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看过剧场版的《辛普森一家》之后,才顺藤摸瓜地找到电视剧的,网上一搜,吓一跳,原来该剧的动画片已经快五百集了。看剧场版的时候,我笑得很辛苦,毫不夸张地说,全片每一秒都是高潮,每一句话都是包袱。电视剧的笑料虽然没有那么密集,可每天一集看下去,笑得积少成多,积重难返,即使不去健身房也能把腹肌练出来。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福克斯的一部动画情景喜剧。该剧自1989年12月17日的首次播出开始,《辛普森一家》已播出了22季。从作为一部电视剧开播以来,《辛普森一家》赢取了大量的奖项:其中包括25次艾美奖、26次安妮奖和1次皮博迪奖。1999年12月31日期的《时代》杂志将其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电视剧;2000年1月14日,《辛普森一家》的星星被刻在了好莱坞星光大道上。作为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情景喜剧及动画节目。《辛普森一家》对流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男主人公候默懊恼时的咕哝声“D’oh!”便被英语词典所收录,在中国大抵只有鲁迅才能有这样的待遇。
之所有如此大牌的待遇,当然和它的影响力密不可分。曾写过《好莱坞现场报道》的影评人周黎明说:“有人让我推荐一部最能反映美国社会的电视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辛普森一家》;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一部最能反映美国精神的电视剧,我的回答依然是《辛普森一家》。”
如何定义美国社会?怎样概括美国精神?抱歉,这真不是我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也不是自由、平等、民主等辉煌的大字眼能一言以蔽之的。我想只有看了《辛普森一家》之后,才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它通过对候默一家五口生活的描绘,戏仿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同样是家庭剧,区别于《成长的烦恼》中的温情与励志,辛普森用的是辛辣而幽默的方式自我嘲讽了美国的电视、文化、社会、政治、宗教、环境、教育以及人类境况的诸多方面。
比如:男主人公候默工作的核电站隔上一阵子便闹出点幺蛾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地方法官乃至总统的怠慢疏忽,以及普罗大众的天真愚昧;淘气鬼的儿子和如同希拉里翻版的女儿都在同一所小学读书,他们的教育问题一直令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收看充满暴力血腥的《猫和老鼠》和小丑主持的儿童节目,则是对整个电视文化的嘲讽;候默的太太是一名堪称完美的全职主妇,她为了反对电视台的垃圾文化和全镇妈妈组成抗议联盟,电视台妥协之后,他们全家对着充斥“高大全”式的说教节目直打哈欠,从而反思民主运动的弊端。在奥巴马推行新的医疗制度之前,美国的医疗体制也不幸中弹,侯默安慰女儿即将到来的手术:“美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仅次于日本、加拿大、瑞典、英国……嗯,欧洲的所有国家”。抛开亘古不变的主人公一家,每集里出现的配角和客串角色也都极具代表性,这些角色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美国的行业缩影和阶层代表。例如当地腐败、懒散的警官威格姆是对美国警察当局的讽刺;小丑是当代美国资深娱乐业主持人的代表;核电厂老板伯恩斯是无情的老式的企业恶棍的代表;而住在老人院里的辛普森的爷爷,会让人联想到当代美国老人“老无所依”的尴尬处境。
如果嘲讽止步于此,那么《辛普森一家》和美国电视脱口秀并无本质的差异,只不过一个善于讲故事,一个更喜欢骂骂咧咧,横竖不过是利用密集的笑料对整个美国社会进行调侃。《辛普森一家》技高一筹的地方正在于,它不是碎裂在地上的哈哈镜,把笑料和讽刺散漫地折射,相反,它们有组织有纪律,因为它们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重要职能正在于打碎观众心目中的“美国梦”。
所谓的American Dre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和社会问题的集中显现,很多人心中的“美国梦”正在破碎。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文艺作品便开始分叉成两股力量,一类坚挺“美国梦”,如经典剧集《欢乐满屋》,后者则是敲碎“美国梦”的代表,最杰出的如阿瑟·米勒的经典舞台剧《推销员之死》。相比之下,传统的“美国梦”作品更像是中国的《新闻联播》里的美好生活:一个幸福的家庭;芝麻大小的分歧;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孩子;能够轻易解决的社会问题和一个从来不是问题的经济问题。如此过分美好的描绘简直就是对现代美国梦的一个典型的错误阐释。它创造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帮助美国人逃离现实,沉醉于他们永不能达到的《欢乐满屋》里的那种完美程度。《辛普森一家》则更现实,因而也更真实:一个相对满足的家庭。由夫妻两人共同努力维持的比较稳定的婚姻。一份中产阶级的收入。三个有着实际问题的孩子和一个让人失望的社会。辛普森一家的经济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满足于简朴的生活。虽然这是对当今美国社会比较灰暗的看法,但却是事实。这个对美国梦更清晰的描绘直接告诉同样是工人阶级的观众们,他们在帮助确立一个“正常”的准绳来代替媒体所定义的那种无法达到的完美的美国梦标准。《辛普森一家》中有一组重要的配角,就是他的邻居内德一家,这一家子简直完美得无懈可击,是“美国梦”的忠实信徒,男主人公内德更是一个连蚂蚁都不舍得踩死的美国唐僧,编导就是要把这样两个极端的家庭并排放置在一起,然后不遗余力地揭露我们事实上是多么愚蠢,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又是多么不切实际的诗意和雅致。
在《辛普森一家》中处处可见美式的讽刺和调侃,却不仅仅满足于博君一笑的肤浅表象或是指桑骂槐的口舌之欲,它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拯救美国的真正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哪里?候默似乎给出了答案,引导社会步入秩序和正义的真正力量来源于普通民众。从这个角度上讲,它如同一篇警示寓言。
《候默语录》
作为美国最伟大的100个名人之一,候默完全有资格拥有自己的语录集。
候默:你爷爷曾是个伟大的父亲,每次圣诞节圣诞老人没给我带礼物,他都会发飙。
候默:仁慈的上帝,我知道你很忙,整天要忙着看女人换衣服。但如果今晚你能让我收集到足够的油,我将拿出一半利润捐给慈善事业。
丽萨:爸爸,你兜圈子已经2小时了。为什么你就不承认你不认识去医院的路呢?
