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我国生鲜供应链造成的巨大冲击,显露出生鲜供应链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弹性不足,敏捷性差的特点。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针对疫情暴露出生鲜电商供应链的问题,总结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生鲜电商供应链在采购,流通,仓储,配送等方面产生的冲击,并探究城市生鲜电商供应链应对如新冠疫情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对策,并从供应链建设、全程冷链、采购模式等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此后城市生鲜电商供应链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生鲜电商 供应链 响应策略
一、引言
随着电子网络的快速创新与电子商务的大众普及,我国生鲜电商行业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涉足生鲜电商领域。基于生鲜商品保质期短、易腐损等特殊性,生鲜供应链应急能力的持续优化和提升对生鲜电商行业至关重要。作为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为生鲜电商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随之也对生鲜供应链面对突发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影响
1、采购环节:线下采购渠道堵塞,平台商品供不应求
我国生鲜电商采购渠道主要有批发商、龙头企业和农超对接等方式,大部分电商产业并不具备产地直采的能力,只有极少数电商能够建立合作基地,大多数企业只是根据不同供应产地的报价,凭借采购渠道商反馈的信息估算相应生鲜产品的产量和成本,线下渠道采购依赖度较高。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广泛性及社会危害性,生鲜产品线下采购渠道遭受堵塞,造成部分生鲜电商平台供不应求的局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生鲜采购环节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生鲜供应链的“买手能力”上,当线上库存短缺或供给出现障碍时,电商企业需要具备供应链上游把控能力,线上平台需要迅速联系产地,组织新的货源或者激活存量货源,取得合作产地、农场的信任,并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另一方面考验产地资源,如何快速實现连接协作,保障商品正常供应,需要电商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地资源快速组货能力,开发多种采购渠道。
2、流通环节:物流运输网络不完善,生鲜商品损耗率高
基于生鲜产品具有周期性、地域性、易腐败、易损耗、难储藏的特性,供应链流通环节对生鲜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基于突发公共卫生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受各级政府的防疫措施和顾客恐慌情绪双重影响,生鲜企业的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生鲜产品运输物流网络不完善,难以应对突发危机事件。一方面,结合生鲜产品特性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尚未形成,公路、水路、铁路联运方式之间缺乏衔接,产销地路线不明晰,运输时间长,效率低,损耗大。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下,运输受阻,秩序混乱,出现供应链频繁中断。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受阻也会影响供应链协调。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不规范,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
3、仓配环节:终端冷链仓配设施缺乏,生鲜配送人员短缺
在仓储配送环节,终端冷链仓储配送设施缺乏,难以满足生鲜线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当应对如新冠疫情突发事件时,小区(村)实施封闭管理,居民对蔬菜等生鲜农产品需求相对增加,而目前的冷链仓储配送体系发展无法与线上消费、直销直配、无接触配送模式相匹配。短期内冷链供应链难以适应,生鲜电商的前置仓、冷库配送中心等设施紧缺都对生鲜电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其次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共危害属性将造成一定仓储配送人员短缺,使城市生鲜配送运力不足,增加生鲜电商供应链下游运营管理难度。
三、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响应策略
1、优化生鲜电商采购模式,创新多元渠道
第一建立生鲜供应链多元化采购渠道,连接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建立共同采购模式。同时变传统库存采购为供应链订单式采购,建立动态采购系统,根据客户需求安排订单。
第二建立生鲜农产品自种自卖基地,种植高端绿色生鲜,以智能方式进行管理,统一纳入到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利用互联网和中小农户生产基地进行合作,和农户建立半紧密合作关系,以销售合同的方式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加强对生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关系,对生产环境、加工和验收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同时全面创新冷链技术和发展周转筐,向产地、和农户普及标准化技术,保证采购源标准化操作和配送体系。
2、发展数字供应链,增强风险管理
第一,推进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鲜产品数字化信息平台,深入挖掘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和高效协调,提高生鲜产品供应链科学化、规范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二,以政府为主导创建高效的应急保供管理体系,完善生鲜电商行业操作规范,增强检查力度和市场整改范围,严厉惩戒不法经营,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潜在风险点进行防控,对已经爆出的但尚未引发重大危害和损失的风险因素加强重视和管理,时刻做到防微杜渐。
第三,建立智慧供应链,强化生鲜供应链弹性管理思想,重视对供应链变化期的管理,加速缩短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时间,提高生鲜供应链的迅速响应能力和调整能力。
第四,加强各形式的供应链之间协调,建立多渠道伙伴关系,促进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柔性能力和缓冲能力,在关键节点保持备用能力,降低生产风险、运营风险和需求突变风险对供应链的冲击和损害。
3、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降低生鲜损耗
第一,政府加强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基础管理,尤其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冷链物流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促进地区间冷链基础设施的平衡与协调;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货运信息智能匹配和实时共享,整合仓储、运输、加工、流通等各方面的企业资源,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 第二,健全服务规范体系。制定完善冷链行业标准体系及法律法规,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强化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管理,确保冷链物流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降低企业冷链运输成本。
