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才发展战略已经由技能型、知识型人才过渡到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上。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转变化学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化学学科的科学内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以及探求掌握知识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创造性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2-0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关键内容,符合社会人才发展需要,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意识,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而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其全面发展目标。
1.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内涵
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研究事物间联系、属性与本质的思维活动,其基本指向为探讨对象内外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教学的关键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思维, 有利于使学生思维严密,拓宽知识层面,形成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2.改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当前诸多中学化学教师重视教育理论学习,教育观念落后,传统灌输式、填鸭式式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弊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散。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中学化学教师没有深刻掌握旧大纲与新课标之间的区别,不理解三维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以及层次性。再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不高,严重束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综合自身多年来实践经验,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思维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兴趣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要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第二,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悬念式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第三,强化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要立足于趣味性,分析化学具体内容,创设趣味性思维情景,刺激学生视觉,引起好奇心,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思维意识,使学生主动探求。例如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学习空间,以便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在教学结构上,借以联想活动,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实物,采取语言诱导,使学生身临其境。具体而言,首先导出课本内容, 进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图、像、文、声为一体的教学情境, 导入教学疑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可以采用模型或者实物,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达到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目的。
2.2 强化专业知识的累积,不断提升思维活力
从本质上来讲,要想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正确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总体上而言,创造性思维主要是一种通过运用已学知识与经验感受, 从而洞察事物之间的本质,进而作出设想或者突然领悟到某种规律的思维。由此可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累积,充分运用已学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阅历以及见识,将所有已掌握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想象力, 拓宽知识视野。具体而言,教师要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于纵向与横向角度,归纳与对比知识。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规律时,教师要事前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知识,进而强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运用类比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规律中能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 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活力。再者,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了解相关化学知识信息,让学生自主汲取知识, 丰富思维活力。
2.3 自主探索学习方法, 加强思维锻炼
要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化学教材内容,自主探索思维方法以及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类比法、联想法等,鼓励学生拓宽课外学习渠道以及资源获取渠道,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与锻炼,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注意思维方法的贯穿,将训练思维方法作为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就发散聚合思维法来讲,在化学教学中,要求学生依据自身所学的知识与经验, 构建事物间的联系框架,拓宽思维空间,提出假设或者联想方案。其次,诱导学生优选方案,立足于独创性,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全面性,从抽象概括入手,锻炼学生聚合思维。在指导学生学习中, 教师要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同时,提倡讨论,完善多种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倡导自由体验
一般而言,化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 从而发挥创造能力, 进行独特创造性行为。从本质上来讲,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主动体验,增多学生思维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化学实验特点,在溶液配制等实验中实现学生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目的;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学内涵,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时, 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动手实验,比较试验结果,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目的。其次,注意联系实际,用探索眼光看待事物, 分析生活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联系化学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促进学生关注环境、卫生等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方法,采用迁移规律,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性质变化规律的学科, 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其趣味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较为浓厚。因此,必须要改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化学学科的科学内涵,全方位培养其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晨亮.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学习要求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3)
[2]邱福明.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0(02)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创造性思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2-0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关键内容,符合社会人才发展需要,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意识,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内涵,从而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其全面发展目标。
1.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内涵
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研究事物间联系、属性与本质的思维活动,其基本指向为探讨对象内外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教学的关键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思维, 有利于使学生思维严密,拓宽知识层面,形成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2.改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当前诸多中学化学教师重视教育理论学习,教育观念落后,传统灌输式、填鸭式式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弊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扩散。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中学化学教师没有深刻掌握旧大纲与新课标之间的区别,不理解三维教学目标的关联性以及层次性。再者,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传授,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不高,严重束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综合自身多年来实践经验,提出了四种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思维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兴趣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要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来,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第二,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悬念式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第三,强化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要立足于趣味性,分析化学具体内容,创设趣味性思维情景,刺激学生视觉,引起好奇心,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思维意识,使学生主动探求。例如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学习空间,以便学生积极探索问题。在教学结构上,借以联想活动,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实物,采取语言诱导,使学生身临其境。具体而言,首先导出课本内容, 进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图、像、文、声为一体的教学情境, 导入教学疑问,让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可以采用模型或者实物,提高学生认识水平,达到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目的。
2.2 强化专业知识的累积,不断提升思维活力
从本质上来讲,要想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正确理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总体上而言,创造性思维主要是一种通过运用已学知识与经验感受, 从而洞察事物之间的本质,进而作出设想或者突然领悟到某种规律的思维。由此可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累积,充分运用已学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阅历以及见识,将所有已掌握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想象力, 拓宽知识视野。具体而言,教师要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于纵向与横向角度,归纳与对比知识。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规律时,教师要事前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知识,进而强化规律的应用方法, 运用类比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规律中能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 诱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活力。再者,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了解相关化学知识信息,让学生自主汲取知识, 丰富思维活力。
2.3 自主探索学习方法, 加强思维锻炼
要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化学教材内容,自主探索思维方法以及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类比法、联想法等,鼓励学生拓宽课外学习渠道以及资源获取渠道,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与锻炼,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注意思维方法的贯穿,将训练思维方法作为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就发散聚合思维法来讲,在化学教学中,要求学生依据自身所学的知识与经验, 构建事物间的联系框架,拓宽思维空间,提出假设或者联想方案。其次,诱导学生优选方案,立足于独创性, 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全面性,从抽象概括入手,锻炼学生聚合思维。在指导学生学习中, 教师要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同时,提倡讨论,完善多种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4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倡导自由体验
一般而言,化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 从而发挥创造能力, 进行独特创造性行为。从本质上来讲,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必须要强化学生的主动体验,增多学生思维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化学实验特点,在溶液配制等实验中实现学生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目的;二是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学内涵,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反应时, 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动手实验,比较试验结果,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目的。其次,注意联系实际,用探索眼光看待事物, 分析生活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方案,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联系化学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促进学生关注环境、卫生等问题,引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方法,采用迁移规律,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判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性质变化规律的学科, 跟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其趣味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较为浓厚。因此,必须要改善中学化学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挖掘化学学科的科学内涵,全方位培养其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晨亮.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学习要求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3)
[2]邱福明.浅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