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朱自清的《背影》揭示的是爱的玄机,那就是当我们不需要的爱被强加到我们身上时,我们对于爱是无感的;而人的“脆弱”的一面,是触动“爱”的扳机。“背影”其实是指父亲的强势家长作风之外的另一面(背面)——父亲脆弱的一面,温情的一面。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脆弱 温情
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所写的“父子之情”这一内容表面看去似乎并不复杂,但就现有的解读来看,无论是就作品的主题內涵还是表达形式,都争议颇大。现有的解读,分以下几种情形:1.忏悔说,这一派侧重从朱自清父子之间矛盾的本事上去解读,认为1917年朱自清父亲因妾室弄出风波,朱父因此事从徐州榷运局长卸任,赔亏空而致家庭经济破产和朱母的死亡,故“文章前半部分写对父亲的百般关爱颇不领情,且有所顶撞”。后来到1925年作者写《背影》时由于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父子关系的改善,再加上作者自己已为人父,故有此忏悔之作。这种说法,在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界较为通用。2.女性意识说,认为朱自清之所以选父亲的背影来写,是因为父亲此时的背影体现了:细心、体贴、不再强壮有力。从朱自清为之深深感动的父亲的背影来看,作者内心深处需要的是母亲般的关爱,换言之,朱自清以“背影”为题,表现了一个男人背后(背影)的另一面——女性或女性特质,将父亲的意象女性化,这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3.生死轮回说,这一派从祖母、父亲、我、儿子四代人的“生”与“死”的角度,认为《背影》写的是:“处于下一环的‘生命’,向上一环的‘生命’遥看,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影子,‘背影’!上一环的‘生命’终究要走,留给下一环‘生命’的是什么呢?永叵烙印的,还是那个影子,‘背影’!”这一说法是由韩军先生提出的,新近被较多人采纳。
就目前的争论焦点看,《背影》中争议最多的是:1.为何要写祖母的死?2.为什么写父亲的“背影”,而不是写父亲的正面?这两个问题是解读《背影》的关键所在,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背影》做重新的探讨。
我们还是从文本本身出发吧,文章的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非常开门见山的写法,直接就点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背影”,想念父亲的原因是和父亲兩年不相见了。朱自清自己说《背影》这篇文章是写实之作,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意境,不少研究者考诸事实后指出,“不相见二年余了”是实情。不过,我们虽然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与作者相关的本事,但作为文学作品,我们恐怕也不能完全按本事去解读作品,并由此推断接下来写祖母死了、父亲失业就只是因为纪实的缘故。因为在众多事实中,作者选什么写进来,什么不写进来,是很有讲究的,它包含着文学的真谛。按忏悔说这一派的说法,把祖母的死写进来,是纪实,因为父亲妾室闹事后引发家庭经济破产而致祖母死亡,从而导致了“我”对第四、五自然段中父亲送行时表现出来的爱颇不买账。按此逻辑,那么,如果是出于“我”对祖母的死而怪罪父亲,那似乎行文中应该在语言或者语气上有所表示才对,忏悔说这一派的解释是:为尊者讳。但如果是为尊者讳,那祖母的死也不应该写进来才对。而且,就本事上来说,朱自清在1925年写此文时,离祖母之死已经多年,而且“我”已经在内心里原谅了父亲,“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句话,就是想念父亲的意思,如果没有从内心里谅解父亲,是不可能这样说的。同时,在《背影》最后一段中也可以看出,“我”在写此文时已经谅解父亲。既然这样,那作者就更不应该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去写祖母的死——难道是为了羞辱已经被自己所原谅的父亲?所以,从忏悔说这一派所说的纪实角度,是解释不通作者为什么把祖母之死写进文章并且放在开头部分的。“生死轮回”说这一派认为,祖母、父亲、“我”、儿子四代人,每一代人为下一代人留下的只是“背影”,这就是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部分写祖母之死的原因。此说似乎能解释通作者为什么开头部分写祖母之死。但是,如果采用此说,则会有其他三处解释不通:1.作者说本文是写实之作,不是为了追求意境的。“生死轮回”说显然是离写实远而离意境近,不大符合作者的本意。2.为什么第四、第五自然段中作者要写“我”对父亲送行时表现出来的爱无感且不买账?这和“生死”问题丝毫无关啊。3.让“我”感动的是父亲为“我”买橘子而爬月台的背影,这是文章最核心的部分,这也和“生死”问题无关。难不成这时“我”就提前预感到了父亲要死?所以提前把泪流了?这在逻辑上也显然是说不通的。