第三,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创新冷链物流技术,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创新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四、结语
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首先,基于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的广泛传播性与社会危害性,为解决生鲜供应链线下采购渠道堵塞,电商平台供不应求等问题,建立生鲜电商多元化采购渠道,实现生鲜采购源头标准化操作和配送体系尤为重要。其次,发展数字供应链,加强生鲜供应链弹性建设是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加强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潜在风险点进行防控的有效措施。最后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也是促进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的必经之路。
虽然本研究得出若干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结论,但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①针对生鲜电商供应链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生鲜农供应链特点展开分析,对于其他生鲜品类涉及较少。但由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更加敏感,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响应策略研究可以为其他生鲜品类供应链起借鉴作用。②由于在疫情尚未结束,本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以新冠疫情为原型,未充分考虑其他情形。在未来研究中,将分析其他情境,进而对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和完善,进一步系统地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生鲜电商供应链响应策略;与此同时,未来期待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田宇,但斌,刘墨林,马崧萱.保鲜投入影响需求的社区生鲜O2O模式选择与协调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
[2]昝梦莹,陈光,王征兵.我国生鲜电商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经济问题,2020(12):68-74.
[3]王海南,宁爱照,马九杰.疫情后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路径与策略[J].农村经济,2020(10):107-113.
[4]刘墨林,但斌,马崧萱.考虑保鲜努力与增值服务的生鲜电商供应链最优决策与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20,28(08):76-88.
[5]张喜才.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供应链影响及应对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4):45-51.
[6]王新宇,姜达洋.新冠[]疫情对我国生鲜电商行业的冲击与机遇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0,8(04):57-64.
[7]何婷,侯汉平,杨建亮.疫情背景下生鲜电商企业车辆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07):183-188.
[8]肖文金.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疫情对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0,36(04):25-33.
作者简介:王智慧 (2000-) ,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属2021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生鲜电商供应链响应策略研究》(XKKY2187) 研究成果。
关键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生鲜电商 供应链 响应策略
一、引言
随着电子网络的快速创新与电子商务的大众普及,我国生鲜电商行业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涉足生鲜电商领域。基于生鲜商品保质期短、易腐损等特殊性,生鲜供应链应急能力的持续优化和提升对生鲜电商行业至关重要。作为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为生鲜电商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随之也对生鲜供应链面对突发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影响
1、采购环节:线下采购渠道堵塞,平台商品供不应求
我国生鲜电商采购渠道主要有批发商、龙头企业和农超对接等方式,大部分电商产业并不具备产地直采的能力,只有极少数电商能够建立合作基地,大多数企业只是根据不同供应产地的报价,凭借采购渠道商反馈的信息估算相应生鲜产品的产量和成本,线下渠道采购依赖度较高。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广泛性及社会危害性,生鲜产品线下采购渠道遭受堵塞,造成部分生鲜电商平台供不应求的局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生鲜采购环节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生鲜供应链的“买手能力”上,当线上库存短缺或供给出现障碍时,电商企业需要具备供应链上游把控能力,线上平台需要迅速联系产地,组织新的货源或者激活存量货源,取得合作产地、农场的信任,并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另一方面考验产地资源,如何快速實现连接协作,保障商品正常供应,需要电商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地资源快速组货能力,开发多种采购渠道。
2、流通环节:物流运输网络不完善,生鲜商品损耗率高
基于生鲜产品具有周期性、地域性、易腐败、易损耗、难储藏的特性,供应链流通环节对生鲜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基于突发公共卫生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受各级政府的防疫措施和顾客恐慌情绪双重影响,生鲜企业的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生鲜产品运输物流网络不完善,难以应对突发危机事件。一方面,结合生鲜产品特性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尚未形成,公路、水路、铁路联运方式之间缺乏衔接,产销地路线不明晰,运输时间长,效率低,损耗大。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下,运输受阻,秩序混乱,出现供应链频繁中断。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下,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受阻也会影响供应链协调。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不规范,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
3、仓配环节:终端冷链仓配设施缺乏,生鲜配送人员短缺
