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优良品系生长特征调查分析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87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油茶优良品系在海南生长适应性。[方法]以海口东山金茂苗木有限公司选育出的油茶优良品系琼东2号、琼东8号和琼东9号为材料,利用标准地法对其在海南生长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琼东9号品种油茶林木长势旺盛,单果重69.7 g,果实含油率平均45.78%;琼东8号品种油茶林木生长势旺盛,单果重44.6 g,果实含油率平均43.34%;琼东2号品种油茶林木生长势旺盛,单果重47.3g,果实含油率平均44.81%。其生长表现达到国家丰产林标准,经检验油质量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结论]3个油茶品系适宜在海南各市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 油茶;生长特征;调查
  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8-0123-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8.03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daptability of Camellia oleifera strains in Hainan.[Methods]The oil tea excellent strains Qiongdong No.2,Qiongdong No.8 and Qiongdong No.9 selected by Haikou Dongshan Jinmao Seedling Co.,Ltd.were used as survey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growth status of Hainan by standard land method.[Result]C.oleifera forest of Qiongdong No.9 grew vigorously,with a single fruit weight of 69.7 g,the fruit oil content was 45.78%.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of Qiongdong No.8 had a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with a single fruit weight of 44.6 g,the oil content of the fruit reached an average of 43.34%.Camellia oleifera forest of Qiongdong No.2 variety grew vigorously,the single fruit weight was 47.3 g,the fruit oil content reached an average of 44.81%.Its growth performance had reached the national highyield forest standard,and the quality of the oil had been tes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s.[Conclusion]The C.oleifera line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cities and counties in Hainan.
  Key wordsCamellia oleifera Abel.;Growth status;Investigation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山茶属常绿小乔木,是珍贵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栽培在海南已有2 000多年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1],但其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2]。海南目前培育种植的油茶品种主要是越南油茶、普通油茶、高州油茶,也叫海南本地油茶品种[3]。油茶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保持水土、绿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生态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油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茶油质量、形状分析等各方面[4-10]。
  随着油茶产业的发展,海南市场也逐渐被看好,海南各地大力发展种植油茶产业[11-18]。针对海南油茶种苗管理混乱、种源来源不明、种苗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主要问题,人们利用海南本地油茶种质资源,选育和筛选优良油茶新品种,改善油茶生长效果和产油质量。海口东山金茂苗木有限公司筛选出的优良油茶琼东9号、琼东8号和琼东2号,经海南省林业厅组织专家现场查定与评审,认定为海南油茶的优良品种。该研究主要利用海口东山金茂苗木有限公司筛选出的优良油茶琼东9号、琼东8号和琼东2号,2011年在澄迈县大丰镇种植5.33 hm2试验林进行生长现状调查、果实含油率和成分检测,对海南省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培育良种壮苗和提升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试验林地位于澄迈县大丰镇,地处110°03′56″E、19°52′36″N,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8 ℃,年平均日照时数2 059 h,年均降雨量1 786.1 mm;土地为丘陵山地,土壤为砖红壤。
  1.2材料以海口东山金茂苗木有限公司筛选出的优良油茶琼东9号、琼东8号和琼东2号为材料。
  1.3试验设计试验林建立于2011年12月,参试油茶品系有琼东9号、琼东8号和琼东2号。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5行×10株为1单小区,4次重复。试验地前作種甘蔗,收获后全垦机耕整地,株行距3 m×4 m,挖穴规格60 cm×60 cm×60 cm,每穴施有机肥8 kg,苗龄1年生,试验林面积5.33 hm2,四周灌木林为保护行。
