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小事
这篇,也借鲁迅先生的旧题一用,以求能够从日常的点滴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某日,电话铃响,是长春《作家》杂志的肖大风君打来的。三句寒暄后,他说,人已由山海关外入京,意在获得日下名人文章,为刊物求锦上添花之美。京城深如海,无力遍访,故找我代办。事情不复杂,让我向张中行先生约稿,计两项,一是文章,二是照片。文章不怕多,可以按月连载。照片最好有数张,可以印在封二。若此,捧读《作家》的人,就不只观其文,还能睹其形,对哪一方,都合乎风雅之义。
说到照片,我记起曾在张先生那里见过的一些。黑白的居多,都有味道。像他倒背手,低头独行的那张,步态悠闲,韵致,又颇近苦吟七步之诗的曹子建;一带砖墙虽然老旧,用来旁衬他,很合适,似可以显出他那一刻的心境。再说张先生倚故宅旧门而照的那一张,像是很随意地坐在漆色已残的木门下的矮槛上,神情仿佛沉于旧梦。这小院曾是他早年住过的,怀往,就容易弹响感情的弦。读他的文章,知道张先生惯住平房,有个小院,植三两棵树,是北方人家的枣树,出墙的乱枝上筑个鸟巢,常有翅影起落,最好。推门开窗,得以晨暮相见。看旧景,忆故人,眼前也就能够浮上真切的实境。他虽结庐城里,却惦着找个能靠近乡野风情的地方,坐享竹篱鸡埘之乐。桑榆之年又足印故居门巷,还要借助照相机的“咔嚓”一声留下永恒之影,寻旧梦,人也就真像是未与天俱老。这样的照片,往杂志上印,遍街花花绿绿的美人玉照是要自郐以下了。
我代肖君讲过上面的意思,张先生却摇头,他有道理。一是正忙于写《流年碎影》,回想录体,零碎文章就顾不上。二是对登自己的照片,持不赞成态度,从求实的角度着眼,要紧的是把文章写好,光印出不少照片,摆在那里,叫高明人见了,笑话。我取照搬之法,把张先生的原话吹入肖君耳朵。他不罢休,仍托我重来。我呢,不得已,只好一而再。结果是,张先生的主意未变。肖君和我,虽有憾,所得却更大。张先生在文章以外的东西,足可供我们领受。借媒介的力量而扬名,在多数人那里,不只心慕,简直可以不避街谈市语而身趋了。语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张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常讲:名者,实之宾也。其间道理,一想就能明白。可要知行一致,似乎并不容易。
易 名
我将载有《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一文的杂志送给张中行先生看,说这个题目是从《论语》上得来的,也不知是否合宜。张先生笑曰“没问题”。
我请教先生名字的来由。他说,待日后著《流年碎影》一书时,不妨据此写一篇文章。他回忆道,还是在家乡读小学时,老师学问好。我插问,是那位中过秀才的刘老师吗?张先生点头,说自己本无学名,刘老师说你上边有哥哥,行二,按伯仲叔季的老例,便曰“仲”;又从“璇玑玉衡”一词中取过一个“衡”字,就凑成了“仲衡”之名。后来有人认为这两个字不好认,自己便将“仲”字去掉“单立人”,“衡”字抽掉中间的“鱼”,念“中行”,也正合了“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的圣人言,就这么叫下来了。张先生又说,有位朋友特意查了好几种书,最后找到我,说应读“中行”(音形),而非“中行”(音杭)。在张先生已出版的数种著作里,有小传,对自家姓名一律这样说:“上学时期名璇,后以字罕用,改今名。”
两种说法,一为私下的闲话,一为印在书上的黑字,大同而小异。异,也就是所更换的冷僻字不相一致。改它,并不是在乡下念书那会儿,而是一步迈进了北京大学之时。先生的学问深了,反会先要追求文字的平易,且最先从自己的姓名入手。依有些人的眼光,这大约属涓滴不足以道,但在我看来,却实在为有识的一例。
(附:文首一句所言那篇文章,是我对张中行先生人品与文格的记叙。)
空 白
多年前,贾平凹寄我一册他的诗集《空白》。当时我觉得书之名古怪,扉页只印着两行字:“天是什么?空白。”这是平凹的自题。整页的白纸,其余全部空着。在节俭者看来,不免要心疼的;而在与诗为缘的人那里,则可以纵情地填充想象。
