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122省道南京段改造(快速化改造)工程实例,对改造前的道路状况及周边综合环境进行了介绍,对项目的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设计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为江苏及周边省市的其他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了设计思路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快速化改造;道路状况;项目特点;重点和难点;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就江苏省而言,122省道是一条放射性干线公路,承担南京、镇江、常州、无锡等城市间和市际中长距离的客货运输,是加强省会南京与苏南地区的重要省级干道。就南京市而言,122省道在南京境内的部分被称为老宁杭公路,是南京市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过境交通、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区域内部交通的功能。
1 研究背景
本工程是南京市第一条长距离、一次建成到位的快速路。项目位于南京市东郊,起于南京栖霞区的马群,途经江宁区的麒麟集镇、汤山新城,与镇江句容122连接,道路全长约21公里。老路为二级公路,路面宽度12 m~14 m,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断面过窄,集镇化现象严重,人车混行,通行能力不足,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2)平纵线形指标较低,大纵坡、急转弯道,存在安全隐患。(3)两侧进出口随意搭接,交叉缺乏渠化等组织管理措施。(4)架空杆线漫天飞舞,两侧路容、路况较差。
老旧的122省道难以发挥其在路网中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不能展现南京都市东大门形象,对122省道的改造刻不容缓。
2 项目特点介绍
(1)项目地理位置特殊,肩负发展重担。2000年12月,国务院同意江苏省撤销江宁县设立南京市江宁区,从此江宁区走上了飞速发展的轨道。本项目全长21 km,栖霞区马群境内约1.8 km,江宁境内约19.2 km。但由于路线所经区域为江宁东北部地区,距离江宁主城较远,片区经济发展缓慢、交通条件和综合环境等已经无法和项目终点处的镇江句容相比。句容段122省道快速化改造已于2012年初正式通车[1-2]。
本项目位于南京东大门,为区域内一条东西向的主要通道,除了承担省道的交通功能外,还承担城市品质提升、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投融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满意度提升等多重功能。从江宁区到南京市直至省政府,对这条路对寄予了厚望。
(2)南京市最早开建的快速路,开辟了设计先河。该工程2008年开始建设,是南京最早开始建设的一条快速道路,当时《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还未出版,无理论指导和规范可循。项目组成员多次去北京、上海、广州参观学习,回南京后多次召开项目设计研讨会。该项目是南京市第一条长距离一次建设到位的快速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里程较长、老路自身标准及路侧环境不一。122省道南京段长约21 km,老路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 km/h。其中起点—坟头段集镇化现象严重,局部限速40 km/h,路面14 m,但由于路面窄、机非混行严重、交叉口多等因素,平均有效速度低于30 km/h。该段经过马群集镇、麒麟街道、麒麟科技创新园,道路两侧楼盘众多,相接的被交道路也较多,改造前早晚高峰堵车严重。坟头至终点为二级公路,路面12 m,设计速度60 km/h,该段偏离了汤山老集镇,但道路北侧紧邻汤山新城工业集中区,改造前道路两侧建筑及周边搭接道路相对较少。
(4)改造后道路功能提升大。改造前为二级公路,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要关注的是机动车的出行;改造后既要满足交通功能,又要满足城市道路的功能;既要满足长距离的快速交通出行,又要满足短距离的内部交通沟通和衔接功能;改造后既要考虑机动车出行,又要同时关注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出行[3]。
(5)拆迁量大,拆迁矛盾多。起点至坟头段,集镇化现象严重,道路两侧的沿街商户、民用建筑、企业单位、军产均较多,主要有临汾旅(军产)、南京政治学院(军产)、南京戏剧学院、麒麟卫生院、狮麟驾校、西村战术场(军产)等,本次改造路面从14 m拓宽到60 m,拆迁量很大,矛盾很多,特别是涉及三处军产。在业主带领下,设计团队多次和部队沟通并对相应节点进行了多次汇报,最终达成了共识,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6)造价高、建设周期长、分段落完工。该工程批复概算为54.96亿元,竣工决算为54.63亿元。
