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本文通过追溯共情产生的历史和共情的定义,针对高职院校90后学生特点,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共情这一理论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能促进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有助于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发展;探讨了明确表达关注、适当 “复述”回应、尊重学生和 “自我暴露”等共情技術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共情 高职院校 辅导员工作 沟通
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最初由德国哲学家Vischer(1873)年提出,主要用于美学中对作品艺术性的分析,来表达人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主动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上的一种现象。这一概念被引入心理学领域要追溯到1909年,Titchener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的讲稿,文章中他首次使用了“empathy”这一英语单词,其字面意思是“情感的进入(feeling into)”,此时的共情强调用心感受别人的情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共情是指始终以真诚和关注的态度去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需要的一种技术和能力,他将共情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共情的良好运用能给双方营造相互适应的氛围,有助于问题的沟通和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情感强烈,思维活跃,但心理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弱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学生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与学生接触较多,合理运用共情策略可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互信,对辅导员工作的顺利推进有重要的价值。
一、共情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的价值
1.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是90后的大学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环境迥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定的差异;他们个性张扬、刚从高三的学习重压下解放出来,部分学生来自其他中职院校的单招,他们刚刚进入大学,渴望自由。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这些潜在的特质,如果只是以一些僵化的标准和制度来管理学生,迫使学生屈服,无法使学生信服,只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
共情要求辅导员无条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需要,以真诚的态度理解学生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消除学生的疑虑,打开学生的心扉,获得学生的情感回应,从而达到良性的双向互动,端正并改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而促成有效甚至高效的沟通,使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2.促进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2.1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需要。目前,90后大学生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备受宠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思想脆弱,承受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但他们对大学有憧憬,热情、开放、思想活跃。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成工职院)为例,2014年招收第一批高职学生1000人左右,到目前为止招收了三届学生,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单招学生,高职学生的独特性在成工职院由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探索职业教育服务和管理的功能,更有针对性和有实效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和国家所需的大国工匠人才,成为摆在每一个教职员工尤其是辅导员面前的课题,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2.2辅导员职业特点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原来中职学校转型而来,多数辅导员是原来的中职班主任。同样以成工职院校为例,一部分辅导员还是专业老师兼职担任,笔者也担任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其中一个班的辅导员。在这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时刻在摸索和反思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那就是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国工匠。然而,我遗憾地看到,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很多辅导员老师还是沿用中职学校管理的制度和理念来教育学生,重在灌输和说教,收效甚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我也深刻地感受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共情的引入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刚柔并济”的工作理念,现代社会倡导平等、对话、沟通、共赢的普世价值,作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平等对待学生个体,投入更大的耐心和精力,坚信在共情技术的指导下,学生有 “自我实现倾向”和 “自我成长”的本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潜力。
二、共情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就要求辅导员应该用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共情的运用重在关注、理解、获得情感共鸣甚至虚心接受学生对老师的更正,目的在于通过聊天沟通的方式使学生在和辅导员相互适应的氛围中解决问题,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达到了 “管”和 “育”的效果。