笔者认为,解读作品,必须尊重文本本身。为什么写祖母之死这事,在文中并没有给出太多的信息,从文外去做过多猜测又缺乏说服力,因此,我们应该先从第四、五自然段着手先来解决为什么“我”会对父亲的爱无感。文中交代,父亲开始本想让茶房送我上火车,“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终于不放心”,最后坚持要亲自给我送行。而“我”当时觉得“我”“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因为父亲给“我”的爱,并不是“我”所需要的,但父亲却强加给“我”,所以“我”对父亲给的爱必然无感。当时的“我”还觉得父亲哕嗦而且有点“迂”。所以,《背影》的第四、第五段,揭示了爱的一个负反应机制:当我们不需要时,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动,反而会增加我们的反感。文中“我”两次自责“自己当时太聪明了”,是一种事后的反思,是事后有了感动之后的追认式反思,并不代表当时“我”就认识到了问题之所在。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帮我去买橘子。为什么父亲前面为“我”做了这么多“我”却没感受到父亲的爱而反引起反感,父亲帮“我”买橘子时对“我”所施予的爱却让“我”感动了呢?我们且来看原文的描写:“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两句话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买橘子要穿过铁道,要在月台上爬下爬上,有点危险,有点难度,让“我”有点担心。将文中父亲此时的行为,和前面提到的给“我”送行相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奥妙所在:父亲叮嘱茶房,并转而亲自给我送行,这种行为并没什么难度,而买橘子要穿过铁道,须从月台上跳下去又要爬上去,对于父亲这样的胖子来说,是有点难度,有点危险的。当然,仅此,并不能让“我”感受很激烈,这从文中轻描淡写地说“自然要费事些”可以看出——“我”虽然认为父亲的这一行动有点难度,有点危险,但也只是有点费事而已。真正让“我”感动并感受到父亲的爱的是,父亲行动时的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种难度并不太大的爬上月台,对于父亲来说却成了天大的难事,作者直接用“不容易”来形容,这恐怕就不是一句“自然要费些事”就可以轻描淡写过去的了,这种“不容易”是大大出乎“我”预料之外的事。原因不在于月台本身有多难爬,而是父亲的笨拙行动和努力,不仅显示了父亲对儿子实施爱的难度,更显示了父亲的身体其实已经比较脆弱。这是打动“我”的真正原因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爱的实施难度越大,受爱的人对得到的爱的感受就会越强。作品中此处的真正关键,不仅是父亲实施这一次爱的行动的难度,更重要的是,父亲本身身体的脆弱暴露给了“我”——父亲在身体这么脆弱的情况下,还为了“我”而艰难付出,这才是让“我”感动得流泪的原因。所以,《背影》写父亲背影的无力、不强大、脆弱,并不是像有些研究者说的那样体现了父亲的爱的细膩和女性化色彩而符合作者的潜意识。而是相反,因为“我”看到了父亲的脆弱,所以“我”不仅感受到了父亲实施这次爱的行动的难度,而且还因为看到了父亲的脆弱而心中涌起了对父亲的怜爱。父子之爱的关系,出现了瞬间的逆转。这里,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爱的玄机:人的“脆弱”的一面,是触动“爱”的扳机。《背影》中父亲给“我”买橘子的这一段,正是“我”看到了父亲身体比较脆弱了还向“我”施予对他来说有难度的爱的行动时,瞬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而且心中还涌起了爱父亲的情感。 当我们理解了《背影》中爱的真正玄机——人的脆弱的一面是触动“爱”的扳机之后,我们再来解读《背影》中的其他部分,就会变得很容易了,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第一,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作品的主线后,为什么第二自然段要写祖母的死与父亲的失业和“满院狼藉”?