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 努力打造一流煤化工企业

来源 :网络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28348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和二十项兴陕工程之一,也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骨干矿区。公司现有两口生产矿井,年生产煤炭1300万吨,拥有一座130MW煤矸石热电厂、一条50公里运输能力2000万吨/年的铁路专用线和年产1亿块粉煤灰砖厂,正在加快建设年生产500万吨焦炭、100万吨化产的黄陵矿业煤化工园区。
  建矿23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管理,大力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取得了安全形势稳定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攀升、和谐矿区建设硕果累累的骄人业绩。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和推广企业、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省级以上荣誉20余项。2010年以来公司生产煤炭3241.14万吨,销售煤炭3218.01万吨,实现利润65亿元,职工人均收入突破9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创造历史最好水平,企业步入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新境界。
  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构建低碳环保矿区
  为了夯实矿区百年发展基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2008年以来,黄陵矿业公司在考察学习、专家论证和广泛研讨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陕北跨越发展要求,按照陕煤化集团确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矿区煤炭开采规模、煤炭品质、产业结构等实际,形成了矿区七年(2009-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即:以煤炭开采为主体,以煤化工为主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产业布局,开发建设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施煤炭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黄陵矿区建设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这个规划为黄陵矿区的建设发展厘清了思路,找到了出路,确定了目标,明确了定位,形成了矿区全部工作的重点。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建设煤化工经济园区,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对省域、地域以及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为了避免对煤炭运输沿线和输入地的环境污染,该公司建立了洗煤厂,所采煤炭均就地入洗,直接输出焦煤。为了处理一号煤矿洗煤厂产出的煤矸石、煤泥和中煤,他们于2003年建立了一座总装机容量为130兆瓦的煤矸石发电厂,到2007年底二期工程完工,发电厂每年能消耗矸石、中煤、煤泥约80万吨,充分解决了一号煤矿因为堆积煤矸石而占用土地资源、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矸石自燃气体的排放等问题。
  为了解决煤泥由于水分高和黏度大在输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公司还建设了煤泥综合利用工程,利用管道输送煤泥,其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10月投入正常运行,日节约原煤450吨。电厂一期和二期投产以来,每年发电量9亿多千瓦时,销售收入近2.5亿元,实现了环保和效益双丰收。同时,通过电厂发电产生的余热给公司职工宿舍和生活区供暖,如今矿区内13台锅炉已全部拆除,吞吐黑烟的烟囱也已成为过去时,不仅可每年节约500万吨标煤,更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和粉尘的排放量。
  陕北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匮乏和生产过程中所需大量用水历来是煤化工企业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在反复的实践和摸索中,矿井疏干水这个过去一直被当作废水排放掉的“老大难”,摇身一变成了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功臣”。公司投资建成了矿井污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对矿井疏干水进行深度处理,大部分直接用于电厂发电补充用水,其余用于矿井灭尘、园林绿化和卫生保洁;而发电产生的废水又通过理化处理而循环利用,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又做到了零排放。在煤矸石发电厂区,有一条路被称作“循环经济路”,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就是黄陵矿业集团的粉煤灰蒸压制砖厂。该厂是公司为了处理矸石发电产生的固体废物而建立的。矸石发电厂产生的炉渣和粉煤灰作为原料,发电厂输送的蒸汽作为加工手段,制砖厂每年可消耗粉煤灰20.25万吨,炉渣6.5万吨,制作免烧环保砖1亿块,实现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元。
  目前,黄陵矿业集团的循环经济园区已全面开工,600兆瓦煤矸石电厂及配套的粉煤灰砖厂也正在建设。站在山坡上眺望,黄陵矿业集团的厂房与园区一字排开,溶在绿色的群山环绕之中。在这条闭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上,低碳环保之花必将绽放。
  加强安全管理,打造本质安全矿区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黄陵矿区煤炭生产和现场安全管理难度明显增大,由过去少水、低瓦斯的矿井,变为“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毒俱全的高瓦斯、水患威胁大的矿井,安全生产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公司上下直面困难,确立了安全至高无上的理念,并通过积极实施科技兴安和人才强企战略,保证了企业安全发展。