1.明确表达对于学生的关注,建立学生安全感。 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无论是通过新媒体中的QQ、QQ空间、微信、微博、短信、飞信、邮件、朋友圈还是通过传统的面对面聊天沟通的方式,都应该让学生随时都意识到自己在被辅导员关注,并且在以一种接受和积极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尤其是在问题学生和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最好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辅导员在沟通中应总是向学生一侧倾斜,不时肯定地点头,伴随语气词 “嗯,嗯”等来明确表达关注,通过平稳的注视始终与学生保持柔和的目光接触,有利于最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和事件的情况。 2.通过适当的 “复述”回应学生,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在无条件和全方位认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应排除自己的知识经验、人格特点、价值观对共情的干扰。和学生沟通时,有时候学生表达不清,辅导员可以把学生所说的话 “复述”一遍。这种复述看似简单,听上去只是一个回应或回声,但却能够像镜子一样准确反映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话语中想表达的意思。这并不是要对学生的情感做出反应,而是要检验一下辅导员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是否正确,核查一下辅导员所看到的与学生在那一刻所体验到的是否一致,也可以称作 “理解检验”或 “知觉核查”。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能够体会到学生内在情感,并把对这种情感的 “共情”通过复述表达出来的能力。下面通过笔者班级真实发生的一个案例来介绍辅导员通过 “复述”来达到共情的四种方式:
2.1复述原话。
(案例背景:大二下期笔者所带班级一个男生担任某一门课程的课代表,因为催促一个女生交作业的一件小事,两人爆发口角,虽未引发肢体冲突,但其在班级QQ群里面互相指责和谩骂,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爆发口角发生在课间,我及时在群里予以制止,通过翻看群里两人对话记录和课后听取相关同学的描述,在掌握了大概情况后,我在当天下课后先将男生叫到我办公室面对面沟通)
男生:真搞不懂我只是催了她几句,她就在班上对我恶语相向,我太没有面子了。
笔者:你搞不懂为什么你只是催她交作业而已,而她却在班上对你恶语相向,使你没有面子。
这种复述的目的是表现对学生所叙述的某一重要内容的关注。
2.2把学生的话加以整合,把其中的意思清楚地 “复述”出来。
男生:你知道吗,我当时还专门走过去俯下身子跟她说作业,她却反问我不晓得提前通知呢,随后我又耐心跟她解释了,她却对我更不客气了,我…我也是很有原则的,你知道的,我…不可能一直这么和颜悦色,这不关我的事。
笔者:嗯,嗯。你觉得她触碰了你的底线,让你感觉处境尴尬,并且受到了冒犯。
通过简洁而清晰的方式复述出来学生想表达但没有说出来的意思。这种复述的目的是把学生的情感和意图整合起来,并使之更为清楚地表达出来。
2.3在“复述”中突出学生的某种情感。
(在和男生沟通引导后,我又单独叫女生我办公室沟通)
女生:当时大家都在教室,他喊大家交作业,我没有听清楚,喊他再说一下什么作业,好久交,他走到我面前,很快说了一遍,你知道的,他平时说话很快,我又没听清楚,而且他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还说随便你。我一下就火了。
笔者:你觉得他通知你时就没有表达清楚,说话语气、态度也有问题,这点让你觉得没有受到尊重,而且大家都在场,让你很不舒服,对吧?
通过突出某种感受和情感来理解学生当时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达到共情的效果。
2.4用第一人称 “复述”。
女生:他说话很快,在QQ群里没完没了,让人看着烦。
笔者:是的,我想問题的关键是: “他作为一位男士,怎么会这么没风度,在群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和我吵个不停,我简直烦透了,我只能选择反击。”
有时用第一人称复述学生的话,就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可以起到加强共情的作用。
3.尊重学生,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在上述案例和当事者单独沟通的过程中,笔者始终面带微笑,尊重双方的情绪体验和感受,接受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接纳与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迥异的学生,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对于冲突的爆发,未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在感谢和肯定学生勇敢说出事情经过和深入剖析内心感受的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客观分析造成冲突的原因,不做任何有损人格和情感的评价。因此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信,谈话进展很顺利,学生全面分析了自己在事件中的行为,检讨了自己的不足,最终,男生主动提出在班级QQ群和当面向女生道歉,取得了女生的谅解,也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此事得到顺利解决。在随后的班会课当中,笔者以此为契机,强化了求同存异,班级大家庭的理念和通过沟通、协商处理冲突和问题的正确解决之道,将个人教育和集体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4.适当 “自我暴露”,以真诚之心促进问题解决。辅导员的 “自我暴露”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暴露”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一类是自己的个人问题。
例如,在和冲突中那位男同学沟通过程中,笔者谈到:我不知道这次冲突到底应该追究谁的责任,我只想告诉你,我非常理解你的那种感觉,就是你觉得好心没好报,非常没有面子,在班上同学面前颜面尽失,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而且知道那种感觉让人非常痛苦。
三、结语
面对90后大学生复杂多变的身心状态,作为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成工职院的一名辅导员,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要做好高职学生工作实属不易,这对辅导员的能力和要求是一种挑战,但这种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实施共情的沟通艺术,运用共情关注学生动态。在和学生沟通中的语言表达,身体姿态、情感回应和认同,通过言传身教,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这种相互适应和融洽的氛围给予了学生正面的暗示:运用共情能积极有效地处理问题。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甚至以后工作交往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表达对对方的关注,营造互信的气氛,学会倾听、理解、尊重并适当进行“自我暴露”,遇事冷静分析,做出合理选择,最终和对方达成互助和共赢的沟通效果。这正是将共情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c_dyhigaJJxbb5Oif9zRfUXFPSjL8UelwXt7w0pKKx36PwyV-DSagNfcEkhocjxXK895U6SmHO_HuhLpD098pqSaO5s7PXD-biIVqmDSme.
[2]Barry A. Father,Debora C. Brink,Patricia M.Raskin, 郑刚译.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9.
[3]耿乃过, 李剑锋, 张大海. 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
[4]孙晓曦.共情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营---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5]李瑞瑞. 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诠释和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2.
[6]余开华,程莹. 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1:11.
[7]张宝君.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111.
[8]郭素评, 张迪. 共情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文学教育:148.