候默:那你为什么不承认医院就在这附近呢?!
麦琪:你答应我认真的给Selma找个对象,要善良要关爱,要英俊要有钱……
候默:好了!你凭什么要我找个比我还好的人给Selma??
候默:今天是报税的最后一天?!快,麦琪!我们有几个孩子7没时间了,猜一个数吧——9个!
驾驶员:飞机出故障了,我们必须把最重的人扔出去。
候默:(众人看向候默)不要,我会努力减肥的!(2个跳跃运动之后)算了吧,我宁愿去死。
财务顾问:你要订三本《名利场》?!
候默:要知道我们家有三个厕所。
麦琪:我们现在必须禁止奢侈消费了。
候默:是啊,我们老是给Maggie买她从没得过的病的疫苗。
候默:啊,终于有片刻的清静来阅读我最喜欢的东西了——蜜汁烘烤花生,成份:盐,人造蜂蜜,花生屑。
游说者:你想要啤酒还是永恒的欢乐?
候默:什么样的啤酒?
巴特:嗨,爸爸,我能喝口啤酒吗?
候默:儿子,你现在不能喝酒。酒是给爸爸们和有假身份证的孩子喝的。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福克斯的一部动画情景喜剧。该剧自1989年12月17日的首次播出开始,《辛普森一家》已播出了22季。从作为一部电视剧开播以来,《辛普森一家》赢取了大量的奖项:其中包括25次艾美奖、26次安妮奖和1次皮博迪奖。1999年12月31日期的《时代》杂志将其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电视剧;2000年1月14日,《辛普森一家》的星星被刻在了好莱坞星光大道上。作为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情景喜剧及动画节目。《辛普森一家》对流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男主人公候默懊恼时的咕哝声“D’oh!”便被英语词典所收录,在中国大抵只有鲁迅才能有这样的待遇。
之所有如此大牌的待遇,当然和它的影响力密不可分。曾写过《好莱坞现场报道》的影评人周黎明说:“有人让我推荐一部最能反映美国社会的电视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辛普森一家》;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一部最能反映美国精神的电视剧,我的回答依然是《辛普森一家》。”
如何定义美国社会?怎样概括美国精神?抱歉,这真不是我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也不是自由、平等、民主等辉煌的大字眼能一言以蔽之的。我想只有看了《辛普森一家》之后,才能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它通过对候默一家五口生活的描绘,戏仿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同样是家庭剧,区别于《成长的烦恼》中的温情与励志,辛普森用的是辛辣而幽默的方式自我嘲讽了美国的电视、文化、社会、政治、宗教、环境、教育以及人类境况的诸多方面。
比如:男主人公候默工作的核电站隔上一阵子便闹出点幺蛾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地方法官乃至总统的怠慢疏忽,以及普罗大众的天真愚昧;淘气鬼的儿子和如同希拉里翻版的女儿都在同一所小学读书,他们的教育问题一直令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收看充满暴力血腥的《猫和老鼠》和小丑主持的儿童节目,则是对整个电视文化的嘲讽;候默的太太是一名堪称完美的全职主妇,她为了反对电视台的垃圾文化和全镇妈妈组成抗议联盟,电视台妥协之后,他们全家对着充斥“高大全”式的说教节目直打哈欠,从而反思民主运动的弊端。在奥巴马推行新的医疗制度之前,美国的医疗体制也不幸中弹,侯默安慰女儿即将到来的手术:“美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仅次于日本、加拿大、瑞典、英国……嗯,欧洲的所有国家”。抛开亘古不变的主人公一家,每集里出现的配角和客串角色也都极具代表性,这些角色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美国的行业缩影和阶层代表。例如当地腐败、懒散的警官威格姆是对美国警察当局的讽刺;小丑是当代美国资深娱乐业主持人的代表;核电厂老板伯恩斯是无情的老式的企业恶棍的代表;而住在老人院里的辛普森的爷爷,会让人联想到当代美国老人“老无所依”的尴尬处境。