文章写到一定火候,作家会变得聪明,他知道哪些文字不必写出来,留给读者,这亦算得一种机智的慷慨。近日,我去拜访汪曾祺先生,他递我一本《中国文化》杂志,里面刊载先生的《城南客话》。我读过几行,马上就品味出先生独特的语感,极熟悉。我随口说特别欣赏先生的文章,写得很明白,十分好读,俗雅糅合得极自然,语言后面有文化。我不过是几句即兴的话,在当时无法表达得多么深刻,但大体的意思概括在里面了。汪先生抽着烟,手托下颏静静地听我说。过了一会儿,他讲,文章不必写得太满,这样看似短了,其实反倒是长了。他站起身,从倚墙的小书架上取出一幅《梅花图》,是刚为《中国作家》杂志社的同志画的。汪先生作画,右边多题律绝。这幅题“病梅初解缚”,取意龚定庵《病梅馆记》,乃名篇也。汪先生说下一句应是“盘曲未全伸”,但沒有写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留给赏画者去想吧。这对古来的题画诗传统,是做了一点更易的。
我送汪先生一册新年挂历,画面很素气,却无苍白感,设计者一定也尊尚以淡为美的观念。汪先生一张张欣赏,口中轻声说:不俗艳!他的审美趣味是古典的,如秦俑汉雕的朴素。这种浓后之淡的成熟,亦渗透在先生的文字风格里面。
秦邮董糖
我从前给陈铎先生写过信,目的很单纯——约稿。他走的地方多,别人难能同这种优势比。没几天,我收到他寄来的一纸短笺。他声明自己太忙,但写稿的事情答应下来。
第二年夏天,陈铎从外地寄给我一篇散文,记录他在《话说运河》摄制途中的随感。陈铎开头就写道:“每逢生日,若身在外地,我总是特别想念我的双亲、爱妻和子女,因为母亲说过,生我时家境差,落下病痛。近五十年来,每到我生日时,母亲的身体总有反应。呵,我的生,伴着母亲的痛啊!前些天收到爱妻贺我生日的航空信,情深意重,使我马上想到一条谜语:航空信——高邮,因为我正好在高邮拍摄电视连续节目《话说运河》。”
文章写到他对亲人的怀念,还特别提到当地一种很好吃的糖——秦邮董糖。他们的镜头曾经对准生产此糖的高邮食品厂。陈铎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对母亲、对妻儿,更是对自己的国家。秦邮董糖的历史长达五百五十多年,和这糖同样久长的是一段动人的传说。高邮进士董璘以孝义名重当时,晚年回乡后,奉养寡母张太夫人。母喜甜食,董璘便选用大麦芽、芝麻屑、米粉、精白面粉和白糖,制出一种既不黏牙,又不过分甜腻的糖给母亲吃。高邮旧称秦邮,又取孝子董璘之姓而名之,“秦邮董糖”便响亮了几百年。陈铎是尝到董糖之甜了,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文章结尾的一段相当感人,亦流露出陈铎的真情:“唉,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远居北京卧病于斗室的老母。我不能如董君那样在床前侍奉老母,我也研制不出什么双亲喜爱的食物呈给他们和爱妻子女。略能自慰的是,我能尽力把故乡苏北大地上的变化与见闻,通过电视屏幕呈现给他们和广大电视观众,也奉献给祖国母亲!愿我的双亲健康、平安,多享几年人间福!愿我的爱妻和孩子们安康,理解长年外出的我!”
发表时,我为这文章起了个标题——《献给母亲的深情》,也不知是否能表达出陈铎拍摄《话说运河》途中的一点随感。他尚拍过长江,拍过蜀道,感想一定还有许多,也不知他又写出过这样的文字没有。
编 剧
苏叔阳先生来鲁迅文学院讲电影编剧法。二十几年前,我在兴凯湖打鱼,却迷上了编电影,还写过几个剧本。后来放胆考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落榜退场。对编剧也就疏远了。
忆往,似可称作一场青春之梦。梦碎,衰老也就附了身。这大概是我这种无志向者的人生态度。苏先生以写话剧《丹心谱》知名,我的印象,其时他年在而立,四十岁便进北京电影制片厂做起编剧。将想象和激情融入蒙太奇,在活动的影像中创造美,在视觉艺术里铸塑灵魂,以看得见的画面表现看不见的哲学,又唤起浪漫的青春感。在他的自我感觉中,心理年龄要比生理年龄小。现今已过花甲之年,虽然鬓发都白,却自认只有三十多。
电影是年轻人的艺术,正同诗歌仿佛。照此看,我从前虽是一个渔民,竟然对电影着迷,并非莫名其妙。所可惜者,那只是一场空梦。如今,我真的老了,很少想起这一段,却在鲁迅文学院听苏先生的课时,忽然让思想回到过去,隐隐地竟至有情要抒。少时不知愁滋味,都留在此刻体会了。
记忆的最好形式是把以往的点滴留在纸上。拿笔,似乎是在编写生命长剧中的一章,而细节却是真实的。
