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有了新产业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wy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贤良独数君,至今三策有余芬。英灵耿耿临乡土,芳草啼鸦映夕曛。” 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坊庄乡北部,有一个村庄叫董学村,因曾是汉代大儒董仲舒下帷讲学之地而得名,村里至今仍保留着部分遗址。
  然而,这个千年文化古村至今仍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418户村民耕种着3926 亩薄地,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日子过得十分困顿。
  2014年11月20日,衡水市召开驻村扶贫工作动员会。第二天,市林业局副局长赵东旗就带领工作队员,奔赴董学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要扶持谁?扶什么?最终效果如何?经过认真调研,驻村扶贫工作队给出了答案:最关健的是精准识别,最有效的是产业带动,最终的目标是共同富裕、长久富裕。
  “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去解决什么。”扶贫工作队队长赵东旗表示,要把扶贫工作做好,首先就要情况清、底子明。
  在进驻村子当天,扶贫工作队成员就组织乡、村干部座谈,全面了解董学村的基本情况。座谈会后,扶贫工作队又在村里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听取意见。8个村民小组418户人家的文化程度、贫困原因、经济状况、意见呼声等,全都被工作队成员写在本子上,记在心里头。他们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识别标准,以贫困户收入和贫困原因为依据,将贫困户分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和扶贫五保户三种类型。之后,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整理了手册填写、数据录入等资料,完成了234户贫困户的建档立卡。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核心,只有明确产业、培育产业、提升产业、聚焦产业,才能使贫困户早日脱贫。没有产业支撑,再好的房子也是“空壳”,再好的村庄也是“空架子”。为此,扶贫工作队在培育特色产业上又动起了脑筋。
  他们积极联系种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土壤、气候、水质、光照等自然条件进行实地察看,对比研究设施蔬菜、果品、苗木等多个种植产业,广泛征求贫困户意见,最终把 “辽核一号”核桃项目引进董学村。选中这个产业,是因为核桃产业不仅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而且省工省力,能够充分利用全市林业政策,得到有力的项目支持。
  为了让群众对发展核桃有信心,工作队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群众代表100余人次,到发展核桃产业较早的深泽、栾城、深州、枣强等地参观考察,实地查看核桃从一年生到五年丰产期中每个阶段的种植管理,让当地的专业种植户现场讲解和示范。眼见为实,前去参观的农户们被深深打动了。
  村民苏和平在去考察之前抵触很大:“种核桃,往里砸多少钱也得赔进去!”参观后,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往年种植玉米、小麦,收成好、粮价高的年份一亩地纯收入顶多1000元,而核桃每亩地可实现纯收入近万元,是种植玉米、小麦的10倍。考察回来后,他成了发展核桃产业的坚定支持者。
  过去农户“零散种植、分户经营”的传统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通过参观取经,村民们决定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新模式,实行“规模种植、集约管理”。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董学村成立了“仲舒专业种植合作社”,由村干部和产业能人牵头,把贫困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核桃产业。在经营管理上,合作社负责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集中收购,并规定前五年按照每亩600元的标准给予农户种植补助。农户按44棵/亩分配树权,土地收益依然归农户所有。这样,农户不用前期投资,在核桃丰产之前就有稳定的前期收入,脱贫致富有了基本保障,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参与土地平整、苗木栽植、日常管理,挣取打工薪金,拓宽了增收渠道。
  在发展方式上,合作社在村两委的协调下,为追求共同脱贫、共同致富,集中了1600亩土地,每亩种植核桃苗44株,全体村民平均每人1亩核桃林,真正做到不落下一个贫困户。并在核桃林四周种植花椒树9.2万棵,在路沟里栽种山楂树1.3万棵,使经济效益大幅增加。在技术服务上,市林业局与合作社建立长期的技术服务联系,核桃专家、技术人员跟踪指导核桃管理,确保实现丰产、优产目标。并聘请省林科院核桃专家毛向红教授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了核桃在规划、挖坑、种植、灌溉、维护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去年11月,完成了1600亩核桃林的划线、挖坑、施肥、种植、灌溉等工作。目前,这里已成为衡水市最大的核桃种植片区。
  如今,董学村的贫困户们家家都能算出一笔脱贫致富账:前两年,林间可种植花生、大豆等低矮作物,每亩纯收入能达到500元以上,加上补贴,村民每亩地就有1100余元的纯收入,较以前种小麦、玉米时有增无减;第三年核桃树开始挂果,亩产能有200斤,按每斤收购价15元以上计算,纯收入也能达到3600元;第四年亩产达到400斤,每亩纯收入就能有6600元以上;第五年及以后亩产达到700斤左右,每亩纯收入达到1万元。按照平均每户4口人、人均1亩核桃林来计算,户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
  林业帮扶引来了核桃产业,精准扶贫叩开了小康之门。站在村边的核桃种植片区上,村支书苏洪波动情地说:“市林业局扶贫工作队不仅带来了新思路、新观念,还带来了资金和项目,给我们董学村注入了致富能量,俺们董学村要大变样啦!”