如果嘲讽止步于此,那么《辛普森一家》和美国电视脱口秀并无本质的差异,只不过一个善于讲故事,一个更喜欢骂骂咧咧,横竖不过是利用密集的笑料对整个美国社会进行调侃。《辛普森一家》技高一筹的地方正在于,它不是碎裂在地上的哈哈镜,把笑料和讽刺散漫地折射,相反,它们有组织有纪律,因为它们都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重要职能正在于打碎观众心目中的“美国梦”。
所谓的American Dream,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两百年来,“美国梦”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美国也因此成为全球成功人士的摇篮。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和社会问题的集中显现,很多人心中的“美国梦”正在破碎。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文艺作品便开始分叉成两股力量,一类坚挺“美国梦”,如经典剧集《欢乐满屋》,后者则是敲碎“美国梦”的代表,最杰出的如阿瑟·米勒的经典舞台剧《推销员之死》。相比之下,传统的“美国梦”作品更像是中国的《新闻联播》里的美好生活:一个幸福的家庭;芝麻大小的分歧;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孩子;能够轻易解决的社会问题和一个从来不是问题的经济问题。如此过分美好的描绘简直就是对现代美国梦的一个典型的错误阐释。它创造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帮助美国人逃离现实,沉醉于他们永不能达到的《欢乐满屋》里的那种完美程度。《辛普森一家》则更现实,因而也更真实:一个相对满足的家庭。由夫妻两人共同努力维持的比较稳定的婚姻。一份中产阶级的收入。三个有着实际问题的孩子和一个让人失望的社会。辛普森一家的经济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们满足于简朴的生活。虽然这是对当今美国社会比较灰暗的看法,但却是事实。这个对美国梦更清晰的描绘直接告诉同样是工人阶级的观众们,他们在帮助确立一个“正常”的准绳来代替媒体所定义的那种无法达到的完美的美国梦标准。《辛普森一家》中有一组重要的配角,就是他的邻居内德一家,这一家子简直完美得无懈可击,是“美国梦”的忠实信徒,男主人公内德更是一个连蚂蚁都不舍得踩死的美国唐僧,编导就是要把这样两个极端的家庭并排放置在一起,然后不遗余力地揭露我们事实上是多么愚蠢,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又是多么不切实际的诗意和雅致。
在《辛普森一家》中处处可见美式的讽刺和调侃,却不仅仅满足于博君一笑的肤浅表象或是指桑骂槐的口舌之欲,它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拯救美国的真正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哪里?候默似乎给出了答案,引导社会步入秩序和正义的真正力量来源于普通民众。从这个角度上讲,它如同一篇警示寓言。
《候默语录》
作为美国最伟大的100个名人之一,候默完全有资格拥有自己的语录集。
候默:你爷爷曾是个伟大的父亲,每次圣诞节圣诞老人没给我带礼物,他都会发飙。
候默:仁慈的上帝,我知道你很忙,整天要忙着看女人换衣服。但如果今晚你能让我收集到足够的油,我将拿出一半利润捐给慈善事业。
丽萨:爸爸,你兜圈子已经2小时了。为什么你就不承认你不认识去医院的路呢?
候默:那你为什么不承认医院就在这附近呢?!
麦琪:你答应我认真的给Selma找个对象,要善良要关爱,要英俊要有钱……
候默:好了!你凭什么要我找个比我还好的人给Selma??
候默:今天是报税的最后一天?!快,麦琪!我们有几个孩子7没时间了,猜一个数吧——9个!
驾驶员:飞机出故障了,我们必须把最重的人扔出去。
候默:(众人看向候默)不要,我会努力减肥的!(2个跳跃运动之后)算了吧,我宁愿去死。
财务顾问:你要订三本《名利场》?!
候默:要知道我们家有三个厕所。
麦琪:我们现在必须禁止奢侈消费了。
候默:是啊,我们老是给Maggie买她从没得过的病的疫苗。
候默:啊,终于有片刻的清静来阅读我最喜欢的东西了——蜜汁烘烤花生,成份:盐,人造蜂蜜,花生屑。
游说者:你想要啤酒还是永恒的欢乐?
候默:什么样的啤酒?
巴特:嗨,爸爸,我能喝口啤酒吗?
候默:儿子,你现在不能喝酒。酒是给爸爸们和有假身份证的孩子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