在仓储配送环节,终端冷链仓储配送设施缺乏,难以满足生鲜线上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当应对如新冠疫情突发事件时,小区(村)实施封闭管理,居民对蔬菜等生鲜农产品需求相对增加,而目前的冷链仓储配送体系发展无法与线上消费、直销直配、无接触配送模式相匹配。短期内冷链供应链难以适应,生鲜电商的前置仓、冷库配送中心等设施紧缺都对生鲜电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阻碍。其次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公共危害属性将造成一定仓储配送人员短缺,使城市生鲜配送运力不足,增加生鲜电商供应链下游运营管理难度。
三、生鲜电商供应链的响应策略
1、优化生鲜电商采购模式,创新多元渠道
第一建立生鲜供应链多元化采购渠道,连接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建立共同采购模式。同时变传统库存采购为供应链订单式采购,建立动态采购系统,根据客户需求安排订单。
第二建立生鲜农产品自种自卖基地,种植高端绿色生鲜,以智能方式进行管理,统一纳入到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利用互联网和中小农户生产基地进行合作,和农户建立半紧密合作关系,以销售合同的方式保证产品质量。
第三加强对生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关系,对生产环境、加工和验收流程进行标准化管理。同时全面创新冷链技术和发展周转筐,向产地、和农户普及标准化技术,保证采购源标准化操作和配送体系。
2、发展数字供应链,增强风险管理
第一,推进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生鲜产品数字化信息平台,深入挖掘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和高效协调,提高生鲜产品供应链科学化、规范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二,以政府为主导创建高效的应急保供管理体系,完善生鲜电商行业操作规范,增强检查力度和市场整改范围,严厉惩戒不法经营,对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潜在风险点进行防控,对已经爆出的但尚未引发重大危害和损失的风险因素加强重视和管理,时刻做到防微杜渐。
第三,建立智慧供应链,强化生鲜供应链弹性管理思想,重视对供应链变化期的管理,加速缩短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时间,提高生鲜供应链的迅速响应能力和调整能力。
第四,加强各形式的供应链之间协调,建立多渠道伙伴关系,促进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柔性能力和缓冲能力,在关键节点保持备用能力,降低生产风险、运营风险和需求突变风险对供应链的冲击和损害。
3、大力发展冷链物流,降低生鲜损耗
第一,政府加强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基础管理,尤其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冷链物流园区建设等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促进地区间冷链基础设施的平衡与协调;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货运信息智能匹配和实时共享,整合仓储、运输、加工、流通等各方面的企业资源,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 第二,健全服务规范体系。制定完善冷链行业标准体系及法律法规,为冷链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强化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管理,确保冷链物流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降低企业冷链运输成本。
第三,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鼓励科研机构创新冷链物流技术,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创新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四、结语
本研究的结论如下:
首先,基于突發公共卫生事件的广泛传播性与社会危害性,为解决生鲜供应链线下采购渠道堵塞,电商平台供不应求等问题,建立生鲜电商多元化采购渠道,实现生鲜采购源头标准化操作和配送体系尤为重要。其次,发展数字供应链,加强生鲜供应链弹性建设是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加强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潜在风险点进行防控的有效措施。最后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推进冷链物流技术创新也是促进我国生鲜电商发展的必经之路。
虽然本研究得出若干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结论,但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①针对生鲜电商供应链研究,本研究主要针对生鲜农供应链特点展开分析,对于其他生鲜品类涉及较少。但由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更加敏感,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响应策略研究可以为其他生鲜品类供应链起借鉴作用。②由于在疫情尚未结束,本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以新冠疫情为原型,未充分考虑其他情形。在未来研究中,将分析其他情境,进而对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补充和完善,进一步系统地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生鲜电商供应链响应策略;与此同时,未来期待采用量化分析的方式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田宇,但斌,刘墨林,马崧萱.保鲜投入影响需求的社区生鲜O2O模式选择与协调研究[J/OL].中国管理科学
[2]昝梦莹,陈光,王征兵.我国生鲜电商发展历程、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经济问题,2020(12):68-74.
[3]王海南,宁爱照,马九杰.疫情后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路径与策略[J].农村经济,2020(10):107-113.
[4]刘墨林,但斌,马崧萱.考虑保鲜努力与增值服务的生鲜电商供应链最优决策与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20,28(08):76-88.
[5]张喜才.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产品供应链影响及应对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04):45-51.
[6]王新宇,姜达洋.新冠[]疫情对我国生鲜电商行业的冲击与机遇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0,8(04):57-64.
[7]何婷,侯汉平,杨建亮.疫情背景下生鲜电商企业车辆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07):183-188.
[8]肖文金.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疫情对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0,36(04):25-33.
作者简介:王智慧 (2000-) ,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属2021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生鲜电商供应链响应策略研究》(XKKY2187)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