本项目从2010年10月开始建设,2021年4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了全线竣工验收。由于项目里程长,施工时划分了5个路基标、4个桥梁标。
项目采取一次设计、分段完工(交工)、一次竣工的形式:坟头至终点段2012年12月完工;绕越至坟头段2015年12月完工,起点至坟头段2017年12月完工,各段完工一年后分别办理了交工手续。
以上项目特点与设计过程中横断面宽度拟定、立交形式选择、主辅道出入口布设、公交站台和人行天桥布设息息相关。
3 项目重点难点剖析及解决方案
(1)双重功能问题。项目需要满足省道和地方道路的双重功能,在满足远程交通通达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近距离片区内部交通沟通功能,本次设计采用一级公路兼顾快速路,采用主辅分离(快慢集散)的设计思路和原则,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2)技术标准问题。主道部分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 km/h,设计时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现行公路标准,单条车道宽度采用3.75 m。
輔道为双向四车道,设置于主道两侧,与主道采用侧分带隔离,设计速度40 km/h。设计时遵循《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等现行城市道路标准,每股车道宽度采用3.5 m。 平面设计时主线和辅道采用同一线形,但纵面设计时,中间主道和两侧辅道独立进行拉坡设计,主道最大纵坡采用4.5%,辅道、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采用3%。
(3)局部宽度受限问题。一般段路面宽60 m,具体断面为2.0 m中央分隔带+2×12 m主道 +2×3 m侧分带+2×7.5 m辅道+2×3.5 m非机动车道+2×3.0 m人行道=60 m。
麒麟镇区段:由于处于镇区,道路两侧建筑密集,设计采用了高架方案,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节省了占地和减少了拆迁和地方矛盾。该段长约1公里,路面总宽46 m。
九乡河段:K8+690~K8+860道路右侧为九乡河和青龙山,为了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对右侧断面进行了压缩,采用54 m断面。
(4)主道快速通行问题。主道为封闭的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类似,不设红绿灯,不受交叉口的横向干扰。主道和辅道之间设置了侧分带,为了保证主道的快速通行及行车安全,除了主辅出入口外,侧分带内均设置了波形梁护栏。
(5)主辅交通转换问题。主线与辅道同向交通的切换通过主辅出入口(侧分带开口)来完成,相应间距满足《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要求。在侧分带开口处均设置了变速车道,与辅道最内侧车道之间设置2 m分隔带,有效地对主、辅车道交通流进行隔离,减少交通冲突,降低安全隐患。
(6)交叉形式问题。设计团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第一次提出了“辅道平交型立交”理念,思路如下:
对于主线来说:主线没有平交口冲突点,所有被交道路与主线交叉时均为分离式立交,采用主线上跨或下穿的模式。对于辅道来说:被交道路与辅道是平面交叉,为保证安全,该交叉采用“右进右出”方式。对于被交道路来说:被交道路车辆是不能直接进入主道的,需要通过与辅道的平交口,沿着辅道行驶一段距离后,再通过主辅道出入口才能驶入主道。
(7)行人出行:
纵向:给予非机动车和行人独立的出行路径,路权分配合理,出行高效,安全便捷;
横向:充分考虑居民横向过街需求,除通过立交节点来完成外,还设置了人行天桥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为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人行天桥两侧还设置现浇梯道连接公交站台、小区、主要道路,梯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坡度1:4,中间设休息平台。
(8)公交问题。城际公交:采用大站公交模式,全线就停5站,句容-汤山-坟头-麒麟镇区-马群地铁站。
普通公交:充分考虑居民出行习惯和需求,经过现场调查及与公交公司多次沟通,最终拟定全线设置港湾公交站台56处。
4 结束语