其他文献
贫穷是一个巨大的魔影,从远古走来,顽固地游荡在我们头顶,挥之不去。一代代中国人生生不息与之抗争,书写了一部又一部波澜壮阔奋发图强的史诗。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然而,他们始终没有把贫困驱赶。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绘出绚丽的蓝图:中国梦。这是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是东方睡狮觉醒的梦想,是我们重返辉煌的梦想!从此,华夏万里,九州方圆,十三亿中国人共同唱出一曲大地夯歌:脱贫
期刊
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近5年来,已累计向贫困地区发放贷款16316亿元,2015年底贷款余额812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面对脱贫攻坚新形势,农发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把支持扶贫开发作为基本职责和立行之本,作为政治担当和社会责
期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鲜祖德在本次研讨班上强调,是否达到这一指标,需要统计局的数据来支持。对于统计工作来说,一直在为脱贫攻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年的7017万人减少到5575万人,减少1442万人(比上年多减2
期刊
在中国扶贫大军中,始终活跃着一支特殊而又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来自于人民,和人民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他们忠诚于人民,永远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他们肩负守护人民的职责,愿为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就是和人民血脉相连的子弟兵,是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群为了人民“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人,在人民最困难的地方最艰难的时刻,更加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大爱
期刊
在本次研讨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讲到,自2006年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每年选拔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简称为“三支一扶”计划。到2010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选拔14.3万名大学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组织实施好“三
期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央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财政就要提供弹药。”近日,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在省部级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研讨班上如此表示。  纵观整个“十二五”,国家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约1898亿元,年均379.6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已经闭幕的“两会”上,2016年预算草案获得通过,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增速再创新高。  贫苦地区吃起了财政“小灶” 
期刊
5月16至17日,国土资源部在四川巴中举办“土地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培训班”。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在扶贫开发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中,要用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切实用好用活用足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有针对性的支持保障政策,确保国土资源各项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川省委副书记刘国中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
期刊
5月14日,国土资源部在四川西昌主持召开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充分发挥片区部际联系会议平台作用,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完善机制,细化措施,共同打好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开局之战。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并讲话,
期刊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这既是我国扶贫开发进程中制度性的改革,也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紧密相关,更对我国打赢扶贫攻坚战至关重要。  在5月10日举行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国霞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就中外媒体关于《意见》中提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本刊就新闻发布会现场实录中的相关内容进
期刊
“春蕾”是什么?是希望!春风化雨,润泽心田!  “春蕾”是什么?是火炬!一方有难,八方来援!  “春蕾”是什么?是感召!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春蕾”是什么?是担当!久久为功,精准相助!  空军“蓝天春蕾计划”,基于推进性别平等,着眼扶助边疆贫困女童而设立。自1995年发端至今,从南疆哨所到北国边陲,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空军机关到基层一线,从现役官兵到离退休老同志,一茬茬空军官兵赓续爱心、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