很简单,这都是在写人的脆弱的一面,为后面展示父亲“背影”中所体现的爱的玄机埋下伏笔。人(祖母)会死,这还不脆弱吗?父亲失业,父亲在徐州的住所“满院狼藉”,不是证明父亲脆弱吗?以结尾一段为例,父亲和“我”为生计所迫东奔西走,这是在写“我”和父亲都脆弱;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写家庭经济脆弱;父亲老境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己,都是在写父亲脆弱的一面。特别是父亲最后的这封信,说他身体弱到连举筷子和提笔都难了,大约离死不远了,这更是体现了父亲的脆弱。这和开头部分写祖母之死——生命的脆弱,是相互呼应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因此就像韩军先生那样把全文视作写“生死轮回”的“生之背,死之影”呢?恐怕不行,因为韩军先生的说法根本无法解释文中最核心的段落——父亲为买橘子艰难爬月台这一段——这一段虽然写出了父亲脆弱的一面,但由此就上纲上线去推断当时“我”已经感到父亲“离大去不远”,那就太夸大其辞了,不符合事实,更不符合文本本身。同样,如果没有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爬月台而让“我”强烈感受到父亲的脆弱,像忏悔说这一派那样认为,“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让“我”宽容了父亲的过去而有了忏悔心,这也不符合原文的实际。因为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爬月台而让“我”强烈感受到父亲的脆弱,是朱自清所说的他自己的“刹那主义”美学的关节点,正是父亲买橘子这次爱的行动的难度所展示出来的他身体的脆弱,“刹那”之间让“我”感动了。有了這种感动,这才会有后面“我”对父亲的宽容和谅解。否则,如果“我”还是那个继续对父亲的“爱”无感的“我”,不要说两年不见,即使过了再多年,“我”也不可能因为父亲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就心中涌起对父亲的爱并且宽容和谅解父亲的过去。正因为有了“我”对父亲买橘子时那脆弱“背影”中所体现的“爱”的感动,“我”才会对父亲“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心生感念。
为中学语文教学界最为关注的文中四处提到的“我”的眼泪,仔细分析起来,代表着“爱”的眼泪,每次都与人的“脆弱”有关,这种逻辑关系,是文本本身呈现出来的。文中第一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祖母之死——生命的脆弱;第二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看到父亲艰难攀爬月台时的背影——父亲的身体脆弱(这种脆弱和生死无关);第三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父亲给“我”送行结束时他转身离开,“我”看着他的背影再次流泪,生离死別,在中国传统的审美系统中,是人的情感最脆弱的时候;第四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父亲信中提到他身体衰弱并且说“离大去不远了”。作品中,“我”爱祖母,“我”爱父亲,都是借“人的脆弱”来触动“我”的“眼泪”(爱)的扳机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解决本文写作逻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作者为什么写父亲的背影而不是写父亲的正面来展示父子之情?不少解读者都从现实中的朱自清父亲身上去找答案,认为“严父”和父亲正面形象的不完美(指朱父的妾室事件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和父子矛盾),是导致作者只写父亲的背影而不写父亲的正面的原因。这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层面上,似乎也说得通。但这毕竟是脱离文本本身的一种猜测。虽然作者说本文是写实之作,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更需要强调的,是从文本本身中去找答案,因为即使再写实,也存在着作者在写作中的取舍问题。