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学生对一门课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热情,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认真地钻研,提高学习的效率,巩固学习的成果。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瑰丽奇妙的世界。应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学。下面联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方法
我在讲授《叶的光合作用》一节时,为了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让学生观察购买来的几种蔬菜——小白菜、卷心白菜(包心白)、包菜、菠菜,要求每位学生带着课本中问题3做好观察记录:哪一种蔬菜外层叶子和里层都是绿色的;哪种菜叶子越拨进去越黄白色;被砖块压住的草和露天生长草的颜色有什么不同。通过以上的观察设问:它们的外界条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通过观察和设问,克服了“照本宣科”、“满堂灌”注入式教学的种种弊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生物学奥秘的心理。
二、精心组织教材,引发学习兴趣
1、巧用诗词、成语,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赞美自然界生物,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一二,插入其中,巧借善用,不仅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适当引用成语、谚语、俗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两句话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再引申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学生听起来生动有趣,简明易懂。
2、把质疑答疑和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要把问得权利交给学生。记得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了“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有何区别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询问班上有没有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学生,果然,有位学生站起来,把他课外所看资料上的内容讲解了一通,而且回答得很到位,我表扬了他并且鼓励了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此以后,这个班级的学生对生物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探究科学的能力。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在思维过程或实验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不要忙于帮助学生纠错。我们现在常说,教师在教学上要时常学会反思,其实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创设让学生勇敢摒弃错误的言论走出误区的机会,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减少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学会了走在学生的后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由学生提出问题,在由学生自行讨论、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讲授、指导,再通过当堂训练,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们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该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如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时,首先准备好一盆健壮的天竺葵植物,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动手剪出五角星形两片硬纸皮,并把整个五角星用墨水涂上,在前一天的晚上让学生自己夹在选好的一片天竺葵叶上,使这片叶子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起来。第二天再搬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并各自摘下遮光叶子,除去遮盖物。最后,由老师边讲解,边操作,边观察,把遮光叶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当叶变黄白色时,将叶片取出来,用清水冲洗之后,滴上一些碘酒,这时明显看到没有遮光部分的叶片变成蓝色,遮光部分没有变蓝(出现一个明显的黄白色五角星形状)。当时全班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白这是淀粉的特性,于是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叶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没有见光部分不能产生淀粉,也因此同学们对前面关于为什么砖块压住的草是黄白色,小白菜的外层和里层叶都是绿色的,卷心白菜的心叶和外层叶的颜色不同等问题全理解了。
同样对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放出氧气这一理论,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从材料的准备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方法步骤及最后的观察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以上实物观察、亲自动手,学生个个都非常有兴趣,有的学生还说:“我最喜欢生物课做实验,我对生物实验最感兴趣。”
四、积极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保持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往往来自外部的刺激,大多由事物的外在表现开始,但这样的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当学生的好奇心、爱观察和好动手的特点得到初步的满足后,兴趣就会大大减弱,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中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生物知识。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生物游戏晚会”、“生物知识讲座”、“生物知识竞赛”、“生物园地”、“生物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生物知识讲座”可以讲讲“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 “当代军事与生物”、“生物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孟德尔”、“袁隆平”、“达尔文”等著名生物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生物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生物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五、 贴近生活,化难为易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膜控制的出入,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内容的学习是相当困难的,也是过去初一教材不涉及的内容。解决这个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在教学中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从客观出发,实现微观方面的理解,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在这节课中要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把生活经验和抽象、深奥的学习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如从教室中的物体到细胞中的物质,从细胞中有水到水分子,再到其他无机和有机分子;从人的摄食、消化、吸收和排泄到细胞的物质出入;从汽车的运行和发动机、燃油到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叶绿体、线粒体的类比等等。从熟悉到不熟悉,从宏观想到微观,从物理运动到生命运动,娓娓道来,答之问之,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掌握知识。
