如果成员之间具有完全一致的生态位,则会发生完全重叠。但是,一个知识联盟的生态位资源是有限的,当成员数量或总体规模接近或超过生态位承载量时,联盟成员间的生态位就会分异,适度的分异有利于知识开放共通性的形成,使生态位出现部分重叠。
  根据以上相关文献回顾,目前对知识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内涵、运行过程、生态位等方面,缺少对知识联盟演化规律的研究。而知识联盟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成员之间存在着生态位重叠性,这将导致知识联盟内的竞争与合作,从而推动知识联盟的演化发展。据此,本文将从生态位重叠性视角,分析知识联盟的演化机理问题。

     二、知识联盟生态位重叠性构成维度


  根据以上生态位理论,可以将知识联盟生态位重叠性分为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两个维度。
  (一)知识状态同质性
  知识状态同质性是对组织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描述,体现了各类知识存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知识特性。知识状态同质性由知识存量、知识转移和知识分布三种属性决定。
  1.知识存量
  知识存量是一个静态概念,以一个时点来衡量,体现不断积累的知识总量。知识存量分为广度和深度[10]。①广度。知识存量广度表示联盟所拥有的知识种类和范围的多样性。广度的产生是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存在,各成员形成不同的内生比较优势,从而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类型和范围。②深度。知识存量深度是指组织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所拥有的知识存量水平,它反映了组织专业化程度。深度主要体现在知识存量的模块化程度方面,包含有“看得见的”设计规则和“隐含的”设计规则[11]。
  2.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可以视为知识接受方与知识发送方之间的互动。知识转移过程可以分为获取、吸收、同化和架构四个阶段[12]。①获取。获取阶段主要表现为联盟中处于高势能成员的知识流向低势能成员,低势能成员获取知识,从而引发知识转移的持续进行。②吸收。知识的接受方必须将原先不知道的知识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知识[13],这个吸收过程将使联盟成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③内化。成员的知识内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融合的过程。新知识需要与成员的原知识相互磨合,使两者能够兼容。④架构。架构是指组织将所转移的新知识结构从混乱状态变得有序化,从而改变知识内部结构,形成创新知识[14],它是知识转移的高级阶段。
  3.知识分布
  知识分布体现组织的不同载体所拥有的知识状况。一个联盟成员往往有最高管理层到基层员工等许多不同层次部门组成,而这些部门由于工作性质不同,所要求的知识种类也不同。知识分布具有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知识水平、专业领域、知识资源等方面分布不均衡[15]。合理的知識分布使得联盟成员之间易于协作,交流,使知识创新得以实现。
  因此,当知识联盟中各成员间的知识存量水平接近,对知识的吸收、架构能力相当,并且成员内部各层次的知识分布结构相似时,则联盟成员之间的知识状态具有同质性。反之,联盟成员之间的知识处于分离状态。   (二)知识开放共通性
  知识开放共通性是指联盟内的知识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一个充分开放的知识联盟内,成员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各类知识有效地交流。知识开放共通性由知识交流传导率和知识交流频度组成。
  1.知识传导率
  借助电流或液体流动的公式,Cather和Connelly建立起知识交流传导率公式[16]:
  T=D/Y,其中:T代表知识交流传导率,D代表知识交流驱动力,Y代表知识粘性。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知识交流传导率正比于知识交流驱动力而反比于知识粘性,即要提高交流传导率应该从两方面着手:①提高知识交流驱动力。知识交流驱动力由知识发送方驱动和接受方驱动组成。知识发送方的交流驱动是成员关系确立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向其它成员交流何种类型的知识,以及交流的程度如何;接受方驱动力则决定了知识接受方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及是否能够主动地利用一切机会与知识发送方交流。②降低知识粘滞性。知识粘滞性主要指知识本身不易流动的特点。由于惯例和价值观等深深地嵌入到联盟成员的组织背景深处,形成路径依赖,成为联盟中难以交流传导的知识[17]。通过提高联盟成员的情景嵌合度,使联盟成员倾向于和自身具有相似思维框架和认知背景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和互动,加强在认同感、共同文化等方面的相融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知识粘滞性,从而增加知识的传导交流。
  2.知识交流频度
  知识交流频度是指联盟成员间相互交流知识的频率,它反映了成员间沟通交流的密切程度[18]。Rae[19]指出处于产业前端未成熟的知识,一般以“非程序化权威”知识形式内嵌于特定情境之中,非程序化渠道使交流频度增加,进而提高隐性知识的开放度。
  因此,一方面,随着知识发送方和接受方的交流驱动力加强,以及知识粘滞性的降低,知识在不同成员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另一方面,随着沟通渠道的建立,各方交流频度会进一步增加。在知识交流传导率和交流频度的共同作用下,知识开放共通性得以提高。