现实和作品,毕竟不是同一回事,在解读作品时,我们当然需要了解和作者有关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本事,但是,我们绝不能以现实中生活的本事去代替作品本身。这是阅读的重要原则。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从文本中的某一点生发开去,做天马行空的想象式解读,像韩军所说的那样用“生之背,死之影”去解释这一问题。谁敢说作家写“生”之父亲就只能写背影的?就不可以写正面的脸?这在写作逻辑上显然是解释不通的,这样去解读《背影》,一样也是不尊重文本本身的一种行为。其实,在《背影》中,作者以一种隐藏的手法很好地透露了为什么写父亲的“背影”而不去写父亲正面的脸。在作品中,无论是父亲坚持要亲自给“我”送行,还是执意要为“我”去爬月台买橘子,都展示了“我”的父亲是一位家长制色彩较浓的父亲——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都强制性地把自己的爱强加到孩子身上。同时,文中反复写到父亲对茶房的不放心,和“我”对父亲的哕嗦和“迂”的不满却又反抗无效,这些都体现了“我”眼中父亲的“强势”和“我”内心的“怯”于反抗。在家长制的父子等级面前,在强势父亲面前,內心“怯”于反抗的孩子“我”是很难能够把视线直对父亲的脸的。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作者只能去写父亲的背面(就是父亲强势的另一面,温柔的一面、脆弱的一面)——背影,而不愿意直视父亲的正面(强势这一面,家长制这一面)。这一点,还可以从文章开头作者写家庭变故时的情形得到证实。文章开头,如果是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就像“忏悔说”这一派所认为的那样,那肯定不应该写父亲的失业和祖母的死,但是,作者写了,原因上面已经解释清楚了,不过,既然作者没考虑过为尊者讳,为何却又不像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和鲜血一样如实交代家庭的变故是父亲的不堪行为造成的呢?这显然和家长制色彩浓厚的父亲在“我”面前长期强势造成的“我”内心的“怯”于反抗有关,这导致“我”不敢正面地呈现父亲导致家庭变故的不堪行为。也就是说,为了“背影”的主题,作者必须写祖母的死和父亲的失业,但父亲长期的强势家长作风造成的“我”的心理压力,又导致作者不能去写祖母的死和父亲失业背后的原因——如果写了,“我”就是和父亲正面交锋了——而这恰好违背了作者创作时的心理机制。正因为作者回避了与强势父亲的正面对峙,所以,作者只能选择父亲的“背影”来写。
也就是说,“背影”其实不是韩军所谓的“生之背,死之影”,“背影”其实是指父亲的强势家长作风之外的另一面的意思——就是父亲脆弱的一面、温情的一面(背面)。通过以上对全文的解读我们知道,作品中父亲的众多行动中真正让“我”感动的,正是父亲脆弱的一面、温情的一面,而不是父亲作为强势家长的一面。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脆弱 温情
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所写的“父子之情”这一内容表面看去似乎并不复杂,但就现有的解读来看,无论是就作品的主题內涵还是表达形式,都争议颇大。现有的解读,分以下几种情形:1.忏悔说,这一派侧重从朱自清父子之间矛盾的本事上去解读,认为1917年朱自清父亲因妾室弄出风波,朱父因此事从徐州榷运局长卸任,赔亏空而致家庭经济破产和朱母的死亡,故“文章前半部分写对父亲的百般关爱颇不领情,且有所顶撞”。后来到1925年作者写《背影》时由于经济状况的好转和父子关系的改善,再加上作者自己已为人父,故有此忏悔之作。这种说法,在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界较为通用。2.女性意识说,认为朱自清之所以选父亲的背影来写,是因为父亲此时的背影体现了:细心、体贴、不再强壮有力。从朱自清为之深深感动的父亲的背影来看,作者内心深处需要的是母亲般的关爱,换言之,朱自清以“背影”为题,表现了一个男人背后(背影)的另一面——女性或女性特质,将父亲的意象女性化,这充分体现了作家潜意识里的女性意识和需要。3.生死轮回说,这一派从祖母、父亲、我、儿子四代人的“生”与“死”的角度,认为《背影》写的是:“处于下一环的‘生命’,向上一环的‘生命’遥看,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影子,‘背影’!上一环的‘生命’终究要走,留给下一环‘生命’的是什么呢?永叵烙印的,还是那个影子,‘背影’!”这一说法是由韩军先生提出的,新近被较多人采纳。