无论对业主、设计单位及相关参建单位来说,122省道南京段改造工程都是一次尝试和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项目是南京市第一条长距离、一次建成到位的快速路,给江苏省内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工程的建设优化了路网,改善了交通出行条件、提升了南京东郊整体形象,给麒麟新城和汤山新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南京东大门的名片和形象工程。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CJJ 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3]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快速化改造;道路状况;项目特点;重点和难点;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就江苏省而言,122省道是一条放射性干线公路,承担南京、镇江、常州、无锡等城市间和市际中长距离的客货运输,是加强省会南京与苏南地区的重要省级干道。就南京市而言,122省道在南京境内的部分被称为老宁杭公路,是南京市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过境交通、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区域内部交通的功能。
1 研究背景
本工程是南京市第一条长距离、一次建成到位的快速路。项目位于南京市东郊,起于南京栖霞区的马群,途经江宁区的麒麟集镇、汤山新城,与镇江句容122连接,道路全长约21公里。老路为二级公路,路面宽度12 m~14 m,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断面过窄,集镇化现象严重,人车混行,通行能力不足,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2)平纵线形指标较低,大纵坡、急转弯道,存在安全隐患。(3)两侧进出口随意搭接,交叉缺乏渠化等组织管理措施。(4)架空杆线漫天飞舞,两侧路容、路况较差。
老旧的122省道难以发挥其在路网中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不能展现南京都市东大门形象,对122省道的改造刻不容缓。
2 项目特点介绍
(1)项目地理位置特殊,肩负发展重担。2000年12月,国务院同意江苏省撤销江宁县设立南京市江宁区,从此江宁区走上了飞速发展的轨道。本项目全长21 km,栖霞区马群境内约1.8 km,江宁境内约19.2 km。但由于路线所经区域为江宁东北部地区,距离江宁主城较远,片区经济发展缓慢、交通条件和综合环境等已经无法和项目终点处的镇江句容相比。句容段122省道快速化改造已于2012年初正式通车[1-2]。
本项目位于南京东大门,为区域内一条东西向的主要通道,除了承担省道的交通功能外,还承担城市品质提升、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投融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满意度提升等多重功能。从江宁区到南京市直至省政府,对这条路对寄予了厚望。
(2)南京市最早开建的快速路,开辟了设计先河。该工程2008年开始建设,是南京最早开始建设的一条快速道路,当时《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还未出版,无理论指导和规范可循。项目组成员多次去北京、上海、广州参观学习,回南京后多次召开项目设计研讨会。该项目是南京市第一条长距离一次建设到位的快速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里程较长、老路自身标准及路侧环境不一。122省道南京段长约21 km,老路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 km/h。其中起点—坟头段集镇化现象严重,局部限速40 km/h,路面14 m,但由于路面窄、机非混行严重、交叉口多等因素,平均有效速度低于30 km/h。该段经过马群集镇、麒麟街道、麒麟科技创新园,道路两侧楼盘众多,相接的被交道路也较多,改造前早晚高峰堵车严重。坟头至终点为二级公路,路面12 m,设计速度60 km/h,该段偏离了汤山老集镇,但道路北侧紧邻汤山新城工业集中区,改造前道路两侧建筑及周边搭接道路相对较少。
(4)改造后道路功能提升大。改造前为二级公路,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要关注的是机动车的出行;改造后既要满足交通功能,又要满足城市道路的功能;既要满足长距离的快速交通出行,又要满足短距离的内部交通沟通和衔接功能;改造后既要考虑机动车出行,又要同时关注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出行[3]。
(5)拆迁量大,拆迁矛盾多。起点至坟头段,集镇化现象严重,道路两侧的沿街商户、民用建筑、企业单位、军产均较多,主要有临汾旅(军产)、南京政治学院(军产)、南京戏剧学院、麒麟卫生院、狮麟驾校、西村战术场(军产)等,本次改造路面从14 m拓宽到60 m,拆迁量很大,矛盾很多,特别是涉及三处军产。在业主带领下,设计团队多次和部队沟通并对相应节点进行了多次汇报,最终达成了共识,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6)造价高、建设周期长、分段落完工。该工程批复概算为54.96亿元,竣工决算为54.63亿元。
本项目从2010年10月开始建设,2021年4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了全线竣工验收。由于项目里程长,施工时划分了5个路基标、4个桥梁标。