这篇,也借鲁迅先生的旧题一用,以求能够从日常的点滴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某日,电话铃响,是长春《作家》杂志的肖大风君打来的。三句寒暄后,他说,人已由山海关外入京,意在获得日下名人文章,为刊物求锦上添花之美。京城深如海,无力遍访,故找我代办。事情不复杂,让我向张中行先生约稿,计两项,一是文章,二是照片。文章不怕多,可以按月连载。照片最好有数张,可以印在封二。若此,捧读《作家》的人,就不只观其文,还能睹其形,对哪一方,都合乎风雅之义。
说到照片,我记起曾在张先生那里见过的一些。黑白的居多,都有味道。像他倒背手,低头独行的那张,步态悠闲,韵致,又颇近苦吟七步之诗的曹子建;一带砖墙虽然老旧,用来旁衬他,很合适,似可以显出他那一刻的心境。再说张先生倚故宅旧门而照的那一张,像是很随意地坐在漆色已残的木门下的矮槛上,神情仿佛沉于旧梦。这小院曾是他早年住过的,怀往,就容易弹响感情的弦。读他的文章,知道张先生惯住平房,有个小院,植三两棵树,是北方人家的枣树,出墙的乱枝上筑个鸟巢,常有翅影起落,最好。推门开窗,得以晨暮相见。看旧景,忆故人,眼前也就能够浮上真切的实境。他虽结庐城里,却惦着找个能靠近乡野风情的地方,坐享竹篱鸡埘之乐。桑榆之年又足印故居门巷,还要借助照相机的“咔嚓”一声留下永恒之影,寻旧梦,人也就真像是未与天俱老。这样的照片,往杂志上印,遍街花花绿绿的美人玉照是要自郐以下了。
我代肖君讲过上面的意思,张先生却摇头,他有道理。一是正忙于写《流年碎影》,回想录体,零碎文章就顾不上。二是对登自己的照片,持不赞成态度,从求实的角度着眼,要紧的是把文章写好,光印出不少照片,摆在那里,叫高明人见了,笑话。我取照搬之法,把张先生的原话吹入肖君耳朵。他不罢休,仍托我重来。我呢,不得已,只好一而再。结果是,张先生的主意未变。肖君和我,虽有憾,所得却更大。张先生在文章以外的东西,足可供我们领受。借媒介的力量而扬名,在多数人那里,不只心慕,简直可以不避街谈市语而身趋了。语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张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常讲:名者,实之宾也。其间道理,一想就能明白。可要知行一致,似乎并不容易。
易 名
我将载有《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一文的杂志送给张中行先生看,说这个题目是从《论语》上得来的,也不知是否合宜。张先生笑曰“没问题”。
我请教先生名字的来由。他说,待日后著《流年碎影》一书时,不妨据此写一篇文章。他回忆道,还是在家乡读小学时,老师学问好。我插问,是那位中过秀才的刘老师吗?张先生点头,说自己本无学名,刘老师说你上边有哥哥,行二,按伯仲叔季的老例,便曰“仲”;又从“璇玑玉衡”一词中取过一个“衡”字,就凑成了“仲衡”之名。后来有人认为这两个字不好认,自己便将“仲”字去掉“单立人”,“衡”字抽掉中间的“鱼”,念“中行”,也正合了“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的圣人言,就这么叫下来了。张先生又说,有位朋友特意查了好几种书,最后找到我,说应读“中行”(音形),而非“中行”(音杭)。在张先生已出版的数种著作里,有小传,对自家姓名一律这样说:“上学时期名璇,后以字罕用,改今名。”
两种说法,一为私下的闲话,一为印在书上的黑字,大同而小异。异,也就是所更换的冷僻字不相一致。改它,并不是在乡下念书那会儿,而是一步迈进了北京大学之时。先生的学问深了,反会先要追求文字的平易,且最先从自己的姓名入手。依有些人的眼光,这大约属涓滴不足以道,但在我看来,却实在为有识的一例。
(附:文首一句所言那篇文章,是我对张中行先生人品与文格的记叙。)
空 白
多年前,贾平凹寄我一册他的诗集《空白》。当时我觉得书之名古怪,扉页只印着两行字:“天是什么?空白。”这是平凹的自题。整页的白纸,其余全部空着。在节俭者看来,不免要心疼的;而在与诗为缘的人那里,则可以纵情地填充想象。