  一是常年抓安全宣传教育不断线。公司连续八年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月暨安全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实现了安全生产与宣传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同步提升。公司生产矿井坚持“四个一”(每日一题、每周一会、每月一考、每月一训)安全技术培训不放松,女工委和家协会通过缝补衣服、送清凉、节日慰问等方式联合开展安全亲情教育,每周五举行安全教育大会、定期通报国内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和坚持开展“6·15”安全警示日活动,教育职工牢记安全事故教训、努力创造更长安全生产周期。
  二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公司年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按月、按季认真考核,及时奖惩。在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的基础上,公司对矿井生产单位以百万元为基数实行重奖重罚,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公司还从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入手,全面开展隐患及危险源辨识确认制、关键性岗位联合确认制。公司的两个生产矿井,严格执行作业前的“三员联签”安全开工确认制和施工过程的“四位一体”(安监员、瓦检员、质量验收员、班长)安全负责制,有效地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和现场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公司加大安全投入,加快科技创新,连续两年实现安全零目标管理。首先,公司围绕预防重特大事故,开展瓦斯治理技术研究实践,不仅与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黄陵矿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资源潜力及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研究”成果、一号煤矿二号风井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建设、二号煤矿地面瓦斯抽放系统技术改造以及一号煤矿三号风井地面瓦斯抽放系统方案设计,还与国家瓦斯治理工程中心合作,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实施了边抽边采、边掘边抽、采前预抽、高位裂隙抽放和埋管抽放等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瓦斯治理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瓦斯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并将通过实施瓦斯区域治理,完全根治瓦斯威胁。其次,公司注重开展防治水技术综合研究,积极实施防治水工程,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围绕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公司开展了矿井联合支护技术、通风系统优化技术、风机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矿井综合自动化防尘等科技项目。   四是不断增强企业全员执行力,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一方面,两个生产矿井,认真执行“朝七晚九一井两会”制度,及时研究工作存在问题,督促落实生产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公司全面推行干部走动式管理,对深入现场次数、巡查路线、隐患排查、整改措施等均作了明确要求,并实现隐患挂牌治理制度;此外,各级安监部门除常规管理外,还不定期开展零点行动,对干部值班带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工作表现进行稽查;群监员则对“三违”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并在升井之后进行登记,以便安监部门及时处理,从而形成了安全生产的闭环管理。
  五是加强职工培训,全面提升职工安全生产技术素质。公司不断深化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活动,将所有工种的岗位描述编辑成册作为培训教材,并将涉及安全生产的一线重要技术工种岗位描述内容进一步拓展延伸,以岗位作业书的形式指导职工按章操作,丰富了培训手段,增强了培训效果。另外,通过“合格员工——优秀员工——首席员工”的阶梯式培养路径,公司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不仅如此,公司在整合原有培训资源的同时,还建成了全煤一流的井下实训基地和全煤首创的地面体验式培训中心,对矿区干部职工尤其是特殊工种进行轮训、复训,使职工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明显增强,将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创新企业管理,建设矿区企业文化
  公司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不断创新企业管理,实现了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为国有企业破解分配瓶颈、激发员工创造活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闯出了一条新路。
  一是创新党建思想工作,形成企业文化三大体系。2002年至2007年,公司与大专院校合作,通过知识普及、导入推进、理念提升、实践创新等方式,构建了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听觉识别三大系统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了安全文化、质量文化和人才文化三大分支文化,以及“创新铸精品,诚信树人品”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在基层单位形成了煤炭开采、铁路运输、物资供应、发电、后勤等丰富多彩的子文化。