总之,培养学习生物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一、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方法
我在讲授《叶的光合作用》一节时,为了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让学生观察购买来的几种蔬菜——小白菜、卷心白菜(包心白)、包菜、菠菜,要求每位学生带着课本中问题3做好观察记录:哪一种蔬菜外层叶子和里层都是绿色的;哪种菜叶子越拨进去越黄白色;被砖块压住的草和露天生长草的颜色有什么不同。通过以上的观察设问:它们的外界条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通过观察和设问,克服了“照本宣科”、“满堂灌”注入式教学的种种弊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索生物学奥秘的心理。
二、精心组织教材,引发学习兴趣
1、巧用诗词、成语,提高兴趣。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赞美自然界生物,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一二,插入其中,巧借善用,不仅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适当引用成语、谚语、俗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两句话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再引申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学生听起来生动有趣,简明易懂。
2、把质疑答疑和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要把问得权利交给学生。记得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了“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有何区别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询问班上有没有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学生,果然,有位学生站起来,把他课外所看资料上的内容讲解了一通,而且回答得很到位,我表扬了他并且鼓励了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此以后,这个班级的学生对生物学习有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探究科学的能力。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在思维过程或实验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不要忙于帮助学生纠错。我们现在常说,教师在教学上要时常学会反思,其实学生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创设让学生勇敢摒弃错误的言论走出误区的机会,启发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减少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教师学会了走在学生的后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由学生提出问题,在由学生自行讨论、总结,教师在此基础上讲授、指导,再通过当堂训练,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们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认真做好演示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该学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如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时,首先准备好一盆健壮的天竺葵植物,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动手剪出五角星形两片硬纸皮,并把整个五角星用墨水涂上,在前一天的晚上让学生自己夹在选好的一片天竺葵叶上,使这片叶子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起来。第二天再搬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并各自摘下遮光叶子,除去遮盖物。最后,由老师边讲解,边操作,边观察,把遮光叶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当叶变黄白色时,将叶片取出来,用清水冲洗之后,滴上一些碘酒,这时明显看到没有遮光部分的叶片变成蓝色,遮光部分没有变蓝(出现一个明显的黄白色五角星形状)。当时全班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白这是淀粉的特性,于是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叶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没有见光部分不能产生淀粉,也因此同学们对前面关于为什么砖块压住的草是黄白色,小白菜的外层和里层叶都是绿色的,卷心白菜的心叶和外层叶的颜色不同等问题全理解了。
同样对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放出氧气这一理论,为了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从材料的准备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方法步骤及最后的观察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以上实物观察、亲自动手,学生个个都非常有兴趣,有的学生还说:“我最喜欢生物课做实验,我对生物实验最感兴趣。”
四、积极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保持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往往来自外部的刺激,大多由事物的外在表现开始,但这样的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当学生的好奇心、爱观察和好动手的特点得到初步的满足后,兴趣就会大大减弱,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中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生物知识。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生物游戏晚会”、“生物知识讲座”、“生物知识竞赛”、“生物园地”、“生物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生物知识讲座”可以讲讲“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 “当代军事与生物”、“生物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孟德尔”、“袁隆平”、“达尔文”等著名生物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把生物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分门别类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举行生物竞赛,这也不失为一种加深巩固知识的好方法。
五、 贴近生活,化难为易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膜控制的出入,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内容的学习是相当困难的,也是过去初一教材不涉及的内容。解决这个难点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如在教学中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从客观出发,实现微观方面的理解,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在这节课中要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把生活经验和抽象、深奥的学习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如从教室中的物体到细胞中的物质,从细胞中有水到水分子,再到其他无机和有机分子;从人的摄食、消化、吸收和排泄到细胞的物质出入;从汽车的运行和发动机、燃油到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叶绿体、线粒体的类比等等。从熟悉到不熟悉,从宏观想到微观,从物理运动到生命运动,娓娓道来,答之问之,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掌握知识。
总之,培养学习生物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