  1.4调查方法每年对4次重复试验林小区进行每株生长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地径、树高、冠幅、枝下高、保存率等。2017年对油茶琼东9号、琼东8号和琼东2号果形、果纵径、果横径、果皮厚、果形指数(果纵径/果横径)进行观察,测定单果重,比较不同油茶果实形态特征。   1.5油茶产量的测定3个品系油茶果实成熟后,各选择30株,采集测定其果实平均产量、果实鲜籽数、鲜果出籽率、干出籽率、出仁率等。
  1.6油茶果实含油量的测定3个品系油茶果实成熟后,各采集50颗果实,带回实验室进行种仁含油率和油营养成分检测。
  1.7数据处理与分析树高、地径、冠幅、枝下高采用平均值统计,保存率为4小区存活的总株数除以200株,单个鲜果重、含油率和油营养成分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方经济林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3个品系油茶果实形态特征(6年生)由表1可知,琼东9号为青果,脐形,籽粒呈黑色,果皮厚0.32 mm,单果重69.7 g;琼东8号为青果,圆形,籽粒呈黑色,果皮厚0.30 mm,单果重44.6 g;琼东2号为灰果,梨形,籽粒呈黑色,果皮厚0.28 mm,单果重47.3 g。
  2.23个品系油茶生长情况(6年生)由表2可知,琼东9号长势旺盛,树高适中,冠幅相对小,地径较粗壮;琼东8号长势旺盛,树高适中,冠幅圆球形,展开较大,叶片为近圆形,地径适中;琼东2号长势旺盛,树高较高,冠幅展开较大,叶片为似小羊耳形,叶面较紧凑,长边带出,地径相对小些。
  2.33个品系油茶品系果实情况(6年生)由表3可知,琼东9号茶籽粒数3~4粒,果实产量9.6 kg/株,产油量300 kg/hm2,鲜出籽率38.03%,种仁含油率56.75%,鲜果含油率45.78%;琼东8号茶籽粒数3~5粒,果实产量8.7 kg/株,产油量240 kg/hm2,鲜出籽率24.90%,种仁含油率43.34%,鲜果含油率43.34%;琼东2号茶籽粒数5~6粒,果实产量7.8 kg/株,产油量330 kg/hm2,鲜出籽率31.86%,种仁含油率43.91%,鲜果含油率44.81%。在澄迈县大丰镇福山基地试验林中,3个品系油茶果实产油量和种仁含油率都达到油茶良种选育国家标准。其中琼东9号种仁含油率最大(56.75%)。
  2.43个品系油茶油营养成分含量情况(6年生)3个品系油茶油营养成分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方经济林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分析。由表4可知,3个品系油茶的油脂及脂肪酸甲酯含量组成较好,全部符合油茶籽油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
  3结论
  (1)经调查,3个品系油茶品系种植6年后,其长势好,果实多,抗性强。琼东9号品种油茶单果重69.7 g,果实含油率平均45.78%;琼东8号品种油茶林木生长势旺盛,单果重44.6 g,果实含油率平均43.34%;琼东2号品种油茶林木生长势旺盛,单果重47.3 g,果实含油率平均44.81%。达到油茶良种选育国家标准含油率指标。
  (2)3个品系油茶油营养成分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方经济林产品质检中心检测分析,其油脂及脂肪酸甲酯含量组成较好,全部符合油茶籽油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
  (3)3个品系油茶生长的生态环境因子(如温度、降雨量、土壤类型等)接近,栽培技术要点一样,因此3个品系油茶表现相近。
  加强优良品种选择,改良油茶种植技术,才能使油茶产业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地其他经济产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龙学为,游国庆.锦屏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62-64.
  [2] 庄瑞林.中国油茶[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 曾祥全,林波,杨枝林.海南省油茶种苗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J].热带林业,2016,44(1):37-40.
  [4] 渠开跃,代力民,冯慧敏,等.辽东山区不同林型土壤有机质和NPK分布特征[J].土壤通报,2009,40(3):558-562.
  [5] 周婉娟,石珊奇,宿少锋,等.5种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3):114-118.
  [6] 苏日娜,海春兴,李占宏.不同空间表土土壤孔隙度分布规律研究[J].北京农业,2015(31):201-202.
  [7] LEBAUER D S,TRESEDER K K.Nitrogen limit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globally distribuled[J].Ecology,2008,89:371-379.
  [8] 徐馨,王法明,邹碧,等.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状况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22(9):1514-1522.
  [9] 黄承标,吴仁宏,何斌,等.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9,38(3):16-21.
  [10] 秦嘉海,金自学,王进,等.祁连山不同林地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1): 92-94,139.
  [11] 付登强,杨伟波,陈良秋,等.海南油茶优树选择初报[J].热带农业科学,2014,34(6):41-43.
  [12] 郑道君,潘孝忠,张冬明,等.海南油茶资源调查与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1):130-135.
  [13] 陈永忠,陈隆升,李儒法,等.海南油茶资源调研及产业发展建议[J].热带林业,2017,45(1):49-52.
  [14] 王碧芳.海南油茶50个优株果实经济性状评价[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15] 王碧芳,邹锋,袁德义,等.海南油茶优良单株果实经济性状综合评价與筛选[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5(2):156-161.
