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种“生活德育”课程,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法治素养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而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规则教育,培养法治精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意识,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与要求,引导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内化规则认识,反思自身行为,自觉践行。
规则不能靠说教
规则教育不能单靠说教。理解规则的意义则是尊重和遵守规则的前提。作为一线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要解读教材逻辑,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多样的道德体验活动,吸引学生饶参与到活动中,用活动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激发规则学习的需要,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和对道德认识的认同感。
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为例。笔者针对本班很多学生在课室或一些公共场所中,没有做到言行小点儿声的现象。在课的开始,笔者就以轻柔的语气跟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好好欣赏,听完后说说你们的感受。”随后,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此时的感受,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老师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宁静的美。在学生情绪高涨之时,老师为他们播放童话故事《乔治和獴》。可当学生都在专注听童话故事时,却有噪音干扰,影响他们倾听或思考。就这样,学生在这前后情境的对比中,直观地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不悦——“小点儿声真好”。课堂上,老师列举了生活中相关的亲身经历,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发现,激活他们生活经验的价值,真正地从心底里意识到: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会严重影响他人;“说话小点儿声”是不打扰他人、讲文明、守规则的表现。通过小组讨论、角色代入等活动,让学生在极具趣味性、真实感、现场感的活动中,激发自觉养成文明说话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社会小公民的意愿,达到“润物无声”,教学无痕。
体验规则必要性
遵守规则的做法以及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都懂。因为他们从小已经开始接受遵守规则教育。然而,对于身边的规则学生有时却熟视无睹。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引入学生的生活场景,依托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还体验到遵守“規则”给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时,“规则”就会顺利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笔者在执教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中,创设了学生熟悉又常见的学习生活情景:交作业。一开始,学生为了抓紧时间把作业本交到老师手上,纷纷跑上讲台上交作业本,此时讲台上的作业本摆放凌乱,课室又吵又乱。老师适时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的作业本就这样交上来了,你满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感受,并自行设立上交作业本的规则。通过学生的讨论,大家决定以“每个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把作业往前传,第一位同学整理好了,再交上来”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的上交作业本。通过前后两次交作业本的对比,在具体学习生活情境中体验,学生由衷感受到制定了班级规则,并按规则去做,能使活动更加有序,班级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事例引导,强化规则意识
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教师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真实事例,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他们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分析、去反思他们的生活,就能更好地促进规则的内化与践行,使道德教育拾级而上。
排队,是学生在日常校园、公共场所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事件。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多地是机械地服从安排,并未意识到遵守排队规则,不仅是利己行为,能让社会更有秩序,自觉排队更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中,笔者通过课前调查,发现班级大部分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排队的习惯,但有时候觉得排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比如排队上公交车,就有可能抢不到座位;排队上洗手间,就有可能要花很长时间等等。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并没有说教式地要求学生们必须排队,而是首先通过“说说你们在哪里排过队?”这个具体问题引发学生们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秩序。接着,笔者通过播放《近年来校园踩踏事件频发》的新闻报道,让学生直观地通过因踩踏事件出现意外的触目惊心的数字,触动学生内心,让学生了解到排队必要性的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而让学生通过时事了解到不排队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纵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将规则教育内容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进行体验与感悟,就能生动、有趣地让规则教育润物无痕地被学生接受与认同,从而提升道德认识,推进规则内化进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引领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红棉小学)
规则不能靠说教
规则教育不能单靠说教。理解规则的意义则是尊重和遵守规则的前提。作为一线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要解读教材逻辑,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多样的道德体验活动,吸引学生饶参与到活动中,用活动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激发规则学习的需要,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和对道德认识的认同感。
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为例。笔者针对本班很多学生在课室或一些公共场所中,没有做到言行小点儿声的现象。在课的开始,笔者就以轻柔的语气跟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请你们闭上眼睛好好欣赏,听完后说说你们的感受。”随后,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此时的感受,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老师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关注宁静的美。在学生情绪高涨之时,老师为他们播放童话故事《乔治和獴》。可当学生都在专注听童话故事时,却有噪音干扰,影响他们倾听或思考。就这样,学生在这前后情境的对比中,直观地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不悦——“小点儿声真好”。课堂上,老师列举了生活中相关的亲身经历,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发现,激活他们生活经验的价值,真正地从心底里意识到: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会严重影响他人;“说话小点儿声”是不打扰他人、讲文明、守规则的表现。通过小组讨论、角色代入等活动,让学生在极具趣味性、真实感、现场感的活动中,激发自觉养成文明说话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社会小公民的意愿,达到“润物无声”,教学无痕。
体验规则必要性
遵守规则的做法以及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都懂。因为他们从小已经开始接受遵守规则教育。然而,对于身边的规则学生有时却熟视无睹。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引入学生的生活场景,依托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还体验到遵守“規则”给自己和他人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时,“规则”就会顺利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笔者在执教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中,创设了学生熟悉又常见的学习生活情景:交作业。一开始,学生为了抓紧时间把作业本交到老师手上,纷纷跑上讲台上交作业本,此时讲台上的作业本摆放凌乱,课室又吵又乱。老师适时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的作业本就这样交上来了,你满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感受,并自行设立上交作业本的规则。通过学生的讨论,大家决定以“每个组的最后一位同学,把作业往前传,第一位同学整理好了,再交上来”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的上交作业本。通过前后两次交作业本的对比,在具体学习生活情境中体验,学生由衷感受到制定了班级规则,并按规则去做,能使活动更加有序,班级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事例引导,强化规则意识
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教师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真实事例,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他们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去了解、去感受、去体验、去分析、去反思他们的生活,就能更好地促进规则的内化与践行,使道德教育拾级而上。
排队,是学生在日常校园、公共场所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事件。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多地是机械地服从安排,并未意识到遵守排队规则,不仅是利己行为,能让社会更有秩序,自觉排队更是一种文明的表现。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一课中,笔者通过课前调查,发现班级大部分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排队的习惯,但有时候觉得排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比如排队上公交车,就有可能抢不到座位;排队上洗手间,就有可能要花很长时间等等。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并没有说教式地要求学生们必须排队,而是首先通过“说说你们在哪里排过队?”这个具体问题引发学生们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秩序。接着,笔者通过播放《近年来校园踩踏事件频发》的新闻报道,让学生直观地通过因踩踏事件出现意外的触目惊心的数字,触动学生内心,让学生了解到排队必要性的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作用,从而让学生通过时事了解到不排队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纵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将规则教育内容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进行体验与感悟,就能生动、有趣地让规则教育润物无痕地被学生接受与认同,从而提升道德认识,推进规则内化进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引领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红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