关键词:共情 高职院校 辅导员工作 沟通
共情(empathy)这一概念最初由德国哲学家Vischer(1873)年提出,主要用于美学中对作品艺术性的分析,来表达人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主动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上的一种现象。这一概念被引入心理学领域要追溯到1909年,Titchener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思维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的讲稿,文章中他首次使用了“empathy”这一英语单词,其字面意思是“情感的进入(feeling into)”,此时的共情强调用心感受别人的情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共情是指始终以真诚和关注的态度去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需要的一种技术和能力,他将共情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共情的良好运用能给双方营造相互适应的氛围,有助于问题的沟通和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情感强烈,思维活跃,但心理依赖性强,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弱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学生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与学生接触较多,合理运用共情策略可增进和学生之间的互信,对辅导员工作的顺利推进有重要的价值。
一、共情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运用的价值
1.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高职院校辅导员面对的是90后的大学生,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环境迥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定的差异;他们个性张扬、刚从高三的学习重压下解放出来,部分学生来自其他中职院校的单招,他们刚刚进入大学,渴望自由。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这些潜在的特质,如果只是以一些僵化的标准和制度来管理学生,迫使学生屈服,无法使学生信服,只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
共情要求辅导员无条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精神需要,以真诚的态度理解学生当时的处境和心境,消除学生的疑虑,打开学生的心扉,获得学生的情感回应,从而达到良性的双向互动,端正并改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而促成有效甚至高效的沟通,使学生工作顺利开展。
2.促进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2.1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需要。目前,90后大学生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里备受宠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思想脆弱,承受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但他们对大学有憧憬,热情、开放、思想活跃。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成工职院)为例,2014年招收第一批高职学生1000人左右,到目前为止招收了三届学生,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单招学生,高职学生的独特性在成工职院由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探索职业教育服务和管理的功能,更有针对性和有实效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和国家所需的大国工匠人才,成为摆在每一个教职员工尤其是辅导员面前的课题,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发展是高职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
2.2辅导员职业特点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原来中职学校转型而来,多数辅导员是原来的中职班主任。同样以成工职院校为例,一部分辅导员还是专业老师兼职担任,笔者也担任2014级物流管理专业其中一个班的辅导员。在这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时刻在摸索和反思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那就是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大国工匠。然而,我遗憾地看到,在平时工作过程中,很多辅导员老师还是沿用中职学校管理的制度和理念来教育学生,重在灌输和说教,收效甚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我也深刻地感受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共情的引入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刚柔并济”的工作理念,现代社会倡导平等、对话、沟通、共赢的普世价值,作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平等对待学生个体,投入更大的耐心和精力,坚信在共情技术的指导下,学生有 “自我实现倾向”和 “自我成长”的本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潜力。
二、共情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就要求辅导员应该用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共情的运用重在关注、理解、获得情感共鸣甚至虚心接受学生对老师的更正,目的在于通过聊天沟通的方式使学生在和辅导员相互适应的氛围中解决问题,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达到了 “管”和 “育”的效果。
1.明确表达对于学生的关注,建立学生安全感。 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无论是通过新媒体中的QQ、QQ空间、微信、微博、短信、飞信、邮件、朋友圈还是通过传统的面对面聊天沟通的方式,都应该让学生随时都意识到自己在被辅导员关注,并且在以一种接受和积极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心声。尤其是在问题学生和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最好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辅导员在沟通中应总是向学生一侧倾斜,不时肯定地点头,伴随语气词 “嗯,嗯”等来明确表达关注,通过平稳的注视始终与学生保持柔和的目光接触,有利于最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和事件的情况。 2.通过适当的 “复述”回应学生,表达对学生的理解。在无条件和全方位认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应排除自己的知识经验、人格特点、价值观对共情的干扰。和学生沟通时,有时候学生表达不清,辅导员可以把学生所说的话 “复述”一遍。这种复述看似简单,听上去只是一个回应或回声,但却能够像镜子一样准确反映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话语中想表达的意思。这并不是要对学生的情感做出反应,而是要检验一下辅导员对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是否正确,核查一下辅导员所看到的与学生在那一刻所体验到的是否一致,也可以称作 “理解检验”或 “知觉核查”。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能够体会到学生内在情感,并把对这种情感的 “共情”通过复述表达出来的能力。下面通过笔者班级真实发生的一个案例来介绍辅导员通过 “复述”来达到共情的四种方式:
2.1复述原话。
(案例背景:大二下期笔者所带班级一个男生担任某一门课程的课代表,因为催促一个女生交作业的一件小事,两人爆发口角,虽未引发肢体冲突,但其在班级QQ群里面互相指责和谩骂,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爆发口角发生在课间,我及时在群里予以制止,通过翻看群里两人对话记录和课后听取相关同学的描述,在掌握了大概情况后,我在当天下课后先将男生叫到我办公室面对面沟通)
男生:真搞不懂我只是催了她几句,她就在班上对我恶语相向,我太没有面子了。
笔者:你搞不懂为什么你只是催她交作业而已,而她却在班上对你恶语相向,使你没有面子。
这种复述的目的是表现对学生所叙述的某一重要内容的关注。
2.2把学生的话加以整合,把其中的意思清楚地 “复述”出来。
男生:你知道吗,我当时还专门走过去俯下身子跟她说作业,她却反问我不晓得提前通知呢,随后我又耐心跟她解释了,她却对我更不客气了,我…我也是很有原则的,你知道的,我…不可能一直这么和颜悦色,这不关我的事。
笔者:嗯,嗯。你觉得她触碰了你的底线,让你感觉处境尴尬,并且受到了冒犯。
通过简洁而清晰的方式复述出来学生想表达但没有说出来的意思。这种复述的目的是把学生的情感和意图整合起来,并使之更为清楚地表达出来。
2.3在“复述”中突出学生的某种情感。
(在和男生沟通引导后,我又单独叫女生我办公室沟通)
女生:当时大家都在教室,他喊大家交作业,我没有听清楚,喊他再说一下什么作业,好久交,他走到我面前,很快说了一遍,你知道的,他平时说话很快,我又没听清楚,而且他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还说随便你。我一下就火了。
笔者:你觉得他通知你时就没有表达清楚,说话语气、态度也有问题,这点让你觉得没有受到尊重,而且大家都在场,让你很不舒服,对吧?
通过突出某种感受和情感来理解学生当时的感受和情绪体验,达到共情的效果。
2.4用第一人称 “复述”。
女生:他说话很快,在QQ群里没完没了,让人看着烦。
笔者:是的,我想問题的关键是: “他作为一位男士,怎么会这么没风度,在群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和我吵个不停,我简直烦透了,我只能选择反击。”
有时用第一人称复述学生的话,就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可以起到加强共情的作用。
3.尊重学生,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在上述案例和当事者单独沟通的过程中,笔者始终面带微笑,尊重双方的情绪体验和感受,接受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接纳与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迥异的学生,着眼于问题的解决。对于冲突的爆发,未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在感谢和肯定学生勇敢说出事情经过和深入剖析内心感受的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客观分析造成冲突的原因,不做任何有损人格和情感的评价。因此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信,谈话进展很顺利,学生全面分析了自己在事件中的行为,检讨了自己的不足,最终,男生主动提出在班级QQ群和当面向女生道歉,取得了女生的谅解,也让全班同学刮目相看,此事得到顺利解决。在随后的班会课当中,笔者以此为契机,强化了求同存异,班级大家庭的理念和通过沟通、协商处理冲突和问题的正确解决之道,将个人教育和集体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4.适当 “自我暴露”,以真诚之心促进问题解决。辅导员的 “自我暴露”可以使学生增强自信心, “暴露”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一类是自己的个人问题。
例如,在和冲突中那位男同学沟通过程中,笔者谈到:我不知道这次冲突到底应该追究谁的责任,我只想告诉你,我非常理解你的那种感觉,就是你觉得好心没好报,非常没有面子,在班上同学面前颜面尽失,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而且知道那种感觉让人非常痛苦。
三、结语
面对90后大学生复杂多变的身心状态,作为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成工职院的一名辅导员,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要做好高职学生工作实属不易,这对辅导员的能力和要求是一种挑战,但这种经历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实施共情的沟通艺术,运用共情关注学生动态。在和学生沟通中的语言表达,身体姿态、情感回应和认同,通过言传身教,在无形中传递给学生。这种相互适应和融洽的氛围给予了学生正面的暗示:运用共情能积极有效地处理问题。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甚至以后工作交往过程中,能够设身处地表达对对方的关注,营造互信的气氛,学会倾听、理解、尊重并适当进行“自我暴露”,遇事冷静分析,做出合理选择,最终和对方达成互助和共赢的沟通效果。这正是将共情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c_dyhigaJJxbb5Oif9zRfUXFPSjL8UelwXt7w0pKKx36PwyV-DSagNfcEkhocjxXK895U6SmHO_HuhLpD098pqSaO5s7PXD-biIVqmDSme.
[2]Barry A. Father,Debora C. Brink,Patricia M.Raskin, 郑刚译.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及专家点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9.
[3]耿乃过, 李剑锋, 张大海. 高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8.
[4]孙晓曦.共情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营---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5]李瑞瑞. 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诠释和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2.
[6]余开华,程莹. 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2011:11.
[7]张宝君.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111.
[8]郭素评, 张迪. 共情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文学教育: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