就目前的争论焦点看,《背影》中争议最多的是:1.为何要写祖母的死?2.为什么写父亲的“背影”,而不是写父亲的正面?这两个问题是解读《背影》的关键所在,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背影》做重新的探讨。
我们还是从文本本身出发吧,文章的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非常开门见山的写法,直接就点出了贯穿全文的主线——“背影”,想念父亲的原因是和父亲兩年不相见了。朱自清自己说《背影》这篇文章是写实之作,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意境,不少研究者考诸事实后指出,“不相见二年余了”是实情。不过,我们虽然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与作者相关的本事,但作为文学作品,我们恐怕也不能完全按本事去解读作品,并由此推断接下来写祖母死了、父亲失业就只是因为纪实的缘故。因为在众多事实中,作者选什么写进来,什么不写进来,是很有讲究的,它包含着文学的真谛。按忏悔说这一派的说法,把祖母的死写进来,是纪实,因为父亲妾室闹事后引发家庭经济破产而致祖母死亡,从而导致了“我”对第四、五自然段中父亲送行时表现出来的爱颇不买账。按此逻辑,那么,如果是出于“我”对祖母的死而怪罪父亲,那似乎行文中应该在语言或者语气上有所表示才对,忏悔说这一派的解释是:为尊者讳。但如果是为尊者讳,那祖母的死也不应该写进来才对。而且,就本事上来说,朱自清在1925年写此文时,离祖母之死已经多年,而且“我”已经在内心里原谅了父亲,“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句话,就是想念父亲的意思,如果没有从内心里谅解父亲,是不可能这样说的。同时,在《背影》最后一段中也可以看出,“我”在写此文时已经谅解父亲。既然这样,那作者就更不应该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去写祖母的死——难道是为了羞辱已经被自己所原谅的父亲?所以,从忏悔说这一派所说的纪实角度,是解释不通作者为什么把祖母之死写进文章并且放在开头部分的。“生死轮回”说这一派认为,祖母、父亲、“我”、儿子四代人,每一代人为下一代人留下的只是“背影”,这就是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部分写祖母之死的原因。此说似乎能解释通作者为什么开头部分写祖母之死。但是,如果采用此说,则会有其他三处解释不通:1.作者说本文是写实之作,不是为了追求意境的。“生死轮回”说显然是离写实远而离意境近,不大符合作者的本意。2.为什么第四、第五自然段中作者要写“我”对父亲送行时表现出来的爱无感且不买账?这和“生死”问题丝毫无关啊。3.让“我”感动的是父亲为“我”买橘子而爬月台的背影,这是文章最核心的部分,这也和“生死”问题无关。难不成这时“我”就提前预感到了父亲要死?所以提前把泪流了?这在逻辑上也显然是说不通的。
笔者认为,解读作品,必须尊重文本本身。为什么写祖母之死这事,在文中并没有给出太多的信息,从文外去做过多猜测又缺乏说服力,因此,我们应该先从第四、五自然段着手先来解决为什么“我”会对父亲的爱无感。文中交代,父亲开始本想让茶房送我上火车,“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终于不放心”,最后坚持要亲自给我送行。而“我”当时觉得“我”“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因为父亲给“我”的爱,并不是“我”所需要的,但父亲却强加给“我”,所以“我”对父亲给的爱必然无感。当时的“我”还觉得父亲哕嗦而且有点“迂”。所以,《背影》的第四、第五段,揭示了爱的一个负反应机制:当我们不需要时,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动,反而会增加我们的反感。文中“我”两次自责“自己当时太聪明了”,是一种事后的反思,是事后有了感动之后的追认式反思,并不代表当时“我”就认识到了问题之所在。
真正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帮我去买橘子。为什么父亲前面为“我”做了这么多“我”却没感受到父亲的爱而反引起反感,父亲帮“我”买橘子时对“我”所施予的爱却让“我”感动了呢?我们且来看原文的描写:“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这两句话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买橘子要穿过铁道,要在月台上爬下爬上,有点危险,有点难度,让“我”有点担心。