     三、模型构建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知识联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联盟内各成员之间存在多种生态位,它们通过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两个维度,以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共同产生整体行为,使联盟成员的生态位产生交叉重叠,从而促进知识联盟生态系统的演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生态位重叠性的知识联盟演化机理模型。见图1。


 标题

  (一)相离状态
  在知识联盟建立初期,各结点知识分布较为分散,知识存量宽度和深度差距大。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较弱,无法准确地获取知识发送方的知识存量。因此各方的知识状态同质性小,知识接受方处于低势能知识状态;该阶段各方的任务在于识别和选择联盟伙伴,因此,对自身的知识控制度较高,知识粘滞性大,知识传导率和交流频度很少,进而导致知识开放共通性小。知识联盟各组织之间的生态位处于相离状态,没有产生竞争现象,仅存在少量试探性的合作。
  (二)点重叠状态
  随着知识联盟的进一步成长,联盟各组织通过创建新的联结关系,获取嵌入在联盟内的知识和信息,通过模仿性投入,积累自身的资源与能力,促使知识存量激增[20]。通过初期相离状态所获得的分散知识有助于低势能知识状态成员吸收能力的提高,掌握先进技术和生产知识的高势能状态成员也会有意识地向关联伙伴转移一些知识,知识状态同质性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该阶段联盟中各成员的情景相似性低,非正式交流渠道尚未形成,知识存量通常以显性知识的载体结构在成员间进行交流,知识交流传导率存在较大障碍,知识开放共通性仍处于较低水平。该阶段,联盟成员间的生态位处于点重叠状态。较相离状态,双方有了进一步的合作。但是由于知识状态的同质性,双方为了争夺有限的联盟资源,仅在低开放度下开展局部合作。
  (三)完全重叠状态
  随着知识迅速、有效地在各两名成员间互动扩散,组织的诀窍、技能得到提高,知识开放共通性不断加强,在知识状态同质性的共同作用下,联盟成员间生态位重叠区域不断增大,直至完全重叠。联盟成员生态位完全重叠意味着两个组织成员共同使用一个生态位中的资源;但是,当成员發展的规模超过知识联盟生态系统承载量时,成员间为了获得有限的资源而展开激烈竞争,这些有限的资源往往包括领先技术、客户、区域市场等,这时成员之间的生态关系表现为竞争关系。
  (四)相连重叠状态
  为了避免成员间的剧烈竞争所导致的知识联盟解体,某一方会率先增加创新投入,通过搜索、评估获得新知识存量,架构新的语言和程序,知识成本逐渐下降,知识状态向更高层次推进[21]。该阶段中,知识状态同质性再次变小,形成高势能知识状态和低势能知识状态两级分化;通过协调、处理不正当竞争等方式,联盟内部建立一套约束机制,这将有利于成员之间保持较强的知识交流驱动力和多种交流渠道。低势能知识状态企业也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对创新知识的反应强度,各方拥有相对较高的知识表达能力,知识开放共通性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该阶段联盟组织间生态位处于相连重叠状态,适度的竞争和合作使组织之间形成共生、互惠的关系,知识联盟处于稳定状态。
  在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二维结构影响下,知识联盟生态位重叠性经历了相离、点重叠、完全重叠和相连重叠四种状态。在这四种状态变化过程中,拥有不同专长的成员为了共同的情景目标而结盟,实现了知识联盟的动态演化。









  讨论2:随着低势能知识状态企业的知识积累,双方知识开放共通性提高,生态位逐渐处于完全重叠状态,但是这种情况只是短暂的。为了维持领先地位,高势能知识状态企业会加大创新投入,减少知识成本,知识状态同质性逐渐变小。而此时,知识联盟仍处于知识开放共通性较高水平,低势能知识状态企业也会加大创新投入,通过提高知识交流传导率,增强对创新知识的反应强度,避免因知识存量广度和深度差距过大而导致的联盟解体。此时,生态位处于相连重叠状态,联盟双方形成互惠共生关系,从而共同推动知识联盟的发展演进。

