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无法解决日益复杂的学生问题。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介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探讨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高职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渐理顺了各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办学活力和育人水平。但从整体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问题。
  1.管理手段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仍然沿袭原有的“以我为主”的管理理念,遇事过分强调学校自身的权威地位,很多时候都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一部分高职院校片面强调和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和限制,压抑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柔性管理措施,造成教育管理工作中缺乏人文关怀。
  2.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在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中,整齐划一、统一严肃是最基本的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基本是按照某一事件的发展需要对学生实行统一管理,而较少考虑学生的自身意愿和发展需要,更没有考虑不同个体之间的差性。高职学生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然是典型的“社会人”。因此,高职院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如果不能考虑多重社会因素,就会造成学生的人格发展障碍,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就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而言,应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但受学生数量过于庞大、专职教师相对不足等多重因素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做好事前预防,往往抱有侥幸心理,管理不善,工作得过且过。这种只注重“救火”而不考虑如何“防火”的教育管理方式,缺乏前瞻性和计划性,一旦出現问题,进行补救的工作量极大,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社会工作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
  社会工作在专业性、普适性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不足,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 引入社会工作理念,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创新教育管理方法。首先,内外联动。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未来职业规划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与校外的行业组织、企业等对接,为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其次,专职辅导员、专任教师、学生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形成四者联动。具体来说,辅导员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重点从思想和专业技能层面着手;专业社会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侧重于人际交往、服务他人等日常生活中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角度。专业社会工作者与高校教师优势互补,合力而为,共同培养学生。
  2.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协同联动的教育管理机制。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理念落后,强调整齐划一的军事化管理,没有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没有体现“以生为本”。因此,高职院校应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构建校园社区管理模式,借机打破教育管理工作“大一统”的传统模式,重视学生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院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牵桥搭线,促进校内“类社会组织”与校外资源之间实现“共振”,在服务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等各项工作中开创协同共治的新局面。
  3. 整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社会工作为一门系统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适用范围,并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对社会工作方法进行“深加工”。
  一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可以通过引入个案工作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高职院校可以在促进学生群体成长时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彼此分享、支持、鼓励带动自身态度和观点的改变,因此小组工作方法应该被更多地运用到学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环节中。三是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时可以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一方面,高职院校动员学生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创造学校、社区、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加多次社区实践活动之后,会深深地感受到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也会更加深刻地领会社会工作的内涵,养成深入社区、服务社群、奉献社会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避免单调讲解与枯燥计算,应该注重学生思维、创新、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引入生活中的数学,通過游戏、故事、歌谣等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笔者将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浅谈数学游戏在低年级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数学,是学生学习成长阶段必须要学好的一门学科。因此,低年级课堂设计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引入了俱乐部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体育俱乐部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对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具备自组织的特点,我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希望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组织理论 大学 体育俱乐部 教学改革  1 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具备自组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从数量规模的增长转变为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而“工匠精神”则是衡量工科人才重要标尺。因此,专业培养工科人才的工科院校美育课程就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工匠精神融入到美育课程之中。  关键词:工匠精神;美学教育;高职院校;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国家急需大批量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要勇挑重担,为国家培养具有高超专业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研究了某地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现状;阐述了高职院校现阶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办法,为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引言: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人数在不断地上升,有些高职院校学生上升速度惊人。而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相
期刊
摘要:初中的《科学》学科是一门理综类的综合科目,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科学的思维能力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入手,对科学课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科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一、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学习的基础  中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常常会把教师教授的知识和课程固定思维结合在一起,学生会把教师
期刊
摘要:幼儿园亲子活动是指:父母陪着孩子参加由各班老师或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促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让孩子结识更多的好朋友。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积极参与探索的性格,能让孩子在少年时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拟某的亲子活动中存在的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较少、不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家长对幼儿园的亲子活動认识不深刻、家长错误的观念及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地位认识不正确,教师不具备开展亲子活动的能力等问题入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教学领域当中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生活化的转变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提高知识的应用性,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  一、前言  小学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
期刊
摘要:基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我国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要求以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方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我国普通高等中学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十二年义务教学,但是作为高中班主任,必须要将学生的教育管理与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完美衔接,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等相关情况。本文通过高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探讨实行高中德育教学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新课改;德育工作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中学生必学的一门科目,但也是学生普遍反应较难学的一门科目。中学物理课本中所涉及的定律、原理大多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模型来表达,模型的建立为研究物理问题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铺垫。本文结合中学物理课本中的原理、定律等知识, 详细地论述了物理模型的分类、特点、作用以及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學中可借助简单的模型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也能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
期刊
摘要:体育素质的锻炼可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变得更加的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体育素质拓展训练以一种团队模式展现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领导能力、建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将就初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体育素质拓展训练 团队合作  引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每个中小学都应该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利用早操、课间操、体育课等文体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