将文中父亲此时的行为,和前面提到的给“我”送行相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奥妙所在:父亲叮嘱茶房,并转而亲自给我送行,这种行为并没什么难度,而买橘子要穿过铁道,须从月台上跳下去又要爬上去,对于父亲这样的胖子来说,是有点难度,有点危险的。当然,仅此,并不能让“我”感受很激烈,这从文中轻描淡写地说“自然要费事些”可以看出——“我”虽然认为父亲的这一行动有点难度,有点危险,但也只是有点费事而已。真正让“我”感动并感受到父亲的爱的是,父亲行动时的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种难度并不太大的爬上月台,对于父亲来说却成了天大的难事,作者直接用“不容易”来形容,这恐怕就不是一句“自然要费些事”就可以轻描淡写过去的了,这种“不容易”是大大出乎“我”预料之外的事。原因不在于月台本身有多难爬,而是父亲的笨拙行动和努力,不仅显示了父亲对儿子实施爱的难度,更显示了父亲的身体其实已经比较脆弱。这是打动“我”的真正原因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爱的实施难度越大,受爱的人对得到的爱的感受就会越强。作品中此处的真正关键,不仅是父亲实施这一次爱的行动的难度,更重要的是,父亲本身身体的脆弱暴露给了“我”——父亲在身体这么脆弱的情况下,还为了“我”而艰难付出,这才是让“我”感动得流泪的原因。所以,《背影》写父亲背影的无力、不强大、脆弱,并不是像有些研究者说的那样体现了父亲的爱的细膩和女性化色彩而符合作者的潜意识。而是相反,因为“我”看到了父亲的脆弱,所以“我”不仅感受到了父亲实施这次爱的行动的难度,而且还因为看到了父亲的脆弱而心中涌起了对父亲的怜爱。父子之爱的关系,出现了瞬间的逆转。这里,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爱的玄机:人的“脆弱”的一面,是触动“爱”的扳机。《背影》中父亲给“我”买橘子的这一段,正是“我”看到了父亲身体比较脆弱了还向“我”施予对他来说有难度的爱的行动时,瞬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而且心中还涌起了爱父亲的情感。 当我们理解了《背影》中爱的真正玄机——人的脆弱的一面是触动“爱”的扳机之后,我们再来解读《背影》中的其他部分,就会变得很容易了,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第一,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作品的主线后,为什么第二自然段要写祖母的死与父亲的失业和“满院狼藉”?很简单,这都是在写人的脆弱的一面,为后面展示父亲“背影”中所体现的爱的玄机埋下伏笔。人(祖母)会死,这还不脆弱吗?父亲失业,父亲在徐州的住所“满院狼藉”,不是证明父亲脆弱吗?以结尾一段为例,父亲和“我”为生计所迫东奔西走,这是在写“我”和父亲都脆弱;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写家庭经济脆弱;父亲老境颓唐,触目伤怀,情不能自己,都是在写父亲脆弱的一面。特别是父亲最后的这封信,说他身体弱到连举筷子和提笔都难了,大约离死不远了,这更是体现了父亲的脆弱。这和开头部分写祖母之死——生命的脆弱,是相互呼应的。但是,我们是不是因此就像韩军先生那样把全文视作写“生死轮回”的“生之背,死之影”呢?恐怕不行,因为韩军先生的说法根本无法解释文中最核心的段落——父亲为买橘子艰难爬月台这一段——这一段虽然写出了父亲脆弱的一面,但由此就上纲上线去推断当时“我”已经感到父亲“离大去不远”,那就太夸大其辞了,不符合事实,更不符合文本本身。同样,如果没有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爬月台而让“我”强烈感受到父亲的脆弱,像忏悔说这一派那样认为,“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让“我”宽容了父亲的过去而有了忏悔心,这也不符合原文的实际。因为父亲为“我”买橘子艰难爬月台而让“我”强烈感受到父亲的脆弱,是朱自清所说的他自己的“刹那主义”美学的关节点,正是父亲买橘子这次爱的行动的难度所展示出来的他身体的脆弱,“刹那”之间让“我”感动了。有了這种感动,这才会有后面“我”对父亲的宽容和谅解。否则,如果“我”还是那个继续对父亲的“爱”无感的“我”,不要说两年不见,即使过了再多年,“我”也不可能因为父亲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就心中涌起对父亲的爱并且宽容和谅解父亲的过去。正因为有了“我”对父亲买橘子时那脆弱“背影”中所体现的“爱”的感动,“我”才会对父亲“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心生感念。
