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_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美文学中会存在部分陌生化语言,因为每一个作家对于语言模式的应用把持不同的观点,所以,陌生化语言作为一种文学写作模式,应用频率较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英美文学中陌生语言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使作品更加丰满和鲜活,本次论文结合文学作品对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分析
  作者简介:蔡璇琛(1988.3-),女,江西南昌人,学士学位,南昌理工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所谓陌生化,是作者根据读者的现实生活感受,以及一些常态的熟悉和认知,运用一些新的视角和手法对客观存在的人、物、事件进行新的创作,打破人们的惯性认知,给读者更多新鲜感。而这种模式重点体现在语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陌生化语言,这种特殊处理使得文学作品又提升了一个新高度,对于这种全新尝试的探究将对未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启示。
  1.文学陌生化语言的概述
  “陌生化”一词最早是由俄国著名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艺术存在的价值不是仅仅让人们了解发生了什么,还要引导人们感知一些事物的存在。艺术家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艺术技巧将艺术的对象陌生化,使艺术的形式困难化,让人们在感知艺术的时候耗费更长的时间,增强人们对于美感获得的体验。
  文学陌生化语言是在文学语言基础上,通过作家的手法为读者制造陌生感,让读者获得非同寻常的艺术体验。在英美文学中这种应用不仅增加了文学的美感,也使得文学更加立体和饱满,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读者的审美兴趣。
  2.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历程
  结合英美文学的发展史,陌生化语言经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以前,陌生化从风景语言出发进入初探阶段,这期间的艺术家们在对田园生活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应用了陌生化,这段时期的陌生化主要体现在对作品创作手法的衬托中。第二阶段是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这是主观世界的语言陌生化阶段,大多数作家在这一时期会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因此,陌生化语言开始在精神世界中得到应用,让读者的精神家园获得了更高的体验。第三阶段是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后,这时期的灵活意识开始流动,陌生化语言得到了更深的发展,在意识流小说中开始应用,陌生化语言正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化发展。
  3.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
  我国文学界陌生化的理论得到了传播,但是作家们只是出于推崇以及尝试的阶段,还在应用的初期,但是很多英美典型小说对于陌生化语言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包括波特的《被抛弃的老祖母》、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十分明显地应用了陌生化语言,并使得文章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效果。
  3.1英美典型文学作品陌生化语言分析
  叙事手法在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处理,是将对人和事物的理解及感知的时间在艺术手段处理后加以延长,这种感受的时间越长,人们对于审美的体验就会愈加丰满,通過“陌生化”的处理能够使得形式主义的核心写作思想更复杂地表现出来,将读者引入更有趣味的情境当中。以《被抛弃的老祖母》为例,其语言的书写手法中就应用了陌生化语言,应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呈现了老人的心理感受,让读者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真切的感受,这种稳重的意识流也使得原本没有大起大落剧情的小说有了起伏的情感呈现。采取跨越思维给人停下来思考的意识,充分地表达了情感。
  3.2英美文学叙事结构陌生化语言分析
  陌生化语言在小说叙事结构上的应用也是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观念,这是把“情节”同“本事”结合在一起,情节是叙事过程中呈现的时序,本事是事件本身存在的时序,同样以《被抛弃的老祖母》作品为例,小说的叙事结构突破了传统的开端、经过、结尾的叙事程序,开端简明扼要,直接进入主题,给读者留下悬念,并产生了一种十分新颖的体会。这种结构上的特殊安排一方面体现在了客观的空间时序引导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了精神世界的刻画上。两个层面错综复杂,形成了一种陌生化设计,使得作品更具可读性。
  3.3英美文学叙事角度陌生化语言分析
  陌生化是叙事小说关键要素之一,陌生化叙事视角的选择从两大方面出发,一方面是故事之外全知叙述视角,另一种是故事外的内部视角,前一种叙事手法是传统小说的叙事,传统的叙事手法只能够在过程中给读者们机械性的感知,读者会无法主动对故事的内涵有深刻理解,很难引起共鸣。而陌生化处理之后的叙事视角,是从某些人物的视角出发的,过程中两种视角应该得到交叉互动,这样既能够让读者被新事物吸引,又能够保证作品本身的吸引力,这种写法和布局会增加作者的阅读难度,延长了审美时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美文学作品当中从写作风格到语言表达都和中国作品存在很大的差别,他们对于陌生化语言的应用使得作品产生了更多的活力,内容更加耐人寻味,表达更加引人入胜,对于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特点的探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于中国文学作家在后续的创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果.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解读[J].校园英语,2014,16:192.
  [2]刘婷婷.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4:51 53.
  [3]郑敏.以乔伊斯《尤利西斯》为例分析英美文学的陌生化语言特点[J].青年文学家,2015,35:112-113.
其他文献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是最
摘 要:“有 VP”结构指的是“有”后直接加谓词性成分的结构。近年来,“有 VP”结构在口头交际和媒体中呈增多趋势。在对海南师范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在海南这个语言环境相对复杂的地域,高校学生对“有 VP”结构的使用和认同情况,呈现不同方言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背景的差异。  关键词:“有 VP”;语言调查  作者简介:李晨(1991-),女,汉族,浙江象山人,海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 P)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
摘 要:每个民族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日积月累起来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习语,它含义丰富,反映出了英语民族悠久的历史。英语习语带有丰富的含义,单从字面上是难以领会的。本文将探讨因英美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而广为流传的习语表达,并以生动的例子进行解析。  关键词:习语;英美文学;影视剧作品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习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的融合发展表明,债务融资对公司治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二者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指出债务融资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密切的
摘 要:汉泰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较为复杂,一般来说汉语的中心语位于状语之后,形成“状中结构”,而泰语中心语位于状语之前,形成“中状结构”;但是由于汉泰两种语言在语言认知上有一些不同,因此中心语的顺序也有不少例外,也就是说汉语和泰语的中状结构顺序并不是完全相反的。  关键词:汉泰语;状语;中心语;结构  作者简介:李春艳(1990.3-),女 ,汉族,四川巴中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
摘 要:称谓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称谓表面看似简单,实际上背后受着文化背景,社会因素,历史原因等等的影响。本文将从亲属关系称谓这一个方面,进行中日两国的对照研究。中日两国虽然同处在儒教文化圈中,但单从亲属称谓这一点,就能体会到两国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亲属关系;称呼;对内;对外;男尊女卑;从儿现象  [中图分类号]:H036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是我们在语言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但在对“静态”和“动态”的理解上还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将它们同共时和历时对应起来,有的把它们同语言和言语对应起来,还有同语法和语用对应的;有的认为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而有人认为语言和言语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的认为词、短语是静态单位,句子是动态单位;而有的人认为词、短语、句子既是语言单位,也是言语单位,都有静态和动态。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