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一米长鳄鱼尾、喜欢喝年份茅台……堕落从作风问题开始,中纪委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中,曝光了一批因吃喝而落马的腐败官员。一个社会风气的建设,价值观的培育,并非一日之功,只有一步接一步坚持前行才能达成。重塑廉洁的党风政风,干净的社会风气,最终受益的,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
茅台酒与官场腐败
贵州赤水河边的茅台镇自古以酿酒闻名,清代的时候这里的酒就远销外省。从小作坊到大工厂,茅台酒从来没愁过销售。然而在2012年八项规定刚出台时,茅台酒厂第一次经历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调整转型。
与茅台的变迁相对应的,是公款大吃大喝的减少。三年多来,严肃的执纪监督,让这种群众强烈反感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明显遏制。不过,也有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仍然顶风违纪,甚至为了吃喝挖空心思逃避监督。
矿泉水瓶装茅台,这并非网络段子,而是发生在天津的一个真实案例。想出这种荒唐招数的,是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
天津市医药集团是一家大型国企,张建津在工作上是位能人,他担任主要领导的十年里,医药集团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在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张建津周围也聚集了几个交往密切的私企老板。作为国企负责人,张建津掌握着不少合作项目的决策权,一些私企老板就投其所好,和他拉近关系。
张建津爱好喝酒,讲究越醇越好,年份越高越好。其他的私企老板迎合这个爱好,他们的后备箱里长期放有各种茅台,15年的茅台、30年的茅台。
张建津说:“跟他们在一起,吃饭喝酒应该说都是高档的吧。海鲜为主的餐厅里边,都是一些活的,像龙虾、鲍鱼、海参、东星斑。”
为了和张建津处好关系,私企老板也不惜花大价钱。2014年张建津因公务出访意大利,期间正逢他过生日,陪同的老板在米兰一家高档餐厅为他庆生,聘请外籍名厨,吃高档西餐喝名牌洋酒,花费上万欧元。
还有一次张建津到香港开会,私企老板为他安排的晚宴可谓奢华。张建津回忆道:“给安排了一条鳄鱼的尾巴,那条尾巴应该很大,差不多得有一米,当时就摆的是整个带形的,也很好看,但是我觉得应该很贵,肯定也是预订的,显示他的热情。”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私企老板通过和张建津的交往得到了药品的独家代理权,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张建津也在觥筹交错中越陷越深。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一度让张建津感到紧张,但他并不打算放弃享乐,而是要想尽办法来掩人耳目。除了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为了吃喝更加方便、更加隐蔽,他还让医药集团一家下属单位把会议室改造成了临时餐厅。
挖空心思追求吃喝的,还有王天普。中石化北京昌平会议中心,中石化的一些培训和会议经常安排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是中石化下属企业的机关餐厅。2013年9月26日,时任中石化总经理的王天普在这里公款宴请同学,一顿饭就消费了4万多元。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史恕指出:“当时宴请了26个人,每个人按照400块钱的标准,还有随行的一些人员按照自助餐120块钱的标准。除此以外比较大的部分就是酒水,当时喝了8瓶茅台酒,7瓶红酒,那么,这些费用酒水就是2万3千多。”
一顿饭花4万多块钱,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王天普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子弟,生活习惯也曾经勤俭朴素,但是随着职位的升迁,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王天普反思道:“随着职务的升高,在不同的一种层面的职务,它有不同的一种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标准,还有一种攀比的心态。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在你的职务这种光环下,忘乎所以了。”
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
2015年1月,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因严重违纪涉嫌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调查组发现,除了其他严重违纪问题,十八大之后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下,杨卫泽仍然经常出入豪华场所接受宴请。
杨卫泽说:“一开始对这种豪华的东西,我们也是很反感的,自己也不喜欢吃鱼翅、鲍鱼,包括酒我也是不喜欢的,过年我在家一滴酒都不喝。后来就变成一种习惯了,甚至请人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不热情,然后他请我吃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不够意思。最后就变成自己好喝酒了,就喜欢喝茅台,就喜欢喝年份茅台。”
杨卫泽从接受企业老板安排的饭局,到与几个老板关系密切之后开始收受小礼物,再到逢年过节收受红包,再演变成大笔金额的权钱交易,最终因此涉嫌犯罪。这是不少落马官员共同的堕落轨迹。
打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網站,监督曝光栏目分外醒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处理的情况,都一目了然。这种典型通报是2013年3月19日第一次出现在网站上的,但最初两次并没有通报违纪者实名。到2013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在通报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等10起典型问题时,第一次采用了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的形式,付晓光成为了第一个被点名的省部级干部。
之后,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越来越频繁,级别也越来越高。中央纪委明确提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纪律处分人员,原则上都要通报曝光。
据统计,2016年1月至8月,中央纪委先后14次对966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对7303批、19302起问题进行通报曝光。
2016年1至8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105起,同比增长25.4%;处理党员干部35733人,给予处分26609人,处分比例达到74.5%,比去年同期高出11.5个百分点,证明执纪越往后越严绝非一句空话。