项目采取一次设计、分段完工(交工)、一次竣工的形式:坟头至终点段2012年12月完工;绕越至坟头段2015年12月完工,起点至坟头段2017年12月完工,各段完工一年后分别办理了交工手续。
以上项目特点与设计过程中横断面宽度拟定、立交形式选择、主辅道出入口布设、公交站台和人行天桥布设息息相关。
3 项目重点难点剖析及解决方案
(1)双重功能问题。项目需要满足省道和地方道路的双重功能,在满足远程交通通达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近距离片区内部交通沟通功能,本次设计采用一级公路兼顾快速路,采用主辅分离(快慢集散)的设计思路和原则,较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2)技术标准问题。主道部分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80 km/h,设计时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等现行公路标准,单条车道宽度采用3.75 m。
輔道为双向四车道,设置于主道两侧,与主道采用侧分带隔离,设计速度40 km/h。设计时遵循《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等现行城市道路标准,每股车道宽度采用3.5 m。 平面设计时主线和辅道采用同一线形,但纵面设计时,中间主道和两侧辅道独立进行拉坡设计,主道最大纵坡采用4.5%,辅道、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采用3%。
(3)局部宽度受限问题。一般段路面宽60 m,具体断面为2.0 m中央分隔带+2×12 m主道 +2×3 m侧分带+2×7.5 m辅道+2×3.5 m非机动车道+2×3.0 m人行道=60 m。
麒麟镇区段:由于处于镇区,道路两侧建筑密集,设计采用了高架方案,充分利用桥下空间,节省了占地和减少了拆迁和地方矛盾。该段长约1公里,路面总宽46 m。
九乡河段:K8+690~K8+860道路右侧为九乡河和青龙山,为了减少对山体的破坏,对右侧断面进行了压缩,采用54 m断面。
(4)主道快速通行问题。主道为封闭的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类似,不设红绿灯,不受交叉口的横向干扰。主道和辅道之间设置了侧分带,为了保证主道的快速通行及行车安全,除了主辅出入口外,侧分带内均设置了波形梁护栏。
(5)主辅交通转换问题。主线与辅道同向交通的切换通过主辅出入口(侧分带开口)来完成,相应间距满足《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要求。在侧分带开口处均设置了变速车道,与辅道最内侧车道之间设置2 m分隔带,有效地对主、辅车道交通流进行隔离,减少交通冲突,降低安全隐患。
(6)交叉形式问题。设计团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第一次提出了“辅道平交型立交”理念,思路如下:
对于主线来说:主线没有平交口冲突点,所有被交道路与主线交叉时均为分离式立交,采用主线上跨或下穿的模式。对于辅道来说:被交道路与辅道是平面交叉,为保证安全,该交叉采用“右进右出”方式。对于被交道路来说:被交道路车辆是不能直接进入主道的,需要通过与辅道的平交口,沿着辅道行驶一段距离后,再通过主辅道出入口才能驶入主道。
(7)行人出行:
纵向:给予非机动车和行人独立的出行路径,路权分配合理,出行高效,安全便捷;
横向:充分考虑居民横向过街需求,除通过立交节点来完成外,还设置了人行天桥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为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人行天桥两侧还设置现浇梯道连接公交站台、小区、主要道路,梯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坡度1:4,中间设休息平台。
(8)公交问题。城际公交:采用大站公交模式,全线就停5站,句容-汤山-坟头-麒麟镇区-马群地铁站。
普通公交:充分考虑居民出行习惯和需求,经过现场调查及与公交公司多次沟通,最终拟定全线设置港湾公交站台56处。
4 结束语
无论对业主、设计单位及相关参建单位来说,122省道南京段改造工程都是一次尝试和创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项目是南京市第一条长距离、一次建成到位的快速路,给江苏省内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工程的建设优化了路网,改善了交通出行条件、提升了南京东郊整体形象,给麒麟新城和汤山新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南京东大门的名片和形象工程。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CJJ 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3]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CJJ 193—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