  [16] 王博宇,王健.不同基质和激素处理对海南油茶扦插育苗的影响[J].热带林业,2016,44(3):9-10,8.
  [17] 王惠君,王文泉,李文彬,等.海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河北林业科技,2016(3):66-70.
  [18] 戴俊,钟仕进.海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热带农业工程,2017,41(4):61-64.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得到更多的发酵产物,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研究黑木耳在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对菌丝体形态、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添加无机盐效果更佳。在以上条件下进行黑木耳液体深层发酵,所获得的生物量和多糖含量最高。  关键词黑木耳;发酵;营养条件;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S64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8-0046-03  
期刊
摘要对苯乙醇胺A、赛庚啶、可乐定、巴氯芬等常见“新型瘦肉精”药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仪器检测方法以及酶联免疫法、免疫层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等免疫分析方法,为保障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新型瘦肉精;危害;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8-0001-04  do
期刊
摘要从杂草防除的基本原理、防控量及效果等方面对间套作、覆盖、生物防除3个生态控草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对茶园杂草研究的展望,指出了茶园杂草管理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茶园;杂草;生态控草  中图分类号S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9)08-0022-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8.005  Abstract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多氯联苯迁移规律。[方法]以浙东沿海某典型固废拆解区为研究区,通过对2004和2008年土壤、水体中PCBs含量的对比和典型地区PCBs含量的分析,对研究区土壤PCBs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受地形影响,在水动力作用下,土壤中的PCBs可以发生长距离的迁移,并在低洼处的土壤表层浓集。[结论]建立了PCBs迁移模式,并对土壤多氯联苯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多氯联苯;土
期刊
摘要随着蔬菜设施化栽培的快速发展,对设施大棚专用型蔬菜品种的需求显得非常迫切。于2016年从国内各种企引进19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春夏茬田间初步对比试验,并从中择优选择5个品种于2017年春夏季开展了进一步重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新尖椒一号(长羊角椒)、长江7号(长羊角椒)和金田8号(长灯笼椒)在丰产性、抗逆性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可以在蔬菜设施栽培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辣椒品种;设施栽培;耐热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成熟度的凤丹种子在不同温度贮藏后的萌发情况和脂肪酸组成成分,为进一步推进油用牡丹商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将不同成熟度的凤丹种子分别贮藏在4 ℃和25 ℃培养箱,60 d后测定其萌发率、含水率、出仁率和含油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同发育阶段的凤丹种子在不同温度贮藏后,其萌发率、含水率、出仁率、含油率、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均差异显著;
期刊
摘要土壤反射光谱的特性和土壤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遥感技术在土壤中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物理基础。此外,高光谱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快速、高效提取土壤信息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针对高光谱在土壤中的应用情况,首先对高光谱遥感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优势进行总结阐述,然后分别总结高光谱遥感在土壤有机质、含水量、重金属及土壤质地等方面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最后探讨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壤研究应用中在
期刊
摘要对贵阳市主要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的秋色叶树种的品种、观赏特性、应用形式、位置、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城市绿化中主要秋色叶树种有 20科24属34种(包括品种),除了漆树科、榆科、杉科、无患子科、金缕梅科外,其余15个科仅有1种;常绿种类仅有南天竹,其余均是落叶种类;春秋两季变色树种有乌桕、枫香、红枫、美国红枫、榉树5种,其余均为单秋季变色树种;根据色彩可分为红色系、黄色系、橙(褐)色
期刊
摘要以动物医院接诊的被轿车碾压腹部、致膈肌破裂、临床表现为胸腹式呼吸的患犬为例,探讨一例犬膈疝的诊断、治疗及术后护理效果。对患犬进行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确诊为膈肌破裂后,立即进行膈疝縫合术,最后成功挽救患犬生命。因腹部被挫伤,引发水肿,每天护理时需用硫酸镁热敷,以减轻水肿。治疗膈肌穿孔或破裂最有效的方法是膈疝缝合术及良好的术后护理。  关键词犬;膈疝缝合术;特殊检查;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S858
期刊
摘要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阿克苏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以阿克苏市16个水位监测井的水样数据为基础,对地下水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表明,水样中达Ⅲ类水质标准的占81.25%,其中优良和良好的水质占43.75%,而极差和较差的水质有18.75%。通过与F值评分法结果对比发现,层次分析法由于采用了变化的权重对评价因子进行处理,同时综合考虑了全部评价因子对水质的贡献与因子间的相互联系,因而能更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