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就是说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写作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写作的时候要手脑并用。只有有了亲身的体验,才能动脑写出有血有肉的习作。我们的学生由于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能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因此作文中就出现了诸如复制生活,照抄生活,翻版生活;缺乏个性,缺乏细节,缺少情趣;内容失真,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没有情境,缺少美感,无法感人等现象。
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我们不能只在教室这个小空间凭空想象,而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充分发挥作用,再把生活中的收获带回教室,让作文走进生活。那么我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充实,饱满,有灵性。同学们也会因为有内容可写而觉得作文不再可怕。
生活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积累,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
学生生活越充实,信息的吸收和储存就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繁实。凡是学生参加过了一次活动,作文就有材料;凡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观察有方,作文时就必有特色。然而,学生定向、有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薄弱,对生活现象往往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视而不识真形,听而不辨真声。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自然界,观察社会生活,观察学校生活,观察家庭生活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品和其他实物。在观察上花力气,学习从沸腾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自己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良好的观察态度和习惯,平时碰到印象较深的事,及时写下来,每次活动,及时记下来。学生自己也感到有了观察的积淀,注意了生活中的平常琐事、平常对话,习作时就有话可说,不再空咬笔杆,黯然伤神了。
学生生活在大千世界,耳闻目睹生活中种种琐事,可往往就如呼吸空气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在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体验与之相对应的主观感受,在五彩缤纷的自然感召下,锻炼敏锐的目光、敏感的心灵,体会生活的内在涵义。
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出发自他们内心的真情,我认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抒写心灵,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营造起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包括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形成敢说敢问的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其次要抓住“生活”与“作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真正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地流淌,生活进入学生作文才有了最基本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还要鼓励学生有一颗感悟生活意义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抒写心灵。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生活的点点滴滴,无形中让学生受到熏陶,真正使学生做到真情达意。然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在哪里,错在何处。然后再告诉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的见解,那么,以后他遇事就会自己动脑筋去思考,自己去得出结论了。
学生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其影响,各种正反思想在他们的头脑里碰撞。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习惯,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关注显示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在写文时,对真善美加以颂扬,对问题及自己的态度加以阐述,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有情趣,有深度。
让作文与生活同行,体味生活实际,回味生活乐趣,从而就会用他们稚嫩的笔来书写色彩斑斓的生活,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陕西镇巴长岭初中)
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我们不能只在教室这个小空间凭空想象,而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充分发挥作用,再把生活中的收获带回教室,让作文走进生活。那么我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充实,饱满,有灵性。同学们也会因为有内容可写而觉得作文不再可怕。
生活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积累,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
学生生活越充实,信息的吸收和储存就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繁实。凡是学生参加过了一次活动,作文就有材料;凡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观察有方,作文时就必有特色。然而,学生定向、有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薄弱,对生活现象往往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视而不识真形,听而不辨真声。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致地观察自然界,观察社会生活,观察学校生活,观察家庭生活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品和其他实物。在观察上花力气,学习从沸腾的现实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自己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良好的观察态度和习惯,平时碰到印象较深的事,及时写下来,每次活动,及时记下来。学生自己也感到有了观察的积淀,注意了生活中的平常琐事、平常对话,习作时就有话可说,不再空咬笔杆,黯然伤神了。
学生生活在大千世界,耳闻目睹生活中种种琐事,可往往就如呼吸空气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在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体验与之相对应的主观感受,在五彩缤纷的自然感召下,锻炼敏锐的目光、敏感的心灵,体会生活的内在涵义。
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出发自他们内心的真情,我认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抒写心灵,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营造起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包括发表与老师不同的意见,形成敢说敢问的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其次要抓住“生活”与“作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真正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地流淌,生活进入学生作文才有了最基本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还要鼓励学生有一颗感悟生活意义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抒写心灵。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生活的点点滴滴,无形中让学生受到熏陶,真正使学生做到真情达意。然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在哪里,错在何处。然后再告诉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的见解,那么,以后他遇事就会自己动脑筋去思考,自己去得出结论了。
学生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其影响,各种正反思想在他们的头脑里碰撞。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习惯,引导他们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关注显示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在写文时,对真善美加以颂扬,对问题及自己的态度加以阐述,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有情趣,有深度。
让作文与生活同行,体味生活实际,回味生活乐趣,从而就会用他们稚嫩的笔来书写色彩斑斓的生活,享受成功的快乐。
(作者单位:陕西镇巴长岭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