作风,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密切关联。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本文根据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整理而成。)
茅台酒与官场腐败
贵州赤水河边的茅台镇自古以酿酒闻名,清代的时候这里的酒就远销外省。从小作坊到大工厂,茅台酒从来没愁过销售。然而在2012年八项规定刚出台时,茅台酒厂第一次经历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调整转型。
与茅台的变迁相对应的,是公款大吃大喝的减少。三年多来,严肃的执纪监督,让这种群众强烈反感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明显遏制。不过,也有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仍然顶风违纪,甚至为了吃喝挖空心思逃避监督。
矿泉水瓶装茅台,这并非网络段子,而是发生在天津的一个真实案例。想出这种荒唐招数的,是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
天津市医药集团是一家大型国企,张建津在工作上是位能人,他担任主要领导的十年里,医药集团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在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张建津周围也聚集了几个交往密切的私企老板。作为国企负责人,张建津掌握着不少合作项目的决策权,一些私企老板就投其所好,和他拉近关系。
张建津爱好喝酒,讲究越醇越好,年份越高越好。其他的私企老板迎合这个爱好,他们的后备箱里长期放有各种茅台,15年的茅台、30年的茅台。
张建津说:“跟他们在一起,吃饭喝酒应该说都是高档的吧。海鲜为主的餐厅里边,都是一些活的,像龙虾、鲍鱼、海参、东星斑。”
为了和张建津处好关系,私企老板也不惜花大价钱。2014年张建津因公务出访意大利,期间正逢他过生日,陪同的老板在米兰一家高档餐厅为他庆生,聘请外籍名厨,吃高档西餐喝名牌洋酒,花费上万欧元。
还有一次张建津到香港开会,私企老板为他安排的晚宴可谓奢华。张建津回忆道:“给安排了一条鳄鱼的尾巴,那条尾巴应该很大,差不多得有一米,当时就摆的是整个带形的,也很好看,但是我觉得应该很贵,肯定也是预订的,显示他的热情。”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私企老板通过和张建津的交往得到了药品的独家代理权,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张建津也在觥筹交错中越陷越深。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一度让张建津感到紧张,但他并不打算放弃享乐,而是要想尽办法来掩人耳目。除了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为了吃喝更加方便、更加隐蔽,他还让医药集团一家下属单位把会议室改造成了临时餐厅。
挖空心思追求吃喝的,还有王天普。中石化北京昌平会议中心,中石化的一些培训和会议经常安排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是中石化下属企业的机关餐厅。2013年9月26日,时任中石化总经理的王天普在这里公款宴请同学,一顿饭就消费了4万多元。
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史恕指出:“当时宴请了26个人,每个人按照400块钱的标准,还有随行的一些人员按照自助餐120块钱的标准。除此以外比较大的部分就是酒水,当时喝了8瓶茅台酒,7瓶红酒,那么,这些费用酒水就是2万3千多。”
一顿饭花4万多块钱,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王天普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子弟,生活习惯也曾经勤俭朴素,但是随着职位的升迁,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王天普反思道:“随着职务的升高,在不同的一种层面的职务,它有不同的一种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标准,还有一种攀比的心态。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在你的职务这种光环下,忘乎所以了。”
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
2015年1月,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因严重违纪涉嫌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调查组发现,除了其他严重违纪问题,十八大之后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下,杨卫泽仍然经常出入豪华场所接受宴请。
杨卫泽说:“一开始对这种豪华的东西,我们也是很反感的,自己也不喜欢吃鱼翅、鲍鱼,包括酒我也是不喜欢的,过年我在家一滴酒都不喝。后来就变成一种习惯了,甚至请人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不热情,然后他请我吃的时候,我不喝酒好像不够意思。最后就变成自己好喝酒了,就喜欢喝茅台,就喜欢喝年份茅台。”
杨卫泽从接受企业老板安排的饭局,到与几个老板关系密切之后开始收受小礼物,再到逢年过节收受红包,再演变成大笔金额的权钱交易,最终因此涉嫌犯罪。这是不少落马官员共同的堕落轨迹。
打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網站,监督曝光栏目分外醒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处理的情况,都一目了然。这种典型通报是2013年3月19日第一次出现在网站上的,但最初两次并没有通报违纪者实名。到2013年12月17日,中央纪委在通报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等10起典型问题时,第一次采用了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的形式,付晓光成为了第一个被点名的省部级干部。
之后,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越来越频繁,级别也越来越高。中央纪委明确提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纪律处分人员,原则上都要通报曝光。
据统计,2016年1月至8月,中央纪委先后14次对966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对7303批、19302起问题进行通报曝光。
2016年1至8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105起,同比增长25.4%;处理党员干部35733人,给予处分26609人,处分比例达到74.5%,比去年同期高出11.5个百分点,证明执纪越往后越严绝非一句空话。
作风,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有密切关联。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本文根据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