为中学语文教学界最为关注的文中四处提到的“我”的眼泪,仔细分析起来,代表着“爱”的眼泪,每次都与人的“脆弱”有关,这种逻辑关系,是文本本身呈现出来的。文中第一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祖母之死——生命的脆弱;第二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看到父亲艰难攀爬月台时的背影——父亲的身体脆弱(这种脆弱和生死无关);第三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父亲给“我”送行结束时他转身离开,“我”看着他的背影再次流泪,生离死別,在中国传统的审美系统中,是人的情感最脆弱的时候;第四次写到“我”的眼泪,是父亲信中提到他身体衰弱并且说“离大去不远了”。作品中,“我”爱祖母,“我”爱父亲,都是借“人的脆弱”来触动“我”的“眼泪”(爱)的扳机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解决本文写作逻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作者为什么写父亲的背影而不是写父亲的正面来展示父子之情?不少解读者都从现实中的朱自清父亲身上去找答案,认为“严父”和父亲正面形象的不完美(指朱父的妾室事件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家庭矛盾和父子矛盾),是导致作者只写父亲的背影而不写父亲的正面的原因。这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层面上,似乎也说得通。但这毕竟是脱离文本本身的一种猜测。虽然作者说本文是写实之作,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更需要强调的,是从文本本身中去找答案,因为即使再写实,也存在着作者在写作中的取舍问题。现实和作品,毕竟不是同一回事,在解读作品时,我们当然需要了解和作者有关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本事,但是,我们绝不能以现实中生活的本事去代替作品本身。这是阅读的重要原则。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从文本中的某一点生发开去,做天马行空的想象式解读,像韩军所说的那样用“生之背,死之影”去解释这一问题。谁敢说作家写“生”之父亲就只能写背影的?就不可以写正面的脸?这在写作逻辑上显然是解释不通的,这样去解读《背影》,一样也是不尊重文本本身的一种行为。其实,在《背影》中,作者以一种隐藏的手法很好地透露了为什么写父亲的“背影”而不去写父亲正面的脸。在作品中,无论是父亲坚持要亲自给“我”送行,还是执意要为“我”去爬月台买橘子,都展示了“我”的父亲是一位家长制色彩较浓的父亲——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都强制性地把自己的爱强加到孩子身上。同时,文中反复写到父亲对茶房的不放心,和“我”对父亲的哕嗦和“迂”的不满却又反抗无效,这些都体现了“我”眼中父亲的“强势”和“我”内心的“怯”于反抗。在家长制的父子等级面前,在强势父亲面前,內心“怯”于反抗的孩子“我”是很难能够把视线直对父亲的脸的。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作者只能去写父亲的背面(就是父亲强势的另一面,温柔的一面、脆弱的一面)——背影,而不愿意直视父亲的正面(强势这一面,家长制这一面)。这一点,还可以从文章开头作者写家庭变故时的情形得到证实。文章开头,如果是出于“为尊者讳”的目的就像“忏悔说”这一派所认为的那样,那肯定不应该写父亲的失业和祖母的死,但是,作者写了,原因上面已经解释清楚了,不过,既然作者没考虑过为尊者讳,为何却又不像鲁迅直面惨淡的人生和鲜血一样如实交代家庭的变故是父亲的不堪行为造成的呢?这显然和家长制色彩浓厚的父亲在“我”面前长期强势造成的“我”内心的“怯”于反抗有关,这导致“我”不敢正面地呈现父亲导致家庭变故的不堪行为。也就是说,为了“背影”的主题,作者必须写祖母的死和父亲的失业,但父亲长期的强势家长作风造成的“我”的心理压力,又导致作者不能去写祖母的死和父亲失业背后的原因——如果写了,“我”就是和父亲正面交锋了——而这恰好违背了作者创作时的心理机制。正因为作者回避了与强势父亲的正面对峙,所以,作者只能选择父亲的“背影”来写。
也就是说,“背影”其实不是韩军所谓的“生之背,死之影”,“背影”其实是指父亲的强势家长作风之外的另一面的意思——就是父亲脆弱的一面、温情的一面(背面)。通过以上对全文的解读我们知道,作品中父亲的众多行动中真正让“我”感动的,正是父亲脆弱的一面、温情的一面,而不是父亲作为强势家长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