文章写到一定火候,作家会变得聪明,他知道哪些文字不必写出来,留给读者,这亦算得一种机智的慷慨。近日,我去拜访汪曾祺先生,他递我一本《中国文化》杂志,里面刊载先生的《城南客话》。我读过几行,马上就品味出先生独特的语感,极熟悉。我随口说特别欣赏先生的文章,写得很明白,十分好读,俗雅糅合得极自然,语言后面有文化。我不过是几句即兴的话,在当时无法表达得多么深刻,但大体的意思概括在里面了。汪先生抽着烟,手托下颏静静地听我说。过了一会儿,他讲,文章不必写得太满,这样看似短了,其实反倒是长了。他站起身,从倚墙的小书架上取出一幅《梅花图》,是刚为《中国作家》杂志社的同志画的。汪先生作画,右边多题律绝。这幅题“病梅初解缚”,取意龚定庵《病梅馆记》,乃名篇也。汪先生说下一句应是“盘曲未全伸”,但沒有写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留给赏画者去想吧。这对古来的题画诗传统,是做了一点更易的。
我送汪先生一册新年挂历,画面很素气,却无苍白感,设计者一定也尊尚以淡为美的观念。汪先生一张张欣赏,口中轻声说:不俗艳!他的审美趣味是古典的,如秦俑汉雕的朴素。这种浓后之淡的成熟,亦渗透在先生的文字风格里面。
秦邮董糖
我从前给陈铎先生写过信,目的很单纯——约稿。他走的地方多,别人难能同这种优势比。没几天,我收到他寄来的一纸短笺。他声明自己太忙,但写稿的事情答应下来。
第二年夏天,陈铎从外地寄给我一篇散文,记录他在《话说运河》摄制途中的随感。陈铎开头就写道:“每逢生日,若身在外地,我总是特别想念我的双亲、爱妻和子女,因为母亲说过,生我时家境差,落下病痛。近五十年来,每到我生日时,母亲的身体总有反应。呵,我的生,伴着母亲的痛啊!前些天收到爱妻贺我生日的航空信,情深意重,使我马上想到一条谜语:航空信——高邮,因为我正好在高邮拍摄电视连续节目《话说运河》。”
文章写到他对亲人的怀念,还特别提到当地一种很好吃的糖——秦邮董糖。他们的镜头曾经对准生产此糖的高邮食品厂。陈铎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对母亲、对妻儿,更是对自己的国家。秦邮董糖的历史长达五百五十多年,和这糖同样久长的是一段动人的传说。高邮进士董璘以孝义名重当时,晚年回乡后,奉养寡母张太夫人。母喜甜食,董璘便选用大麦芽、芝麻屑、米粉、精白面粉和白糖,制出一种既不黏牙,又不过分甜腻的糖给母亲吃。高邮旧称秦邮,又取孝子董璘之姓而名之,“秦邮董糖”便响亮了几百年。陈铎是尝到董糖之甜了,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文章结尾的一段相当感人,亦流露出陈铎的真情:“唉,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远居北京卧病于斗室的老母。我不能如董君那样在床前侍奉老母,我也研制不出什么双亲喜爱的食物呈给他们和爱妻子女。略能自慰的是,我能尽力把故乡苏北大地上的变化与见闻,通过电视屏幕呈现给他们和广大电视观众,也奉献给祖国母亲!愿我的双亲健康、平安,多享几年人间福!愿我的爱妻和孩子们安康,理解长年外出的我!”
发表时,我为这文章起了个标题——《献给母亲的深情》,也不知是否能表达出陈铎拍摄《话说运河》途中的一点随感。他尚拍过长江,拍过蜀道,感想一定还有许多,也不知他又写出过这样的文字没有。
编 剧
苏叔阳先生来鲁迅文学院讲电影编剧法。二十几年前,我在兴凯湖打鱼,却迷上了编电影,还写过几个剧本。后来放胆考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落榜退场。对编剧也就疏远了。
忆往,似可称作一场青春之梦。梦碎,衰老也就附了身。这大概是我这种无志向者的人生态度。苏先生以写话剧《丹心谱》知名,我的印象,其时他年在而立,四十岁便进北京电影制片厂做起编剧。将想象和激情融入蒙太奇,在活动的影像中创造美,在视觉艺术里铸塑灵魂,以看得见的画面表现看不见的哲学,又唤起浪漫的青春感。在他的自我感觉中,心理年龄要比生理年龄小。现今已过花甲之年,虽然鬓发都白,却自认只有三十多。
电影是年轻人的艺术,正同诗歌仿佛。照此看,我从前虽是一个渔民,竟然对电影着迷,并非莫名其妙。所可惜者,那只是一场空梦。如今,我真的老了,很少想起这一段,却在鲁迅文学院听苏先生的课时,忽然让思想回到过去,隐隐地竟至有情要抒。少时不知愁滋味,都留在此刻体会了。
记忆的最好形式是把以往的点滴留在纸上。拿笔,似乎是在编写生命长剧中的一章,而细节却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