     五、结论与现实意义


  知识联盟演化过程是知识存量增长和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生态位重叠性已成为影响知识联盟共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模型和数量分析的角度,构建了基于生态位重叠性的知识联盟演化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生态位重叠性由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构成。知识状态同质性具有知识存量、知识转移和知识分布的属性;知识开放共通性表现为知识交流传导率和交流频度的交互性。
  (二)在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共同作用下,生态位重叠性表现出四种状态,即相离状态、点重叠状态、完全重叠状态和相连重叠状态。随着四种状态的变化,知识联盟逐渐由低级向更高级演化。
  (三)通过博弈模型进一步发现,随着知识状态同质性和知识开放共通性的不同组合,联盟成员的知识创新投入和创新反应程度出现非线性增減,这将对联盟成员生态位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促进知识联盟的发展。
  本研究对于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管理实践意义。首先,企业要积极建立知识联盟,通过开展联盟活动,进行知识创新,增加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形成共有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准则,从而实现知识状态的一致性;其次,重视联盟内知识交流,加强联盟内各企业间的合作意愿和动机,形成多频次的互动,增加知识联盟的开放性;最后,对联盟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分工会使处于不同环节的企业在高度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保持适度的知识距离,避免“孤岛式”发展模式,强化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互惠共生的生态位模式。
  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本文所提出推论和模型还需要搜集资料,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不同联盟结构和不同知识技术等级下的企业所组成的知识联盟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并没有针对这种差别来研究知识联盟的稳定性问题。因此,对于本文以上的不足之处,将是后续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Vasudeva G,Anand J.Unpacking absorptive capacity: A study of knowledge utilization from alliance portfolio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03).
  [2]Maura S.Condi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competitive alliances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4 (05).
  [3]Phelps C C.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04).
  [4]Davison R M,OU C X,Martinsons M G.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upport informal knowledge sharing[J].Information System Journal,2013(01).
  [5]孙新波,刘博,罗能等.基于生命周期的知识联盟激励协同运作机理[J].管理学报,2013(05).
  [6] Lavie D,Haunschild P,Khanna P.Organizational difference, relational mechanism,and allianc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12).
  [7]Greve H R,Baum J C,Mitsuhashi H.Built to last but falling apart: Cohesion,friction,and withdrawal from interfirm allianc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02).
  [8]Yang H,Lin Z,Peng M W. Behind acquisition of alliance partners: Exploratory learning and network embeddednes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05).   [9]Micheal D K,Battiston S.Recombinant knowledge and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11(10).
  [10]Chen X,Li X,Clark J G,et al.Knowledge sharing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project teams: A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3 (03).
  [11]Najafi A,Tavani Z,Giroud A.Mediating effects in revers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the case of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in U.K.[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12(03).
  [12]Ciabuschi F,Dellestr H,Kappen P.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vertical and lateralmechanisms in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11(07).
  [13]Zhou K Z,Li C.How knowledge affects radical innovation:knowledge base, market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09).
  [14] Huong, N T, Katsuhiro, D H.Knowledge transfer in offshore outsourcing: a case study of Japanese and Vietnamese software companies[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1(02).
  [15]党兴华,孙永磊.技术创新网络位置对网络惯例的影响研究:以组织间信任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2013 (04).
  [16]Cather E,Connelly Y.Knowledge hiding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2 (02).
  [17]曹勇,向阳.企业知识治理,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与吸收能力的调节效用[J].科学学研究,2014(01).
  [18] Majchrzak A, Philip H B.Transcending Knowledge Differences in Cross-Functional Team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 Science,2012(04).
  [19]Rae D.Action learning in new creative ven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biour&Reaearch,2012(05).
  [20]孙卫,王彩华,刘民婷.产学研联盟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學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8).
  [21]孙锐.知识型企业组群的知识状态系统演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2]Amir R,Grilo I.Stackelberg versus cournot equilibrium[J].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9(03).
  [23]张化尧.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竞争[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GL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斌、郭清琳,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好思想政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情境中取得好成绩,对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展开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生;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7-0051-01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结
床资料自1992~1998年门诊治疗腰腿痛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30岁10例,30~50岁19例,50岁以上31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4个月。经X线或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16例,腰椎骨质增生27例,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水平、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癌症可防可治已不是梦想。但在现有条件下短期内要大幅度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尚不可能,然而经过各种治疗后的癌症患者是可以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大众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烈,随之而产生的各种保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责任保险作为保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逐步发展起来。通常来说,责任保险包含很多种,例如公众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以及雇主责任保险等等,而其中每一项责任保险有细分很多种。责任保险作为一种维护公民各项权益的重要手段已经被每个国家发展运用。在我国,责任保险
道德建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和现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党建水平定、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新安公司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光动治疗法的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在临床上,这种治疗法应用于治疗肿瘤、微生物感染等疾病.光动治疗法主要组成部分为:光敏剂、光源、氧等,它的治疗原理为,将光照射
ZHENG Youquan feels overjoyed that the wigs made by his Rebecca company are so well received by African customers. Based in Xuchang, central China's Henan Provi
目的观察芩丹胶囊(QD)的降压作用以及对血管外膜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QD改善高血压血管外膜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
音乐与治疗疾病有关联的话题由来已久。早在唐代之前,古人便认为已发展的“五声音阶”中的五音与人体内五脏有联系,认为音乐对于身心疾病患者有很大助益。音乐的治疗作用是
“不管是从调整能源结构方面还是从满足能源需求方面来说,安徽都需要大力发展核电.”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优福在采访中开门见山地说.从中核集团秦山二期2%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