  二是推行五精管理,着力打造三基九力团队。在侧重理念宣贯的基础上,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先进理念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方面,全面推行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的“五精”管理模式,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使人本精细管理11项要素得到普遍应用,公司生产生活环境和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公司全面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活动,为职工学业务、练技能、保安全树立了标杆。公司还积极实施以“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的“五精”管理,通过“三基九力”团队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水平(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九力:凝聚力、亲和力、执行力,管控力、经营力、现场力,创新力、学习力、文化力),基层单位涌现出了一批五精管理示范岗位和“双述”先进个人,产生了一批安全卫士、首席员工、劳动模范和先进科技工作者,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各项工作,使企业文化真正实现了落地生根,强化了安全管理基础,提升了企业经营水平。
  三是建设岗位管理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公司在推行五精管理的基础上,注重加快建设岗位管理文化。岗位管理包括岗位安全管理、岗位作业管理、岗位经营管理。它是以岗位为对象,将安全生产责任和经营利润指标落到岗位,细分到每一名职工,使岗位行为与企业盈利、个人收益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是推行“5+5”岗位品牌建设,夯实五精管理基础。2011年,公司大力开展“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建设,即:以五精管理为引领,以打造本质安全诚信岗、质量标准规范岗、创新创效增值岗、学习成才成长岗和快乐和美文明岗的“五星”级员工为目标,不断深化岗位管理文化,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找到了强有力的抓手。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谐矿区典范
  公司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契机,以建设富美和谐矿区为目标,狠抓安全生产,努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让周边群众和企业员工构建和谐企地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成为了和谐矿区的典范。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了和谐矿区建设。公司首先认真落实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了党委为第一责任人,行政为第一执行人,纪委、工会为第一监督人,职工群众为第一评价人的矿(厂)务公开责任体系,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全过程多层次公开。公司积极推行入党提干、评先创优、子女招工入学、住房分配、职称评聘、大额资金拨付等事项公开;对涉及职工生活的事情,有关单位和部门在信息公布栏及时披露;对基层单位矿(厂)公开、民主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定期检查指导,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在坚持重大人事任免班子民主决策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推行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不仅锻炼了干部综合能力,也激发了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宗设备招标时,公司严格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不仅节省了资金,也避免了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其次,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公司每年都为职工办十件以上实事。一方面,公司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和困难户档案,困难职工家庭数量在逐年下降,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公司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救助活动,每年为困难职工和退休职工发放慰问金32万元;不仅如此,公司还为全体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认真落实井下职工十项权利,高标准开展矿井防尘工程建设,定期为采掘一线职工和特殊工种进行体检。三年来,先为职工进行常规体检15000多人次,组织劳模先进疗养60多人次。针对职工关注的住房问题,公司对家属区进行整体规划,翻新改造旧楼24栋,让1044户职工受益;完成了两栋单身楼翻新改造和19层职工公寓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单身职工食宿问题;同时分两批建设包括廉租房在内的28栋新房,招录大专以上职工子女就业,解除了职工后顾之忧。
  二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业务,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不忘回报延安老区人民,仅“十一五”期间共投资2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使南河寨新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当地城镇基础设施。公司还积极参与陕西省委政府组织的“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注重发挥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帮助周边农民转变观念,走绿色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工业反哺农业、企地和谐共赢的典范。与此同时,公司自觉履行大型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义务,连续四年获得省政府煤电油运保障先进单位,为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2012年,公司坚决贯彻执行陕西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和陕煤化集团关于支持延安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企地合作。