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生物教学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注重生物实验;学会运用问题;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搞好实验前的预习,明确实验内容和步骤。
关键词 中学 生物教学 看法
生物课是一门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直接的推动作用。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本人生物课教学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體现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各个不同的环节中,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如在进行生物遗传的教学之前,让学生去观察自己与父母的一些性状特征,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无耳垂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性状在自身的体现。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何我长得像父母?但父母都是双眼皮,我为什么是单眼皮?”......学生处在自己发现的问题情境中,自然会思维活跃,对遗传的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变浓,这就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二、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合作、探究”,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实验,针对这些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日常经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②鼓励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③教师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例如:在学习《探究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自己搜集鼠妇,并说出其生活环境,由此引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试验的关键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计划实施。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没有限制学生严格按课本设计和实施,而是让他们独立设计方案,让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方案和操作。通过这种合作与探究,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注重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界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生物教学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引起所要求出现的对象或现象,以便观察、研究去获得或验证、巩固生物学知识。实验法不同于观察法,后者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不必作实验,实验往往要观察。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从而深刻巩固地掌握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及运用知识等能力;此外,还可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学会运用问题
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同时学生只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算获得了完全的知识,把知识变为学识,化学识为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例如:结合生产实际对农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合理灌溉植物?什么叫“烧苗”,“烧苗”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要合理密植?中耕松土的理由是什么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又例如:生物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能够提出许多实践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诸如怎样使用显微镜?怎样制作临时装片?扦插、嫁接、压条的技术要点是什么?对那些生物栽培可以分类适用扦插、嫁接、压条技术等。通过技能训练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多,思维训练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针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发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在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时,要验证植物呼吸过程放出热量。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去做,因为学校是农村中学,材料易找,学生开始堆一堆玉米,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明天用手摸,然后便得出了结论。这样使得原本只适用于实验室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完成的试验,也能在课下完成。
此外,同学们设计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的材料加以改造,用来完成很多课本中的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发挥了她们的主体意识。学生学会了自己去探寻答案的实践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搞好实验前的预习,明确实验内容和步骤
生物实验课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做的实验内容较多涉及的理论错综复杂,要使生物实验课在有限时间内能收到良好的实验、研究效果,必须让每个学生首先弄清每个实验的内容、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它们要研究和验证的理论问题。只有让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以后做起实验来才能有条不紊,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事先要进行必要的难点和重点讲解,让学生掌握要领,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得心应手,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七年级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小学,没有亲自参与做过实验,在使用实验仪器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譬如,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详细地介绍显微镜的名称、用途、结构以及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有些比较复杂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师事先可在学生中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培养一批生物实验的骨干,然后让这些骨干作为分组实验的“小老师”去带动并组织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做好实验。这样。由骨干带全员,小组的人数少,学生相对集中,听得清,看得明。学生在实验中掌握了要领,人人操作,个个动手,手脑并用,能亲眼目睹生物实验的现象与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浓,热情高涨。长此以往,学生就越来越爱学生物,热爱生命科学,提高学生探索和掌握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愿望。从小树立起誓做生命科学的研究者和探索者,立志为人类的生命科学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的决心。
关键词 中学 生物教学 看法
生物课是一门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直接的推动作用。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本人生物课教学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體现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在教学过程的各个不同的环节中,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如在进行生物遗传的教学之前,让学生去观察自己与父母的一些性状特征,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无耳垂等,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性状在自身的体现。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何我长得像父母?但父母都是双眼皮,我为什么是单眼皮?”......学生处在自己发现的问题情境中,自然会思维活跃,对遗传的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变浓,这就为上好本课打下了基础。
二、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生物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合作、探究”,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实验,针对这些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日常经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②鼓励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方案,③教师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例如:在学习《探究影响鼠妇的生活环境》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自己搜集鼠妇,并说出其生活环境,由此引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试验的关键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计划实施。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没有限制学生严格按课本设计和实施,而是让他们独立设计方案,让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方案和操作。通过这种合作与探究,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注重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界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生物教学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引起所要求出现的对象或现象,以便观察、研究去获得或验证、巩固生物学知识。实验法不同于观察法,后者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不必作实验,实验往往要观察。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从而深刻巩固地掌握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及运用知识等能力;此外,还可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可见,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学会运用问题
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同时学生只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算获得了完全的知识,把知识变为学识,化学识为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例如:结合生产实际对农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合理灌溉植物?什么叫“烧苗”,“烧苗”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要合理密植?中耕松土的理由是什么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又例如:生物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能够提出许多实践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诸如怎样使用显微镜?怎样制作临时装片?扦插、嫁接、压条的技术要点是什么?对那些生物栽培可以分类适用扦插、嫁接、压条技术等。通过技能训练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和自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多,思维训练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针对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发挥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在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时,要验证植物呼吸过程放出热量。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去做,因为学校是农村中学,材料易找,学生开始堆一堆玉米,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明天用手摸,然后便得出了结论。这样使得原本只适用于实验室借助实验仪器才能完成的试验,也能在课下完成。
此外,同学们设计利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的材料加以改造,用来完成很多课本中的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发挥了她们的主体意识。学生学会了自己去探寻答案的实践方法,对学生能力培养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搞好实验前的预习,明确实验内容和步骤
生物实验课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做的实验内容较多涉及的理论错综复杂,要使生物实验课在有限时间内能收到良好的实验、研究效果,必须让每个学生首先弄清每个实验的内容、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它们要研究和验证的理论问题。只有让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以后做起实验来才能有条不紊,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教师事先要进行必要的难点和重点讲解,让学生掌握要领,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得心应手,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七年级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小学,没有亲自参与做过实验,在使用实验仪器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譬如,显微镜的使用: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详细地介绍显微镜的名称、用途、结构以及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有些比较复杂的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师事先可在学生中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培养一批生物实验的骨干,然后让这些骨干作为分组实验的“小老师”去带动并组织小组内的其他同学做好实验。这样。由骨干带全员,小组的人数少,学生相对集中,听得清,看得明。学生在实验中掌握了要领,人人操作,个个动手,手脑并用,能亲眼目睹生物实验的现象与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浓,热情高涨。长此以往,学生就越来越爱学生物,热爱生命科学,提高学生探索和掌握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愿望。从小树立起誓做生命科学的研究者和探索者,立志为人类的生命科学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