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将自复位墙假定为刚体,框架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得到了“刚体—多自由度体系”简化分析模型,建立了地震激励下的运动方程,给出了相应的Simulink动态仿真模型.针对典型算例,在多条地震波激励下,分别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及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弹性地震响应分析.总体上,二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小,表明该文所建立的简化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能进一步应用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机 构】
: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43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将自复位墙假定为刚体,框架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得到了“刚体—多自由度体系”简化分析模型,建立了地震激励下的运动方程,给出了相应的Simulink动态仿真模型.针对典型算例,在多条地震波激励下,分别采用该文提出的方法及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弹性地震响应分析.总体上,二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差别较小,表明该文所建立的简化分析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能进一步应用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其他文献
平面向量知识的考查,常见于高考试题中,且题型都比较新颖,解法也比较多样,既可以从代数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几何角度进行思考,比较灵活.也正因如此学生在求解此类问题时,往往抓不住要点,无法迅速地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本文针对平面向量问题的求法,提出观点:以图为先.亦即从图形入手,分析问题特征,再辅以代数或几何方法进行剖析,从而解决问题.
1 问题提出rn解题教学中,“懂而不会”的现象并不鲜见,亦即学生听得懂教师的讲解,但问题的背景稍有改变就思路全无.究其原因,当是学生在解题时未能把握问题的数学本质,进而合理地从已知条件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如是,“听懂”只是“依样画葫芦”式的“假懂”,一旦问题情境有所变化,便无法合理迁移已有的知识或方法以解决新问题.
1 提出问题rn解析几何定点问题在近五年高考全国卷中共出现四次,分别为2015年Ⅰ卷、2017年Ⅰ卷Ⅱ卷、2019年Ⅲ卷,属高频考点.因此,从解析几何的备考到模拟试题的命制,对此类问题十分重视.2020年广州综合测试(一)第20题中就出现了解析几何的定点问题.从我校学生此题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由于运算策略不合理、方法理解不到位或方法选择不够优化等原因导致无法求解,反映出学生对解析几何相关内容重视不足,忽视对原理、方法的理解、将其归结为程序性知识,思维僵化,解题套路化.学生自我反思时,将解析几何解不出的原因归
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考函数题中的重点,在高考试卷上较为常见.贵州省2020年适应性考试理科数学试卷第21题就是一道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学生的得分率不高,多数学生都不能完整的解答;许多教师也对此题进行研究.本文选择师生对此题的三种正确解法,一种巧妙解法和一种错误解法,与同行共同交流.
该文以一阶运动方程为例,利用其非自伴随性质,构建了新型的凝聚检验函数,进而提出了一套高性能Galerkin有限单元——凝聚单元.该单元为无条件稳定的单步法单元,对于(m)次多项式单元,其端结点位移和速度均可达到O(h2(m)+2)阶的超高收敛性,比常规Galerkin单元的结点精度高2阶.采用此单元,该文进而实现了无需额外的结点修正技术的自适应步长的高效算法.该文对这一研究进展做一简介,并给出初步算例验证了该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工程优化设计中,采用数值仿真模拟计算结构响应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计算成本,给计算密集型的优化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基于代理模型的序列优化设计方法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对代理模型的序列优化方法框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针对现有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发展了一类模型无关的混合加点准则,使优化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新样本点分布在当前最小值邻域以及设计空间中交叉验证误差较大的区域,局部开发与全局搜索并行,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全局最优解;将发展的混合加点准则引入到代理模型优化框架中,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代理模
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影响地震波的传播使邻近地震动场发生变化.为研究地上结构地震响应受地下空间结构的影响程度,设计并开展了地下结构-土-地上结构体系(SSSI)和土-地上结构体系(SSI)振动台模型实验,对比研究了在6条不同卓越频率输入地震波下地上结构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结构影响邻近场地的动力特性,进而影响邻近结构的动力特性,导致SSSI体系的地上结构频率和场地基频均小于SSI体系.地下空间结构使运动相互作用增强而导致SSSI体系的箱基摇摆运动显著大于SSI体系.箱基的平动加速度、摇摆
为研究方钢管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玄武岩纤维掺量、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偏心距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8个短柱试件,进行偏压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荷载-位移、荷载-应变等重要关系曲线.分析了设计参数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趋势,建立了试件偏心受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建议了试件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 表明:方钢管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受力过程均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塑性-下降阶段,所有试件荷载-柱中侧向挠度曲线形状较为相似,在达到峰值荷载之后,柱中
通过风洞测压试验,研究对比了设置扰流板前后,分离泡诱导下平屋盖表面风压特性的变化;基于此,分析了扰流板作用机理,并给出了扰流板的推荐倾角.研究了平屋盖表面风压分布及统计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设置扰流板后,除迎风前缘附近,屋面平均和脉动风压均减小;分离区内风压偏度和峰度值显著降低,非高斯脉动特性减弱.探讨了扰流板对于顺风向和横风向风压相关特性的影响:顺风向风压相关性减弱;横风向风压相关性的减弱仅体现在迎风前缘附近.给出了平屋盖表面风荷载整体合力(矩)的变化,发现当扰流板倾角为0°、10°和20°时,整体合力均
完成了4个剪跨比为2.0的钢筋混凝土(RC)墙在恒定轴拉力和往复水平力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RC剪力墙在拉弯受力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承载力、刚度、变形能力和耗能等.试验结果表明:RC墙试件出现了两种破坏模式,包括弯曲-滑移破坏(竖向钢筋平均拉应力比ns=0.23~0.63)和弯曲破坏(ns0.91);轴拉力显著降低了RC墙的抗侧承载力、刚度和耗能能力,试件HSW4(ns=0.91)的承载力比试件HSWl(ns=0.23)的低41%;RC墙试件的极限位移角为1.3%~1.6%,大于GB 5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