加快建设矿山公园和职工文体中心,积极筹划店头镇沮河两岸的绿化美化工作,让周边群众和企业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十二五”期间,公司与地方政府合作,将共同投资20多亿元,通过实施店头镇大型污水处理厂、店头第二小学等20个大型项目,力争在2至3年内把店头镇打造成陕西乃至西部明星乡镇,让周边群众与矿区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并将黄陵县带入全国百强县,在推动延安老区经济快速发展,建设西部强省的生动实践中展示更大的作为,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进军世界500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提供政策保障机制 放足“活水”养“鱼”  雄县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区域低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第一载体来抓,并为此出台科学、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在准入门槛、服务措施、要素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最大倾斜,放足“活水”,舍得“养鱼”。特别是在资金投入上,雄县建立了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保证文化设施建设所需经费的落实,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密切与对口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全力争取上级文化惠民工
期刊
依托自有的文化历史优势,雄县不仅倾力打造古色“战场”,还全力开发古玩、古艺市场,寻找古文化中的市场商机,进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与古文化繁荣发展的共赢。  筑古色“战场”,谋建宋辽历史风情园。通过挖掘宋辽古战道资源,雄县正强力打造宋辽历史文化风情园。该园系以古战道遗址为核心,以古今军事文化为渊源,融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为一身,集考古发掘、参观、体验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包括古战道遗址保护区、古
期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成为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针。在中央全会精神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区域实际,科学制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推进措施。显然,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当前一项重要工程。  河北省雄县地处京津保腹地,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雄县有长达65公里、被誉为“地下长城
期刊
日前,河北雄县文联燕南书画家联谊会与雄县红日科技有限公司组织“中国手拉手净捐义卖会”,来自雄县及周边地区的200多名书画家、企业家踊跃义卖善捐献爱心,仅半日义卖捐款就已近两万元。红日公司总经理董荣昌、雄县善德书画院长赵文扣当场分别捐款2000元,赢得社会好评。据统计,近10年来,雄县艺术家已通过义卖义捐向社会捐予善款超过150万多元。  一直以来,雄县文联广泛发挥基层协会作用,先后培养国家、省市书
期刊
近期,中央电视台连续报道“爱心小院”的故事陆续播出后,立即引起轰动,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迅速汇集。6月26日,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中华一笔龙”专利持有人李启祥驱车赶赴河北唐山,将所创作的10幅字画和5000元现金捐献给滦南县洼里村的“爱心小院”,以此鼓励、支持“院长”高淑珍免费收助残疾儿童的爱心行为。  据了解,高淑珍靠种地和打零工挣来的微薄收入,在自家小院创办了一所“特教学校”,供养着39个
期刊
路过福州,希我、彦子约我在大荒的工作室见面。进门大惊,满房间橱架上都是怪模怪样的石雕。我知道大荒是诗人,设计家。几年不见,没想到他还成了石雕家,他雕刻的形象,全是《山海经》描述的稀奇古怪动物。例如龙首人头的雷兽,鸟身人面的句芒,八首人面的天吴,豹尾虎齿的西王母。几百种上古传说生灵,大小错落,姿态各异。鬼魅般伫立在架上桌面。如果灯光熄灭,它们也许会在黑暗中复活、行动。  我想大荒不会害怕。大荒这笔名
期刊
“平安是福,和谐是金,平安社会能孕育希望和美好的未来。”简短的几句话,道出了涡阳百姓的共同心愿。而如今,这个心愿正逐渐成为现实。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出生地,也是著名的道德之里。多年来,涡阳县委政法委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统筹发展、改革、稳定之间的关系,着力维护社会秩序,深入开展社会管理
期刊
丰宁三赢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赢公司)是首钢总公司下属独资子公司,于2000年由首钢矿业公司投资做为扶贫项目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创建。三赢公司目前有招兵沟采矿厂、招兵沟新选厂、招兵沟老选厂、前营铁矿和胡麻营铁矿共5个厂矿,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铁精粉30万吨、磷精粉25万吨、钛精粉10万吨,企业总资产4.23亿元,员工670人。  三赢公司所属矿产资源主要为钒钛磁共(伴)生矿床,其中含铁(Fe1
期刊
2012年6月26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兰花草艺术基金、希望旅程公益文化传播机构、朝阳团区委、通州团区委、搜狐公益联合主办的“2012西部温暖计划”启动仪式在国家游泳中心成功举行。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腾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杨春雷、朝阳团区委书记王洪涛、通州团区委书记阳波、首都文明办宣传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宋黎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部长杨建利、当代著名书法家中国
期刊
本报讯(记者 李娜) 近日,神州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在这个巨大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幕后工作者的默默支持。其中,瑞星作为国内最大的安全厂商,在神九项目一开始就积极投入任务筹备过程,继神八之后,又一次对航天系统信息安全提供了完美保障。  在本次航天保障任务中,瑞星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多年服务用户的宝贵经验,为航天任务提供了最尖端的技术和服务。通过分析航天保障需
期刊